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深在经典咏流传唱的鹤「鹤跃少林周深入画中秋爆红的河南卫视又打了多少节目的脸」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4更新:2023-04-14 23:13:12

春节一骑绝尘的《唐宫夜宴》、端午美到窒息的《端午奇妙游》之后,河南卫视又来了。

这一次,又是一出让中华文化美轮美奂的《中秋奇妙游》。

果不其然,河南卫视又爆了。

依然是熟悉的AR技术 故事串联式呈现,落点依旧是中秋背景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画风的精美、文化的震撼,戏曲、刺绣、剪纸、泥塑等一系列非遗,在舞台上的呈现,又一次让观众接连叫好,过瘾无比。

热搜,那是必然的,“河南卫视,有文化牛X症?”,就问你,这个话题牛不牛?

牛还只是一方面,河南卫视还怀着一颗美好的心,一出中秋奇妙游,还一举让沈眉庄、温实初售后HE了!!网友们说:甄嬛传里的意难平终于圆满。

虽然,从酷云实时数据来看,河南卫视中秋晚会收视率在0.15%左右,峰值只有0.16%,市场占有率未突破1%,整个收视率在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七,收视不算爆,但,观众的口碑,才是对晚会出圈最有力的证明。

这句话已经不用掖着藏着了:河南卫视,才是真的晚会顶流。

问题是,又一次打了无数节目脸的河南卫视,到底为什么这么奇妙?

「中秋奇妙游」,太妙了

中秋奇妙游到底奇妙在哪儿?

过去的节日晚会,看的是谁家卫视有钱,请来的明星咖位够大,谁家就能确保收视和话题度。

许多顶流在节目中哪怕没干啥,源源不断的热度和话题还是会因为偶像效应,源源不断。结果就是粉丝看嗨了,普通观众就一句:就这?

再看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节目才10个,明星嘛倒也有,周深,然后,就没了,但是画面是这样呢?

这样呢?

这样呢?

以及这样呢?

敲下这行字的我都不敢信,我滴个神啊,它居然竟然不可思议地,来自河南卫视的中秋晚会!

空灵的诗情画意,高水平的剪辑,古典和现代结合,现代虚拟技术与舞蹈相结合,全程也没有主持人,请来的都是各路文化的真正传承人,加上中秋节日文化的渲染,太强了!

故事依然是河南卫视最擅长的游园会形式,不过这次,用的是古代少女唐晓月的视角,唐晓月父亲是宫中乐师,中秋夜因公务繁忙无法按时回家。

整个故事就以唐晓月通过重重考验,在不同的时空中集齐信物,最终实现父女团聚为线索展开。

依然是网剧 网综的节目形式。

但这一次,河南卫视明显预算比《唐宫盛宴》的500万要足了,有钱,就可以邀请专业演员加入,但,河南卫视就是河南卫视,你猜它请的谁?请张晓龙和斓曦饰演唐小月的父母,这不就是替无数观《甄嬛传》观众还愿?

温太医与沈眉庄的故事,终于圆满了。 河南卫视也真的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玩明白了”。

第一个节目,《秋月稷》。

花鼓一响,就出现了火龙打铁花的场景,瞬间火树银花,漫天飞舞,融合舞狮、花鼓等多种中国传统艺术,每一帧都像一副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的壁纸,场面壮观到直接能让人看得起鸡皮疙瘩,看完继续头皮发麻,那特效逼真的,坐在电视机前都有点害怕火树银花甩到自己的脸上。

但这其实就是传统中秋游园的感觉啊,观众跟着晓月游走在人群中,穿梭在集市里。这段美得,一秒想起了《十二时辰》里超经典的上元灯节夜景。

这就是,开场即炸场。

第二个节目,《鹤归来兮》,令场面更炸了。

只见一排白鹤随着长河落日缓缓飞入中秋洛阳的宫殿。

被誉为“古典舞教科书大神”的苏海陆化身为有翩翩君子之风的鹤,就在皓月和烟花下翩跹起舞,身姿优美。

观众就仿佛亲眼看到了刘禹锡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水舞台如梦如幻,金碧辉煌,舞者沉浸其中,转瞬间水墨交融,鹤的高贵典雅与极具美感的舞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舞者忽然纵身一跃,飞跃月圆上空。

这一段,绝不绝?

