十八线的女演员「十八线无名女演员如何搅得好莱坞天翻地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36更新:2023-04-13 21:49:16

在因疫情而略显冷清的2020年暑期档,一则劲爆消息点燃了好莱坞。

8月18日,NBC环球的副总裁罗恩·迈耶因与女演员夏洛特·柯克的性丑闻辞职,而28岁的夏洛特·柯克,竟也是2019年华纳兄弟娱乐CEO凯文·辻原因性丑闻被迫离职事件的女主角。

两位行业高管因与同一位女演员的不正当关系而下台的消息一出,关于好莱坞选角潜规则的议论再次被推到台前。

而夏洛特·柯克,这位试图以身体换角色的无名演员,像一枚不纯净的棱镜,映照出一场涉及权色交易、行业秘辛的惊爆大戏。

冰山露出一角

2020年8月13日,NBC环球的CEO杰夫·希尔,与公司副主席罗恩·迈耶在环球影城步行街进行固定的午餐会议。

席间,75岁的迈耶突然自白说,他在2012年左右和某位年轻女演员有过一段婚外情,并且和她在2019年私下达成了200万美元的和解。五天之后,迈耶正式辞去NBC环球副主席一职。

罗恩·迈耶四十年的传奇生涯就此终结,本来已是足以震动行业的大新闻。

但《好莱坞报道者》紧接着爆出了更大的料:迈耶声明中那位未点出姓名的婚外恋对象,是28岁的英国女演员夏洛特·柯克。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夏洛特·柯克作为女演员好像是糊到“查无此人”,但圈中人肯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2019年,华纳兄弟娱乐(以下简称华纳兄弟)时任CEO,55岁的凯文·辻原,正是因为与柯克女士之间不正当关系的曝光而被迫下台。

1994年加入华纳兄弟娱乐后,凯文·辻原凭借商科背景辗转过多个部门,处理过乐园、商业拓展、电子游戏等多种业务。

2013年至2019年,他成为华纳兄弟娱乐CEO,在任期间参与建立并拓展了DC电影宇宙,也凭借与J.K.罗琳的关系开发了“神奇动物”系列。他是日本移民后代,也是好莱坞史上第一位掌管大片厂的亚裔高管。

虽然辻原本人否认,但他与柯克之间的短信记录,显示他涉嫌利用职务之便为柯克争取华纳电影《单身指南》《瞒天过海:美人计》中的角色,甚至因为与柯克间的肉体关系,而选择了和柯克有关的RatPac-Dune影业作为华纳兄弟的合作方。

凯文·辻原事件,已经是一出纷繁复杂、余波不断的娱乐圈好戏,而随着罗恩·迈耶与柯克的关系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玩家被牵扯进了夏洛特·柯克周身的这张大网,包括知名导演兼制片人布莱特·拉特纳、热衷影视行业的澳洲富豪詹姆斯·帕克、柯克的现任男友尼尔·马歇尔、《阿甘正传》的制片人史蒂夫·蒂施。

然而,面对这仍在持续增加的长长名单,仍有业内人士暗示“目前大众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夏洛特·柯克,这位没有任何代表作的十八线小演员,就这样顶着众人的好奇和鄙夷,化身成了映照当下好莱坞的一枚棱镜。

被唾弃的野心家,被利用的棋子

罗恩·迈耶辞职后,事件女主角夏洛特·柯克成为了绝对的舆论中心。柯克的美艳外表和肮脏手段,都完美契合人们对于一个好莱坞拜金恶女的想象。

而事件爆出之后,很多知情人士也都纷纷跳出来揭发柯克毫不掩饰的野心和贪婪,说她19岁时在初识罗恩·迈耶的活动上就“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介绍自己”,说她“会去碰所有有权有势男人的胳膊”。

柯克的罪状,可不只是介入了几段婚姻关系这么简单。她向权力高位者出卖肉体换取职业进阶与巨额和解金的做法,在#MeToo时代严重影响了受害者们的可信度。

然而,虽然各种证据都表明,柯克在与辻原和迈耶的交往中主动且清醒,事前你情我愿,事后目标明确,然而,目前承受了最多舆论炮火的她,在这个复杂关系网中可能只是一枚棋子。

大约在2012年,初到好莱坞的夏洛特·柯克认识了布莱特·拉特纳,后者将她介绍给了他公司RatPac-Dune的合伙人詹姆斯·帕克。2013年9月,帕克给当时21岁的柯克发短信,让她到Bel Air酒店,要把她介绍给一位“要人”。

这位所谓的要人就是凯文·辻原,而就在柯克走进辻原酒店房间三天后,华纳兄弟与RatPac-Dune签下了一份4.5亿美元、四年内75部影片的共同出资协议。

之后,柯克曾给拉特纳发短信说觉得自己“被利用了”,“像是蛋糕上的糖霜”,为华纳与RatPac-Dune之间的合作锦上添花。虽然这个故事里的每位角色在之后都极力否认这两件事之间有所关联,但柯克在这桩交易中起到的作用,确实耐人寻味。就算糖霜不是蛋糕的主体,它仍然甜。

