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电影揭开了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序幕?「80年代初珍贵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访问」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98更新:2023-04-14 18:50:50

不久前在脸书上看到影友分享一部80年代初在英国电视纪录片,叫《HongKong cinema:Film as a way of life》。影片在1983年英国电视台channel 4播出。

影片记录了80年代初繁荣的香港影市,闹市戏院林立,充满香港特色的宣传海报,火爆的午夜场。同时采访了数位香港电影人,有导演、编剧、影评人和电影文化工作者,用旁述加专访的方式介绍了那个今天看来被称作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纪录片中出镜访问的部分电影人

80年代初的香港影市繁荣影像

影片涉及的话题算不上有很深入的探讨。这部片更多是旨在向西方观众很概括地介绍香港的电影和电影对这座经济繁荣的大都市来说,它如何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而对今天的影迷来说,从这部5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到许多当年电影市道的真实影像还有后来许多大导演如徐克、许鞍华年轻时接受访问的珍贵片段。

影片的报道者(reporter)是英国评论人、影展策划人Tony Rayns。一些影迷对Tony Rayns并不陌生,他多年来一直专注亚洲电影,向欧美的观众介绍来自亚洲的电影,当中香港电影、华语片不在少数。

英国评论人、影展策划人Tony Rayns

在80年代,Tony Rayns 在英国的电视台主持一档系列节目介绍不少中国导演和华语片,有些甚至是比较偏门小众的电影。除了这部关于香港电影的纪录片,Tony Rayns还执导过一部介绍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纪录片《New Chinese Cinema》,也是在这档系列节目中播出。

在不少亚洲电影的DVD中,Tony Rayns 还参与制作电影的评论音轨,同时也参与不少亚洲电影如韩国片、日本片、泰国片的英文字幕翻译工作。

当年总统戏院外《最佳拍档大显神通》海报

《HongKong cinema:Film as a way of life》拍摄于1983年初,当时正值农历新年,香港的贺岁档,那年贺岁档热映的是《最佳拍档之大显神通》,还有徐克的《新蜀山剑侠》,至于好莱坞大片有斯皮尔伯格的《ET》。

80年代的香港戏院贺岁档人头涌涌,看电影已成香港人,尤其是年轻人最潮流的娱乐方式之一。在那个还是以传统媒体(报纸、杂志)主导的年代,电影信息、票房榜不仅出现在专业的电影杂志,而且出现在每天的各大报纸上。

当年香港的午夜场

报纸上每天的票房榜,上映21天的《最佳拍档大显神通》位列榜首

珍贵的新浪潮导演访问片段

影片关于香港电影涉及面广,从市场到创作,难免也有些蜻蜓点水。全片我比较感兴趣是几位新浪潮导演的访问,尤其是比较罕有地看到方育平有关创作的访问。

香港是经济城市,信奉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在这种市场主宰下的电影创作难免只会局限在某几类卖座的类型片,而那些真实反映社会,风格写实的电影就相对来说比较受限。对于一名导演,尤其是年轻导演来说,如果拍了一部写实社会题材的电影,而且不卖座,那他很难再拍第二部。

纪录片中方育平的珍贵访问

特别是对于香港电影新浪潮出来的一批年轻导演,他们以充满个性的风格成名,创作充满创意和想象力,但很快他们主动融入到了商业主流。这也是为什么香港的新浪潮并不像台湾的新电影那样延续的时间长。但方育平是个例外。

方育平是极少数的可以从电视作品年代到拍电影长片都坚持走自己风格的新浪潮导演。他在80年代就凭三部重要作品《父子情》、《半边人》和《美国心》,就三次获金像奖最佳导演,两次最佳电影。

方育平的电影长片处女作《父子情》

方育平在70年代为港台《狮子山下》拍过不少单元剧,这些单元剧中以《元洲仔之歌》、《野孩子》、《夜游人》最为著名。方育平擅长捕捉非职业演员的真实反应和情感,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游走在虚实之间。

