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电影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塑造台词特点和创作主题三方面解读老电影茶馆的魅力」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08更新:2023-04-20 05:32:28

文/周周(原创不易,禁止抄袭)

图/网络

一个茶馆三幕戏,葬送三个时代。——老舍

电影《茶馆》

电影《茶馆》改编自老舍先生所著的同名话剧,主要以一间坐落在老北京城的“裕泰茶馆”为背景,讲述了往来于茶馆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反映出了上个世纪初到解放前夕,旧社会的老百姓们在动荡中所经历的苦难和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影片于1982年上映,上映前,老舍先生这部《茶馆》已分别于1958年、1963年和1979年以话剧的形式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出演,在话剧的舞台上,老艺术家们表演精湛,完美诠释了作品,致使《茶馆》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保留至今的常演常新、经久不衰的剧目,截至2019年,《茶馆》的演绎已超过700场。

因此,影片是在忠实原著风格以及结合了舞台演出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电影手法进行拍摄的,通过打破舞台上空间的局限性,使得银幕上的《茶馆》更为立体化和生活化,以另一种表现形式展现出作品的魅力。电影《茶馆》上映后,于1982年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优秀影片奖特别奖”,和于1983年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那么,在本文中,我将从人物塑造、台词特点和创作主题三个方面对这部经典老电影《茶馆》进行个人的解读。

老舍先生

01、人物塑造:浮雕式的人物群像,教科书式的演员演技,塑造丰满立体的银幕角色

影片《茶馆》中,短短两小时,出现过的人物高达70多个,光有名有姓就有50多个。小小一间茶馆,人物纷呈而至,有的从片头贯穿到片尾,有的瞬息即逝,但不管什么身份,不管主角还是配角,他们都有各自鲜明的性格特点,加上演员出色的演绎,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串起来宛如一幅浮雕。

尽管角色众多,性格迥异,但我们依然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1)正面人物:如常四爷、秦仲义

先来说说常四爷。

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常四爷,这个角色代表的是在那个腐朽不堪的年代里,始终秉持正义、忠肝义胆的爱国人士。他看到乡下妇人穷到没饭吃跑到茶馆里卖女儿,无人理会之时,站出来施舍;他虽是个旗人,但对晚清政府的昏庸迂腐愤愤不平,但只因愤恨地说了句“大清国要亡”而被抓进监狱里一年多;出狱后,他依然坚持参加了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尽管常二爷一辈子刚正不阿、专打抱不平,但这种耿直倔强的性格并不能改变在大环境背景下个人的悲剧命运:从监狱出来后他自食其力,挑着扁担卖青菜,到最后,竟沦落到垮个小篮子卖花生米的悲惨境地;他“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不受外国人欺侮”,结果发现在兵荒马乱中,“老朋友们一个个地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头”,一腔爱国热情也只得随着炮火化为灰烬。

晚年的常四爷

再来说说秦仲义。

秦仲义和常四爷不同,如果说常四爷是空有热情的爱国者,那么秦仲义代表的便是企图通过“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在影片中,有一幕印象尤深:当乡下妇人到茶馆里卖女儿时,秦仲义下意识地想从兜里掏出点小钱救济,上一秒,还是笑脸盈盈,下一秒,手还没完全伸进兜里,秦仲义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把手一摆,用低沉的声音道:“轰出去”。

上一秒,刚想从兜里取钱

下一秒说“轰出去”

在诠释秦仲义内心微妙的心理变化上,演员杨立新的演技不得不令人折服,表情、动作都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秦仲义的内心:一开始想帮助妇人,但是转念一想,这样的施舍并改变不了广大贫苦百姓的困境,只有开工厂,办实业,才能让穷人有活干、有饭吃,才能救国,于是只好抑制内心的同理心,让王利发赶走妇人。

秦仲义

然而,秦仲义“实业救国”的愿景最终也落空了。在片尾的军阀混战时期,他四十年的心血被国民党政府抢去,而且拆了:

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

无论是义愤填膺的常四爷,还是胸有抱负的秦仲义,他们作为影片中的正面人物,每次出场,都深化了电影的主题表达,反衬旧社会时期政府的丑陋黑暗。

(2)反面人物:如刘麻子、庞太监

反派人物的出场,不仅可以反衬正面角色的可贵,而且通过与正面角色的冲突,能够丰富并推动故事的发展,同时也凸显了人性的黑暗面。在电影《茶馆》中,靠拐卖人口挣钱的刘麻子和阴险乖戾的庞太监就属于这类角色。

先来说说脸如其名的刘麻子。

刘麻子

刘麻子不仅长得丑陋,内心更阴暗不堪:为了赚钱,专做些说媒拉纤、拐卖妇女的勾当;对迫不得已出来卖女儿的乡下老实人不仅没有丝毫怜悯,反而敲诈一把——给对方10两银子,自己赚190两银子,赚了整整19倍差价!