而到了罗恩·迈耶事件,迈耶在辞职时的声明里暗示,他的辞职是受到其他知情方敲诈威胁后的不得已之举。

之后,据TheWrap网站报道,柯克的现男友尼尔·马歇尔和前男友约书亚·纽顿,就是迈耶口中的“其他方”。他们在知晓了迈耶和柯克在2012年的婚外情之后,都以将NBC环球的母公司康卡斯特牵扯进来相威胁,向迈耶施压,以求迈耶为他们的某部电影开绿灯。

凭借不正当肉体关系和随后的敲诈勒索而获得角色与金钱的夏洛特·柯克,自然是可恨的,但与那些和她互相利用的男人们相比,受千夫所指却收获甚微的她,又何尝不可悲?

2015年,詹姆斯·帕克、布莱特·拉特纳和凯文·辻原

出生在英国的夏洛特·柯克,自称是在11岁看过《乱世佳人》之后立志成为演员,向辻原穷追不舍讨要角色的短信里,也显现出了她极度热切的事业心,但是,世人最终知道她的名字并不是因为某个出彩的角色。在一连串丑闻之后,她的演艺事业将再也不会迎来转机。

其实她注定红不了

一系列丑闻爆出后,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夏洛特·柯克有这样强大的关系网,演艺事业还如此失败?

作为一个机会主义者,柯克拿不到好角色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她那毫无亮点的履历表,映射出的是好莱坞近十年来舆论环境、审美风向、片厂权力体系三方面的动向。

2017年,最有望为柯克谋角色的布莱特·拉特纳因性丑闻倒台。当时,有六位女性站出来指认拉特纳性骚扰,《神奇女侠》主演盖尔·加朵随即表示,如果这位制片人不退出《神奇女侠2》,她将拒演。之后拉特纳退出项目,被好莱坞正式驱逐。

隔年4月,华纳兄弟也与合作伙伴RatPac-Dune割席。拉特纳事件,恰好说明了柯克事业失意的一大原因。柯克能靠性交易攀上的这些所谓大佬,都浸泡过行业内最脏的污水。他们有过权势遮天的日子,但在#MeToo运动席卷好莱坞的时代,随时有可能被钉上永恒的耻辱柱。

所以,企图玩这套游戏的柯克是不可能有收获的,就算倒台的不是拉特纳,柯克的这些靠山里,也总有人会被过去的恶行吞噬。

柯克的定位就是性感女郎

拉特纳这类人在当下舆论环境中的必然失势,也从侧面反应出柯克没能红的第二个因素。

在过去十年中,好莱坞的主流审美风向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电影中的女主角从迎合男性凝视的性感尤物,变成了男女通吃的独立女性。盖尔·加朵因扮演神奇女侠爆红,进而为女性发声,也是这种审美变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反观夏洛特·柯克,她是典型的“致命女郎”长相,金发、性感、极具诱惑力和攻击性。在#MeToo时代的好莱坞,当女性力量成为叙事重点,主流电影中适合柯克的角色也相应地急剧减少。

这真是一种巧妙的讽刺:柯克充满欲望的外表能让她拿下行业高管,却同时制约了她作为演员的发展。

柯克的新作《妮可与O.J.》讲述的是 “辛普森杀妻案”

话说回来,夏洛特·柯克这十年间事业毫无起色最根本的原因,或许是她手上并没有多少筹码,也构不成多大威胁。换言之,她和她的身体,在两位高管的下马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她根本不是故事的主人公,而只是一个被人当枪使的丑角。

有传言称,华纳早就知晓凯文·辻原的秘密,但一直选择内部保护他。因为辻原虽然道德有亏,但他不是哈维·韦恩斯坦,对夏洛特·柯克并没有性骚扰。如果不是因为辻原和柯克间的短信记录被匿名公开,且带有以公谋私的嫌疑,辻原或许会一直高枕无忧。

罗恩·迈耶的辞职就更微妙了。《好莱坞报道者》称,在迈耶出局之后,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了对他的支持,因为他们坚信,迈耶在这个时间点因陈年旧事而下台绝对不是巧合,它的背后,是NBC环球现任CEO杰夫·希尔巩固自身权力的尝试。

2015年环球影业三巨头:杰夫·希尔、罗恩·迈耶、唐娜·兰利

背负着好莱坞旧日荣光的迈耶,是行业内最受爱戴的高管之一,而刚上任没多久的杰夫·希尔,则因大力推动更短的影院窗口期闻名。

在希尔的主导下,环球影业的《魔发精灵2》成为疫情期间首部打破影院窗口期直接线上发行的电影,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也直接引发了之后AMC院线与环球影业之间颠覆行业规则的“17天窗口期”合作。

