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驻军团部看电影的人「到驻军团部看电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1更新:2023-04-19 19:09:31

到驻军团部看电影

watch movie

□张超彦

涟水县石湖镇及周边乡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期驻军。

记忆中6423部队、6504部队、6437部队等先后驻过石湖,后期驻守的是隶属于滨海独立师的部队,驻军的团部就建在当时石湖果园关滩大队境内的废黄河堆上,是一片非常正规的营房。枪械所建在唐集公社外口大队,通讯站建在唐集公社松林大队,团卫生队和通信连就建在石湖街西圩门外,南禄公社也有驻军营部。各单位之间有石子路连接,这石子路也贯穿了石湖的东西街。在当时这种石子路很不简单,相当于现在的等级公路,我们叫它大马路。废黄河堆上还有地下工事,至今仍封闭,淮安军分区定期派人巡查。

驻军在此值得记述的零零碎碎的事很多,但在我们少年心中烙下深深印记的就是在驻军团部院内广场上看电影,这是我们那代人永恒的集体记忆,电影放映场是我们少年时代的精神殿堂。

那时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没有互联网可上,没有电视可看,没有图书杂志可读,连一张报纸都是稀缺资源,这时候一场电影带给我们的精神快感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我们这么僻远之地的居民竟然能不时地欣赏到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美妙动人的音乐,这在当时是多么奢侈的精神享受啊!

部队放电影时间并不固定,老百姓知道晚上有电影,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部队里有人透露出来,军队人员和地方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二是驻在周边的连队去看电影时也会暴露行踪。只要在晚饭后看到驻街西的部队提着马扎,列队往团部去,那十有八九是去看电影的。

小伙伴不管谁得到晚上团部放电影的消息,心情就会飞扬起来,立刻奔走相告。回家的脚步比任何时候都凌乱,催促妈妈赶紧做饭。虽然大人们刚从生产队下工回来,一身疲惫,但一听说要放电影,眼睛顿时也亮了起来,赶紧张罗一些简单的吃食填填肚子。有的孩子等不及,在衣服兜里揣把山芋干子就跑出家门。

于是在通往团部的路上就会看到这样的风景:大人们三三两两,一边迈着大步,一边拉着家常。孩子们时而团在一起嬉闹,时而奔跑追逐。偶尔还有个把骑自行车的载着心爱的姑娘一路打着铃铛在人们的笑骂声中向前窜去。前者呼,后者应,络绎不绝,一直到电影开映好久,还有人赶过来。

看电影不仅当场得到精神满足,相关的内容也是以后几天小伙伴们的谈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当观众,你就只能躲在旁边盯着别人的嘴巴当听众。谁也不想错过一场电影。记得有一回团部放电影,可我偏偏得了疟疾,恶寒怕冷,大被蒙身。就这样身体“筛着糠”,还是心心念念地竖起耳朵,听着电影场飘来的声音。无奈距离太远,隐隐约约的,听不真切,那心中很像一只馋猫盯着悬挂在梁头上的“猫叹气”,万般难受。

到了团部,得先在大门外等待,人越聚越多,到最后是人山人海。等部队都进场后,卫兵打开大门,老百姓们便一哄而进,跑到广场上,抢占影幕正面的“有利地形”。中间已坐满了部队,我们这些“蹭饭”的,只能在“桌角”上找位置,来太迟的得到影幕背后去看。

在团部的水泥场上,立着两个高高的铁杆,四边用尼龙绳固定着,中间扯着黑边白底影幕,极方正,一如部队叠成“豆腐块”的被子,很有部队特色。地方上的放映队总也扯不出这么齐整的长方形。望着这一方垂挂在放映场上的影幕,觉得很像欲行又止的孤帆,常常“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期待着早点启航。

放电影前各连队间要拉歌,歌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电影开始了。一般先放“加映片”,通常是《新闻简报》。毛主席经常在里面出来。那时我们对毛主席绝对崇拜,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消息从广播里传来,我们真的不敢相信,有种天塌地陷的感觉。

我们还会经常见到毛主席的常客:“肉罗墩”,那时不知他名字怎写的,我老把“肉罗墩”和“肉罗汉”联系起来。不过那个矮矮的小胖子,倒也名副其实。后来知道他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柬埔寨的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

