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的负重前行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英语「父爱的负重前行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88更新:2023-04-15 00:50:28

上映于2013年的《负重前行》,导演本豪林用一部7分04秒的短片征服了17个国际影展,在国外视频平台上获得1400万的点击,并在豆瓣取得8.7的高分。

全片没有一句对白,没有花哨的布景与转场,甚至连一个完整的线索链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部看似突兀的短片,却以其温情的内核戳中多少人的泪点。

电影故事讲述了一段末世温情,当人性随着肉身的腐化慢慢泯灭,父亲用仅剩一息的父爱,将刚刚降生的婴孩带到了安全区域。在伟大的父爱之下,最冰冷无情的尸性也随之融化。

整部影片由2位主创和6名演员,用了两天时间剪辑完成,成本总共不到4000美元。然而,正是这部小成本制作短片,却在套路丛生的丧尸电影中另辟蹊径,没有血腥场面,没有勾心斗角的同类相残,而是通过与众不同的创意视角,在濒临绝境中呈现人性中最真的“亲情”。

细致入微的人性刻画,为电影注入新的灵魂

丧尸电影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化,这类电影在观众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传统印象,一成不变的病毒感染、群尸出笼、人尸大战等等。

然而本片导演匠心独运,把“丧尸”作为一个符号,以有温度的父爱作为情感内核,为丧尸电影注入新的灵魂。

传统的丧尸影片总绕不过一个主题,就是丧尸与人类之间的斗争。在传统丧尸片中,人类总是卑微的东躲西藏,吃不饱穿不暖,处心积虑只为保住性命。

而在本片中,已经被感染的父亲,不再需要丧尸斗智斗勇,而是与自己体内的病毒之间的抗争。《负重前行》把这种抗争,命名为“父爱”。

影片中的男主打破了传统丧尸片的固有形象,不再是那种一身肌肉、英勇无敌、主角光环附体的个人英雄形象,而是变成有血有肉的平凡父亲。他和普通平凡的每个人一样,也会犹豫、也会犯错、也会害怕。这样的人更贴近现实,观众也更能感同身受。

影片中的男主发现自己被咬后,在地图上选择最近一处只有18千米的安全区,并且根据伤势推断只有3小时的时间。途中把腐肉放在袋子里,用树枝挂在自己身前,目的就是让自己尸化后也能闻血腥味前行。

把手用皮带捆住是为了保护被在背后的孩子。而后背上插着气球一方面是为了逗孩子别哭,不要引起丧尸的围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安全区人们的目光。

抛弃宏大的血腥场面,影片以细节的铺垫展现父亲的冷静果敢与睿智,凸显父爱的伟大。而这种睿智与伟大,与最后的牺牲形成对比,留下感人而震撼的空间。

画面的情绪表达,使情感共鸣更加深入人心

影片时长只有7分钟,而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将观众带入故事的氛围中,电影画面的呈现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画面的变换中,营造了真实感人的故事氛围,调动和感染了观众的观影情绪。

短片刚开始,画面是模糊的,快速变换的画面中,寥寥数笔就暗示了刚刚过去的一场灾难。接下来画面逐渐清晰,坐在身旁的妻子疯狂的扑向副驾的男主,这时镜头迅速切换,将影片的紧张氛围烘托到了极致。

汽车场景后又继续呈现画面的模糊感,男主小跑了起来,向安全区奔去,天真的婴儿背在男人的身后,此时凸显了时间的紧迫以及男主焦急的心情。在快速滑过的几个片段之中,不仅紧凑干脆,更是引人入胜。

在短片中,有两处特写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一处是影片开始时,男主角抱着孩子亲吻的表情特写,这时虚化的背景是已经躺在地上变成丧尸的母亲。孩子的天真,与丧尸的邪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准确的表现了父亲此时内心的挣扎和惊魂未定。

另一处是影片中段,男人视线越来越模糊,步伐也踉跄了起来,终于在一片齐腰深的野草丛中倒下,特写镜头中,父亲猛地抓住随风摇曳、时虚时实的野草,暗示了父爱与兽性之间的抗争,使观众不自觉的深陷其中,完美渲染了感人的故事氛围。

