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男主角「这部印度电影男主演技比阿米尔汗好女主比范冰冰美」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40更新:2023-04-15 02:39:04

作者:久申

今年上半年,《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火爆,让观众看到了印度电影的实力。其实,宝莱坞最擅长的还是拍歌舞片。今天就给大家安利一部印度经典歌舞片——《宝莱坞生死恋》。该片耗资1.3亿美元、时长182分钟、集结印度顶级演员和制作团队、与《红磨坊》《芝加哥》并称“世界三大歌舞片”。

《宝莱坞生死恋》原名为《Devdas》,是男主人公的名字“德夫达斯”,故事也围绕他和两个女人的爱情纠葛展开。影片的海报上,三人的特写微妙地排布,从两个版本的海报上,观众能体会到寓意的不同。

△ 德夫达斯抱着酒瓶夹在两个女人之间,表情痛苦情绪低沉;两个女主人公的侧脸像被安排在男人左右,看似存在感弱于男主,却不容忽视。整个故事就像印度的父系社会一样,因男人而起,却不一定因男人而结束。

△ 在这个版本的海报中,强调重点发生变化。两位女主人公被极致放大,反倒是他们同样深爱的男人,故事男主角德夫达斯被弱化。这样的处理更好地阐释了影片的精神。

《宝莱坞生死恋》演员阵容强大:男主演沙鲁克·汗和中国观众熟悉的阿米尔·汗一样,也是印度国宝级男演员,获奖无数,学历羡煞旁人。这个天蝎座的男人多面、可塑性极强,饱含泪水的双眼成为他俘获众多粉丝的杀手锏。德夫达斯的作、傲、痴、癫、悔,在沙鲁克·汗精致的演绎下被糅作一团,既是自我成就,亦成了最后的自我毁灭。

女主演艾西瓦娅·雷,是当之无愧的女神,在印度被封为“宝莱坞第一美女”,1994年摘得“世界小姐”桂冠。然而她美的不仅仅是脸蛋,气质绝佳和影后头衔都让她不染世俗,一举成为本片中“帕罗”的不二人选。帕罗的痴情和倔强,和德夫达斯的对待爱情的强硬正面冲突。两股相似中夹杂差异的力量相互较劲,最终在命运的捉弄下两败俱伤,此生不复相见。

另一位女主演玛杜丽·迪克西特是印度舞后,凭借一张并不惊艳的脸蛋,却能打动任何与其直视的人。出生于舞蹈世家,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舞蹈训练,玛杜丽的身上永远散发着东方女人特有的魅力。纯真中裹挟一丝神秘,柔情里夹杂一点刚硬,跳起舞来仿佛能拥有全世界,气场全开像极了常德莫奇——一个印度妓女对德夫达斯至死的守护以及对传统的驳斥。

年轻的激情让爱情烧得更旺,也极容易让爱情烧成灰烬。德夫达斯和帕罗两小无猜,此生结缘,德夫达斯漫长的海外留学非但没冲淡帕罗的爱,相反变成了重逢的欣喜若狂。两个爱到死去活来的人,小心翼翼享受时光的流逝,因为他们的感情势必受到时代的钳制。

德夫达斯的贵公子气质,不明智地为这场爱火浇上一瓢冷水。他的任性和乖僻犯了爱情中的大忌,在故事的描绘中,人们也找到了畸形的家庭教育对德夫达斯性格扭曲的证据。人言可畏,两人终被拆散。德夫达斯没有坚持最后的执着,当然凭他一己之力,也拗不过所谓长者的命令;怒火中的帕罗一家,也糊涂地做出了葬送女儿幸福的决定。青梅竹马自此决裂,各自伤悲。

后知后觉的德夫达斯开始无休止的堕落。酗酒、嫖娼、无所事事,妓院里与常德莫奇的邂逅,是两个人幸与不幸的开端。常德莫奇陷入了对德夫达斯无法克制的爱恋,从猛烈的追求,到后来的默默守候,这个身处青楼却孤芳自赏的特别之人,本被失去爱情的德夫达斯唾弃不齿,长时间陪伴却换来了德夫达斯宝贵的认同,但大错已铸,德夫达斯与常德莫奇的爱情也必将以无终告终。

自残的德夫达斯身体大限已到,拖着病恙躯壳不远万里只为在临终之前再见一眼真爱,但毒誓已经生效,最后的愿望成了德夫达斯含恨离世的唯一挂念。他死在帕罗夫家门前的木棉树下,帕罗一路狂奔也未赶上见到真爱的遗容。生死之恋戛然而止,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以三个人的悲剧收场。

