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白熊》「黑镜白熊伪正义后的看客心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35更新:2023-04-17 11:34:34

2011年12月,英剧《黑镜》横空出世。独特的剧情和视角,让剧迷们惊为天人。《黑镜》系列剧的核心,就是用极致的黑色幽默去讽刺令人麻木的世界和层层伪装的人性。

第二季也保持了很高的制作水平,是豆瓣上评分达到9.2的好剧。而没有任何恐怖镜头的《白熊》,被很多剧迷评价为最令人害怕的一集。那种细思极恐的窒息感,大概源自于我们能在这短短的40多分钟时间里,看到自己内心隐藏得最深的“恶”……

《黑镜》第二季海报

双层故事线架构,比坏人更坏的,是披着伪正义外衣的看客

《白熊》这个故事,导演设计了双层故事线,用一个反转作为两部分的链接,巧妙地让观众情绪一直沉浸其中。

一直被围观和追杀,影片前半段,观众对Toni的遭遇是同情的

Toni在房间中醒来,她发现自己的记忆有些模糊,戴着面具的人一直在追杀她,还有很多人特别奇怪的,一直拿着手机在拍她。她和同伴要去白熊信号站,一路历经艰辛,眼看要成功了,猎杀者也追到了。为救同伴,Toni鼓起勇气开枪,结果枪里喷出了礼花……

这是故事的第一层,到这里为止,观众都很同情Toni的遭遇,一直为她揪心。

但随着礼花的喷出,剧情发生了反转,故事进入截然相反的第二层——

剧情反转,原来这一切都是假象,而真正的坏人是Toni

原来,Toni和男友曾绑架了一个小女孩并将她残忍杀害,Toni还用手机录下了全过程。男友在狱中自杀了,Toni必须接受惩罚。人们打造了这座白熊正义公园,消除她的记忆,以其人之道还至其身,营造一个假象的世界,让她每天都体验当初小女孩的可怕遭遇。

而拿着手机拍摄的都是来体验的游客,他们享受着Toni被追杀捕猎的全过程。最残酷的是,Toni开枪过后就会被告知真相,然后她被装进一个笼子里游街示众,继续被羞辱。每天晚上她会被再次消除记忆,天亮后继续进入下一次循环……

每晚Toni都在崩溃中哀求,但死却成为了一种奢望,人们希望她得到的惩罚,是周而复始地被折磨

这就是导演设计的陷阱,不知不觉中唤起了我们心中的“恶意”。凭心而论,当我们得知她是一件凶杀惨案的从犯时,我们的心态马上就会转变为这一切是她“罪有应得”?

可我们到底是在享受正义得以伸张,还是在享受罪犯被折磨的快感?

千百年来,围观者始终热爱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不会制止对坏人们反人性的惩罚也不会觉得反感。然而当我们对这件“正义”的外衣抽丝剥茧,我们会发现包裹在内里的,实际上是人人都有一颗“看客”的心!

我们为什么喜欢做一名看客?

日俄战争期间,鲁迅先生正在日本留学学医。有一次在课堂上,他从影片中看到日军哟啊处决一个替俄国做军事侦探的中国人,而旁边围观的中国人个个身强力壮,却神情麻木。同胞的受难,在他们看来只是一场猎奇。

后来鲁迅先生在小说集《呐喊》自序里写到了这一段:“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白熊正义公园里的游客,也不过是一群冷漠的看客

英国政治家伯克曾说:“恶人得逞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好人的袖手旁观。所谓的袖手旁观般的聪明,不过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牺牲社会整体利益为代价的帮凶行为。”

心理学上指人们面对事件像看一场戏一般,只对事件的内容本身发生兴趣,而对事件的真实人物没有同情的不良心理,具有回避、推卸并自我解脱责任的特征称为“看客心理”。

我们为什么总喜欢做一名看客呢?我觉得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每一个人,带着自以为是的正义,实际上都是充满恶意的看客

(1)惰性思维,无担当的便利心态造就了看客的常态

我们常常听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论调。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惰性思维,凡事都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对责任的曲解让我们很难推己及人,进而把围观当做了常态。

(2)虚荣作祟,娱乐至死,围观内容是社交的谈资

“他在直播现场中,准时出生。”这是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一句台词。

我们就像楚门,不知道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哪一件就会成为别人眼里的剧情。每个人都有窥探别人生活的欲望,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成为了我们的日常社交谈资。

