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挖煤15个月赚5万拍盲人又花5年拍家乡终获平遥最佳影片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70更新:2023-04-18 09:23:33

“村子和村子里的人正在一天天地消失,如果我再不拍下来,哪天他们就没有了...”

乡愁

Nostalgia

深夜11点,菅浩栋已穿戴好矿工服、水靴、氧气管、自救器......足足十几斤重的装备,准备“下井”。

井深近五百米,必须要坐“猴车”(下井的交通工具)才能来到地下“工作面”(矿工工作的地方)。

等他到达漆黑而又潮湿的地底后,稍做休整,便开始启动采煤机左右来回割煤—一个像用剃须刀割胡子那样的动作。

瞬间,煤尘扑面而来,菅浩栋只能看见离他一米远的工友的头。

随后,菅浩栋需要铲煤清理隧道,不一会儿,劳动的汗水就使他整个矿工服都湿透了。8个小时有时甚至是12个小时,人就这么一直浸着。

这便是菅浩栋的工作—给煤矿开路,早中晚三班倒,10天轮一次,一个月要下井二十三天以上,每个月6000块工资。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拍电影,采矿专业,从没学过导演,又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

可谁又能想到,他硬生生地挖煤15个月,然后用5年时间真的拍出了一部平遥最佳影片!

电影展映之后,他也受到了观众的热议“山西风格的毕赣”、“贾樟柯的痕迹太重”......

“我拍电影时完全没有想要去致敬或者是学习谁,顾不上想这些”,他说他只是他自己,而拍电影只是“想给家乡留点念想”。

矿工是菅浩栋的“铁饭碗”,也是他从小就带着的“囚笼”。

1989年,菅浩栋出生在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一个小村子里,这儿遍布着大大小小百来个煤矿,村里的人祖祖辈辈都以挖煤为生。

菅浩栋也不例外,他从出生起就被父母期待着成为一名矿工。

在他高一升高二时,父亲逼迫他去读一个煤矿的中专——方便未来就业。

然而,菅浩东并不喜欢,他喜欢写小说,还梦想着有一天能把小说拍成电影。

于是在读了中专之后,他又自学考上了山西大同大学的采矿专业,能拖一时是一时,酝酿着“曲线救国”。

刚入学,他就报名参加了文学社、书法协会等各种社团,但到了大二,就挺迷茫了“大学毕业还得从事煤炭这个专业,喜欢文学又能怎么样?”,于是他灰心地退出了所有社团。

在那些守着电脑上网的日子里,他知道了一个山西名人的故事。贾樟柯当年连着考了三年的电影学院,最后一年,还是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了电影学院,但在1997年拍出了《小武》,获得了很多国际电影的奖项。

贾樟柯的成功,无疑给了他这样一个普通人很大的信心。

于是,他攒了两千多块钱,买了一个DV摄影机,又买了一个三脚架,拉来了一群同学,开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青春无悔”。

他带着这个作品参加学校举办的DV大赛,结果意外地获得了第一名,这使他信心大增。

2013年毕业之后,他决定一边当矿工赚钱,一边用赚来的钱拍电影。

挖煤15个月,攒了四五万,他结束了煤矿工作,回到家乡筹划他的新电影《光盲》。“当我从煤矿大门走出来的那一刻,我感觉我真的就像从地狱里头放出来了一样”,他终于可以去拥抱电影了。

“那么好的营生年薪十来万,说不干就不干了,你干你那个没保障!”菅浩栋的父亲知道他辞职了,既愤怒又无奈。

不过他的母亲支持他拍电影“只要不赌博不吸毒,我们尽量支持你”。其实母亲是心疼儿子,在菅浩栋煤矿工作的那些日子里,她想和儿子通电话,每次都要等很久才能接通,接通之后儿子的一句“妈,我好累”,让她觉得“我这么年轻的儿子,怎么去受苦了”。

一家人围桌夜谈,虽然最终父亲还是不太理解儿子的做法,但是决定支持他的选择“那就看看你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2015年元宵节,《光盲》正式开拍,剧组全部人员一共12个吃睡都在他家,由他的父母轮流照顾。

口硬心软的父亲还帮菅浩栋找场地、拉群众演员、跑腿。

《光盲》讲的是村里一个盲人广福的故事。他在二十多岁时因为工作意外地伤了眼睛,之后一直在外当按摩师,等六十多岁回到村子里,却发现家中老宅已成危房。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广福生了一场大病住进了市医院,等他回来后,整个村子都移民了。

