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电视剧导演「今年最想为北京青年发声的新导演我帮你找到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22更新:2023-04-15 03:57:59

电影演到快一半的时候,男主角和女主角终于在暧昧挑逗中,拥吻在一起。

这男主角,本来就有很多女朋友。这女主角呢,也有男朋友,并且她的男朋友还是男主角的好朋友。

一个不太通亮的客厅,一场磨不平道德棱角的情欲,就这么急速地发生在两个年轻人的肉身上。

甚至是这部电影里所有年轻人的身上,一个拆迁了十年的老北京,一群混不吝。

明知道不安全,但不想后果,不关心将来,不考虑现在。

但就在这一刻,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收获了第一场近三分之一自发的掌声。

这是今年第一次现场观众为一段情节,而不是一串字幕,或一个映后报名,送出的掌声。

这掌声在激励着什么?

可能鼓掌的人也没想明白。

但鼓掌的人知道一件事,就是电影里发生的这件事,是直接的,是可信的,但我们在其它的电影里,很少见到,或者,不屑于看到。

这部电影叫《鱼乐园》,于21号晚七点半在青海大剧院首映。导演叫柴小雨,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为自己拆了迁老房流过眼泪。

柴小雨没听见现场掌声,因为他老怕了。电影一开场就逃出了剧场,守在门外抽烟——他完全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看他的电影。

柴小雨也很激动,因为,他的电影真的被那么多人看到。

《鱼乐园》拿下了那两天的观众评审最高分,而在豆瓣,它更是拿下了7.9的高分,是目前今年所有竞赛片里的第一名。

不了解这个行业,也不太了解电影节,柴小雨只知道一件事,他好想表达,好想用电影说话。甚至拍完这部电影后,他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那也得说说,那也得问问,第一导演(ID:diyidy)为此采访了柴小雨导演。

他果然还懵着。

01、懵,到现在都在懵

第一导演:你还能回想起两天前在青海大剧院首映的状态吗,马上就要放自己的片了,你就坐我后面,我感觉你在那倍儿紧张。

柴小雨:那天就是懵的,完全是懵的。

第一导演:从哪开始懵?

柴小雨:就从进大剧院就开始懵,因为我确实没想到那么多人会来看。

第一导演:为啥你会觉得没人来看?

柴小雨:就是因为,首先你像《春江水暖》这些片子,去过戛纳的、柏林的,大家肯定首选去看那些片子吧,我这片也没有什么宣传,就是单纯地就是投给FIRST,就有两款预告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来看。

《鱼乐园》预告片

第一导演:你的预告片就挺带劲的。

柴小雨:是吗?你喜欢哪个?

第一导演:就是主角骑着自行车出来的那个。

柴小雨:哦,那是第一个。说句真心话,我到现在都挺懵的。就跟突然有一天,有人采访你似的,而且可能就是坐在门口就有人要采访你,第一导演,你喜欢什么电影啊,你也懵,是吧?

第一导演:那么那晚你和所有观众一起看片,什么感觉?

柴小雨:我没看。

第一导演:你不是坐在我后面吗?

柴小雨:我走了,就出去了。

第一导演:出去了?吓怕了?

柴小雨:对。就是看太多遍了,也确实有点紧张,有点担心观众的反应。

第一导演:但是你不想看看观众到底怎么反应吗?看看大家的情绪。

柴小雨:有点不太敢看。

第一导演:那你知道现场鼓掌什么的吗?

柴小雨:后来听他们说的。

第一导演:因为放完出字幕之后,我一回头,你就坐在那,我以为你全程看了。

柴小雨:最后我溜回来了。反正就是空白的,完全空白,其实不是紧张,没紧张。

我其实那会还挺激动的,我挺为我们团队自豪的,因为我们人很少,然后大家没有人有利益的关系,一点都没有,大家没说拍这电影,我要拿去国外电影节,没说拍这片子我要给什么观众看,有什么反响,都没有。

我们就是特别单纯,你心里边觉得什么电影是好的,你说说,我心里觉得什么电影是好的,我说说,我们就这么共同努力。

柴小雨(右一)

第一导演:你当天晚上有数过加了多少人的微信吗?