于是看客的心态,又多了更深一层的意味。

(3)从众效应让看客心理更加肆无忌惮

看客绝对不会是一个人的冷眼旁观,而是一群人的无动于衷。从众,可以降低自己内心的负罪感,责任也可以随之分散,每个人的恶显得更隐蔽,作恶成本更低,于是看客心理也可以更加肆无忌惮。

我们与恶之间的距离,只隔着一个看客

罗振宇曾说过:“现在社会有一部分善恶的边界开始模糊,实现善恶的方式反倒变得特别重要。比如说在微博上,犯错的人的那些错,在我看来往往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追着骂的人的那副嘴脸倒是难看得很。

比猎杀者更可怕的,是让你无处遁形的看客们

看客从来没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反而让恶之花越开越盛。

我们为什么在看《白熊》时会感到不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去仔细思考和认知的事情,突然被影像以最直观的方式怼到了面前。我们开始有一些懵懂的思考:那些拿着手机拍下Toni被追杀过程的看客们,实质上和拍下女童被虐杀的Toni有什么区别呢?

看客们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1)看客让社会不能良性发展

白熊正义公园里,有一条规则是“enjoy yourself”。面对一个正在遭受苦痛折磨的人,就算她是犯下了十恶不赦罪行的人,我们就能这么心安理得的享受吗?

还有比这句话更让人心生寒意的么?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事不关己”看起来是充满了明哲保身的智慧,实际上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

这部影片会让人有很强的不适感

白熊正义公园里的演员和游客脸上兴奋的笑容,和Toni声嘶力竭的痛苦哀嚎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冲击,如果我们还能“enjoy”起来,我们的人性又在哪里?

世界不会被罪人毁灭,却会毁于那些眼看罪恶上演而无动于衷的人。

(2)看客让无辜之人被恶意波及,造成更多的悲剧

豆瓣评分9.5的高分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有这样一段话:“精神官能疾病的病患,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抑制情绪失控,但媒体和舆论环境的失控、以及衍生而出的巨大暴力又该如何抑止呢?而且显然它们的危险程度更高,造成的伤害也更持久。”

恶行应不应该批判呢?肯定是应该的。但问题往往出在,那些失去理智和思考的主观攻击,往往会跨越罪行的本身,而将恶意波及无辜。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清醒理智的人,往往不被随波逐流的大多数理解

2018年8月,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和丈夫去游泳,期间可能被两个13岁的男生冒犯到,安医生让其道歉,两人拒绝并对她吐口水。看到这一幕的安医生老公气愤地将男生的头按到水里。后来,男生家属在洗手间打了安医生,双方报警,经过调解,安医生老公向男生及家属道歉。

原本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应该到此落幕,谁知后续却走向了失控。先是男生家长第二天闹到了安医生夫妇的单位,要求领导将其开除。又发动当地具有很高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发布有失偏颇的事件内容,使得安医生夫妻俩遭到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

最终,不堪压力的安医生选择了自杀。而极具讽刺的是,在她自杀后,之前发布片面信息的网络媒体和营销号悄悄删除了视频,男生及家人也开始遭到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

两年过去了,当初在网络上充当正义使者的看客们早就换了无数次的围观阵地。可对于经历了那场事件的两家人来说,这两年他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呢?除了亲历者,再也不会有人关心他们的情况了。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场打着“正义”口号的集体狂欢,比任何直接伤害都更加充满恶意!

(3)看客让我们看不清造成恶果的原因, 陷入恶果死循环

“如果这件事情,不去试着找出答案,试着去预防,这类事件在世界各个角落每天都在上演。”这是《我们与恶的距离》中的一句台词。

近来罗志祥事件在网络媒体上持续发酵,各类自媒体平台自然也是不会错过这样的热点。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大多数人都不会去思考,自己是不是作了“恶”,反而自以为这就是“正义”

其中有一篇阅读量近5万的文章中,在谈到分手后该不该公开前任隐私问题时,作者提出了“保护隐私的前提是这个隐私不会给别人带来隐患”,并举例了“新婚夫妇婚检时,查出男方感染了HIV,但检测机构只告知了男方没有告知女方,最终女方被丈夫传染”这样一个例子。

