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宿小龙「德州记忆宿春荣德州电影史话」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28更新:2023-04-14 16:57:07

提起德州市人民电影院,老德州人那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说起电影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电影院的历史沿革及变迁,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电影的发明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化学、机械、光学仪器、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都是电影艺术发展的技术基础,它采用了声、光、电、磁、机械等多方面的技术成就。而就电影内容而言,除了具有一般艺术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但包括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艺术门类,还必须要由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员制作,然后由放映员亲自操作,观众才能看到声光具佳、引人入胜的电影。   总之,电影机的发明才是电影的开始。1894年爱迪生创造了一种叫电影魔镜的仪器,从圆盘的缺口上可以看到连续出现的影像。当年4月美国有一个叫拉夫的人,在纽约百老汇大街上开设了一个电影馆。将爱迪生发明的电影魔镜和他自己摄制的影片卖票公映。这一天,电影馆的周围人山人海,都争着去看影片,并把这种玩艺叫做魔柜,可遗憾的是一次只能一个人观看。直到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上送布牙的原理得到启发,才发明了放影机。真正的电影艺术从此开始。   电影传入中国是1896年8月,我国上海的徐园第一次放映了电影,被时人称做“西洋影戏”,但只是一些风景记录娱乐片,1902年邵醉翁与外国人列文合拍了一部纪录片“慈禧太后”,我国真正拍摄和放映电影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秋天。一个叫任景丰的人曾在日本学过照相技术,在北京开照相馆,他看到当时放映的电影都是外国片,就试着拍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的片段《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当时,人们争相观看,大有万人空巷之势。1913年郑正秋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这是亚细亚影戏公司的处女作,后来又先后拍摄了《五福临门》《一夜平安》《脚踏车闯祸》等故事片。

  德州人第一次看到电影是1928年,当时是北伐军23师师长方振武路过德州,在大寺广场(现德州一中院内)放映了电影,内容主要是反映部队行军打仗的战斗纪录片。到1932街头上就断断续续出现了手摇电影,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爱迪生发明的电影魔镜,但是没有专放电影的设备和固定场所。  1933年国民政府引进西方文明,蒋介石倡导新生活运动。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渠为了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创建了山东省进德会,并要求各地建立分会,德县驻军国民党74师师长李汉章也建立了山东省进德会德县进德分会。地址就在德州火车站南下沿,火神庙以南。其中在西南角方位,坐南朝北建了移风社,占地1000余平米,设800个连椅座位,专演国剧。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华,当年10月就占领了德州。日本人为了进一步统治和奴役德州人民,于1939年将德州火车站南下沿进德会(原曙光电影院、交通礼堂、现九州商城内)的移风社改为德光剧场,专放电影,这为德州电影院之始。当时的德光剧场,隶属于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是日本人叫武田义明。机器设备是日本产罗拉35毫米光还音座机;光源采用水银整流直流50V、60A弧光炭精棒,单机放映,没有副机;扩音器是半波整流,喇叭是永磁纸盒低音箱柜式。首次放映的是日本产黑白故事片《独眼龙正东》,每星期一至星期六放映中文片,星期日放映日文片,每天只放一场。票价五分(联合准备银行纸币),上座率60%,上映的影片以古装话剧、戏曲片居多,其中有顾也鲁和张翠红饰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吴素秋主演的《十三妹》、黄玉华主演的《盘丝洞》、李丽华主演的《千里送京娘》、上海中联公司出品的《疯矿的早晨》。以及《万古流芳》《马路天使》《火烧红莲寺》等。日本人为了节约开支和便于与当地老百姓沟通,还招聘了德州人李智和段增山做放映员。  1945年8月15日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宣布投降,日军撤退时将电厂炸毁。随之,国共两党开始了内战,德光剧场也就停止了营业。1946年6月10日德州解放,电厂也得到了修复,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1949年12月德州市民政局投资3500万元(北海币)折合现在人民币3500元、工商联投资500万元(北海币)折合现在人民币500元,接管并修复了德光剧场,定名为德州市人民电影院,隶属于德州市民政局。设25条木制长板凳,容纳1000名观众;置德国产无声电影机改装的老百代35毫米放映机。经理是曹炳坤,通过段增山找到了原来在德光剧场放过电影的李智做放映员。首次上映的影片是王丹凤主演的《肠断天涯》,票价500元(北海币),折合人民币5分钱,平均日映1.5场,上座率70%,至1953年日映3—4场,上座率75—80%,票价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500元,折合现在人民币5分钱。  1958年,因原电影院已超过使用年限,破旧不堪,且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德州市人民政府投资15万元人民币,在商业街东口北侧新建了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1500平米的新人民电影院。建筑完全采用前苏联图纸,女儿墙及前门脸的装饰都是欧洲风格(注:现在的女儿墙及前门脸的装饰是1988年底改造的),检票口为三进双开大门,观众厅、休息厅、卖票室、服务员休息室、放映厅、配电室、美术室、幻灯室等设施布局合理配套。观众厅设30排934个固定铁脚折叠硬座单椅,对号入座。放映室装有两台天极牌35毫米座机,光源采用正负极弧光炭精棒,电源是水银整流输出30V、60A直流电源。于1958年10月1日正式放映。电影票根据座位的位置分为三等,甲等票0.20元、乙等票0.15元、丙等票0.10元。  1963年,又更换了哈尔滨产松花江牌35毫米5501型固定式放映机,日映5—7场,最高10多场,上座率高达85%,从此开创了德州人民电影院的辉煌时期。