柴小雨:也没数,我都懒得数,太累了。

第一导演:之前你了解FIRST吗?

柴小雨:肯定谁都知道,国内算挺好的平台了,我挺希望来的,但是我最后那个剪辑进度差点赶不急。

我是最后一天,跟制片人,我们俩拿着U盘,他是7点钟结束嘛,我们5点多从剪辑房出去,把这片子送到FIRST的办公室。

当时完全没有调色,没有做声音。就是赶紧说剪好了,觉得没问题就送了。

第一导演:那后来呢,在FIRST那边通知你入围前这段时间,你在干嘛?

柴小雨:我在做一些商业的事。

第一导演:挣点钱。

柴小雨:对,挣点钱,我其实有点⋯⋯因为我看完片子之后,我觉得片子入围可能性还挺大的。

第一导演:有这个信心?

柴小雨:我真知道,但也有担心没入围,知道入围的那一刻也挺激动的。

第一导演:你怎么知道自己入围的?刷网页?

柴小雨:刷网页。特别烦的是,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在前一天告诉我说明天FIRST出结果,其实我那段时间我还没太关心,他告诉我这个事之后,我就开始想了。

那天正好我在昆明,拍一个纪录片,那一天拍得也特别不上心了,那天我其实过得都挺难受的,就在那琢磨一天。

都11点多了,我就说怎么还没有公布?因为它会给你发邮件,我说怎么还没有邮件?

然后11点多钟我就说我先睡了吧,如果是好消息,明天早上就知道了。后来是我朋友给我发了一个新闻稿,我点开看,《鱼乐园》,Y,放在最后一个。然后我一看当然就挺高兴的。

第一导演:明天纪录片可以好好拍了。

柴小雨:是,反正就挺高兴,然后给大家打电话什么的。然后到了6月14号,继续回去赶紧做这个片子。

第一导演:挣钱的活儿全推了。

柴小雨:活全推了。然后晚上都睡不了觉,因为我这个片子不是特别按照影视流程拍的,我第一次做,就是好多当时在拍摄的时候出现很多不专业的事。

比方说帧率,因为我大部分拍的是50帧,50帧的画面会更细腻一点,用阿童木录机拍的,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a7s是25帧,一个是50帧,一个是25帧,所以我在剪辑的时候没有注意,结果输出就有问题。

就会乱,没法输出整条,就是一个半小时的片子,我输出不来一个半小时的东西,我只能是,它第10分钟,遇到24帧画面的时候,这东西就停了!但是我这么多素材,我不记得哪些是用单机拍的,哪些是用录机拍的。

第一导演:那不是累爆了?

柴小雨:累爆了,然后之后字幕又有点问题,混音也有问题,调色反正都是我自己调,我就爱怎么着怎么着了,就有点那个劲了。这些问题就一直在处理。

FIRST这边要DCP,要求的是一个24帧的DCP,刚才我说了我有些戏是50帧拍的,50帧挪到24帧会怎么样?就是我一个小时47分钟的东西挪到了一个24帧的时间轴上,这东西就变成两小时51分钟了,大概是因为我太不专业,我不是做后期的,我特别不专业。

第一导演:找朋友来帮忙啊。

柴小雨:但是你得找啊,不得花钱嘛。然后就问了几个人,一说出DCP得要10万,然后也有5万,最好的时候是有一个1万的。

第一导演:1万接了?

柴小雨:我说1万,最后不行就1万这个。然后突然制片王丹给我介绍了一个好朋友,他特别好,说他这有一个朋友,之前出过DCP,能解决这个问题,一问收费,两千,我说那行啊!

