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岛背景「电影犬之岛配乐中的隐藏细节」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46更新:2023-04-15 22:21:52

今年春末最值得看的电影《犬之岛》,是以日本为大背景,把猫党狗党之争的格局扩大到政权范围的一部大型吸狗电影。片中狗狗们各有面孔,个性独到,猫咪们全程板着脸,也正中猫奴的萌点。然而看过电影的都知道,虽然结尾看起来很大团圆,但这并不是一部和《爱宠大机密》《疯狂动物城》类似的卖萌童话故事。接下来就从配乐的角度探讨一下这部魔幻现实电影里的隐藏细节。

《犬之岛》序幕之后的taiko drum 太鼓

日本的传统乐器多数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打击乐器种类很多,电影里第一部分前出现的就是最为人们熟知的太鼓。这一类打击乐起源于祭祀庆典等仪式,后来和民间的很多风俗节日相结合,逐渐形成民间性流派。如鼓童、鬼太鼓座等一批大太鼓表演团体已经受到了世界性的追捧,这也使得大太鼓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一般太鼓都是用于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子弹飞》里鹅城居民迎接新县长时就用到了太鼓表演。而这部电影里Alexander Desplat创作的《Taiko Drumming》也是太鼓演奏,威严紧张,给电影增加了军国主义色彩。

《让子弹飞》剧照(发个配图都是膜拜姜文的形状)

笏拍子

一些配乐里还配合了这种叫做笏拍子(shakubyoshi)的打击乐器,由两块木片组成,一般起到打节拍的作用,有点像我国的“快板”。

《犬之岛》中的序幕,Jupiter在讲历史

电影第一个出场的狗狗是先知狗Jupiter,他讲负责讲解故事序幕:少年武士与无头祖师。一千多年前狗还是一个拥有独立领地的群体,后来被猫党小林王朝侵略了,就在狗快要被群灭的时候,小林王朝中一位年轻武士由于同情狗而叛变,砍下了小林祖师的头,从此狗得救了,但只能在人类的奴役和支配下生活。这时的配乐是配乐大师Alexandre Desplat创作的日本传统音乐风格的《Shinto Shrine 神社》,急促紧张,低沉庄严,其中掺入了后来在岛上阿塔里从从滑梯上下来时为了找流浪狗“首领”时吹的口哨旋律,简单轻快。两片音乐无缝融合,坚定如刀,温软如菊,配合狗的浮世绘画面,开篇就是恰如其分的日本文化风格,非常引人入胜。这也决定了电影的整体基调不是那种合家欢动画片,而是成人的,有隐喻的。

如果你还没看电影,以下是剧情梗概:城市里犬瘟热肆虐,市长颁布了法案,将城市里的所有狗都流放到了垃圾岛之上,任它们自生自灭,小林市长家的护卫犬点点首当其冲。科学家渡边先生研制出了治愈犬瘟热的血清,却被市长否决,并被暗中杀害。事实上,犬瘟热是猫党政权人为扩散的,猫党还研发出了一种机械犬以替代宠物狗。市长的养子12岁的阿塔里驾驶飞机来到垃圾岛,遇到了四条对人类友好的狗,以及另外一条流浪狗出身,性格完全不同的狗“首领”。阿塔里在这五条狗的帮助下找到了点点,组织垃圾岛上的狗们回到城市,在美国交换生Tracy等同学的帮助下推翻了小林市长的政权,让所有狗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中,阿塔里成为新任市长,“首领”也代替点点成为新的护卫犬。开头就讲明了:片中所有人类都会说本土语言,而狗吠则被翻译成英语。日语全部没有字幕翻译,不懂日语的观众只能和狗一样根据他们的动作神态猜测他们的意思。

看完这个复杂的故事总会感觉这里面充满的政治隐喻其实就是在暗示这电影就是拍给我们看的,我们就是那一群被政权所支配的狗,虽然听不懂主人的真实意思,但非常清楚忠诚勇敢就能够得到狗饼干作为奖励。最后,以狗民的名义,战争胜利了,而世界没有变过,只是替换了当权者,狗还是狗。

导演不仅对日本文化着迷,也是黑泽明的铁粉。电影里多次出现《七武士》的配乐《Kanbei&Katsushiro》,联系两部电影的内涵,配乐的延用也充满了隐喻。护卫犬点点被放逐之后,在垃圾岛的极端环境下成为了一群土著流浪狗的首领,也就是从体制内中脱离而成为了自由派。后来点点在政权之争中受了重伤,虽然活了下来,却变成了半机械犬。行动不便的点点不能再继续为人类效忠了,那它能够回去做流浪狗的老大,继续建设自己的种族吗?并没有,这只曾经为了保护主人奋不顾身的狗,最后只能与妻儿一起被软禁在人类的地下神社,衣食无忧。因为阿塔里的政权仍旧是一个独裁政权,独裁政权不能容忍任何不一样的意识形态,而这整场改革无非是以暴制暴而已。纪念点点的雕像,仍然是关在狗笼里的狗,刻意表明这雕像象征的是忠诚,绝非自由。《七武士》里那句话,“胜利的不是武士,而是那些农民”,这场因狗而起的斗争,最后胜利的并不是狗,而是新的统治阶级。

