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发展历程和影响「解析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发展历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53更新:2023-04-14 14:21:40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是指以新闻报道的事件为对象,通过影像化表现手法对事件可能发生的故事进行拓展、改编,以电影作为最终呈现方式,重点是对真实新闻事件的“改”而非脱离原新闻事件的“编”。

一、萌芽探索期(新世纪以前)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于1921年7月1日上映,这部是根据1920年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上海洋场恶少阎瑞生谋财害命案”改编而成。1920年,毕业于震旦大学的洋行白领阎瑞生,对上海名妓莲英腰缠万贯心生歹意,将其骗出城外勒死并取走财物。大学生堕落、名妓惨死、跨省追捕,该案件一时成为妇孺皆知的新闻。

很快,根据该案件改编的文明戏在各大戏院上演,当时已有学者指出“编演的要点须注意儆戒恶人,劝导社会”,上海影戏研究社也决定将其摄制成电影,然而社会各界对此评价不一。

最初发起影戏研究社的顾肯夫谈到拍摄《阎瑞生》的初衷,“阎瑞生一剧之情节实为一种社会写实戏,设编制得当,则于世道人心,亦不无裨益,至谓为诲盗诲淫则不免冤枉。”影片上映之后,观众对阎瑞生案件的热度持续高涨,“在沪开演七天赚洋五千五百余元云”,甚至连街头小贩的游戏都是“枪毙阎瑞生”系列,足见该片在当时传播甚广。

1921年“张欣生逆伦案”在上海引发热议,明星公司据此摄制的影片《张欣生》于1922年上映。相较之下,《张欣生》的内容比《阎瑞生》显得血腥得多,影片高潮开棺验尸的一幕用特写镜头展现湿面粉加墨水制成的死者五脏六腑,逼真程度一度吓坏不少观众。舆论指责这两部影片“取穷凶极恶,描写尽致,宣扬其姓名,流传于世界,此尤不可忍矣。”

20年代初期的这两部电影均改编自犯罪类社会重大新闻,由此可见,改编引爆社会热点的新闻事件确能赚得盆满钵满,但电影带来的负面影响之深远却是创作者所无法预测的,因此改编此类题材需把握好尺度。

遭禁演后,中国电影史在20年代鲜有根据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1931年,国民党设立了教育部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主要针对两大类电影进行检查:一类是基于社会善良风俗的传承和治安稳定,一类是关于意识形态的检查。30年代的电影多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展现当代百姓生活图景。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我国新闻纪录片开始走进观众视野,这是一种运用电影载体对新闻现场的实时记录与报道,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新闻电影”,但严格意义上其本质是新闻片和纪录片的相互结合,只是借鉴了电影的放映方式达到抗战期间的宣传鼓动作用,从这个层面看来“新闻”和“电影”之间的联系在30-40年代进一步加深。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项文艺事业亟待改革以适应新时代。中国文学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其在世界文学史上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类型和大块文章与社会及人们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它们对大众价值导向的引导有着巨大的潜在力量。

改编文学作品对于电影来说是个方便且容易被观众接受的传播方式,将经典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无论成功与否均能使观众对其产生更丰富或更深刻的感受。因此,在政策的引导下,50年代电影的改编来源开始转向经典文学作品,并遵循忠实原著的原则。

到了“十七年”时期,整个社会都处于变革中,当然也包含文化艺术。“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改编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颂扬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以弘扬革命英雄主义为要旨的经典“红色”文艺作品的改编;另一类是在五四新文学影响下对现代经典名著的改编。

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整个社会百废待兴,饱受磨难的文学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第四代导演成为这个阶段电影行业的主力军,他们对电影改编有自己的见地——电影不应沦为服务政治的工具,而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

第四代导演的电影创作具备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他们主张“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转而追求朴实自然的风格,从普通人物身上挖掘人生哲理,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纪实的拍摄手法对第六代导演风格产生深刻影响。

第五代导演在文革期间下过乡当过兵,饱经磨难后终于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深厚的生活积淀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中国乡土的关切和解读,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民族的深切热爱和忧患意识,因此他们的电影作品多以文学作品改编为主,极少有根据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

和第五代导演整体建构电影精神的统一面貌不同的是,第六代导演叛逆、充满个性。幸运的第六代导演赶上了好时代,他们的创作理念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由此形成独立化和个性化的鲜明风格。世界各地的青年导演们在张扬自己的青春和个性方面颇有建树,迅速成为引领青年导演们的榜样。

而第六代导演作为年轻一代,自然要标新立异,做出有别于第五代导演们的电影,他们的影片并没有背负前几代导演那样宏大的主题,而是用普通人的视角平视现实生活,真实展现底层人士的生存状态。真实,是第六代导演作品最突出的特点。

90年代末期,第六代导演的创作方向开始聚焦于新闻事件改编,如王小帅导演根据艺术家齐雷自杀的事迹改编的《极度寒冷》以及路学长导演取材于《北京晚报》一则关于见义勇为报道的《非常夏日》,他们一系列根据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作品为21世纪初该类题材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二、发展成熟期(新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开始在国际电影节崭露头角,在第六代导演成长期,中国文学作品开始逐渐衰落,不能像过去那样给予第五代导演坚实的文学基础,所以他们没有选择继续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创作源泉。

而是转向兼具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新闻报道,他们开始自觉、积极地关注现实、反思生活,他们想通过影像让观众看到部分中国人真正的生存状态,并引导观众正视社会现存的矛盾,而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最佳途径便是观察和记录现代社会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现状。