短片开始时,画面以客观的视角对准男人头上留有的血迹,辅以粗重的呼吸声与喉结的滚动,展现了一番激战后的心有余悸,无须言语却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演员的情感和现场的气氛。

而在男主变异过程中,一段空白的画面打断了对过程的直接描写,给观众留给了想象的空间,减轻了短片的恐怖成分。在短片清晰与模糊,近与远的画面之下,极大地增加了观众对父亲与孩子命运的担忧,突出影片最后温情而让人落泪的话题,最终达到了情绪的共鸣。

弱化的声音设计,巧妙呼应了影片主题“父爱无声”

较之于以往的丧尸电影,本片在声音的设计上独具一格。摒弃了夸张的人物语言,全片没有一句对白,仅仅依靠急促的呼吸、丧尸的嘶吼、婴儿的啼哭以及悲伤的配乐,却能让人观众深陷其中,也呼应了短片父爱如山、厚重无声的主题。

由于影片没有对白,背景音乐对于叙事节奏和视觉冲突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短片开始,通过父亲急促的呼吸声和丧尸的低吼声,营造出惊悚激烈的紧张氛围,使观众不禁为父亲的处境捏一把汗。

伴随着婴儿的啼哭,舒缓的音乐淡入,观众的情绪也回归理性,音乐与哭声的叠加,放大了丈夫丧妻、孩子丧母的悲伤情绪。

紧张与舒缓的音乐交替出现,配合男主粗重的喘息、周围丧尸的脚步以及野草沙沙的响声,将环境的危机、人物的紧张情绪通过声音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真切的身临其境之感,声音的叙事功能得到无限提升。

同时,短片中的声音设计又与画面完美融合,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影片最后,随着一声枪响,男人在麦田中倒下。安全区的人类出现,抒情的背景音乐淡入。镜头则以安全区女子的视角,依次扫到腐肉、木棍、气球、捆绑双手的皮带,看到的都是父亲为孩子最后的安全送达所做的努力。

仿佛在随着哀伤的音乐一点点平静地述说,这便是沉默的父爱,而正是音乐的烘托、配合情节的发展,将观众的情绪推入高潮。

女子即将离开,也是由于婴儿的一声哭闹,引得返回。揭开父亲背包的一刻,看到婴儿天真无邪的脸庞,不知戳动了多少观众的泪点。声音在此刻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利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婴儿的哭声也意味着新的希望,属于他的人生之路即将开启。

我们的“现世安好”,必定有人在“负重前行”

短片的英文名“Cargo”,意思是负重、负荷,其实一语双关,有双重涵义。一方面是实际意义上的负重,代表了男主一直在背着自己的孩子前行;另外一层涵义则是一旦成为父亲,当你抱起自己孩子的那一瞬间,也会感觉到那份来自于爱的责任和压力。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在为了子女不辞劳务的奔波,只为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短片中男主牺牲自己、保全孩子的做法,正是全天下父母含辛茹苦、舐犊情深的真实写照。正是有了父母的“负重前行”,才有了子女们的“现世安好”。

导演借此影片在传达父爱如山的同时,也是一种呼吁,身为子女,纵使生活忙碌,也要心怀感恩,父母需要的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和亲情的陪伴。你养我小,我陪你老,亲情的故事生生不息,永不落幕。

另一方面,这次突发的新冠病毒疫情,有无数的一线医护工作者、政府科研人员、人民警察、解放军战士、社区志愿者等等,正是他们如短片中男主那样的“负重前行”、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幸福时光”。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正因为他人的负重前行,才换来我们的安康幸福。

写在最后

7分钟微电影《负重前行》,温情才是其充满温度的内核。整部短片没有一句台词,却以艺术的表现手法,让整部电影张力十足,戳中了几乎所有观众的泪点。

负重前行,背负的是孩子的重量,更是爱的责任和压力,坚持到最后,哪怕死了也是胜利。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的那样: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