更绝的是,鹤舞自古以来就是大型宫廷歌舞“五方处容舞”中的一种穿插表演形式,后来进行改变,最后成为民间极为流行的舞种。绝美背后,依然是传统文化的绽放啊。

故事连接也很巧妙,就在夜色下,唐晓月看到一行字:八月十五,月映少室山,桂木可通月宫。

少室山,当然就将故事转到了少林。

紧跟着就是节目三:《少林·功夫》。

这个节目当真是气势磅礴,以中岳嵩山少林寺壁画为原型,采用复活壁画的形式结合XR(扩展现实)技术,让舞者进入壁画世界直接与武者过招。

舞者孙科更是将舞蹈和武术结合,身穿一袭红衣,真的是舞动少林,武在少林。少林功夫就是有看头啊!

刚健有力、气势非凡,招招势势没有花架子,一路打得是行云流水,看得人热血沸腾,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之魂。

不得不佩服节目编排,《少林功夫》的至刚正好与此前的《鹤归来兮》的至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刚一柔,尽是传统文化之美。

而在经历了少林奇遇之后,唐晓月在梦中与月神相遇。月神选中唐晓月,让她去往不同的时空,为她收集中秋信物。

一旦信物集齐,她就可实现一个唐晓月的愿望。

于是节目四自然而然出现了:《墨舞中秋帖》。

节目邀请了王羲之第75代传人王文杰,将舞蹈与书法巧妙结合用笔墨打开一幅中国画卷,墨香四溢中,舞者陈炳睿用精湛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长袖善舞,凸显书法艺术之美。

而光影变幻,又令书法家的笔和舞者的水袖合二为一。

这氛围感,那是直接拉满,什么叫挥毫泼墨,什么是笔走龙蛇,这就是。

舞着舞着,舞者就舞出一幅写意山水画。

观众得到了一场绝美体验,唐晓月则得到了少年王献之的一支笔。

顺着时光而下,又进入了第五个节目:《戏•韵》。

这部分绝对是戏曲界神仙打架了,张华、骆宁宁、李鑫、李丹等各派戏曲传承人集体唱响绝活儿,导演也是很会,直接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电影质感的画面让观众如同置身戏台下,看一出霸王别姬。

第六个节目:《东都行者》。

只见一僧一马独闯大漠,声声驼铃远去,画面立意深远,而最震撼的,还是结尾显出的玄奘的一句诗。

众人都知道玄奘精通佛法,其实他还是了不起的诗人,可惜传下来的只有五首,画面中的正是最有名的一首。

第七个节目《豫见》,又变成了一场民乐的盛宴。

唢呐、古筝、三弦、箜篌、阮等乐器合奏,观众随着豫剧、越调、曲剧等河南调跨越千年,民乐虽老,却被玩出了新花样,传统乐器和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了。

第八个节目:《和》,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晓月穿越到了明朝,来到了戚继光和正一先生的一场棋局上。

这段节目将棋盘交锋与太极结合,老君山的风光美如画,吴彤的笙演奏令人如痴如醉,而太极背后,却是道家文化的精髓,

河南武术冠军马建超、张振兴的陈氏太极拳表演与吴彤的笙声融合交汇。

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完美契合了“和”字的内涵。

据说这个节目的实景拍摄难度极大,因为老君山拍摄时逢雨又逢雾,全组人员几乎都是在“仙境”中工作,但依然拍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节目的影像、表演和剪辑,足以秒杀一大票国产古装剧。

节目进行到这里,整体是质朴中透着华丽,高级中不失趣味,诚意满满里还创意多多,氛围很电影,有主线剧情,有戏眼人物,有不同场景切换,当中穿插河南特色的歌舞、戏曲、武术、乐器,实景实地拍摄更加突破了观众对常规文艺表演、文艺舞台的想象。

观众随着唐晓月一路走,一路看,仿佛古代传说和传统文化全活过来了似的。这种特效做“活”文物的包装手法、思维,得劲儿!

