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杨静远译本下载「写给恋人彼得潘柳林风声译者杨静远的青春之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08更新:2023-04-18 18:11:20

时间不是物质,本没有重量。

但双手托着这摞发黄变脆的老信札,我仿佛分明掂出了时间的重量。

这厚厚的一摞行密字小的信,躺在我的箱底柜角,已有半个世纪。经历了峥嵘岁月的颠簸磨洗,它竟然皮实地存活下来,得意地冲我眨眼,真有点儿不可思议……它不仅是纯属个人的温馨的私藏。它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类似一种文史资料,或回忆录式的文字。

《写给恋人》

作者:杨静远

商务印书馆 涵芬楼文化

★翻译界泰斗、《彼得·潘》《柳林风声》权威译者杨静远作品

★写给恋人的120通书信,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录,有对家人的爱恋,有对留学生活和环境的思考,有对祖国现状和未来的关切

★带我们回到那个不平常的岁月,架起沟通不同代人的心桥

杨静远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她192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书香门第,父亲杨端六曾任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务长,是我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母亲袁昌英是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珞珈三女杰”之一,是“五四”以来的著名女作家。

杨静远194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48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英语文学系。历任武汉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中国译者协会第二届理事。她所翻译的《彼得·潘》《柳林风声》《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广受读者欢迎。

但她最为珍视的作品不是她那些影响深远的译著,而是自己年轻时与恋人通信的记录《写给恋人》。这部书信集收录了杨静远1945—1948年留美期间写给未婚夫的120通书信,这些信件不仅是个人的温馨私藏,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重温这些早年的信,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将我们推回到那不平常的岁月。

1

40年代中国留学生的心迹

富有纪实色彩的“青春之歌”

20世纪40年代是个改天换地、风云际会的大时代。作者自武汉大学毕业后,孤帆远渡重洋,去探寻那广阔的未知世界。她抱着殷切的求知渴望,怀着对哀鸿遍野的祖国的苦苦眷恋,对母亲大地上正在演出的惊天地的历史剧的向往和疑虑,将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悉数倾注给故乡的恋人。

这些信札是40年代留学生活的写照,其中有对家人和恋人的思念与爱恋,有对留学生活和环境的观察和思考,更有对祖国现状和未来的关切。杨静远以一颗海绵般多孔的心,将几年的经历努力捕捉、吸吮、存留。她像一个勤奋敬业的摄影记者,不放过每一个从眼前掠过的人物、景观、场面,以及自己的感触、体会、思考、认识,将它们一一采撷摄取,固化为成文的图影。

书信的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宗教、教育、文学、音乐、校园生活、异国风情、景物素描等方面,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一个特殊时代的历史面貌和一个特殊阶层知识青年的心态,可说是另一类型的“青春之歌”,具有了纪实文学的雏形。

在这些书信中,作者评人论事只凭朴素的理性、良知、直感,发自内心,真诚无伪。它们不仅仅表露了个人的心迹,也折射出一个历史时期一批把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看得至关重要的青年人的心态、认识和价值观,反映了70年前的部分留学生对外面世界的接纳和排拒,对巨变和阵痛中的祖国休戚相关祸福与共的解不开的情结。

同是对往事的记录,书信不同于回忆录,它们是未经打磨加工的原始素材,粗糙、残缺、夹带泥沙却原汁原味的出土文物。这些书信的内容尽管芜杂零散,却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瓷瓶的碎片。当20 世纪退入人类史册,人们似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再回首顾盼一眼那渐渐远去的岁月。这些书信或许能为读者奉上一枚小小的可供咀嚼回味的橄榄。

2

贯穿着思想交流的爱情

温情脉脉而历久弥珍

《写给恋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情书”。爱情有如一根红丝线,将原本游离散乱的贝壳,串成一条闪耀着生命华彩的项链。

杨静远自述,当她认识她后来的恋人顾耕后,第一次感到和一个男孩谈话是这样自然,丝毫不觉腻烦,像一个孤独的音符,遇到频率相同的另一个音符,在共鸣中发出美妙的谐音。她曾用小纸片给顾耕抄了课程表,背面是一幅水彩小画,画着刚学步的两个男女小孩儿的背影,手拉手站在海边沙滩上,望着曙光映红了的茫茫沧海。还配了一首英文诗,大意是:

