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电影票房「11天票房破4亿1921罕见的真实感看得我血脉偾张」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12更新:2023-04-13 22:37:18

《1921》,几乎是今年必看的电影。

黄建新第一次接到《1921》的项目,也是头大的。在中国第五代导演中,他是最有能力驾驭宏大历史题材电影的导演。

我们熟悉的“大业”三部曲,便是出自他手。

这里面的每一部,都是学中国历史的必看片。

那为啥到了《1921》就犯了难?

因为他发现,自己之前执导主旋律驾轻就熟的一些拍摄方法和技巧,在《1921》里不再适用。

没有明显的编年历史特点,没有明确的时间线,也没有大众熟知的关键性人物。

在一个时间点上,展现一场特定的会议。这会议是既是新时代的开端,又是新阶段的开始。

拍得太正,容易枯燥乏味,像历史教科书的课文。

拍得太散,又容易光怪陆离,失去历史的厚重感,无法给那场开天辟地的会议以现代视角的尊重。

怎么办?

黄建新找到了办法,正是这几个办法,让《1921》看起来既有商业片的吸引力,又有主旋律的正派。

从电影中,我们既能看到当时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又能看到那个时代里孕育的希望和光明。

上映11天,票房破4亿,是暑期档的一道光。

今天,番茄君再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这部《1921》。

一、用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真实

开拍伊始,黄建新就给《1921》的各位主演布置了“作业”。

主创找来了电影涉及的十几个历史人物的传记详细资料和回忆录,分发给了各个演员。

导演的要求,不仅要还原历史人物的性格,就连出事逻辑,都要符合其当时的“人设”。

这种高要求的真实细节,最后全都体现在了《1921》的电影质感里。

故事发生在100年前,为了还原当时的“东方巴黎”上海,剧组唯有用笨办法:重新建。

于是我们再次看到了为拍电影1:1还原场景的操作。

就连片中的二大博文女校,新青年杂志社和陈独秀的家都是硬生生搭建起来还原的实景。

还原和还原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有的还原是真的做做样子。

《1921》不是,场景中就有个问题被捕捉到,黄建新发现新的瓦和假的瓦搭建起来的实景,阳光一照就会露馅。

所以我们看到的墙壁,都是实打实的灰砖头砌起来的。

白天的景色还好,夜里的夜景怎么办?剧组再次用笨办法:装灯泡。

这一装就是一万个,夜里灯泡亮起,确实有100年前十里洋场那味儿了。

不仅大场景,历史的小细节一样没落下。

五四运动,是片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之一。陈定秀、卢隐、王世瑛、程俊英这四位来自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女生是当时的有名的“五四四公子”。

我们注意到,他们的着装与其他学生是不同的,这是剧组真实还原了“五四四公子”自己设计的统一着装。

这个细节,之前从未有哪一部影视作品挖掘出来过。

因为上海当时租界很多,所以黄包车一般都至少要挂两个车牌,有的甚至更多,这个细节电影中也有镜头给到。

甚至细心的观众会发现,《1921》中公共租界的车是右驾,到了法租界则变成了左驾,这是上海的历史学家们作为影片顾问给出的建议。

一大开会,会址的所有布置都是按照历史真实完全还原。

细致到什么程度?一个花瓶。

为了复原这个一晃而过只有几秒钟的花瓶,剧组花费了很大精力去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一只看起来很像的。

电影中有个镜头,是毛泽东与李达吃饭,李达对毛泽东说:“咱们就像开公司一样!如今,新公司要开张,天大的喜事”。

有人会觉得有点“串台”,实际上有真实可考。

这段是为了呼应1948年毛泽东给李达的信:“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

实际上,就连毛泽东第一次见刘仁静说的那句“好久不见”,在历史上都是真实的。

这种真实,虽然看片时不会有太多人注意到。

但它内里包含的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伟人先烈们的尊重,这种细节即便不会一一知道,也能通过每个镜头语言,传递到观众眼睛里。

那是真实历史的图景,是难得见到的时光回忆。

二、以历史片之名,坐“青春片”之实

无论从名字《1921》还是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段历史,电影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历史片。