《新闻简报》让我们大开眼界,但是也有人闹出了笑话,有一位邻居在电影里看到黑人,竟呕吐起来。他当然没有种族歧视的意识,只不过是孤陋寡闻,第一次看到有人跟自己肤色差异这么大,受刺激了。

有时也加咉一些科普类电影, 我看过一部电影,讲的是把苹果枝嫁接到梨树上,结出的果实叫苹果梨。

当时放电影用的是胶片,一部电影通常是四本胶片,长的电影也能有六七本。和正规电影院一样,部队放映时都用两台放映机,胶片间无缝对接,不需伸长脖子等换片子,很是过瘾。不过有时几个地方放同一部电影,要用摩托车来回传递胶片,俗称“跑片子”,那就不一定都能衔接起来。

那时候放的电影剧目不多,有些电影重复放几次。国产电影看过的有京剧《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杜鹃山》《海港》《龙江颂》《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故事片《青松岭》《金光大道》《侦察兵》《平原作战》《创业》《车轮滚滚》《钢铁巨人》《小螺号》《闪闪红星》《战洪图》《沸腾的小凉河》《地道战》《地雷战》《决裂》《第二个春天》《海霞》等等 。一些台词被小伙伴们经常挂在嘴上:“打一枪换个地方,不许放空枪”“你们的大炮是怎么保养的”“今天我们讲马尾巴的功能”……

有时也放一些外国电影。苏联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在十月》两部电影妇孺皆知。朝鲜的《卖花姑娘》看得观众泪流满面,后来知道这部电影的乐曲和剧本出自朝鲜“红太阳”金日成之手,两个导演之一的金正日后来成为朝鲜第二代领导人。还有一些罗马尼亚、越南的电影如《阿福》《森林之火》等。

也有我们不爱看的电影,如《钢琴伴奏红灯记》。《社戏》中说小旦唱了老旦唱,“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个电影就是演员站在钢琴边唱唱唱,唱到最后,观众的耐心被消磨殆尽,电影场上的地方群众只剩寥寥几人,实属少见。这种文艺片是“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是欣赏不来的。

类似电影还有阿尔巴尼亚《第八个是铜像》,当时大家看得一头雾水。后来知道这部影片的最大特点是倒叙,以主人公的七位战友扛着他的铜像去他家乡作为主线,每人一段回忆他的战绩。这种手法在当时迷惑了不少观众,你想倒叙再加七个片段连缀,能不让人头脑发昏?

当年有民间高人对各国电影做了精辟的总结:中国的新闻简报,罗马尼亚的搂搂抱抱,苏联的打打闹闹,朝鲜的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的莫名其妙。

1977年后,我们十多岁了,“文革”前的电影解禁,那段时间就觉得部队老放电影,都是过去没看过的,印象中有《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儿女》《平原游击队》《战上海》《上甘岭 》《打击侵略者》《红日》《战火中的青春》《林海雪原》《海魂》《战斗里成长》《风雪大别山》《钢铁战士》《 扑不灭的火焰》《金沙江畔》《暴风骤雨》《铁道游击队》《怒潮》《东进序曲》《回民支队》《柳堡的故事》《小兵张嘎》《兵临城下》《羊城暗哨》《铁道卫士》《苦菜花》《冰山上的来客》《锦上添花 》《李双双》《马兰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乔老爷上轿》《洪湖赤卫队》《打铜锣补锅》《刘三姐》《甲午风云》《早春二月 》《五朵金花》《一江春水向东流》《霓虹灯下的哨兵》《昆仑山上一棵草 》《林家铺子》等,让人目不暇接。原来电影中的世界可以这样丰富多彩!

这一场场电影,伴随着我们童年的梦幻和青春的步履,伴随我们长大成人。现在我们即将步入老年,静心想想,我们真的要感谢我们少年时期的精神殿堂。在这里,时常有一束光透进我们幽暗的心灵,时常有一股甘泉滋润我们干涸的精神荒原;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世界认识了社会,我们思考了青春思考了理想;在这里,我们知道了尊严不容别人践踏,弱小不能任人欺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