点点的雕像

我国的民乐一般使用五音调性,即宫、商、角、徵、羽,这种调性由于不包含半音,听起来有一种富丽堂皇之感,比如大家熟悉的武侠电视剧主题曲《沧海一声笑》,黄霑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就是把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倒过来,加上节奏,就成了一首简单而大气凌然的歌曲。日本的音乐常用的都节音阶也是五声音阶,但其中包含了两个半音,即do, mi, fa, la, ti,半音的增加产生了小调气质,这使得日本风格的旋律蕴含了浓浓的伤感情节。比如《樱花》这首歌。

如果把《樱花》这首歌换成我国民乐的五声调性,就是换成大二度,隐忍而忧伤的小调变成了典雅的大调。音乐真的不是苦练一首首曲子然后去考个十几二十级,音乐是用来玩的,掌握一些音乐理论和历史知识,会让你玩的很开心(这里是顺便给热爱玩音乐的谷猫工作室打个硬广,微信加pianotrain,好玩的音乐了解一下)。把《樱花》改为五声调性后的大调版感受一下。

以下视频前半部分是日本风格的《樱花》,后半部分是换成我国民乐的五声调性的《樱花》

电影配乐中最暖心的一首《I won’t hurt you》出现于小男孩驯服了流浪狗“首领”后(男孩给首领洗了澡,首领整个变成白毛狗,就像一个招安过程),他们同行的一段路上。小男孩和狗狗,一路艰辛去实现一个伟大目标,陪伴,努力,勇敢,信任和爱,在这首歌的衬托下显得很动人。

I've lost all my pride

I've been to paradise

and out the other side

我抛开了所有的骄傲,但我感觉到了天堂啊,我不会伤害你哒!

一首暖暖的可爱的歌曲,正是首领的心情。他曾经咬过人,曾经不相信主人那一套,但是在那天,他吃下了狗生中第一块狗饼干,脆脆的,咸咸的。他洗了狗生中第一个澡,就决定要尽一切努力为眼前这个男孩奉献。

首领的小眼神打动了不少人

这首歌来自1965美国一支迷幻摇滚乐队(psychedelicrock),the West Coast Pop Art Experimental Band(西海岸流行艺术实验乐队),“迷幻摇滚”是摇滚音乐的一个分支,有兴趣可以去找一下他们的歌,会有不少惊喜。

在犬之岛上的女性角色“豆蔻”两次出现时的背景音乐出自黑泽明《泥醉天使Drunken Angel》,这是1948年日本战后诞生的一部时代性的电影,以医生和固执病人的故事反映了日本普世的帝国主义价值观在战败后在西方浪潮冲击下的迷茫。电影里出现了许多日本风格的小调,这一首伴随豆蔻出场的《Kosame No Oka》就是典型日本风格,用在美艳的表演犬豆蔻出场时,音量十分微弱,几乎被台词声音都盖住了,甚至显出一点美国西部小酒馆里的浪漫迷醉。

片中的女神狗豆蔻Nutmeg

科学家渡边先生的助理小野洋子小姐,为这个角色配音的正是小野洋子本尊。缅怀为爱与和平献出生命的爱人,看着电影里独自坐在居酒屋里悲痛欲绝的小野洋子,看客脑中应该响起的背景音乐大概是John Lennon的imagine吧!

"Imagine all the creatures, sharing the world"

回到电影剧情里,此时居酒屋里播放的音乐是这首《東京シューシャイン・ボーイ》TokyoShoe Shine Boy(东京擦鞋男孩)。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产生于1951年,没错,日本战败后被美国接管,歌曲唱的就是孤儿为了维持生计到街上给美国人擦鞋。

这里顺带提一下许多人在讨论的垃圾岛上爆炸的蘑菇云,《犬之岛》里的虚拟城市Megasaki听起来特别像Negasaki(长崎)的变音,大家知道二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一颗在广岛,一颗就在长崎。电影里用棉花定格做成的蘑菇云,却让许多观影者联想到了在长崎爆炸的原子弹。

类似这样的细节,使得电影被许多人质疑伤害日本人民的感情。关于文化敏感的问题,外媒早就展开了激烈的评论。评论家们认为美国导演并没有真正尊重日本文化,而是将东方面孔刻板印象化,并且采用语言隔阂的形式,把日本种族孤立化。

《洛杉矶时报》Justin Chang评判《犬之岛》安德森导演让日本居民边缘化

涉及这些,又得争个没完。

合作请联系公众号:城市公路

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