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 电影「你拍过电影见过拍电影吗我做群演的经历我在大学期间拍电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77更新:2023-04-17 19:32:13

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初期考入中山大学的,由此我进入中山大学的生物系读书。如今40多年过去了,我也成为了一所高校的“高级知识分子”,并且已经退休,却依然怀念我的大学生活。那是改革开放之初,真是激情澎湃、充满希望的年代。我们的校园生活无不洋溢着豪迈和向上的时代风采,课余时间参加拍电影做群众演员就是我们当年丰富的大学生活海洋中的点滴浪花。如今假如谁能做一回群众演员拍一部电影,那真的是令人兴奋和时髦的一件事,甚至还出现了一批职业“群演”,成为了一些人的谋生手段。据说在横店影视城就聚集了数万人的群演队伍。

中山大学新港西路校区正门

我们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室有一个何姓工友,我们都管他叫何老师(那时只要是学校的教职工,我们都称呼老师),他在教研室的工作大概就是打杂的,做些例如为我们的实验课做准备的时候搬盆花之类的事情(当时在我们实验楼的南面有一个实验动植物养殖场)。何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个非常活套的人。2010年我们同学聚会的时候我还跟张北壮老师问起这个何老师的情况,据说早已经调走了。何老师在我们参加拍电影的过程中有点如今的经纪人的味道——这可没有半点贬义,相反,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敬意,正是由于他的牵线搭桥才使我们有过拍电影的经历,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扯远了。在我们读大学期间,上面说的这位何老师时不时地邀约我们参加珠江电影制片厂(现在的珠影集团)的电影拍摄,去当群众演员。一般选择我们没有课的时段,何老师就召集我们一帮男生乘车去“珠影”拍电影。坐在珠影厂的接送车上,何老师就把电影的分镜头剧本拿给我们看,让我们对剧情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这些学生的理解力和领悟力真没得说,每每轮流看完了分镜头剧本就对电影所要表现出来的和传达给观众的主题有了大概的轮廓,似乎对拍好自己的镜头成竹在胸了。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广州市新港西路,距离珠江电影制片厂很近,也就三四站公交车的路程。到得珠影的摄影棚或者到达外景地,先是服装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一套跟我们的形象相符的演出服,接着化妆师就开始给我们捯饬半天,看我们中的谁发型不符合要求,还会给理发。接着导演就会给我们“说戏”,基本上就是所拍的这个场景主要表现什么,我们该如何走位,表情应该如何,动作要怎么做,哪个人还要说什么台词。

我们拍摄电影《一个美国飞行员》时与知名演员合影,你能认出他吗?

那时电影是用胶片拍摄,成本很高,尤其是彩色胶片价格昂贵。我跟摄影师交谈,问他们用的啥品牌的胶片?摄影师告诉我,如果拍摄黑白片就用汕头产的公元牌胶片,而如果拍摄彩色片,所使用的国产胶片只有一种“代代红”(就是后来的“乐凯”),进口的一般使用西德的“爱克发”,不过进口货不常用。在正式开拍之前,往往要试拍好多遍。随着导演一声“开始”的号令,俗称“咔嗒板”的场记板“咔哒”一声的“打板”声响过之后,我们就正式进入了各自的角色,像模像样地“表演”起来。镜头结束的时候,导演还要喊一声“停”。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参加演出的同学都有些忍俊不禁,你指着我我指着你地互相嘻哈大笑,感觉别人演的太逗了,殊不知自己也被别人“嘲笑”呢。一个镜头拍完了,还要让我们摆几个pose,在道具场景都有的情况下拍一些剧照。那个场记板当时也不知叫什么,我后来请教了我工作的学校教影视的老师才懂。行话叫“打板”,首先这个板子上记录了下面这段影片的内容(按照剧本上××幕××场)、拍摄次数(第×次拍摄),导演的工作日志上面也按照这些内容进行记录“××幕××场第×次拍摄通过”,然后进行后期剪辑的时候就在拍摄出来的影片中找到每个“打板”的镜头,看上面的记录进行选择、剪接。

电影拍摄现场的场记板

那些道具也别有风味,桌上的菜、水果什么的,有的纯粹就是模型,那能吃吗?有的还是蜡做成的,不过很逼真。房间根本就没有顶子,有的四堵墙都不完整;北方冬季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用类似雪花膏的膏状物涂抹成的;树木都是假的——当然这些都是摄影棚内的摆设,可见剧组的美工师、道具师、服装师、化妆师这些人员也不是吃干饭的。也有真的道具,例如瓜子、香烟、需要吃的水果(不吃的一般是假的)。