第六代导演前期的电影作品多取材于新闻事件,这些电影大部分在当年都引起了一定的舆论热度,仔细分析亦可猜出一二,正是由于电影改编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新闻事件,观众们对此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因而当他们带着这种预见性心理前往观影时,往往会把大银幕当成窥探事实的窗口来满足自己的窥探欲。

90年代上映过几部新闻人物传记片,如1990年王冀邢导演根据共产党员焦裕禄作为兰考书记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事迹创作改编的《焦裕禄》和1999年陈国星导演根据原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孔繁森的事迹创作改编的《孔繁森》等,这些影片塑造了一个个光辉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该类型电影在21世纪最初十年迅速发展:21世纪最初十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充满艰辛的十年,刚经历了98抗洪,又遭遇了03非典以及08汶川地震的灾难,平静生活被打破的同时也为电影创作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为这些事件本身包含强烈的电影元素。

2003年由翟俊杰执导的《惊涛骇浪》以1998年大抗洪为背景,全景式地再现了在那场百年不遇的严重水灾面前,全国军民万众一心,英勇奋战,取得抗洪斗争胜利的的故事。

2003年以抗击非典为题材的影片《三十八度》《惊心动魄》等逼真地反映了“非典”来临时人们心态的转变,恐慌——无奈地接受——鼓起勇气战胜“非典”,真实体现了军人、铁路工作者和医务人员面对“非典”恪尽职守的勇无畏精神。

2008年汶川大地震背景下,根据新闻改编的电影《生死时刻》《惊天动地》《最后一课》《大震撼》等最大程度地还原“5·12地震”现场的真实性,全景式反映了党中央团结带领全民抗震救灾的壮举,赞扬了灾区群众、抗震救灾部队官兵、青年志愿者、民警、人民教师等勇于担当、舍己为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

2014年9月25日,陈可辛导演根据红网2011年2月8日报道的“中国首家寻子店店主彭高峰通过微博找到儿子”改编的电影《亲爱的》上映。这部“打拐题材”的影片主要讲述以田文军为首的失孤家庭如何寻找孩子以及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其凭仗着极富社会话题性的题材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使得电影上映不久便收获了超高的美誉度及关注度。

《亲爱的》自2014年9月25日18点上映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前点映当日便斩获1200万票房,截至当年国庆档开启前票房突破1.41亿,随着国庆档观影热潮来袭,《亲爱的》更是在零差评的良好口碑中稳步求升。

虽然该片题材沉重,并不是特别讨好观众,然而得益于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亲爱的》最终狂揽3.4亿票房,影片上映后“打拐”话题被推向舆论风口,最终推动了儿童失踪立案的落实。随着《亲爱的》这一现象级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出现,内地同类题材的电影迅速成为电影改编热点。

如2015年彭三源导演根据郭刚堂十八年的寻子经历改编而成的《失孤》和2017年文晏导演根据一系列女童被性侵案件报道改编的《嘉年华》。2015年9月30日,丁晟导演根据2004年演员吴若甫绑架案的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解救吾先生》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场以警察解救吾先生与绑匪经历20个小时全力施救的故事。

2004年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追踪报道了“明星绑架第一案”即“吴若甫绑架案”,这一震惊中国内地娱乐圈的案件被改编成电影,据了解影片对于真实案件的还原率达70%之多,真实成了影片最大的特点。

2016年国庆改编自2011年10月5日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的《湄公河行动》和2018年春节根据2015年3月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红海行动》将“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元素加入了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中,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香港导演林超贤的《红海行动》充分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影片以36.51亿元的电影票房稳坐2018年的票房冠军宝座。同类型的还有2019年建军节献礼片《烈火英雄》,这部根据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的电影以2010年“大连7·16油罐火灾”新闻事件为原型,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消防队伍上下级团结一致,誓死抵抗,用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

2018年7月《我不是药神》根据2015年“陆勇案”改编,该片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无意中走上代购抗癌药的道路,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商拯救无数病友,最后却因贩药违法被捕入狱的故事。

影片以草根群像式的现实刻画,生动展开病友们坚韧的生命故事,上映后随即引发存在已久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实问题讨论,在舆论推动下,最终促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将格列宁列入医保。

2019年9月30日,改编自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新闻的《中国机长》上映,该片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压、缺氧、低温、座舱释压的多重考验后安全着陆的故事。

这则新闻事件报道源头来自2018年5月14日09:18四川航空发布的一条79字的简短官博,事发当天下午17:20,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博发布独家专访川航机长刘传健;2018年8月8日18:09,国家电影局关于2018年07月全国电影剧本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中同意《中国机长》的拍摄。从事发到电影上映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影片把更多的镜头聚焦于机组人员在面临危难时的精神品格和职业操守,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片。

21世纪10年代后五年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在创作上愈发成熟,电影界似乎找到同类题材改编通向市场的万能钥匙——向主旋律商业大片靠拢更容易赢得观众的青睐。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在中国内地已经拥有近百年的历史,跌宕的发展历程恰好应证着中国电影的坎坷发展史,从《阎瑞生》上映之初的火爆到影片被禁再到该类型电影的沉寂,摆脱了20世纪末典型新闻人物典型事迹的高大全式改编后,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开始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重焕生机。

新世纪以前改编题材多是犯罪类社会重大新闻,一定程度上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故改编较少;新世纪以来,随着思想观念及政策的改变,根据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题材呈现多样化发展。到了2014年随着《亲爱的》掀起的改编热潮,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终于引起了电影界和学界的重视。

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代社会大环境下,将“主旋律”元素恰当融入电影似乎逐渐成为电影人的共识,新闻事件改编类电影也不例外,《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烈火英雄》《中国机长》的票房数据证明了“主旋律”改编电影的无限可能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