作者的观点有其道理,但这个例子实在举得不恰当。HIV感染者的隐私保密受到法律的保护,除了当事人,检测机构没有权利告知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和配偶。

当我善意提出,作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需要更加严谨一些,这和罗志祥的问题明明就是两回事,实在不应该放在一起作为佐证。

很快,我收到了作者的回复,理直气壮地说:“我知道有规定,我质疑的就是这样的规定。”

突然就觉得可笑,也觉得不负责任至极。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我一直参与防艾的宣传推广工作,接触了很多行业内大咖,在防艾问题上从来都是面容严肃,传递的信号都是形势严峻。而最大的阻碍,就是源于人们的无知和歧视。

当有5万人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会有多少人记住这样一个例子,进而转化为对HIV感染者的冷眼和愤怒呢?我们很难去估算,但只要有一个这样的读者,就会为防艾工作增加一分难度!

自媒体发出能煽动起读者情绪的文章,收获高阅读量、高关注度和粉丝增长,达到这样的目的似乎就成了大多数人的追求。可置媒体该有的责任感和公正立场于不顾,还会造成多少的“恶”呢?

从我们自身做起,约束自己不再做一名看客

我们要如何避免成为一名看客?

(1)遇事不要从众,理性客观地去看,多角度地去思考。

有一个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这么说的:“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在那个国民尚未完全觉醒的动荡时代,鲁迅先生从来都是清醒的,他对当时的社会看得很透彻,写下的字里行间都有着打破时局的坚毅。

鲁迅先生和金庸先生

而多年后自创《明报》的金庸先生,也从来不是一个舒舒服服坐在书桌前写故事的小说家。他关心时政,为老百姓疾苦奔走呼号,他有文人的风骨和思想,也有大侠般的侠骨柔情。

最考验一个作者对时事敏感度、阅读信息量、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三观的,是金庸先生多年来写下的500余万字的社评。

两位先生从不人云亦云,他们总是观点鲜明。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论处于任何环境中,我们都独立思考。

我们的眼、耳、鼻、舌都可能从感官上欺骗我们,这时候,静下来,问问自己的真心。

(2)坚持善良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责任。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个人来说,所期待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如果一个人能一生保持善良的品格,那么这也算是实现了人生美好的事业。

坚守善良,就是要人与人之间守望互助

一个人在罪犯处决的现场,待处决的罪犯被押向绞刑架的时候,路上有一滩水,罪犯在经过时,很小心地避开水潭。那一刻他们觉得他是罪犯,而仅仅是一个人。

能发现到罪犯这个举动的观察者,这个观察者能够有这样的恻隐之心,说明他的内心是多么善良和慈悲。

如果再次回到重庆坠江公交车的事发前一刻,你会怎么办?是继续充当“事不关己”的看客,还是选择挺身而出避免悲剧呢?

让知道结局人来选,肯定每个人都会选择“挺身而出”。而在遇事的当下,我们除了坚守善良的本心外,还要担负起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阻止罪恶的发生,便是生而为人的责任。

当每个人都发声,那大部分的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3)多一些热情,少一份冷漠,让这个温暖,让人心温暖。

马丁·路德金曾说:“历史将记取社会转变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曾经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中,我们从监控视频里能够看到,除了事件的男女主人公之外,这期间他们至少遇到了6个人。

然而除了一个貌似酒店服务生的人在镜头里停留的时间最长、也一直在旁边温和地劝说之外,其他的路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绕道而行。

我们要做真情实感的参与者,而不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个事件值得庆幸的结局就是女生并没有被坏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也不可避免给她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如果路人们不曾视而不见地走开,这个事件对女孩的伤害一定可以降到最低。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世间的美好不过人心,人心暖了,世界也就有了温度。“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岛与岛之间的相连,才是我们追求和向往的方向。

写在最后的话

《黑镜》总是带给我们极具现实意义的思考

影片在第42分钟落下帷幕,而我们的生活还将继续。

《黑镜·白熊》带给我们的极具冲击性的认知颠覆,让我们开始正面去思考:如果失去了共情能力和同理心,我们还能不能标榜自己代表“正义”?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下定决心撕下“伪正义”和“真看客”面具?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