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运红与黑译本「红与黑译者资深法语翻译家郝运逝世他的翻译生涯长达70年」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43更新:2023-04-14 00:40:59

资深法语翻译家郝运2019年6月10日在沪逝世,享年94岁。郝运,原名郝连栋,法国文学翻译家。1925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河北省大成县(现为天津市静海区)。民进会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

郝运的青少年时代在国难当头、战乱频仍中度过,先后在南京、重庆、昆明求学。1946年毕业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1947年任职于南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月刊》。新中国成立后,他分别在平明出版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任编辑,1958年春因肺病复发,向出版社提请辞职获准,病愈后专职从事法国文学翻译,翻译生涯长达七十年,译出《红与黑》《巴马修道院》《黑郁金香》《都德小说选》及合译《三个火枪手》《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等六十多种法国文学名著。2002年获上海翻译家协会颁发的“中国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15年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6年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颁发的 “2015年度上海文艺家荣誉奖”。

作家管志华在撰写上海市文联主持的“海上谈艺录”丛书《深潜译海探骊珠·郝运》时曾多次专访郝运,访谈过程中,深感他的谦和、低调,“身为沪上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三位大家之一,从来不讲自己的翻译特色如何如何,对前辈、同行的译著却是推崇有加”。

在访谈中,对于自己最重要的译作之一《红与黑》,郝运曾说,从译者角度来说,选择好外国作品很重要,但也不是凡在作家本国发行量大的就拿来翻译,太功利性不行,太短视不行,不能唯发行量。时间对作家和作品的评判,是最无私最公正的。1830年11月,司汤达《红与黑》在法国巴黎问世后,在毗邻的德国立刻引起文学巨匠歌德的注目,年逾八旬的歌德认为它是司汤达的“最好作品”;司汤达的这部小说在俄罗斯也有它的知音,列夫·托尔斯泰说,“对他的勇气产生了好感,有一种亲近之感”。但当初《红与黑》出版后,在本国受到冷遇,初版仅印了750册,后来根据合同勉强加印几百册,纸型便束之高阁。司汤达一生写了33部著作,只出版了14部。尽管如此,司汤达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充满信心,他大胆预测将“做一个在1935年为人阅读的作家”。历史兑现了他的预言,自司汤达 “被发现”后,以《红与黑》为代表的司汤达杰作,开始不胫而走。郝运说,评判作品,要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部优秀小说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作为翻译家,要体悟作家原著的艺术特点,用力气在翻译过程中将它反映出来。文学技法没有一定之规,文学名家总是各显其能、各尽其妙,翻译家要善于体悟其妙,进行再创作。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个性,翻译也该如此,关键是要深入到原著者的内心,跟着他们塑造的人物不断转变自身角色。翻译好一部书,译者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将自己的情感、个性“移植”,尽可能不走样、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在郝运看来,翻译就是发现美的过程,译者与读者都乐享其中。中国与世界相连,中国读者能读到外国文学经典,了解外国文学作品,有益于中华文化汲取养分,丰富发展。而中华博大的文化同样需要传递给世界,作为中国翻译家要有使命感,进行“双向传递”。他寄语翻译界后辈,要静得下心,不求大红大紫,但求温和清静,既不抱怨,也不摆功,为人民、为读者献上优秀的外国文学译著。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由上海市文联提供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