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一次穿越四季和梦境的旅程你看出来了吗「1917一次穿越四季和梦境的旅程你看出来了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12更新:2023-04-13 22:06:07

有人说《1917》是属于电影的胜利。其实,《1917》只是电影这门艺术应对互联网时代的节节败退之下,一次有力的反击。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因为有了《寄生虫》的一飞冲天,所以让《1917》这部电影成为了今年可惜的“大奖遗珠”。

但这部电影仍然以自己独树一帜的电影视听语言和磅礴喷涌的专属于电影的肌理和血脉,让电影这个物种的隐性基因得以充分显现,也给了“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这件事难以取代的尊严和仪式感。而奥斯卡也用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音效设计三个技术类大奖,为《1917》在视听艺术上的卓越拓展骄傲背书。

01导演的自觉,是一切的开始

还记得在今年一月的金球奖颁奖礼后台,手捧最佳剧情类导演奖杯的萨姆门德斯被记者问到:你对电影的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这位以戏剧起家,并在英国拥有自己的剧场的导演掷地有声地回答道:虽然面临着流媒体等全新娱乐视觉方式的冲击。但电影的未来依然是光明的。而且取决于电影人自己。

萨姆·门德斯还拿自己的导演作品举例。他说他已经多次来到金球奖。回想当年他拍过的诸如《美国丽人》、《革命之路》等电影,在当时的电影院或许还能被追捧,当放到如今或许很难让观众走进电影院。因为人们通过电视就能看到。所以他希望使用更多电影工具、环绕声、IMAX等一切电影手段来做电影。

在他的眼里,电影人应该时刻保持野心和雄心。如果电影人能够拍出让人不得不进入电影院才能看到的电影,那电影的未来依然是充满希望的。说到就要做到。《1917》就是萨姆门德斯对电影未来的一次有力回答。


02一切从放弃叙事的靠山开始

导演阿方索·卡隆在谈到自己拍摄《罗马》的初衷时提到:一般来说,叙事是一部电影的靠山。如果抽掉了对叙事的依赖,那对一部电影来说,就等于放弃了那个最大,最安稳,也最具有沟通作用的一件法宝。

《1917》就是一次对叙事这个安稳靠山决然放弃的冒险尝试。萨姆·门德斯却用一镜到底和只属于电影的超凡视听语言,让观众借由魔幻的摄影师视角去跟随主人公走进战场的残酷,完成一次惊心动魄却又无比心痛的营救任务。

在一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里,《1917》将叙事的功能降到了最低:两个士兵,必须在8小时的时间内,只身前往前线,向那里准备冲锋的1600名官兵传达停止进攻的消息,以此挽救他们的生命。

电影开场就把这件事情通过科林·费斯扮演的将军的嘴,做了简介且精准的叙述。而且一般有过常规观影经验的人都会知道,任务一定会成功,消息一定会送到。路途中也没有太多的人物和激励事件的干扰,全片就是两个人穿过不同的战争地貌,最终和时间与死神狭路相逢,死走逃亡。

说到对叙事的摒弃。两个士兵中的一个,在电影进行到才将近一半左右时就因为一次意外而丧生。这也让一般电影中会着墨描写的主角之间的彼此冲突和互为和解的对手戏,在还没有发生时就戛然而止。

电影后半段就是剩下的那个士兵的孤独跑酷。依然是极少的人物出现,极少的对白,甚至没有出现过敌军的正脸。但就在这样事先张扬,且不提供额外悬疑和狗血奇情的叙事基础上,却因为电影视听语言本体上的登峰造极,牢牢把观众钉在影院的座位上,屏气凝神,不能动弹。

03战场如幕布,旷野是舞台

在《1917》的拍摄花絮里,导演萨姆·门德斯以及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都不止一次强调:这部电影的全部画面场景都是在户外,准确的说是在户外战场上。

在泥泞肮脏的堑壕阵地里,在被炸毁的城市废墟和断桥里,在草地矿林和荒原郊野里,受因为限于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镜头会时常跟随主人公进行360度环绕,所以几乎根本不可能打光。摄影师带着摄影机,跟随所有演员一起,只要开机板一响,所有人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似的往前奔跑,即使出错也不能停。

众所周知,一镜到底,可以让电影里的时间流逝和观影体验达成一致,以此产生心灵共振。再加上全程户外的战争环境,电影本应该显现出强烈的纪实电影质地。但《1917》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好像在以真实的旷野战场为舞台,通过两位主人公的牵引,配合整体电影色彩的不断变幻与流转,呈现出了一步一景,一幕一幕的戏剧舞台效果。

04他们穿越战场,也穿越了四季

这部战场上的“流动舞台剧”,在主线故事的发生过程中,两个主要人物一路上跑过战场,也好像隐喻性地跑过了属于他们人生的四季。

两位士兵主角在接到任务后,从自己的战壕出发,随着一句经典台词Age before beauty(长者先行,靓仔殿后),两个人匍匐跨出战壕,第一段是浓烈污浊的黄色。而主线任务开启的第一段旅程也是以四季中的秋季开启。

