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题材的电影推荐「推荐几部金融题材影视作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11更新:2023-01-02 01:00:43

春节还未过去,祝大家新春快乐哈

今天我打算分享下 假期影单

如果不想烧脑看书,比起刷短视频,看看下面这些影音作品可能没那么有负罪感一些。

我稍微分门别类了下,分成三部分:危机回顾、行业深入以及宏观经济。

Part 1 危机回顾

之所以把这个主题单拎出来,是因为我发现很多读者都对下面这些金融危机感兴趣——

我觉得我讲故事的能力肯定是没有各大导演们强,于是找来几部相关影视作品推荐给大家。

经典的如《大空头》《监守自盗》我就不多说了,说多几部比较少人讨论的——

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是我还挺喜欢的。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很喜欢罗嘉良的《创世纪》在前吧(这部剧里也有彩蛋对它致了敬)。

这部剧从2008年的金融海啸说起,提到了当年雷曼迷你债、Accumulator之类的衍生品。

有个议题我觉得挺值得讨论的——

剧中有个角色因为设计了迷你债产品,被投资者们批判。

不过我认为,产品的存在并不是「恶」,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刀可以用来伤人也可以用来切菜。

关键是产品能不能找到适合的对象。

风险再高的产品,只要给的收益率足够了,自然有机构愿意接盘,也只有它们懂得评估风险、也愿意承担风险。

所以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不能存在误导销售。

这个问题在雷曼迷你债身上还挺严重的,投资者把它理解为普通的低风险债券,但其实背后是很复杂的衍生产品。

内地过往也有类似的问题:不少银行客户经理在销售理财产品/保险/基金的时候,会骗老人家说「这跟存款是一个东西」。其实风险等级完全不同。

所以投资这件事情,还是不熟不投。

不能尽信销售人员的话,还是要自己懂得研究,搞懂原理、搞懂底层资产。

这也是我们做投资者教育的意义所在。

这部电影讲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海啸韩国当时的情形。整个叙事节奏有点类似《大空头》。

电影情节我就不剧透了,稍微提一个知识点——

韩国当时有个问题:外债比例过多 资本可自由进出。

如果外资打算跑路,要求韩国国家和企业还钱,它们得凑足美元来还钱。

这就要求韩国有足够的美元储备。

美元不够的话,只能抛售韩元换美元,这会导致韩元贬值。

而还不起外债的话,企业甚至国家的信用会被损害,股票和债券的价格都会下跌。

这很容易会股债汇三杀,最近几年的 土耳其 也是类似的情形。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资本流动相对没那么自由的原因。

咱的外债比例也一直没有很高,大多债都是自己人欠自己人,关上门好说话。

具体来看呢,背后的原理是我以前分享过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也就是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只能三者取其二。