但黄建新并没有用常规的主旋律历史片套路,按照实际的时间线去推进故事。

《1921》的主角,是参加一大的13位党员。

细数参加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其实都是100年前的80、90和00后。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还不算拉高均值的何叔衡(当年43岁)和董必武(当年35岁)。

有“小马克思”之称的刘仁静,当年才19岁,是最年轻的代表,而邓恩铭也不过20岁,放在今天还是上大二大三的年级。

所以他们有他们的书生意气,有他们指点江山的豪情,也有他们的青春和稚嫩。

正因为这是一群年轻人,所以《1921》从人的切口进入故事的时候,感染力就强了很多。

李达和王会悟,这一对革命伉俪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

作为一大重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黄建新选取了他们俩成为故事的切入点和牵线人。

这对1920年刚刚新婚的年轻人在电影中占据了不小的篇幅,他们生活里的甜甜蜜蜜和卿卿我我,将他们从“代表”瞬间拉回了“现实”。

可小两口对对方理想的认同,对信仰的坚持以及携手奋斗的生活状态,却又让这种革命情感上升了一个档次。

尤其当李达在天台,点燃那根火柴,

随后感慨道: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那时的王会悟,眼神里是对丈夫的理解和怜惜,也是一个早期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19岁的刘仁静,开场也是青春热血。

他喊着口号参加五四运动,之后又奔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会议结束后,镜头又拉回到他在“卖国贼”曹汝霖的宅子门口,眼神坚毅,打开曹宅大门,“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虽然参加了这么多有名的历史事件,甚至是领导者之一,但这并不妨碍他和20岁的邓恩铭以及23岁的王尽美刚到上海就跑出去玩儿。

三个人一起甚至打闹和斗嘴还要多一些,仿佛不是聚在一起召开历史性的大会,就是三两个朋友之间的小聚。

就连当年28岁的毛泽东,也接足了地气。

在湖南,毛泽东和萧子升辩论到底什么才是解救中国正确道路的时候,差点就挽袖子打起来了。

去到上海,他被洋人拒之门外,然后一段奔跑的戏,意气风发。

但去和李达王会悟吃饭,见到同为湖南人的李达,竟然不吃辣,还带着调侃的语气道“湖南完了”,像极了一个喜欢玩网络梗的年轻人。

《1921》将一个个一大代表,以青春的姿态展现出来,不仅能帮助观众们了解1921年那场会议的意义,更能让他们感受到,100年前的90后和00后们,在用自己的青春做什么。

如此教益,比历史书以及其他的历史电影,更贴近观众。

三、情感大于情绪,传承多余说教

虽然《1921》中不乏群情激奋地喊口号镜头,但总体来说,电影并没有刻意煽动情绪。

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它用情感代替了那种情绪的宣泄。

这两者的区别其实很明显,一个如天雷地火,一个如涓涓细流。

对100年前的中国来说,或许情绪更加重要,因为唯有此,才有可能掀起全国性的革命浪潮。

但对100年后的今天来说,情感却倍加珍贵。

当我们还在各种“内卷”和“躺平”里挣扎的时候,回望100年前的同龄人,冲击肯定是有的。

最大的冲击,莫过于早期共产党人血的教训和牺牲。

13位代表,有7位没能看到最后的新中国成立。而电影将这些牺牲,一一展示了出来。

李汉俊被枪杀,

邓恩铭受尽酷刑,

杨开慧香消玉殒,

何叔衡跳崖……

唯有看到这些,那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才显得有意义。

而这种情感的冲击,必是极其珍贵的。

与往昔相比,现如今的年轻人需要的并非为了理想信念牺牲自己的胆魄和勇气,而是艰苦创业、努力奋斗、建设国家、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片中出现过一个小女孩。

她跨越了1921到2021的100年,似如科幻,实则传承意味十足。

她便是这个民族希望的象征。

时间滚滚,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可希望永不磨灭。

这也是《1921》给我们带来最大的触动。

100年很长,100年又很短,看电影的我们,有没有想过再过100年,后人将在银幕上看到一幅怎样的,关于我们的《2021》?

这或许值得每个人思考。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淼淼)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