影片上映于2002年,至今已经15年,此前在网上看到的版本清晰度不够。直到1080P修复版的再现,才让观众真正意义上享受到视觉饕餮的满足。

△ 旧版与修复版比对

歌舞结合凝聚了创作者们对艺术的审美,借由影片得到了一次集中的表达,效果美轮美奂。

△ 撒这盘朱砂,为了唯美,艾西瓦娅·雷拍了四十多条才过

台词方面,电影采用了比较舞台化的处理。故事中人与人的交往,更像是诗歌的对诵。语句辞藻,观众能用心感受到的美,一点不逊于用眼睛耳朵收集到的。

如果只是外表华丽,对于世界级别的赞赏绝对是辜负美名。影片传达了内涵,通过一场男女之间的欢爱传达,从小的视点落脚,牵扯出了一长串有关国家的民俗存遗、印度女性抗争的诗篇。

影片对于故事的处理,明显带有对印度男性的批判。即便是男权主义国家,即便这个国家的男人大都有男子主义,从现象上来看,从某种程度来讲,印度男权的实行,终归还是由女人来推动的。

德夫达斯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被掏空实权的男权主义者。他身上的威严,不过是因为他的阶级身份所赐。他专制、独行其道,女人和下人自会服从,可儿子德夫达斯却成了最不服气的那个异类。父亲更多享受的是掌控别人命运的成就感,替别人拿定主意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这与许多父母一样,明明一再表达自己有爱,自己能为后代挑选正确的道路,往往没能达到效果,反倒是两败俱伤。

德夫达斯对父亲有抗拒,但也不敢违背。父权社会没能在德夫达斯身上顺利沿袭,压抑中的德夫达斯更倾向于向女性角色靠拢——奶奶、妈妈、隔壁邻居帕罗和帕罗的妈妈。在对父权沟通无门的情况下,德夫达斯发现与女性的对话是没有障碍的。

所以他从小就沉浸在家族女性的溺爱之下,也习惯了与非血缘关系的女性沟通。可以说他的性格建立在女性掌握话语权的环境上,这使得他的爱情在前期顺利,但也埋伏了阴柔和懦弱这些最终毁掉爱情的致命因素。

女性角色过多带来的局限,也成为德夫达斯与帕罗爱情悲剧的毒药。仅凭心机满满的儿媳几句挑拨离间就轻易做出决断,德夫达斯的母亲也逃脱不了责任。纵观男主人公的家庭,父权并没能让德夫达斯成长为真正有担当的男人,强权下逼迫儿子选择的道路也并没有使其心智成熟。

相比之下,双女主的设定和她们之间冲突的走向,印度女性思想的超前和面对压迫的无畏,是这部影片的价值所在。德夫达斯是她们之间的纽带,她们因爱上同一个男人结识,矛盾又同一。

在她们终于见面的时刻,观众会以为自己将要迎来一场世纪大撕逼的精彩戏码。一开始的确火药味十足,然而故事却没按照既定走向行驶。两个女人非但没争得头破血流,反倒是各退一步,以爱之名和谐共处。

长期男权社会的压制使得女性潜意识中也会认同自己被压迫的身份,在两个女人心中,也许都觉得自己在这份爱情面前是卑微的。

其中不乏有宗教的催化作用,最终观众迎来了一支精彩绝伦的世纪共舞。歌舞中,两个女人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共通,也酣畅淋漓地各自诉说了德夫达斯与自己的那部分爱情。

常德莫奇的妓女身份在共舞之后被人揭穿,本来还在喝彩沸腾的全场一下陷入了冰冷的气氛。对于阶级的质疑在印度从未停止过。这个国家对身份认同的偏执到达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常德莫奇丝毫不觉得自己需要退让,她站在底层女性的角度反手抽了所谓达官贵族一个响亮的耳光。

她反驳人们质疑妓女,指责打着高贵旗号却行苟且之事的人们才最该被唾弃。义正言辞、不卑不亢,道出了千万受压迫的女性(不一定都是从事妓女职业的女性)对传统的不满。

那一刻的常德莫奇气场全开,因为她在进行的是一次伟大的发声,无需改变什么,态度掷地有声。唯一让她觉得抱歉的是牵连了难得的挚友帕罗,两人就此别过,回到各自的世界,延续悲剧的情绪。

《宝莱坞之恋》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文的温度,还有正确的态度。这种态度为女性争取平等,也是人性苏醒的最质朴的体现。两位女主人公在不同的境遇下实现了一次灵魂上的交流,它道出了世间最晦涩难懂的道理,也逾越了爱情,找到了更有价值的一种思维。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