《魔发精灵2》

所以,在迈耶辞职之后,好莱坞最关心的问题,是谁会来接替他。这个人事变动,不仅会决定环球影业接下来的战略走向,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影行业的未来道路。

巧合的是,在迈耶新闻爆出的前一周,2019年接替凯文·辻原出任华纳兄弟CEO一职的安·萨尔诺夫,得到了一次大升职,将接管华纳媒体旗下的所有内容。伴随着她这次升职的,是华纳媒体内部罕见的大裁员和大整改,此后,流媒体平台HBOMax在公司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和规模将得到提升,大有向全球扩张之势。

更有可靠人士暗示,迈耶和辻原的下台都是他们的上级——NBC环球的母公司康卡斯特、华纳兄弟的母公司AT&T——的决定。

所以,“夏洛特·柯克将两位行业大佬拉下马”这种吸睛标题也许并不准确,在两桩桃色丑闻背后,有好莱坞新旧势力的恩怨,有传统院线和流媒体的碰撞,也有各大片厂经过收购重组后,通信巨头和科技公司对好莱坞内容生产线的介入和控制。

2017年,NBC环球副主席罗恩·迈耶(下左)、环球影业总裁凯伦·埃尔文(下右)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如果没有潜规则,好莱坞怎么选角?

虽然针对罗恩·迈耶的调查还在进行中,凯文·辻原事件也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夏洛特·柯克试图用身体交换角色的行为,还是把选角这一好莱坞工业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自好莱坞诞生以来,“选角”就一直是藏污纳垢最多的灰色地带,性交易和滥用职权的潜规则,早就是行业内外公开的秘密。

好莱坞的选角丑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黄金时代,在那时,以米高梅的路易·B. 梅耶、哥伦比亚的哈利·科恩为首的一众行业巨头,已经开始利用自己只手遮天的势力威胁、控制、侵犯演员们。朱迪·加兰、玛丽莲·梦露、洛克·哈德森等明星,都曾是这套潜规则的受害者。

美剧《好莱坞》揭露了好莱坞黄金时代包括选角在内的许多潜规则

随着哈维·韦恩斯坦的倒台,好莱坞似乎试图以一种更公平、更透明的姿态,终结掉围绕在选角周围的行业黑历史。“选角沙发”(Casting Couch)被掀翻在地的当下,演员如何得到角色呢?

一般来说,选角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选角导演向各个经纪公司发布选角需求和角色小传,后者根据描述在所代理的演员客户中挑出合适的人选,安排其参加轮数不定的试镜,最后由导演、制片等多方人员在诸多试镜者中,共同选出最终的角色扮演者。

这套流程的范围可大可小,而最后敲定的人选,一定是平衡了预算和演员档期、经历了创意方和出资方等各方势力博弈之后的结果。

美剧《好莱坞》

这套流程也因应行业话语权的分布不均产生多种变体。

像迪士尼这样的大IP持有方,在开发自家IP时经常会“任性”地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主演大海选,挖掘新鲜面孔的同时,也保证演员人选的正确性和多样性。真人重启版的新任“阿拉丁”梅纳·玛索德和“花木兰”刘亦菲,都是经历过这种海选的最终胜者。

有票房号召力或是作者意识强烈的著名导演,很多时候也拥有直接决定演员人选的权力。

如《信条》,就是诺兰在看了《黑色党徒》之后直接找上约翰·大卫·华盛顿。

而像诺亚·鲍姆巴赫这样编导一体的文艺片导演,在拍《婚姻故事》时,“钦定”的男主演就是与自己有过多次合作的亚当·德赖弗。

当然,演员们也不是傻等机会,当他们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号召力时,好角色会自动排着队找上门来。

虽然在IP大潮的冲击下,好莱坞真正的“巨星”越来越少,但仍有很多电影项目是为某位演员量身定制的,比如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荒野猎人》,Lady Gaga领衔的《一个明星的诞生》,以及汤姆·汉克斯近年来的几乎每部作品。

《荒野猎人》

《一个明星的诞生》

《邻里美好的一天》

在大片厂之外,不少独立电影也会找上因商业大片而成名的演员,以图实现双赢。

在“哈利·波特”系列过后寻求转型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就曾接下小成本同性恋题材影片《杀死汝爱》。

此前,《杀死汝爱》作为新人导演约翰·克洛基达斯的第一个长片项目,几乎无人问津,当“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这个名字出现在项目书上之后,一切就不一样了。虽然也几经周折,但《杀死汝爱》还是找到了投资人和发行方,如愿开机,从而免于成为又一个“永远无法被拍出的剧本”。

《杀死汝爱》

看,在选角这件事上,好莱坞的规则就是如此公平又势利。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在这个权力永不眠的工业体系中,永远是由话语权最大的人来做挑选,来一锤定音。

我们只能祈求,这种话语权,最终能落在“好人”手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