那朋友真的特好,帮了特多忙。最后一直到,7月18号,我们才做出来咱们现在看的版本。

第一导演:7月18号?离开幕差两天了。

柴小雨:对,我当时问组委会,他说如果你今天再不送新的过来,就只能用之前出的一版DCP,但是有点毛病,字幕的时候跳帧。

第一导演:怎么那么多意外啊?

柴小雨:意外太多了,归根到底还是我在制作流程上不是很专业。

第一导演:来西宁见到李子为啥感觉?疯吧?

柴小雨:挺疯的,挺酷的。

02、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我就想让你看到

第一导演:《鱼乐园》这片一看就是先不强调技术或派系,不强调我有多大看片量和观影经历,它首先是一个倾诉欲很强的片子,有种直接的自然生长的感觉。

柴小雨:这话还真没有人和我讲过,确实,做这个片子,从开始到结束,我都特别强调我的第一感。

如果你是通过看片量而去自发地构思拍摄,可能它是另外一个片,但是我是不想通过这些东西证明什么。我觉得我能拍,我觉得我可以拍,我就是特别想表现我特别自发性的、想用影像表达的这种东西。

第一导演:戾气,情怀,伤感,这些情绪,在你心中占比是什么样?

柴小雨:我有点分不出来,可能语言上说不出来。伤感更多吧,我觉得是可惜,包括人的情感(的变化),和城市化也有关系。

其实拍这片子也是说这些情绪,这些情感到底你真的觉得它是舒服的吗?如果你是(章小鱼)这样的人的话,你真的觉得这是能满足自己的吗?你的欲望能满足你的孤独吗?能满足你的寂寞吗?

其实我不是在刻意地去表现一个三角关系,三角关系只不过发生在这里了,发生在这些人物里了。

其实拍第一部电影,我挺怕讲不清楚故事的。我平常没事也写一些文字,可能在第一次写作的时候,你也挺想给别人看看说,我讲明白没有,对吧?对处女作来说的话,就是这东西先能不能让人看明白了。

第一导演:要求不怎么高啊。

柴小雨:对对,哈哈。作为处女作,你也没钱,怎么办?是吧?那你肯定会找朋友,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你在创作的话,首先选择的是你最熟悉的,你最了解的,每一个导演都是这样。

第一导演:章小鱼这种混不吝,对什么都不在乎,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性格,它有一个能让生活持续下去的办法吗?

柴小雨:我其实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我也没有答案。我很羡慕这种人。

第一导演:你自己不是这种人?

柴小雨:我不是,我是处女座,处女座就是挺⋯⋯挺矛盾的,挺纠结的,哈哈。

但骨子里我可能有一些这种人的感受,所以其实我也不知道,如果我成为那样的人是对还是不对,我在拍这戏,也是一直在问我自己这个问题,当然也是去问大家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

第一导演:会不会也是一种避世?他个人的标准又在哪里?

柴小雨:我觉得我们其实不需要去标准化很多东西,包括你说现在这样快速的发展,你说它对还是不对?我觉得不是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是需要让大家先看到它。

就比如说小鱼在做的一些事情,无论对不对,都发生了,男女主角两个人的感情那么快速地碰撞,道德上是什么样,评判觉得怎么样,或者觉得这个人对不对,这个人的底线或者怎么样,他需要不需要底线,我觉得就是看的人去评判,但最怕的是我们看不到它,好多事情我们需要去看见。

小鱼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小鱼的原型也不是我一个人,他是我结合了挺多人的特征插进来。反正我挺喜欢章小鱼这样的人,他有他的魅力。

第一导演:再说下小鱼的朋友海峰,一个来北京的广东人,他在小鱼这个北京人面前反差巨大,肥胖,还特别懦弱,你是不是对广东人有特别的看法?

柴小雨:没有没有,演海峰的真名就叫于海峰,他本来就是我好朋友,我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海峰就是这个人了,我就完全按照他的这个人写的,人设就带进去了,他的说话方式就带进去了。

而且我就在广东上学,广东对我来说挺重要的,我特别热爱广东,完全没有歧视的意思。但确实我在广东上学的时候,会觉得广东人和北京人的性格反差挺大的,特别大。

第一导演:于海峰性格跟电影里也是一样的吗?