菅浩栋试图通过展现盲人广福的生活,让大家看见他的家乡,一个曾经因为煤矿而繁荣,如今却也因为煤矿而成了一座孤岛的山西小村子。

村子附近遍布大大小小百来个煤矿,这本是大自然赐予的丰富资源,然而过度的挖采,使整个村子地塌房裂,村里的人要靠挖煤吃饭,往往敢怒不敢言,最终使村子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拍摄过程非常顺利,原计划二十二天,只用了十天就杀青了。剪辑完成后,他把片子送去了中国独立影展、北京独立影展、台湾南方影展等十来个电影节参赛,也借此机会认识了一些业内人士。

凭借《光盲》,菅浩栋正式进入了影视行业。

最让他激动的是,有一次他受邀去台湾南方影展,在那里看见了贾樟柯。但他不敢贸然上前,冷静了二十分钟,平息了自己的心跳,才过去做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并如愿和贾樟柯合影。过了这么多年,他走到了偶像的身边。

《光盲》之后,菅浩栋忙着写剧本《红旗下的蛋》、《黑梦》等。其中,《黑梦》这个剧本是个西部片,曾经入围海南创投和猎鹰计划创投,但没有找到一分资金。

究其原因是投资人觉得他的剧本不够商业,没办法像视效大片那样吸引观众。

一些创投评委觉得很可惜,希望他能够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少的钱拍出来,只有拍出来,大家包括投资人才能明白你的东西是好的。

此时,他已经三十岁了,整整五年都因为筹不到资金而没有拍片,只是偶尔以编剧、演员、摄影、场记等身份客串好友的电影,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疫情期间爷爷又去世了,真的压力特别大。

于是,菅浩栋破釜沉舟,想着再拍一个发生在家乡的、跟自己经历有关系的电影,就这样写出了《夜幕降临》,写完之后继续找钱,

恰巧这时有一个投资方,对他以前拍的片子和为人有一定了解,然后愿意与他合作。

但是到了真正要打钱的时候,投资方又犹豫了,还是觉得剧本不够商业。而这时,菅浩栋已经搭建好团队了,“如果真的不行,我就准备把所有的支付宝借呗花呗,所有网上能够借的钱,全套出来,把第一批款支上,先拍着,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一直到投资方看见他把开机仪式都办了,等开机那天才给打了第一笔款,然后《夜幕降临》正式开拍。

这是一部回乡的公路片,讲的是一个名叫梁哲的三十岁青年要回山西老家参加爷爷的葬礼。从县城通往村子的途中,他要搭乘四种交通工具(中巴车—拉煤卡车—面包车——摩托车)。

在这一路上,他遇见了多年未见的父老乡亲,和他们唠起家乡的变化,以及回答他们问起的感情、工作、收入问题.....乡亲们见他不顺,便督促他找算命的算一卦。

梁哲得了算命先生的指点,来到了一个理发店,意外撞见了毕业之后再没见过的同学还有初恋,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活。片子的最后,他走到了一个山头,挖出一个坟墓,在坟头用煤块升起了火。

整部影片非常质朴、真挚,获得了平遥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获奖之后,菅浩栋的母亲比他还兴奋,她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自从菅浩栋拍片子后,村子里就各种指指点点,说他在外边不干正事,不结婚,也不回来,觉得他父母也“疯”了。菅浩栋说,《夜幕将至》获奖,对他母亲来说,是证明她儿子不是村里人说的那样,影片是他的证明,而他是母亲的证明。

后来,菅浩栋带着这部影片回村,给村里的人放了一下这个片子,大家都很好奇,在找哪个是自己。

菅浩栋从《光盲》开始拍家乡,那时,更多的是对家乡的一种审视和反思;

而多年以后,当他以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身份再次拍家乡,在《夜幕将至》中,多了一份感叹和怀念。

从小村子走向大城市,又从大城市回归故里,往返之间,变的是菅浩栋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带给他的成长,不变的是他对家乡的爱。

每一个在外乡工作的人,似乎都能透过他的影片,联想到自己的家乡,也许它有点贫穷,也有点落后,在年轻的时候好想快点挣脱它,但是在外面的世界待久了,好像越来越怀念了。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小人物的大电影》纪录片、

《三百六十五》纪录片、

豆瓣、网络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1]《小人物的大电影》纪录片

[2]《三百六十行》纪录片

[3]《矿工变身电影导演:走出煤矿时感觉像刑满释放》| 中国青年报

[4]《他挖了15个月的煤,拍出了平遥最佳影片!》| 后浪电影

[5]《30岁之后,他拍出了这部平遥黑马》| 后浪电影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