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大戏院风雨六十年侯宝林姜昆唐杰忠李秀明朱琳苏林卢奇申凤梅马金凤等都曾在这里演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63更新:2023-04-16 08:24:03

近日,“阜阳大戏院将变身娱乐综合体”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这座拥有62年历史的苏式建筑自建成以来,就在阜阳市民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著名相声艺术家侯宝林、姜昆、唐杰忠,著名电影演员李秀明、朱琳,特型演员苏林、卢奇,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等,都曾在阜阳大戏院舞台上表演过各类精彩的文艺节目。时过境迁。作为上世纪50年代阜阳城“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阜阳大戏院早已度过了黄金发展期,在娱乐观影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变得步履维艰,不得不面向市场求变创新。今年6月份开始实施维修加固工程,就是阜阳大戏院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作出一系列努力的一部分。

1960年5月建成

阜阳大戏院始建于1958年下半年,由当时阜阳专署拨款54万元,在颍州路西侧、民主路北侧征地24亩,并委托阜阳地区建筑公司建设。1960年5月建成后主要承接各类戏剧演出,时任阜阳地委书记任松筠为剧院题写了“阜阳大戏院”院名。

在建筑设计上,阜阳大戏院主要仿照合肥江淮大戏院的外观和规模,主体建筑平面呈“工”字型,中间是观众厅,楼上、楼下共设有1296个座席。观众厅东、西楼均为三层,西楼一层是服装室、化妆室,二楼和三楼为外来剧团演员住宿楼;东楼一层是观众进场大厅,二楼是观众休息厅(后改作放映机房)。

根据资料记载,阜阳大戏院建成开放的第一场戏是1960年5月为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阜阳视察举办的招待演出。同年12月,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率领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大戏院演出了《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建成最初几年,阜阳大戏院只作为专门的戏剧演出场所,每年演出时间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当时,外地剧团来得少,本地剧团因为剧目有限,不可能长期演出,入不敷出的局面持续了四五年时间,各项开支都要靠财政拨款。

合并专区电影俱乐部

今年83岁的李子清1955年4月毕业于阜阳初级师范学校,随后到省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学习放映技术。学习期满后,分配到阜阳专区直属电影队工作,从事放映和宣传工作,1986年担任大戏院副经理,直至1997年退休。多年来,他一直在收集和整理与大戏院发展历程有关的资料,作为对阜阳电影事业发展进程的见证和回顾。

7月14日,记者专程到李子清家拜访。这是一处位于一道河中路三和小区的复式住宅,朝西开的大门虚掩着,一只黑色泰迪犬兴奋地跑来跑去。外边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听说记者来自是阜阳日报社,作为老通讯员的李子清话语间透着亲切,生疏之感顿时烟消云散。

据李子清回忆,1965年8月,为充分利用阜阳大剧院良好的条件和设施,扭转剧院长期亏损局面,当时的专署文化科决定将专区电影俱乐部与阜阳大戏院合并。经过较短时间准备后,同年10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阜阳大戏院成为当时全省最早的一家影剧院,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965年底,阜阳专区将阜阳大戏院交给阜城镇管理。

“当时,我在专区电影俱乐部工作,办公地点就在东城墙路的群众剧场。”李子清回忆说,与阜阳大戏院合并后,电影俱乐部搬到阜阳大戏院办公,他担任放映组长兼搞宣传,并兼任剧院工会主席。

文革期间 改名红旗剧院

专区电影俱乐部与阜阳大戏院合并不到一年时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阜阳大戏院因单位名称中有一个“戏”字,被要求更改院名,大戏院负责人立即向地委请示。时任地委书记傅大章迫于当时政治形势,反复斟酌后取《红旗杂志》的“红旗”二字,将阜阳大戏院改名为“红旗剧院”。

“十年动乱”初期,剧团全部停止演出,建国以来拍摄的绝大部分影片也被封存,剧院处于半停业状态。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后,剧院只能放映老三战(《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和新闻纪录片。在“样板戏”拍成电影后,银幕上放映的就是8个样板戏电影,剧团演出的剧目也全部是移植的样板戏。

1972年,地区革委会将阜阳大戏院收回地区管理。当时,我国从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进口的一批影片陆续放映后,剧院经营情况才初步好转。“在阜阳大戏院建成投用十多年间,周边配套设施都没有建设,只有颍州路东侧一座车站,也就是现在的汽运集团。”李子清说。

