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 最冷的枪「张艺谋最新电影最冷的枪」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29更新:2023-01-03 11:51:17

文章有剧透,阅读需谨慎。

你给我一枪,那我必定要给你一枪。

你杀我一个人,那我必定要杀你一个人。

在这个以《狙击手》命名的、讲述狙击手故事的电影里,张艺谋做到了故事内容和故事技巧合二为一的境界。

也就是说,这次张艺谋讲述故事的手法,和故事里的作战技巧高度融合——

简单、精准、直接、高效。

它不追求宏大叙事,也不渲染战争情绪,更没有张艺谋导演惯用的、标志性的视觉奇观。

它只是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冷枪冷炮”做背景,讲清楚在这场历史可能并不铭记的小型狙击战里,中美双方的狙击手,如何斗智斗勇、比拼枪法、决一生死的故事。

把《狙击手》放在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序列里,尤其是在他凭一己之力把中国电影带入国际大片行列的《英雄》面前,再没有比“返璞归真”更合适的字眼去评价它和张艺谋。

《狙击手》(2022)

真没想到,张艺谋新片选择的切口这么小。

但你又不得不承认,张艺谋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

很难不把《狙击手》这部电影跟同题材的《水门桥》做对比。

尽管《水门桥》也聚焦到一场战斗上,但和《狙击手》相比,它仍然是宏大的。

说实话,这俩片犯一个毛病,就是都搞出所谓的子弹时间,这真的很让人出戏——这总让人想起麦卡沃伊主演的《通缉令》,很担心子弹在空中会突然转弯。

而《狙击手》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剧情上有一些硬伤。

比方说美军狙击手约翰为什么要让刘文武去交换亮亮?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想对刘文武做什么?!

我不太理解,难道只是为了引出亮亮身上有情报这件事?还是我错过了什么关键的台词?

而影片最刻意的地方,就是为了营造两个人单挑的环境,特意让美军大部队早退,让志愿军大部队迟到。

当然瑕不掩瑜,咱们再说说这部电影的闪光点。

首先在烘托气氛、表达主题这个事情上,张艺谋明显更加高明。

比如怎样表达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水门桥》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志愿军在行动之前,对着祖国的方向,敬军礼,高喊新中国万岁。

说实话这场景有些刻意,因为它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剧情。

你把这段情节拿掉,对剧情没有影响。

而好的表达,应该自然而然地融在剧情里。

张艺谋是这么表达的,志愿军战士亮亮身体里强心针的药效就要过去了,他昏昏欲睡。

谁都知道,一旦睡过去了,就再也醒不过来。

所以刘文武几个人开始高喊亮亮的名字,让他别睡。接着有人提议,不如唱歌叫醒他。

自然而然唱出的歌,就是那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士兵们唱得声嘶力竭,基本不在调上。

然而在一遍一遍演唱的过程中,气氛在发生变化,这首歌从叫醒亮亮的办法,渐渐变成了释放情绪的方式。

换句话说,手段变成了目的。

嘶哑的歌声中开始凝结越来越多的情绪,愤怒、恐惧、担忧、热爱……

然后这些歌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观众的内心,让你意识到这是一群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种表现形式十分具有感染力。

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卡萨布兰卡》里的一段情节。

在里克的酒馆里,一群纳粹军官在演唱纳粹的军歌,这让其他流亡在北非的法国人十分厌恶却又毫无办法。

这时候,维克多和乐队商量,演奏法国国歌《马赛曲》。

一开始,双方唱得势均力敌,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马赛曲》力压纳粹军歌,响彻整个酒馆。

人们一边唱一边痛哭流涕,较量变成了释放。

而这时候里克也明白了伊尔莎对维克多的感情,那是一种超越爱情的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让人印象深刻,它是和剧情紧密联系而又生发出来的情感,不突兀,却震撼人心,而张艺谋在《狙击手》中做到了异曲同工。