整部剧跨越了97亚洲金融危机到08金融海啸,甚至到后来的欧债危机。

整个设定有点中二,就是一个大学教授当上官员后带着一群小朋友拯救世界的故事。

不过制作上还挺精良的,画面都很好看,弥补了一些逻辑上的硬伤。

剧里有不少玩财技的方法,不过有点过于理想化了,挺多在现在的市场机制下很难玩转。

可能是因为这样,剧情也是架空在一个虚拟的城市之下(实际上是以香港为原型)。

结尾的落点倒是挺有意思的:不能由游戏的胜出者来制定新规则。

要真的让社会有所改变,只能是「众人皆输」。

电影的背景是01年的Dotcom Bubble(科网股泡沫)爆掉之后——

1998年美联储降息,市场上很不缺钱。

当时有不少互联网公司靠着PPT融资上市,圈了一堆钱,却没什么实际业务(有点贾老板的意思)。

纳斯达克也从1999年的2,000点被炒到2000年最高5,000点以上。

不过2000年3月泡沫开始慢慢被挤掉,科技公司在那段时间很不好过,包括男主的公司。

故事发生在2001年8月,刚好在911事件的前一个月。

单从电影而言,其实没啥剧情可言。

不过我自己亲历了国内2015年上半年的创业泡沫,再到2015年有了美联储加息预期后下半年的「资本寒冬」,确实挺有共鸣的。

当时上半年拿到钱的创业公司非常乐观,整天都在搞party没有很花心思搞业务,但是一到下半年,party不再,不少公司钱很快烧完了倒闭了。

个体的起伏其实很取决于宏观环境的变化。

顺带一提,亚马逊在911之后的最低点5.51美金(复权后的价格),而去年股价最高是3,773,如果当时抄底持有到现在(2,880美金),也有500 倍…

Part 2 行业深入

有不少人一直很好奇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什么的到底在干什么。

今天我来简单科普几句(以后找机会再给大家详细讲解中国的金融行业全貌)——

资产管理机构是所谓的「买方」,包括公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保险资管等等。

它们从投资人那边募了钱之后,会帮着投资到各类资产里头去,主要赚管理费和超额收益。

而投资银行(在内地被称为证券公司/券商)是所谓的「卖方」。

它们会帮企业把股票或债券给卖给买方机构或个人投资者。

比如会帮企业搞上市、增发、兼并收购(本质上都是帮企业卖股份),也会帮企业发债(卖债券)。

为了让买方机构或个人投资者信服,它们会写研报,劝大家买。

想买的话,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银行的销售交易部来下单。

销售交易部里也会有自己的交易员,它们除了帮客户下单拿到比较好的价格以外,也会自己管理一部分自有资金,低买高卖赚差价。

市面上有一系列影视作品在给大家科普、描述这些机构都在做什么。

除了经典的《华尔街》两部曲、《华尔街之狼》和《当幸福来敲门》(以交易员Chris Gardner为原型),我也稍微提几部我喜欢的——

这部剧特别精彩,我已经推荐过N次了。

它对了解买方机构 对冲基金 的运作挺有用的。

主角Axe是以Steve Cohen为原型,他也被人称为「美国版徐翔」,是SAC Capital和Point72的创始人,也是纽约大都会棒球队的主要持有者。

可惜的是,饰演Axe的Damian Lewis因为现实中的妻子(《哈利波特》中饰演马尔福妈妈的演员Helen McCrory)离世的缘故,从第6季开始会缺席。

不得不说,整部剧的人物刻画手法特别精湛,看完后对每个角色都会特别喜欢。

关键是,这部剧在专业性上很完备,没有什么金融专业的人能看得出来的硬伤。

「门口的野蛮人」这个词,估计是2015年宝能系举牌万科后才火起来的。

它指的是想要恶意收购上市公司、并把上市公司管理层踢出局的资本。

故事讲的是当年私募基金KKR收购RJR Nabisco(当时骆驼香烟和奥利奥的母公司)的过程,当时这可是史上最大的收购案。

一开始RJR Nabisco的CEO Ross Johnson打算靠着新产品拉股价,但是产品发布失败。

因为怕被股东抱怨甚至解雇,所以Ross请了投行来帮忙做MBO(管理层收购),打算把股东的股票都高价买下来。

随后「野蛮人」KKR中途跑过来抬价竞购,最后把Ross给赶出了公司。

电影涉及LBO(杠杆收购)、MBO(管理层收购)等知识点,作为了解投资银行和私募基金的案例是挺好的参考。

顺带一提,帮Ross做MBO的投行Shearson,当时被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给收了。

美国运通还把雷曼兄弟的资产打包进去了(雷曼兄弟之后才被分拆出去)。

剧情还挺好玩的,比其他案例更有电影感。

其实Trader应该翻译为「交易员」或「操盘手」会比较合适。

这部电影讲的是销售交易部的故事。

评分不高主要可能是因为里头用到的金融知识点稍微有点多。

它也是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

主角所在的银行是英国曾经最历史悠久的银行——巴林银行(这部电影的另一个译名是《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银行的》)。

1995年,因为主角玩衍生品玩出火,巨亏了14亿美元导致破产。

最后只能以1英镑象征性地卖给了荷兰ING集团。

这个案例可以算是内部风险管控的教科书级案例。

里头在交易大堂比划手势的场景还挺有年代感的(现在都数字化了)。

感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港剧《大时代》,里头有更早期用黑板来喊单交易的场面。

不少人对交易员(trader)这个职业感到好奇,我以前也稍微说过几句——

大学时还是有阵子蛮想当交易员的,毕竟来钱快,很多学生误以为投行部IBD是投行里最赚钱的,其实年份好的时候,交易员赚更多。

麦肯锡有个前同事小A,刚毕业就跑去某顶级投行当交易员,那年是2007年大牛市,她拿了500万美金年终奖(别酸,她那年帮公司赚了两亿美金)。

当然坏处是精神压力会很大。她说在交易时间会尽量不喝水,去上厕所时会麻烦信任的同事帮忙看盘,以防有黑天鹅出现。

交易员的面试也挺有意思的——

毕业找工作时,我去面试过一个量化交易公司(但我太弱了,没拿到offer)。

有意思的是,第一轮面试是口算,10分钟内完成100道加减乘除平方开方六则运算的题目,说明口算能力还是挺重要的。

小A也跟我分享过一道当年面试的题目,大家可以做做看:200个网球选手比赛,两两比赛,输的人淘汰,赢的人继续比,最后决出冠军。

问:至少需要比赛几场?

哦对了,小A回答这道题花了不到3秒钟时间。

Part 3 宏观经济

这部纪录片介绍了三位「货币大师」——凯恩斯、哈耶克以及马克思。

凯恩斯主张用「强而有力的手」,而哈耶克主张用「看不见的手」,所以经常有人把他们对立起来。

而马克思则是从底层否定了资本主义,提出了共产主义。

这部纪录片是BBC拍的,从三位经济学大师的生平讲起,我们也可以大致了解为什么他们的经历对观点的塑造。

极力推荐!

今天大致就推荐这些。

部分是老片,主流视频网站没买,可能要稍微百度一下找找资源。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Icon/ freepik from flaticon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