到了拍电影时期,方育平第一次合作的公司是凤凰电影公司,即“长凤三大左派公司其中之一。凤凰允许方育平继续以电视台时期那种写实风格来拍电影,于是有了处女作《父子情》。这部片按方育平在访问中所说,票房虽然说不上特别火爆,但也没让公司亏钱。其实当年《父子情》1400多万的票房当年市场已是相当成功,而且是一部写实的文艺片。

这部纪录片播出的时候,当时《半边人》正在英国公映,而纪录片中对方育平的访问自然就显得有特别的意义。

方育平另一部杰作《半边人》

《父子情》和《半边人》都没有大明星,并启用不少非职业演员。方育平在纪录片中的访问说不喜欢用明星,但这并非他不喜欢好的演技,也非认为大明星演得不好。但用大明星难免会受到明星档期的影响,要迁就演员的档期,更重要的,方育平拍电影追求真实,“让一个卖菜普通人的来演卖菜的角色一定是最真实的。”

在片中我们看到《半边人》的拍摄现场,这场戏是拍张松柏(王正方 饰)第一次到主角阿莹(许素莹 饰)家吃饭,除了王正方,阿莹、还有阿莹父母都是非职业演员,方育平在跟他们讲戏,但并非“教”他们演戏,也非拿着手中的剧本一句句“教”他们怎么说,相反更多是询问和沟通他们平时是怎么说话的,比如父亲一顿饭喝多少酒这类生活化对话。

《半边人》拍摄花絮

方育平给素人演员讲戏

除了方育平,纪录片中Tony Rayns访问的新浪潮导演还有徐克、许鞍华。徐克无疑是最快从新浪潮融入主流商业的导演,《蝶变》、《第一类型危险》中的创意和新锐,很快就被带入主流的商业类型中。

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叫好叫座,也是和《父子情》一样属于卖座文艺片的特例,之后许鞍华在主流商业和个人风格上游走,在主流商业片中时常因过度追求个人风格让影片票房失败。

香港“电影的一代”

纪录片还介绍了香港的电影文化,70,80年代的香港年轻人是香港婴儿潮长大成人的一代,他们文化上接受欧风美雨的熏陶,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负笈欧美名校,他们接触大量欧美的音乐和电影。

70年代末,一群电影和文化有心人创立了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在这里接触到许多主流戏院上映以外的一些独立电影和艺术电影。除了放映,中心还出版刊物、定期举办讲座和活动介绍经典电影。中心还举办电影课程,请来导演和影评人来当客座讲师,最初的电影课程导师阵容就包括徐克、方育平、严浩、罗卡、刘成汉、舒琪等。

香港电影文化中心

当时香港还没有专门正规的电影教育,电影文化中心的课程无形间肩负起民间教育的角色,一些年轻人凭着兴趣来报读,在这里浸淫电影艺术世界。

《半边人》阿莹的故事就是真实中许素莹自己的故事。阿莹原本只是一名在街市卖鱼的女孩,日复一日枯燥的卖鱼生活加上感情不顺,无意间看到电影文化中心正在招聘工读生,于是报名面试,顺利获得在中心工作的机会,并且在这里接触演艺。

《半边人》的故事也是阿莹真实的故事

真实中的许素莹后来也从事了影视和演艺,并一直为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工作。香港电影文化中心运营至1988年,若干年后重组成电影文化中心(香港),许素莹更担任电影文化中心(香港)董事会副主席,直至去年底换届。

去年底《半边人》的放映活动,阿莹与两位女儿亮相 来源:星岛

去年正好也是电影文化中心(香港)成立20周年,在庆祝活动上放映了《半边人》的高清修复版。放映结束后,在影片的配乐下,许素莹两名女儿以神秘嘉宾现身为母亲送上海报,其纪念价值不言而喻。

电影文化中心的创立和香港新浪潮几乎同时诞生,这股电影风气多少有点像法国新浪潮。电影之于这些年轻人不仅是艺术,也是了解世界和塑造自己世界观的窗口,并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在娱乐方式尚不如今天丰富的年代,电影最终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