相比《水门桥》,《狙击手》在人物塑造上也更胜一筹。

首先《狙击手》里美军士兵的戏份很重,而《水门桥》里的美军,却更像是游戏里的NPC,机械地说着被触发的台词。

美军士兵里最出彩的自然是曹操扮演的约翰,对“天下第一”的狂热追求让他不计后果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决斗场。

而他也有人性的一面,对同袍的战友情,不杀孩子的底线,以及对上司破坏决斗的愤怒,都让这个角色不那么单薄。

这让这部战争片看起来更像是武侠片,就是几名侠客,在这么个方寸之地,演绎一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好戏。

当然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章宇扮演的刘文武。

他身上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强悍,以及对自己这门手艺的绝对自信。

这甚至都不完全是表演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演员的人格魅力。

刘文武甚至可以让观众对他产生战友一样的信任,感觉有刘文武在,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比如当他放下枪去换亮亮的时候,我总相信他还有办法。

而当他真的壮烈牺牲的时候,我甚至感到惊慌,因为这部戏的“戏胆”没了,我甚至觉得难道这影片要结束了吗?

而相比于《水门桥》里一水儿的硬汉,《狙击手》里的志愿军战士形象更加多元,比如和刘文武的硬相比,就是大永的软。

眼睛就像水龙头,眼泪说来就来。

而其他的角色,也各具特色,儿子的名字、妻子织的手套,点缀一点特征,就让人物鲜活起来。

张艺谋对人物细节的刻画,甚至到了观众可能意识不到的程度。

我的一位朋友在观后感中提到了一个细节:

“如果你的母语是西南官话,你可以清晰分辨电影中的重庆话,成都话,贵阳话,乐山话,虽然都在四川那一片,但却各不相同。”

而影片编剧陈宇在一篇访谈中也提到两个细节:

一个是片中每个美军的名字都是经过认真考究的;其次,每个人说的英文都是带有口音的。

当然,所有的刻画都是为主题服务,而这个主题就是牺牲和拯救。

这其实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部同主题电影《拯救大兵瑞恩》。

同样是拯救,但立意并不相同。

五班要拯救的既是亮亮,更是情报,连长交代,“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或者说,他们要拯救的是几千人甚至是几万人的生命。

影片里有一个情节,当刘文武决定用自己去换亮亮的时候,大永坚决不同意,他说刘文武一个人能顶一个连。

而刘文武反驳说,亮亮一个人能顶一个师,一个军!这显然是在把生命的价值量化。

而与之相对比,《拯救大兵瑞恩》的主题是对生命价值的反向量化,拯救一个人,甚至不惜牺牲八个人的生命。

斯皮尔伯格想要强调的,是个体生命的价值。

这种价值观上的不同表达,很容易让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为了宏大的目的而牺牲个体?

张艺谋曾经不止一次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比如《英雄》,比如《金陵十三钗》,但显然都不尽如人意。

而这一次,张艺谋试图在家国天下和个体生命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我想这也就是他舍弃宏大叙事,把镜头聚焦于几个士兵的原因。

为了找到这个平衡,张艺谋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把选择权交给主人公自己。

尽管救回亮亮是上级的命令,但是让刘文武用自己去交换亮亮却是现场突发状况,需要让刘文武自己做出选择。

而刘文武选择了自我牺牲,牺牲自己而不是他人,这是英雄。

张艺谋强调的另一件事就是关于名字。

影片中三次念到五班战士的名字,第一次是完成任务后刘文武点名,第二次是刘文武走过战友的遗体时心中默念,最后一次是连长高喊五班战士的名字。

这三次点名,情绪一次比一次高亢。

我想张艺谋是在强调,记住这些名字,记住这些人,宏大的历史和战争的硝烟也不能遮蔽他们。

就是在这样的自主选择和对生命的强调中,家国天下与个体价值、集体主义与英雄主义之间找到了平衡。

宏大的目标和个体的生命,不再是一对儿非此即彼的选择,在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残酷现实中,保留了人性的光辉。

这一次,张艺谋讲好了这个故事。

一起聊聊:《狙击手》真的很好看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