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电影放映先后顺序探究它已与中国观众的记忆难以分割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1更新:2023-04-15 15:24:09

阿尔巴尼亚电影曾经一度时期,是中国电影院里的炙手可热的片种,所以,它还深刻地烙印在中国文化的记忆里,沉淀成中国文化情境中的特有一部分。

笔者之前在文章中谈及阿尔巴尼亚电影时,曾经有网友指出电影放映顺序说错了,这也让笔者很为困惑。

因为笔者对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梳理,是根据电影公司的公映片目来确定的,下面是其中的部分文革期间的电影片目。

但网友提供了另一份电影的公映片目,显然与上述的公映顺序并不完全一致。

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梳理一下文革期间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公映顺序情况。

首先,我们找到一本《中国译制电影史》,这上面说,1958年,阿尔巴尼亚才有了第一部长故事片,可以看出,它的起步,比中国电影晚多了。

这本书上还提及了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中国的译制情况。资料显示,从1956年,到1977年,中国共译制了阿尔巴尼亚电影28部,其中22部是在文革期间译制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中有20部是上海译制厂译制的,8部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长影译制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多是1975年后公映的电影。之前的所有阿尔巴尼亚电影,均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可以看出,上海电影译制厂承担了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主要译制、配音工作,而长春电影制片厂则主要从事罗马尼亚电影的译配工作,而南斯拉夫电影则以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的影片最引起观众的认可。

这样,上海电影译制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在译制片的国家选项中,似乎各自承担了某一个国家电影的译制,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上海电影译制厂以声音透亮、富有洋味、个性明显而拥有无可怀疑的巨大拥趸,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没有特点,最为逊色,而北京电影制片厂在配音南斯拉夫电影时,却传递出一种特有的硬朗、深沉、果决的味道,与南斯拉夫电影气质颇相匹合。

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八十年代合影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文革前的阿尔巴尼亚6部影片的译制情况:

1、1959年,《塔娜》;

2、1961年,《山鹰之歌》;

3、1962年,《他们也在战斗》;

4、1963年,《特殊任务》;

5、1964年,《我们的土地》;

6、1965年,《最初的年代》。

下面我们重点关注一下文革期间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7、1967年,《海岸风雷》;

影片1966年拍摄,1967年10月由上海工农兵电影译制厂配音复制。配音演员有:于鼎、戴学庐、李梓、尚华、伍经纬、毕克、胡庆汉、杨成纯。

在《浙江省电影志》中的“浙江省1949年5月—1990年发行影片目录”中,将这部电影公发行时间定在1967年。

应该说这部电影当时很快就公映了,在平晓芳著的《如果有来生》里记载了一篇日记,写日记的人,看这部电影的时间是1967年12月31日。

但也有一些资料,显示1969年这部电影也正在放映。比如在《柳南文史资料》里记载:1969年11月29日—12月5日,柳州市为庆祝阿尔巴尼亚解放二十五周年,上映《广阔的地平线》和《海岸风雷》两部影片。

而据《湖州市电影志》记载,这部电影作为排映新片,却是1970年。这一年度,有四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公映,分别是《海岸风雷》、《创伤》、《地下游击队》、《宁死不屈》。

在《合肥市电影志》则另有说法,其记载表明: 1971年、1972年,发行了《海岸风雷》、《创伤》、《地下游击队》、《脚印》。

一直到1976年,还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在城乡电影队里放映的纪录。

如此说来,《海岸风雷》放映时长几乎包含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九年时间,大致可以看出,这个电影年年放,处处放,所以,当年的观众对这个电影印象非常深刻。

8、1968年,《广阔的地平线》;

电影拍摄于1968年,电影字幕上显示由上海《广阔的地平线》译制组译制,译制时间是1968年11月。这部电影引进的速度相当快。

1968年11月26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发了“关于发行阿尔巴尼亚故事片《广阔的地平线》的通知”,称11月29日是阿尔巴尼亚国庆节,在北京举行首映式,全国各地也配合上映该片。

9、1969年,《创伤》;

电影字幕显示:上海电影系统《创伤》译制组译制,译制时间1969年11月。

1969年12月1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均刊登了这部电影的评论,大致可以看出,电影译制好后,次月就已经公映。

