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最新展览「中国美术馆最新壕展来了带你看超多经典作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81更新:2023-04-18 08:53:49

提起中国美术馆最早的“壕展”,很多观众还记得2017年冬天的“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

当时这一展览吸引观众排队长度超过2公里,成为轰动京城的文化盛事。

最近,“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第二期)”开启了!近现代艺术大师堪比“数星星”,还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调出了很多记录老一辈艺术大师创作经历的珍贵典藏影像。

展期就到月底,还是免费的,艺绽君建议大家速速来看~

参展名家不完全统计: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吴冠中、刘文西……

其中有哪些是不容错过宝藏作品?艺绽君带你欣赏——

展品鉴赏

樱桃 齐白石 1951年

齐白石的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善于把生活中的一些最普通、最平常的东西用画笔表现出来,把大俗升华为大雅。画中的樱桃着色或浓或淡,观之玲珑剔透。明明是画水果,画上的文字却是“佳人常在口头香”,将红彤彤的樱桃比作佳人,有点意思~

群虾 齐白石 创作年代不详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淡墨绘成的躯体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这才能把虾画得活灵活现。

看完这幅虾,再去看6号展厅里的纪录片,就更能感受到白石老人画虾技艺的炉火纯青。

莲篷蜻蜓 齐白石 创作年代:1920

展览展出了齐白石的《草虫册页八开》,与大写意花卉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工笔的昆虫 ,画法极为精细,造型准确、姿态生动。蜻蜓的眼睛精准传神,翅膀轻盈透明,结构一丝不苟。

葫芦天牛 齐白石 创作年代:1945

看过了白石老人的作品,我们再一起品读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吴昌硕的作品。吴昌硕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节临石鼓文之一 吴昌硕 创作年代:1919

吴昌硕自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气势雄强。

秋草 作者:吴昌硕 创作年代:1919

晚年吴昌硕较多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

牡丹 作者:吴昌硕 创作年代:1919

菊花也是他经常入画的题材,多作黄色,亦或作墨菊和红菊。墨菊以焦墨画出,菊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

菊花 作者:吴昌硕 创作年代:1919

徐悲鸿的《奔马》是大家熟悉的经典名作,这次也少不了要亮相。

奔马 徐悲鸿 1944年

徐悲鸿除了画马,笔下其它动物也寄予其人格写照。他画的雄鸡昂首挺立,尾巴以浓墨大笔扫出,冠红如火,尾黑如漆。徐悲鸿将笔下的雄鸡比作勇士,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高洁的品格。这幅《双鸡图》里还画了一只母鸡,母鸡背身站立,公鸡机警地侧过脸看着画外方向,是不是很有爱呢?

徐悲鸿 双鸡(局部) 1944年

1960年9月15日,傅抱石等画家一行十三人离开南京,历时三个月,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六省十几个大中城市。1961年4月,回到南京以后,傅抱石反复推敲,数易其稿,终于完成《待细把江山图画》,真实再现了华山的险峻山姿的雄伟气势。

待细把江山图画 傅抱石 1961年

另一位国画大家李可染的《山静瀑声喧》,墨染河山,厚重壮丽,开创了山水画新的审美境界。

山静瀑声喧 李可染 1962年

著名画家潘天寿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记写雁荡山花》以潘天寿从雁荡山写生中得来的山花野草为灵感,化平凡小景为磅礴巨制,产生雄浑奇崛的动人艺术风格,堪称以小见大的“神作”。

记写雁荡山花(局部) 潘天寿 1962年

吴冠中深谙东西方艺术,认为“中西结合是时代潮流”。这幅《太湖鹅群》便是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结果。1974年,他到苏州写生,天光湖色之间嬉戏喧闹、拥挤争食的鹅群激发了他,遂以清新淡雅的色调,迅急跳荡的笔触,记录下鹅群那充满活力,富有节奏的场景。画面上绿色、浅黄色的块面与白团和红点的聚散,给人以抽象的形式美感。

太湖鹅群 吴冠中 1974年

关山月是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以创作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闻名于世。但不是只有大画才能画出壮丽江山,这幅小幅的画作《北国牧歌》画面层次丰富,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山水画特点:立意高远,境界恢宏。

北国牧歌 关山月 1962年

方增先于1955年创作的《粒粒皆辛苦》用功力深厚的笔墨和精准传神的造型,刻画出一位头裹白巾、满脸胡须、身着粗布衫、脚穿草鞋的典型北方农民形象。他蹲下身子,用饱经沧桑的手去捡散落在地上的几束麦穗。

粒粒皆辛苦 方增先 1955年

刘文西的《祖孙四代》以四代人不同的经历、气质、风采,展现出岁月沧桑和时代的变化。造型受茂陵古代雕塑气势的启发,笔墨也格外浑厚粗朴,使全画具整体感和雕塑感。此为刘文西的成名作,也是其最具“黄土画派”风格的代表作。

祖孙四代 刘文西 1962年

除了这些老艺术家的经典名作,展览还展出了许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创作的关于生态文明、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以及教育、科技、体育等内容的优秀作品。艺绽君也从中选择了几件极为精彩的作品。

最美太湖水 商亚东 2019年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是一幅长5米、宽2米的大型油画,作者商亚东以太湖蓝藻的治理为切入点,表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朝气蓬勃的青年科技人员日常水质监测工作的场景。

为啥选择这件作品放在圆厅中间呢,让我们放大看看画面——

作品整体的光感十分通透,不论是人物、船只、天空还是湖水,都沐浴在了清亮的光晕里,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作者对光影的把控,真是让人叫绝。

《呦呦鹿鸣》是一幅大尺幅的木板坦培拉画作,表现的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著名药学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带领中医药研究团队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场景。

呦呦鹿鸣 马蕾、张彩翼 2019年

画面中的8位人物均为女性,整幅画面运用坦培拉的表现技法,将白色的主色调与材质特有的透明感相结合,于反复罩染、层层叠加中产生含蓄、柔和、细腻的效果,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纯净而富有仪式感的艺术之美。

王继才像 吴为山 雕塑 2019年

孺子牛 熊秉明 雕塑 1969年

观展信息

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第二期)

展览时间:2022.03.08 至03.30

主办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美术馆

展览场地:1、2、3、4、5、6、7、8、9号展厅

记得提前在中国美术馆官网或公众号预约!

-END-

艺绽热门阅读文章

本期记者、编辑:王广燕

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本期监制:周南焱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