窗玻璃上的冰花

一个场景的镜头在观众的眼里可能只有几十秒钟,但拍摄的却要有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画面,以便后期剪辑的时候选择,一般要花时半天才能竣工。但是有时摆弄半天,一个镜头还是拍不成,白白耗费一下午。记得我们第一次参加拍电影是在大一的时候,那天我们是跟77级的许兆然、夏群等同学一块去的。拍的是在一部影片中主人公在火车站送她母亲乘火车的镜头。先是拍男主人公在向母亲挥手告别,我们也随着他一起送行各自的“亲友”,这时也要挥手送别。“母亲”乘的火车在原地根本不动,动的是安放在轨道上的摄影机——相对运动嘛。之后是拍火车车厢内的情景,这却遇到了麻烦——光线不足。阴天的下午,火车又停在有顶子的站台上,车厢里十分昏暗。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见识“照度计”。经剧组人员用照度计测量,光线达不到拍摄要求,外加光源也由于车窗遮挡的缘故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摆弄了好久也不行,只得作罢,不知最终影片拍竣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意思的是,拍这场戏我们这些人刚刚还是挥手告别亲友的角色,此时却又成了火车上的“乘客”了。后来我在一所大学当老师,每当我给学生上实验课在用到照度计的时候,就会禁不住地跟我的学生讲起我参加电影拍摄当群众演员结识照度计的经历,都会引来小女生的一片赞叹。哈哈,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对拍电影之类的事情往往是神往的、艳羡的,当年我们可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做群众演员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车接车送,结束的时候还会给发点报酬,一般半天给5角钱。呵呵,现在谁还会为5角钱干工作呢,但当时这点钱也算报酬“不菲”啦。夏季拍摄,还有防暑降温的灌装饮料(譬如甘蔗汁)和雪糕(广州人叫做雪条)免费供应。雪糕装在那种大的白瓷保温桶里,随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取用随意。遇到连续一天拍摄或者到了吃饭时间,还会请我们吃饭,当然是简单的工作餐。怎么样,对穷学生来说,是不是非常地惬意和满足?

电影《你在想什么》剧照之一

给我留下记忆最深的是大三结束放暑假那次拍摄《你在想什么》的情形。暑假的一天,何老师打电话给我——就是楼道里安放的内部电话,那个时候给学生宿舍安装免费电话的学校可不多见——让我找几位留在学校过暑假的同学去拍电影。我通知了肖平、刘志毅等同学一起去。当我们到了摄影棚,剧组人员就让我们换剧中群众演员的服装。库房里各式各类的衣服真不少,服装师给我的是一件拉链夹克,给肖平的是一套像抗美援朝志愿军穿的那样的带竖道道的棉衣,不过颜色是黑的,好像还有一双高腰雨靴。刘志毅等几个头发长的人还被化妆师拉去理了发。这天拍的是我们“扮演”的一群煤矿工人闹洞房的镜头。

电影《你在想什么》剧照之二

8月的广州,真叫一个热。尽管摄影棚内有降温设备,但穿着冬季的服装拍戏还是非常辛苦的差事。一遍遍地走位、试拍,衣服穿了脱脱了穿,我把夹克的拉链都弄坏了,只得变成了“套头衫”。男女主人公的婚礼开始了,镜头中细绳吊起了一只红苹果,男女主角站在凳子上同时面对面用嘴叼苹果,我们扮演的一群青工在周围哄闹,使这对新人口口相碰,完成了接吻的动作,大家欢闹着。最有意思的是肖平一脸油渍麻花,他是这场戏的另一个“主角”。可惜当时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尽管拍了不少剧照。这部影片的插曲就是当年非常流行的《要问我们想什么》,还是由当时最著名的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记得这首歌在央视1984年的春晚上就由蒋大为演唱了一遍,遍受观众好评,留在了很多年老观众的记忆深处。

电影《你在想什么》剧照之三

“漂亮的姑娘十呀十八九,小伙子二十刚呀刚出头。如金似玉的好年华呀,正赶上创业的好时候······”这首堪称20世纪经典的《你在想什么》的插曲尽管过去了40多年,我有时依然还会唱起。每当唱响这首歌,我就想起了我们当年拍电影的经历,更是想起了我们充满激情的上世纪80年代,想起了我们奋发向上、昂扬进取、信心满满、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我们无愧无悔!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