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棠影视界第一位女将军「王晓棠影视界第一位女将军」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4更新:2023-04-16 22:54:42

王晓棠学籍卡

1955年,她出演第一部电影《神秘的旅伴》。1957年她主演的电影《边寨烽火》获得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1958年她在电影《英雄虎胆》中扮演阿兰,出色的演技大受好评。1963年她在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扮演金环,银环两个角色,成了那个年代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她就是我国著名的女演员王晓棠,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女将军。

王晓棠走上了导演岗位后执导了《大转折》、《大进军》、《较量》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大片。1982年她自编自导自演影片《翔》。1995年12月27日王晓棠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2001年自编自导电影《芬芳誓言》获待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后该片又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她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第三十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22年1月5日她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突出贡献100位电影工作者的称号。

辗转多地的求学经历

王晓棠1934年出生在河南开封,父亲王叔惠,毕业于南京艺专,是一名国画家,母亲毕业于同校,专业为油画,除绘画外,夫妻俩对话剧、京剧、电影、文学等都颇感兴趣。王晓棠自小耳濡目染,对艺术很是喜爱。抗战爆发她随父母一起辗转入川,在重庆居住9年。

当时重庆有位叫郎定一的京剧名伶,王晓棠的母亲对她很欣赏,并想让她收女儿为徒,郎定一因演出劳累,本不愿收徒,因见到王晓棠聪颖好学,随即改了主意。之后,王晓棠成为她唯一的徒弟,被人称为“小郎定一”。

王晓棠(后中)与母亲和姐姐、妹妹摄于杭州(1949年)

王晓棠在重庆念了小学和中学,据王晓棠的老友王宸回忆,王晓棠在巴蜀学校就读期间,曾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不仅长得漂亮,文章写得好,还很有辩才,曾代表学校参加重庆市中学的讲演比赛,并获全了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1948年3月,王晓棠回到了南京,就读市立一女中,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中华中学。随后,王晓棠随家南迁杭州,进浙江省立女中(现杭州第十四中学)读书。一年时间,王晓棠迈进两所女子中学,她在成为将军时说:“我读了两个女子中学,应该为我们女性争光。”

刻苦勤奋的小报幕员

1952年,经黄宗英推荐,王晓棠在上海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京剧团。1953年夏天,京剧团到西北部队慰问演出。王晓棠当折子戏报幕员。从夏天到冬天,走遍了西北部队。每次舞台一亮相,观众气氛就掌声四起。在舞台侧边候场的演员说:“晓棠的报幕太棒了!”这一年,王晓棠荣立三等功。次年3月,王晓棠从总政京剧团调入总政话剧团。

同时,在专业方便她也丝毫不懈怠,每天早晨5点起床,下腰、吊嗓子、跑圆场。练得浑身酸痛僵硬,晚上睡觉无法慢慢躺下,只能“啪”的一下摔进床里。累得受不了时,她就以一句行话鞭策自己:“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父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如果观众都知道了,丢人就丢大了。”也正是这份勤奋,成为了王晓棠成功步入电影行业的“敲门砖”,1955年,电影《神秘的旅伴》正在全国寻找女主角。当导演来到总政话剧团,天寒地冻,空旷的操场上,穿着红色练功服的王晓棠照例在压腿,两位导演眼前一亮。就这样,没有任何影视表演经验的王晓棠被选中,饰演小黎英。

家喻户晓的“明星”

从未有过出镜经历的王晓棠,面对这个从天而降的机会,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深知自己的不足,不管见到谁,都虚心请教,摸索着怎样精进演技,观察摄影、美工、剪辑等工种的门道,最后连一贯含蓄的导演林农也点头称赞:“戏要是都这么演还差不多。”

《神秘的旅伴》剧照

1956年春节,影片《神秘的旅伴》,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中在全国公映,一炮走红。王晓棠在这部片中扮演的女主角彝族少女小黎英,以她纯洁、热情、美丽的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亿万观众。观众记住了她饰演的小黎英,电影的主题曲《缅桂花开十里香》也很快传唱开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掌声和成麻袋的来信,并没有让王晓棠冲昏头脑,而是深耕演技。随后在《边寨烽火》中又出演善良贤惠柔弱正义的玛诺。因在《边寨烽火》中出色表演而获得了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青年电影演员”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工作者在国际上第一个获奖的演员。

1958年,王晓棠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了一名专业电影演员,并开始了她电影生涯中的旺盛时期。从1955年初上银幕到1963年饰演金环银环,短短不到10年里,王晓棠在11部影片中担任了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倾注了她的智慧与汗水,为观众们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获得了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是社会对她塑造的银幕角色的认同,更是广大观众对她攀登艺术高峰的鼓励。

1984年起,王晓棠开始从台前走向了幕后,做起了导演。198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9月起任厂长,后兼任党委书记,1998年8月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少将。

坎坷的经历足以写成一本书

外人眼中的王晓棠事业步步高升、前程锦绣,但王晓棠却说,她一生坎坷的经历足以写成一本书。

“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晓棠凭借美丽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成为那个时代观众心目中的银幕女神。王晓棠的丈夫叫言小朋,是京剧须生言菊朋的小儿子,也是八一厂的演员,在《神秘的旅伴》杀青后,王晓棠与言小朋在北京低调完婚,两人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艺术上的知音。

王晓棠与言群

婚后生有一子,因为王晓棠觉得自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便将儿子取名为“小群”。言群继承父母文艺基因,文章写得好,画也画得很不错,在艺术上颇有造诣。小群长得极像妈妈,英俊,聪颖,学习特别用功,深得老师喜爱。1974年,17岁的小群因缺乏营养患了肝炎去世。中年丧子,王晓棠心里在淌血,她反复告诫自己,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为了儿子也一定要活下去。

言小朋

面对朋友们劝诫他们再要一个孩子,王晓棠思索再三,她决定珍惜自己已经不多的艺术生命。将所有的痛和泪都化作工作的动力。王晓棠在拍摄电影《翔》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我真能再拍几部电影的话,我得感谢我爱人的支持。”

1992年,言小朋也因积劳成疾、不幸离世,年仅67岁。儿子和丈夫的相继离开,王晓棠悲痛万分。然而身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肩上的责任告诫她不能倒下。

王晓棠抹干眼泪,将对丈夫和儿子的思念,化为工作的动力。她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八一厂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锐意改革,在她任厂长6年期间,八一厂拍摄了多部有影响力的军事大片,其中包括《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如《解放大西北》《南线大追歼》《席卷大西南》等影片。

当时八一厂的故事片、纪录片和军事教育片都很出色,尤其是1996年出品的《较量》这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由于优秀的营销策划,在广州公映时超过了三部国外的大片,成为当年中国电影十大新闻之一。王晓棠说,自己从来都不敢忘记一个真字,“只有付出真心、真诚、舍得下真功夫,才能在艺术和生活中有所收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来源:金陵档案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