黎明空旷的沙滩上,

两个小小孩儿蹒跚而行,

凝望着、惊诧着大自然的宏伟壮丽

无边无际地伸向远方。

顾耕也在他的课程表背面回了一首中文诗《应》:

海岸沙滩上的晨曦,

我补织一袭罗绮,

梦,覆着轻纱,是无际,

邂逅逼真了虚幻,

我愿把炫目的贝壳赠向你,

虽然那是陈旧的过去。

投一个招呼,遥远的赤子之颜,

披着蓝天,涉水又爬山。

过去了秋空,还抚慰白鸟,

绿波没舍弃了温暖。

喝尽这滴最后苦酒,

沸腾了热,燃烧了火,照亮了未明;

不是漆黑,

什么是我们生命?!

你创造出同一意境,

无怪要把贝壳向你赠。

“星光”已装饰了我们的窗,

我们正装饰别人的梦。

提携着朝阳,

给生命描画上鲜明。

——1944.11.7

这大概算是他们之间的第一封情书。他们很快相恋而相知。

在杨静远远赴重洋与顾耕离别到重逢的三年多里,他们之间唯一的情感纽带就是书信。这些信是自然的“情书”,却也包含有大量硬性的内容。杨静远与顾耕在信中交换读书心得、见闻、观点;讨论至为严肃的大话题:政治、革命、国家前途、世界大事;探究人生的方方面面:社会、哲学、宗教、教育、文学艺术;描绘周边的人和事;商议面临的种种需要做出抉择的现实问题——学业和恋情,家庭、事业和前途,乃至生死。

杨静远说:“如一位相知的朋友说的,我们的感情看似浪漫,实则是建立在理性和认知的坚实基础之上,因此才经得起时空的检验。” 而爱情是无坚不摧的强力软化剂,能把最硬性的话题浸润得温情脉脉,诗意盎然。三年的频繁通信,思想的不断交流、对话与磨合,使这段情感历久弥珍。

3

不同代留学生之间的心桥

回望20世纪的一份纪念

现如今,随着国门洞开,留学大潮汹涌。想方设法出国,不遗余力地弄张绿卡,永久居留海外,远离不尽人意的故土,已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梦想。以留学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大量上市,形成了文坛方兴未艾的一大景观。但这类作品几乎清一色是近年的留学故事,有关老生代和中生代留学生的记述,则付阙如。

有些年轻朋友不解地问杨静远: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宁,前景迷茫,你如留在国外,也可能成为一位有成就的华人学者。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可你偏要急着赶回来,结果落得半生坎坷。你不觉得亏吗?不后悔吗?倘若时光倒流,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怎样做?

杨静远回答:不后悔;如果再次选择,我还是选择回来。

为什么呢?

她希望隔着历史的河道,与现在的年轻人对话,交流,沟通。或许这些信便能构成一架桥,帮助缩短不同代人的心理距离。

正如钱宁先生在《留学美国》中所述,中国学子自先驱容闳以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构成了一部时断时续、时冷时热的曲折多变的历史,总的目的都是为了发愤图强、振兴中华。它像一株树,一根藤,每一截都各有不同的特色和功能。《写给恋人》作为40年代留学生活点滴的写照,或许可以为这株大树添一片叶子。如果把当时的主客观情态,与今天做一比较,借以看到世态的嬗变、人们心态演化之一斑,也是文化社会学的一个有趣课题。

即可购买

《让庐日记》

作者:杨静远

即可购买

《让庐日记》是翻译家杨静远女士1941—1945年间的日记选编,记叙了20世纪40年代抗战大后方中国知识阶层的生存状态。杨静远女士以一颗热切敏感的心,对当时的文化名人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观察和评说,如朱光潜、冯玉祥、胡适、罗斯福等,也如实记述了战时艰苦条件下保持着蓬勃朝气的青年学子的思想变化和文化生活,以其私人记忆补足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记录。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