从1958年开始至70年代,近二十年的时间,德州人民电影院的全年放映场次、观众人数、上座率、票房收入都排在全省前三名,与济南大观园电影院和青岛的光明电影院相互上下。那时候首映片的票都很紧张,比如文革前放映的《五朵金花》《天仙配》《我们村的年轻人》《阿诗玛》《英雄虎胆》《林海雪原》《三打白骨精》等影片的票,都是提前预约,团体购票。买票口密密麻麻人头攒动,检票口争先恐后拥挤不堪,尤其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大人不给钱买票,看一两次又不过瘾,趁人多的时候想方设法,低头弓腰泥鳅似的往里钻,服务员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文革期间,大部分故事片都已禁止放映,经常上映的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一些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的影片。这期间人民都很关心政治,看电影的时候都来的很早,为的是看新闻简报。所以人民编了一段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又苦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的电影——看了半天么也记不着。文革开始后,为了人人平等取消等级差别,电影票的价格一律0.15元。除了看电影以外,人们愿意看的还有幻灯片,那时候没有电视,德州地、市革命委员会当天发生的重大政治活动、会议;各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生产工作当中的新闻,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只有通过幻灯片来做宣传。幻灯宣传制作人员对现场新闻,用照相机抓拍镜头,然后制成反转片,配上解说词和背景音乐,打在电影银幕上,观众都非常兴奋,经常起哄。一会指着这片说这是我们厂的某某某,一会指着那片说这是我们单位的谁谁谁。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形象更是欣喜若狂。对一些故事宣传幻灯片,幻灯制作人员要先构思内容,按情节写出脚本,画成类似连环画,再画到幻灯片上,根据需要用平涂或烘染法上色。然后配上解释说词和音乐,有的还加上特技,如红旗飘飘、五角星或天安门、延安宝塔放光芒、骏马奔腾、车轮滚滚。尤其是配合农业学大寨运动制作的幻灯片《农丰盛开大寨花》(当时小锅市称农丰大队),和配合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幻灯片《不怕鬼的故事》等,运用声、光、电、音响效果以及操作人员的手法,制作出打雷、下雨、刮风、闪电、流水、人物动作、鬼神出没等场景,使观众如临其境看的目瞪口呆,惊叹不已。一个劲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是怎么弄的呢?这些幻灯片不但受到观众的喜爱,还在省、地幻灯比赛中获奖。武城县电影院的幻灯就去过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专场放映给,并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录制成新闻纪录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文革期间,影片种类虽然不多,但是人们看电影的兴致却很浓,电影院常常爆满,比如刚开始上映的样板戏等。尤其是文革中期(1972年底)上映的朝鲜宽银幕故事片《卖花姑娘》,那真是一票难求!每天6—8场,一连上映8天,还紧接着复映,说场场爆满都不足以形容。连郊区农村甚至县里的观众,不顾交通不便也前来观看。观众厅内的走道上、休息厅的门口全挤满了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话,只听到悉悉索索的哭泣声,看到情浓时,全场观众如丧考妣哭声一片-------  1972年恢复中日邦交后,可能出于双方文化交流的缘故,陆续上映了一部分日本片,如《啊!海军》《山本五十六》《望乡》等,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但当时是内部片,由市革委宣传组发票,不对外卖票,所以能看上这几部电影不光是精神享受,还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德州市人民电影院又迎来了新的高潮,德州市(现德城区)的电影发行放映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1985年,德州地区电影公司将1975年建立的德州市电影管理站改为德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德州市厂办电影队注册的有45个,其中有8个对外开放:德州影剧院(现已拆迁为观湖城的原人民剧场);德州市交通电影院(现已拆迁为九州商城的原曙光电影院,后改德州市交通电影院);德州市工会俱乐部电影院;地直礼堂电影院(现已建为百货大楼);德州机床厂工会俱乐部电影院;德州棉纺厂工会俱乐部电影院;铁路俱乐部电影院;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电影院。这些企业放映单位的对外开放,大大地减轻了人民电影院的放映压力。为了同时让更多的观众看上电影,各放映单位开始跑片循环放映。一般各放映单位开演时间相差20分钟,每场的放映时间是1:40钟左右。也就是10--12本。跑片员两本跑一趟,紧张的时候,相差10分钟,一本一跑,每本的时间长度大约9分钟,所以,同一部片子,只能4家影院同时循环。全市9家电影院要分别跑两部片子。跑片员大部分是20岁上下的临时工或电影爱好者,他们非常敬业,工作十分认真,基本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不管酷暑严寒,刮风下雨,他们拿着电影片子争分夺秒,飞速前进,每到晚上,他们是德州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受人们的赞叹。  1958年,新建的德州市人民电影院,还同时建立了农村电影放映队(以后专文介绍),配有长江F-16型移动式电影放映机,和一台1千瓦汽油发动发电机,1972年又配一台长江16-4型放映机。分成两个电影放映队,在德州市郊区7个人民公社的农村巡回放映电影,每个队平均每月放映25场以上,直至1975年底成立德州市电影管理站为止。  1975年德州市电影管理站成立后,陆续发展了厂、社、队、户办电影队。1976年1月长庄、曹村、于官屯、二十里铺、黄河涯6个人民公社建立了16毫米放映机社办电影队;二屯公社成立了8.75毫米放映机社办电影队;曹村公社、以及艾家坊也建了8.75毫米电影机的队办电影队。1983年,黄河涯大队建起了容纳200人的集镇电影院;1984年10月二屯乡杨庄大队杨士奇投资5000元,购买了南宁产16毫米放映机,建起了户办电影队。这些电影院、电影队及电影放映工作人员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在回顾电影艺术和电影事业的同时,请不要忘了他们。   注:本文内容系作者1986年前后,写德州市志文化志部分时,亲自访问了曾在德光剧场放过电影、在德州市人民电影院退休的老放映员李智、段增山。以及50—60年代曾在德州市人民电影院任过经理的艾一山、宿金题、张海峰、马士仁、宁忱光等领导人。内容详实可靠。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