10、同年,《宁死不屈》;

电影字幕上标明上海电影系统《宁死不屈》译制组译制,译制时间1969年11月。

译制完成后,很快投放电影市场。据《上海历史实录:1949-2004》记载,1969年11月底,上海同时上映《宁死不屈》、《创伤》,称:这是文革开始后,上海第一次上映外国影片。而另一本《当代上海大事记》,也说该年11月上映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是上海第一次上映外国影片。

这一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之前,我们看到已经有《海岸风雷》、《广阔的地平线》上映。

11、1970年,《地下游击队》;

字幕标明是上海市电影系统《地下游击队》译制组,1970年译。

据当事人回忆,1970年初春时节,曾经看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出,电影译制完成后,很快进入电影放映体系。

12、同年,《伏击战》;

字幕显示是1970年11月译制,译制单位为上海电影系统《伏击战》译制组。

1970年12月3日,《解放日报》刊登影评《弱国打败强国的颂歌》,应该是译制之后,很快公映了。

13、1971年,《脚印》;

字幕标明:上海《脚印》译制组。没有具体的译制时间。

报刊上首篇评论是发表在1971年12月2日《解放军报》上的《前进在革命化的大道上》,大体可以看到电影的放映时间。

14、同年,《勇敢的人们》;

字幕标明:上海《勇敢的人们》译制组。

首篇评论出现在1971年12月2日《解放军报上》,题名:矫健的小鹰在翱翔。

15、同一年,《天亮的时候》;

《中国译制电影史》一书的上译厂片目附录中将其放在1971年。

影片另一个译名叫《破晓的一天》,有网友介绍说在电视上放映过,但当年这个电影似乎没有一个观众留下印象,报纸上也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16、1972年,《战斗的早晨》;

译制单位注明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而不是上海译制厂。

最早的一篇电影评论是刊发在1972年12月9日《北京日报》上的《山鹰之国的少年英雄》,大致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放映时间。

17、1973年,《第八个是铜像》;

字幕显示是1973年译制,这也是文革期间首次标明是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在《中国译制电影史》的附录上译影片片目中,却将此片放在1971年的译制片类,我们觉得还是以电影字幕为准。这本书显然是把电影拍摄的1971年当成了影片在中国公映的时间。

1973年7月17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闪闪发光的铜像——阿尔巴尼亚故事影片《第八个是铜像》观后”,可以具体地看出这部电影放映时间。

18、同年,《绿色的群山》;

这是《创伤》导演执导的又一部电影。这是一部游击队题材影片,可能里面有着太多的爱情故事,在当时并没有大规模放映。

19、同年,《烈火行动计划》;

这也是一部难以找到资料的电影。

20、1975年,《战斗的道路》;

字幕显示1975年5月译制。这也是最后一部由上译配音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上述电影均由上海译制厂译制,下面开始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8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21、1975年,《洁白的道路》;

这部电影见于长影厂的1975年译制名录,但当年排片公映的电影中却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上》,据电影的台词本,实际上就是后来更名为《在平凡的岗位上》的电影,这样说来阿尔巴尼亚电影并没有28部,我们暂且按照《中国译制电影史》的资料持保留态度。

22、同年,《在平凡的岗位上》;

1976年5部:

23、《石油赞歌》;

《石油赞歌》剧照

1976年7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对该部影片的评论:山鹰穿雾,战歌入云。

24、《初春》;

《初春》剧照

25、《山姑娘》;

26、《小贝尼》;

27、《最后的冬天》;

28、《斩断魔爪》。

《宁死不屈》主人公米拉

阿尔巴尼亚电影虽然远去,但它的总体特质还是继承了苏联电影的衣钵,所以,它弥补了文革期间苏联电影空缺的盲点,给予我们打开了另一扇了望世界的窗口。

我们无可否认的是,曾经我们从阿尔巴尼亚电影里收益良多,阿尔巴尼亚电影资质,或多或少地融入到中国的文化符码里,值得我们去回味与解读。因为历史从来不是割断的孤岛式的存在。

《战斗的道路》片首字幕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关注。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