黄色是秋天的象征。秋天不只是丰收和成熟,秋天也可能是腐烂和归于尘土。两位年轻士兵从腐朽的秋天上路,注定了此去终将堕入深渊的宿命之感。

在抵达已经撤退的德军阵地,他们差点被肥硕的老鼠吓死,又差点被德军留下的诡雷炸死。幸而两人互相扶持,躲过这一劫,逃出了快要崩塌的德军阵营。

至此,整个画面也开始豁然打开,呈现在两人眼前的是德军的枪炮阵地。这里由于长时间的炮弹轰击,整个土地被附上了一次厚厚的白色尘埃。从黄至白的颜色过渡后,也象征两人从秋季踏入了冬季。

电影行进至此,主角所经历的地貌环境和颜色变幻开始加快节奏。两人从白色尘埃之地走出后,很快迎来了冬日之后的初春。这也是两人在整个任务中最为轻松的一段。靓仔讲着其他战友的笑话,两人不知不觉从废墟地来到了草地。象征着两人的旅程仿佛走过了凛冬,进入了初春。

尤其明显的是两人经过一段断壁残垣,这里有一片被德军伐倒的樱桃树。靓仔想起了母亲曾经在家中种过类似的植物,说它们开花后落下的感觉如同下雪。这也是对季节的最好暗示。

紧接着,短暂的平静被打破,原本以为这段旅程是如沐春风般祥和时,意外发生,一架德军敌机坠毁在他俩面前。他们救出了身上着火的德国飞行员。而德国飞行员恩将仇报,捅死了靓仔。

随着靓仔失血过多之后脸色的渐渐苍白,他也永远停在了这段未尽旅程的春天里。也算是一种解脱和宿命归宿。

当你以为这样的叙事节奏还将进行时,导演萨姆·门德斯又一次利用影像将故事变奏。剩下的那个士兵带着痛苦和信念继续前进,却迟迟没有从春天走入下一个“季节”。而是随着夜晚来临,他也来到了电影最高光、最让人瞠目结舌的魔幻时刻。

05魔幻的夜色,影史的高光

拍电影的都知道,在黄昏时刻,昼夜晨昏交替时,是属于电影的魔幻时刻。而《1917》却在晚上,在一片被战争摧残过的城镇断垣中,主创模拟战争信号弹的色彩,让整个电影被一种难以言说的魔幻光影所笼罩。这种魔幻,也恰恰展现了这场战争的荒谬性和生死无来由的萧瑟感。

这段影像的拍摄也是团队投入最多心力的部分。罗杰·迪金斯罕见的将一整个教堂做出灯光源,在后期火光特效的配合下,主人公在一次次努力奔跑时,整个环境时昏时暗,如同他命悬一线的不安处境。

这里的颜色质感像极了《007:天幕危机》里邦德庄园的黄色大火。这不是偶然,因为,那部电影的导演和摄影指导也就是《1917》的导演和摄影指导,如假包换。

这是一段真实的梦境。在这里,一切都被火光和信号弹所笼罩,无所遁逃。在这里,一切都在燃烧,一切都在消失。特别是主人公看到远处的一处雕塑物在燃烧中留下了模糊的剪影。

这个建筑物看起来是喷泉,它象征着曾经小镇生活的日常和祥和;

这个建筑物看起来是稻草人,它象征着面对残酷战争时想要阻止却注定失效的无助;

这个建筑物看起来像十字架,它也象征着面对人类的疯狂暴戾时,宗教除了哭泣和燃烧,别无他法。

远景的雕塑物,你觉得是什么呢?

06任务达成,永恒消逝

经过了魔幻时刻,越过了河流,奔跑过重逢的地阵之后,剩下的那个士兵传达信息的任务最终完成。他挽救了1600个年轻鲜活的生命。他见到了靓仔的哥哥,传递了他的死讯。

最后,在一片茂密草场中的一颗孤独的大树边,他无力继续,颓然而坐,这里是任务的终点,也是旅程中“四季轮回”的终点:夏季。和开场他们坐在一起的画面形成了呼应。但如今,他的对面,已经没有人了。

上图是开场,下图是结尾

这棵树就是夏季强旺的象征。哪怕战争多么残酷,天地多么不仁,依然有生生不息,恣意生长。顺便多说一句,有没有觉得这棵树很像佛家里的沙罗双树园里的树木造型。沙罗双树园是佛陀的归元之地,也是电影里终极任务的归元之地。但为什么只有一颗树?显然,另一个年轻的生命,已经圆寂了。

一部伟大的好电影,应该是主创的创作本意和电影诞生之后在观众内心映射的彼此合谋。主题先行,看似放弃多元叙事的《1917》,就是在极简中包裹着复杂,在视听的盛宴中糅合了反思,在说不清正义非议的战争讲述中,眼睁睁看着年轻的生命轻而易举的飘零而去,无力挽留。

《1917》电影海报上有一句话:Time is the enemy.时间是敌人。但真的是这样吗?至少在《1917》里,两个年轻士兵的最大敌人不是时间,而是他们身处的战场所投射出的荒谬与荒芜。

当下的时代,互联网重塑了现代人的兴趣圈层。电影这种原本属于“大众的集体狂欢”也被互联网逐渐消弭。电影本体中那些视听震撼的部分已经远远不能让人感到满足。但吊诡的是,电影的社交网络属性却被无限放大着。

节节败退的电影依然固守着自己的护城河。《1917》,就是电影在节节败退中一次漂亮的自我回击。这个回击如此漂亮,如此高光,却也如此形单影只,难觅队友。但至少,属于电影的胜利曙光,依然在渺茫中若隐若现。

五花小榜特稿,转载须注明。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