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电影《1944》「爱沙尼亚电影1944的历史彩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86更新:2023-04-16 06:02:01

这是一部爱沙尼亚的电影。在此之前,除了首都塔林以外,我对爱沙尼亚几乎一无所知。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和拉脱维亚以及立陶宛几乎属于同一民族,语言则更接近于芬兰语。历史上爱沙尼亚先后被丹麦、瑞典、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到了1710年,沙皇彼得一世取得了爱沙尼亚的统治权,从此就是长达200年的被俄国殖民时期。

1918年3月,列宁为了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集中精力对抗国内的反对势力,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将苏联西线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德国,其中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苏联政府承认白俄罗斯、乌克兰、芬兰独立。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苏联政府借机宣布废除《布列斯特条约》,重新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但是爱沙尼亚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觉醒,在不断的反抗中,苏联政府于1920年2月2日和爱沙尼亚政府签订《塔尔图和约》,承认爱沙尼亚独立。

1939年8月23日,德国和苏联签订《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双方以瓜分波兰为主要目的,苏联趁机向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提出领土要求。1939年11月30日苏联入侵芬兰,以惨胜获得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40年6月16日,苏联入侵爱沙尼亚,7月全部占领,强迫爱沙尼亚加入苏维埃联盟。同月开始大清洗,从1940年7月至1940年12月,斯大林共逮捕了8000名爱沙尼亚军政人员,其中2000名被处决,剩下的全部送往西伯利亚集中营,又驱逐了大约10000名爱沙尼亚公民。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分为北部、中央和南部集团军,其中北部集团军由东普鲁士向波罗的海三国方向进攻,南部集团军从波兰南部进入乌克兰。我们的历史从来不会教的是,这些地方的居民,视德国人为“解放者”,一时真有“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姿态,再加上之前苏芬战争中失败的芬兰,他们纷纷组织志愿军,波罗的海三国人口只有不到600万,却组织了一支16万人的军队。

通过这个剧照可以看出德国作为“解放者”的一些背景。这个路牌,上面写的三个地名分别是Dorpart、Narva和Reval。这是德国占领爱沙尼亚后树立的路牌,使用的是俄国占领之前的爱沙尼亚地名,其中Dorpart在苏联占领后改名塔尔图,Reval被叫做塔林。

1944年夏天,芬兰宣布停止与德国的军事协作,进攻列宁格勒的德国北方集团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联红军尾随进入,双方在“坦能堡”防线开始激战。德军加上爱沙尼亚志愿军共有22250人,而苏联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加上强征入伍的爱沙尼亚地方军共有136830人。德军坚守“坦能堡”防线,从1944年7月25日一直持续到了8月10日。面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赢得了“坦能堡”防线战役的胜利。苏军35000人阵亡或失踪,德军2500人阵亡或失踪。

苏军遭到重创后无力继续进攻,“坦能堡”防线上的平静一直持续到了9月。1944年9月14日,苏军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和第3方面军发起“里加”攻势,准备切断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退路,希特勒才同意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撤退。随后苏联红军进入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宣布爱沙尼亚“解放”。

被“解放”后的爱沙尼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流亡政府,该政府一直持续到1992年爱沙尼亚重新独立后才取消。苏联在重新占领爱沙尼亚后开始了又一轮的清洗,许多曾经加入德军的志愿军成立“森林兄弟”游击队,一直坚持抵抗到1948年。1978年,最后一名“森林兄弟”成员奥古斯特·萨贝被克格勃发现并包围后投水自尽,那时他已经70岁了。

萨贝的墓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独立,随后便是1991年8月20日的爱沙尼亚独立,拉脱维亚是1991年8月22日独立,有观点认为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是苏联解体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爱沙尼亚的简单历史,而这部电影的时间背景,从名字中就可以知道,就是1944年“坦能堡”防线战役。

这是一部很少见的双视角电影,影片的前半部以加入德军的爱沙尼亚士兵塔米克的视角展开,后半部以加入红军的爱沙尼亚士兵约奇的视角展开。其实在“坦能堡”防线战役上,处在最前沿的交战双方都是爱沙尼亚人。片子努力呈现两个无解的问题:这是谁的战争?什么是正义的?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

关于德军的外籍志愿军团的故事很少有人提及,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从参与国的角度来说,志愿加入了一场被盖棺定论为反动的战争,自然不会再提,从德国的角度来说,纳粹主义一直宣传血统的纯正,但真相却是有不在少数的外籍志愿军加入第三帝国的军队。我记得在挪威作家尤·奈斯博的《知更鸟》中,作为挪威志愿军的士兵在被调到匈牙利战场上时气愤的说:“这又不是我的战争。”可是在这部电影里,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战争,不同于德国士兵的被洗脑,爱沙尼亚士兵的参战都是纯粹的,他们对政府派来的“亲德派”德宣传官员嗤之以鼻,对希特勒的照片更是不屑一顾,他们就是为了民族的独立而战,为了让家人不再去西伯利亚。

片子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加入德军的爱沙尼亚士兵撤退时,遇到两位老人,他们说他们不走了,“他们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这里的“他们”显然指的是苏联。第二天加入红军的爱沙尼亚士兵和加入德军的爱沙尼亚士兵交战,红军获胜,还是遇到这两位老人,他们并不知道面前的人已经和昨天的人不是一个阵营了。老太太问:“昨天那些小伙子哪去了?”,加入红军的爱沙尼亚士兵给他们一些罐头,上面明显可以看到是美国的商标,老头说:“谢谢你们了,给我们这么多,这是高级的德国货吧”。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一般群众对德国的认同感,而实际上美国的罐头正是《租借物资法案》带给苏联的生活用品。

影片中的红军政委动辄就以“古拉格”威胁爱沙尼亚士兵,而约奇见到塔米克的妹妹时流下的眼泪,无不说明苏联和红军在爱沙尼亚人的认识里是代表不正义的一方的。实际上直到今日,大多数爱沙尼亚人都认为,加入爱沙尼亚师那些年轻人是为国家独立及民族自由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并且依旧感谢德国。

这部电影拍摄于2015年,是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影片,是一部非常“政治不正确”的电影。希特勒曾经说过,“我不承认我是恶魔,那是因为我失败了。如果我们在1941年10月攻入莫斯科,那么现在斯大林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人狂。”

本文系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盗贴必究

请关注@甲申十七年,一起聊聊历史背后的故事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