改革开放 迎来发展春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阜阳行署为拨乱反正,恢复了阜阳大戏院原来的名称,剧院随即函请时任安徽省政协主席张凯帆,重新题写了“阜阳大戏院”院名。建国以来拍摄的大批优秀影片开始陆续放映,各地剧团前来巡回演出,剧院显露出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观众上座率不断增长需求,观众席位增加到1400个。” 李子清回忆说,随着大批优秀影片恢复放映,观众看电影的热情不断高涨,剧团也恢复了传统戏、古装戏演出,观众购票开始排起了长队,剧院门前重现了十几年前的热闹景象。大戏院门前广场上,每晚都聚集着上千名前来看电影的市民,排队的人群一直延伸到颍州路。

为缩短观众入场时间,阜阳大戏院实行“敞门入场,清场查票”的做法,满足了广大观众看戏、看电影的需要。1979年,地区拨专款,为剧院更新了一套“东风”牌35毫米座机,购买了金属宽银幕,实现了半自动化放映。1980年,为提高音响效果,将观众厅的内墙全部安装上吸音板,减少混响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放映质量。

当时,阜城共有12家放映单位,由地区电影公司统一排片,各放映单位巡回放映。1986年机构改革后,阜阳大戏院实行经营岗位责任制,有效调动了全院职工积极性。在阜城12家放映单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阜阳大戏院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信赖,各项指标连续多年在全区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1987年至1990年间,阜阳大戏院先后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安徽省电影文明单位”,被省文化厅授予“安徽省五好剧场”,并荣获全省电影宣传工作“优胜奖”、全省电影橱窗宣传评比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受到中国电影公司的表彰。

时过境迁 迎接挑战谋生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和网络相继进入普通市民家庭,电影放映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经营收入出现滑坡。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企事业单位利用食堂、礼堂开办的电影院因为经营亏损,很快就停止对外营业了。”李子清介绍说,像大戏院这样专业的放映单位都举步维艰,那些条件稍差的影剧院更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

为吸引观众,1990年后,阜阳大戏院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在观众厅北侧和南侧盖起了综合服务楼和豪华影视厅。“1994年,阜阳大戏院发展业余宣传员、组建业余宣传网,到学校、企业承接包场业务,经营收入一度跃居全省前8位。”李子清说。

2000年3月,市政府投入453万元,对大戏院实施内部改造,主体结构做了二次加固,增加了消防喷淋、自动报警系统,楼下更换了750张沙发座椅,安装了中央空调,剧院面貌焕然一新。2014年,阜阳大戏院通过改造加入中影院线,最初几年的票房一度突破100万元/年。

维修加固 打造娱乐综合体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阜阳大戏院临时停业,从今年6月份开始,阜阳大戏院入口处被铁皮围了起来,施工单位开始对这处有着60年历史的老建筑实施维修加固工程。

据悉,阜阳大戏院的屋顶部分为木架结构,经过半个多世纪风吹日晒,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早在2000年市政府出资对大戏院主体结构做二次加固时,设计单位省规划设计院就明确提出,要更换剧院的木架结构。”阜阳大戏院负责人卢晓介绍说,由于当时经费有限,阜阳大戏院木架结构一直没有更换,消防安全问题也没得到彻底解决。20年来,每年都要投入10多万元维修屋顶。现在,就是要把木屋架改成钢构屋架,并对建筑进行加固性改造。

“目前,我们正在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把阜阳大戏院改造成为娱乐综合体,在观影、演艺的基础上,增加娱乐、餐饮和酒吧功能,合同期为8年。”卢晓介绍说,阜阳大戏院改造工期为一年左右,具体改造方案是,原一楼大观影厅以酒吧为主;前综合楼(就是此前放映小厅)以餐饮为主;此外,还要另建三个标准化影厅。经过这次加固改造,预计可以继续使用50年时间。

“加入中影院线后,原有的放映厅高度不够,不能满足院线电影放映需要,这次改造要解决这个问题。”卢晓说,作为阜城硕果仅存的传统影院之一,阜阳大戏院将一直存在下去,放电影的功能也会一直保留。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余波/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