柴小雨:性格有我也有他。

第一导演:哪个是你,哪个是他?比如说懦弱,这是谁的?

柴小雨:我有点懦弱,我有点胆怯,因为我也知道他的一些故事,我很了解,怎么说呢?我们俩一半一半。

第一导演:北京人和广东人交流起来可能有点“卡”的感觉?

柴小雨:对,是有一点的,实际上我想表现这块,也是因为我觉得这东西是挺有意思的,它有点拧巴,就是你跟他开玩笑,他不觉得你在跟他开玩笑。

当然了,其实海峰不代表所有广东人,海峰的这个人物还是挺细腻的,情感上挺矛盾的这么一个人,他就是这么一个性格,只不过里面稍微有一点点我和广东人在平时生活当中的对话,有意思的点在里头而已,没有说想去调侃他们。

第一导演:两边对幽默感的理解不一样。

柴小雨:对对,不太一样。

第一导演:海峰一个大胖子还敷个面膜什么的。

柴小雨:敷面膜那场戏是现场的,我们拍着拍着,他就突然进来了,敷着面膜,我说这挺逗的,然后就拍了。

第一导演:他自己就是“精致的男人”?

柴小雨:挺精致的,他其实也不是大肚腩,被我拍成大肚腩了。

03、老北京人的念想,活到这个坎上了

第一导演:聊会北京吧,先说我自己,我自己和北京的关联就是我姨姥姥是以前文工团的,退休后就住在六里桥空军大院那,旁边就是八一厂,最早的时候西三环还都是郊区,老谋子拍《有话好好说》的时候还找我姨姥姥借老年模特队。

我本身不是北京人,但家离北京近,小时候就会在寒暑假来北京姨姥姥家玩,活动的那一带就是从西客站一直到军博、西单,总在西单地下商场那打街机,在西单图书大厦对面的首都影院看电影。

柴小雨:那你应该挺熟悉木樨地那片的,我姥姥家原来也是大院的,军博那边,就是我小时候,我妈是大院里边的,我爸是胡同那边的。

按咱们这个年龄的理解,北京实际上分两种,一种是大院文化,一种是胡同文化。所以我算是俩都沾了点,但实际上俩也不是说沾得特别细。

第一导演:你在片子里演的那场戏,哀伤这老地方没了的那段,那个就是你家门口吧?

柴小雨:对对,那真的是家门口,在崇文门,那地叫粉厂胡同。哪年来着?2008年那会,说拆,但是后来那一直成了拆迁办的办公室,就一直没拆,到现在,我都有点不太知道那个地儿在干嘛。但是2008年那会儿就已经给了国家了,我们父母那代人都同意了拆迁,其实挺亏的,2008年啊。

第一导演:你在片子里说了一个很奇怪的感觉,从大学回家,看见老房子都拆了,就受不了了,哭了,但是过了一阵子后,好像又有点接受这个事实,也再也没为这事哭过,再也没有那么浓烈的情绪,这是个什么样的心理?

柴小雨:其实是一挺悲伤的事,但实际上你再细想想,你说老地方没有了,那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呢?现在生活也挺好。

我也说不清,就是这种反差,其实拍这片子也是在于一系列的反差,我需要很快速地去融合这种反差。

第一导演:站在这片废墟上,为什么会幻想到大海?

柴小雨:那其实是我的一个特别个人的想法,有时候我经常会去那个废墟溜达溜达。当时我站在那,我就觉得这跟大海似的,不知道为啥,就觉得跟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此起彼伏。

第一导演:是不是如果不到你现在这个岁数(33岁),会没有这个想象的冲动,正好就活到这个坎儿上。

柴小雨:对,可能是。

*采访、文 / 法兰西胶片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