甚至令人如坠梦中,真的只是一台晚会吗……

传统文化 周深,更妙了

到这里节目已经进入尾声,但绝不是草草收场,而是在结尾放出了大招。

唐晓月对父亲太过思念了,于是节目九出现: 周深的《若思念便思念》。

但见月光投影之间,周深一袭白衣,在月光下驾着一叶孤舟缓缓出场,第一句客家话“月亮,出来了”就把人吸引住了,也把人瞬间带入思念的氛围。

而此间场景如梦似似幻,让人仿佛在欣赏一幅幅绝美的画卷。甚至于,有一种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感觉。

啊,简直又美又梦幻。

这首专门为节目写的歌,歌词充满了鲜明的河南元素,旋律更是绝美空旷,周深吟唱空灵,仿佛一开嗓,就点活了一幅画。“剪不断的思念,故事里的牵绊,豫州人渐远,人在丹霞山南,想起那时方言,谁又在谁心间,在北边只等一只客家船……”

观众一下被吸入画中,仿佛随着歌声,化思念为舟,如一只只客家小纸船顺水漂流,梦回故乡。

这一段真美啊,不仅是舞台创意满分,每一帧皆可入画,更在于周深唱出了中国人对家乡的这种执念,乡音难改,故土难离,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的人像中国人这样思乡。

不仅离家的游子听了会想哭,普通人也会被勾起对家乡的眷恋了。

而随着歌声,晓月终于穿越回到唐朝,听到父亲与同僚对话,父亲对同僚说,中原大乱(西晋后期),很多人纷纷南渡,如今,中原盛世太平,而很多南渡的人们并未归乡,所以自己要在盛世去南方找寻他们的音乐,把他们谱写进去。

这一段,妙极了。

为何有今日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藏在一代代人对上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的朝花夕拾里。

到这里,人、歌、情、传统文化,已经水乳交融,不仅中秋意境拉满,更将节目主题上升到新的高度。

有个花絮也很有意思,据说周深全程花了两天时间专门录制这首歌。导演介绍说,“录制的时候一直很安静,录完后突然响起了掌声。我们一看,原来是我们的保洁大爷,情不自禁地鼓掌。他也被触动了。”

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啊。

回到故事中,取得信物之后,唐晓月如愿与父亲相见,一家人共同赏月,人间的故事到此为止。

但还有第十个节目,讲的是天上的故事。

镜头直接切换至广寒宫,嫦娥仙子抱着玉兔,看到了地球上的人造卫星。

随后是小姐姐们在月上跳舞,跳着跳着,就仿佛把观众有带入了那首千古名作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次次爆红的河南卫视,到底还要打多少节目的脸?

节目到这里,已经完成了一场对传统文化的梦幻巡礼,许多观众说,没想到,我们古代的文化竟可以如此惊艳。

但这已经不是观众第一次有此感叹,春节至今,数月时间。

打从《唐宫夜宴》运用高科技,将虚拟和现实舞台结合,让几个唐朝少女游览博物馆,展现大唐文化之美开始,接下来的元宵晚会,清明特别节目,再到端午晚会。

四档节目,令河南卫视四次出圈。加上中秋奇妙游,观众已经五次被惊艳。

一次出圈,或许存在偶然。连续五次,足以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传统晚会,这种印象中已经日益僵化的演出形式,硬是被河南卫视一次次玩成了「王炸」。

更珍贵的,还是河南卫视一次次对传统文化之美不遗余力又淋漓尽致的呈现。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需要守护与传承。

即使一次次出圈,河南卫视节目预算依然不多,依然没钱去请顶流,最多请来一个优质歌手周深。

但正是因为把钱都用在创意上、细节上、内容上。反而一次又一次出圈,让观众再一次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这背后,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其实就是:文化自信。

不难看出,从春晚到中秋奇妙游,河南卫视并不是发明了新节目,而是将河南卫视最擅长的少林、太极、豫剧等等,用现代技术的包装加上优秀舞者的表演进行全新演绎,结果成功结合时下流行元素,打造出了一个个火爆的文化节目。

这一切,就是水到渠成。

而用心做的节目,观众是会看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河南卫视拍的这些节目,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鼻子就发酸了。

走传统文化路线,是一条艰难的窄路,但走出来了,就是一条最宽阔的大路。

也是看了河南卫视的节目,许多卫视才明白过来,从来都不是年轻观众不喜欢传统文化,不喜欢传统艺术。

观众只是不喜欢千篇一律的节目形式,永远不变的节目创意。

如果节目把传统文化玩转了会怎样?

那就活该它被所有观众赞到爆,被看过的观众都伸出大拇指:这节目,中,河南卫视,恁真中!

最有一句,导演组还透露了,《重阳奇妙游》也已经在策划制作当中,看来河南卫视这牛掰综合症,是不打算治好了。

我看中!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