刘麻子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除了可以反衬清朝末年社会的病态扭曲,而且通过刘麻子的职业反映了当时老百姓们生活窘迫——因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靠卖女儿为生。

再来说说庞太监。

谁在买媳妇儿?是上了年纪、没有生育能力的庞太监。

看到乡下丫头的庞太监

庞太监代表的是维新变法时期,主张维持落后的封建统治的清王朝势力。在庞太监这个人物身上,有两幕戏最为关键:一是通过买乡下丫头当媳妇这一桥段反映晚清政府的贪婪迂腐;二是其刚到茶馆时,与代表维新变革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的唇舌交锋,通过这场代表两股势力的交锋,反映了影片里的第一个时代背景——戊戌年间,尽管变法失败,但也无法阻止腐败透顶的清王朝在革命党的势力下步入末路。

(3)中立人物:如王利发

王利发作为“裕泰茶馆”的老板,贯穿全剧三个时代,他的角色偏中立:

对于生意,他勤勤恳恳,一辈子紧跟时代潮流进行茶馆的多次改良,只为小心维护父亲传下来的祖业;

而也正是为了保障茶馆的稳定经营,他不敢反抗每天到茶馆里敲诈滋扰的官僚权贵、 恶霸地痞等恶势力,只得笑脸相迎,也常常提醒茶客们“莫谈国事”,谨防惹祸上身。

然而,尽管王利发做了一辈子的“顺民”,社会的魔掌依然伸向了他:军阀混战时期,茶馆被国民党势力霸占,改做新式妓院,王利发50多年的心血荡然无存。(话剧里的王利发最后不得已还在茶馆里上吊自杀)

晚年的王利发

王利发代表的是一辈子只求安稳而不得的广大老百姓们。他的悲剧、茶馆的由盛转衰,都反映了20世纪初到解放前夕,老百姓们在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

无论是常四爷等正派人物,还是刘麻子等反面角色,又或是世故圆滑的王利发,无论镜头的多寡,这些角色都对反映影片的时代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烘托主题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观众们对这些角色的爱与恨,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老戏骨们出神入化的演绎,比如庞太监,观众越觉得庞太监变态丑陋,恰恰说明演员童超把这个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在与秦仲义的唇舌交锋后,演员童超把庞太监的气急败坏演得十分到位

02、台词特点:口语化的语言,京味儿十足的台词,引领观众代入20世纪初老北京城的生活

《茶馆》是一部地域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电影。如何让观众瞬间代入到20世纪初老北京城里的生活?答案是:通过语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原著《茶馆》语言平实,十分接地气,影片也基本上保留了其特色。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2点:

(1)口语化表达

口语化表达主要体现在多用富有节奏的短句上。影片中使用短句,不仅可以有效地让观众感知到说话者的语气和情感态度,还能让观众产生“现实中的人就是这么说话”的感觉,从而拉近观众与银幕中角色的距离。

比如秦仲义初到茶馆时,王利发奉承地请他在茶馆里坐一坐,他说“我不坐这,也不喝茶!”两个小短句,八个字,便把秦二爷的傲慢硬气演绎出来了。而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拒绝别人的请求时,用的就是类似短句。

又如两个逃兵在和刘麻子讨要同个媳妇时的对白:

刘:说说吧!啊,说说!

老林:老二,你说啊。

老陈:哥,这话还得你说了吧。

老林:你说吧!

老陈:你是哥嘛这话还得你说!

刘:这二位谁说还不一样啊!

看到这些台词,不用看画面,观众们就能脑补出两个欲言又止的男人,和一个干着急的媒人坐在一起的有趣场景。这些都是影片中多用短句带来的魅力:让场景更具生活化,观众一下子能融入其中。

(2)京味儿十足

“裕泰茶馆”坐落在老北京城,因此要想让观众有强烈代入感,在台词的斟酌上,还得多使用具有京味儿的语言。影片中台词的“京味儿”主要体现在以下2点:

①多用儿化音

北京人的生活中,儿化音的使用无处不在,影片中的台词大多也使用了儿化音。比如刘麻子看到常四爷和松二爷在喝茶时,问候道“二位爷,早班儿呀!”;又如常四爷在讽刺国人崇洋媚外时,嘲讽道“我这儿正琢磨那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得有多少洋玩意儿!”等等,这些儿化音的使用都让人物对白充满了浓郁的老北京色彩。

②多用动词肯定和否定并列代替疑问句

除了儿化音,老北京人说话句式独具特色,常常通过动词肯定和否定并列代替疑问句。比如刘麻子为自己拐卖妇女的勾当辩解“我要不给他帮忙,他还许找不着买主儿呢,是这话不是!”;以及秦仲义来到茶馆开口便是“我来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做生意不会”;又如王利发的孙女王小花想吃碗面,其母亲说“可谁知道买得着面买不着呢!”

用“是这话不是”代替“是不是这话”、用“会做生意不会”代替“会不会做生意”、用“买得面买不着呢”代替“买不买得着面”,类似北京话里惯用句式的使用,不仅显得台词抑扬顿挫,颇具曲艺之感,而且更符合北京人的表达特点,更接地气,能让观众迅速融入人物的生活状态中。

影片中还穿插着京津地区的特色快板

03、创作主题:以茶馆的兴衰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动荡黑暗,揭露三个不同时代的严酷社会现实下老百姓们的苦难生活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影片《茶馆》的经典之处在于把三个时代的悲剧都在一间小小的茶馆里展现出来:

时代一:维新变法失败后,满清王朝摇摇欲坠

这时候的茶馆人气较旺,百姓们还常到茶馆里喝茶聊天,看似其乐融融的茶馆,一些细节处却暴露了此时社会的封建黑暗之处:有清王朝的特务到茶馆里监视,倘若有人表示对皇朝不满或反抗之意,将被视为革命党抓到监狱里。常四爷坐牢的缘由就是随口说了句“大清国要亡”。

而秦仲义和庞太监的唇枪舌战也反映了此时处在维新变法的敏感时期,尽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抵制了这场运动,变法以戊戌六君子被杀失败告终,但革命的焰火愈演愈烈,腐朽的清王朝在革命党的反抗下最终走向灭亡。

茶馆生意兴旺,却不平静,折射的,正是此时不堪一击的清王朝。

时代二: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

北洋军阀混战以袁世凯上台为始,混战持续了20多年。这20多年的动荡里,茶馆经营惨淡,王利发迫于生计,不得已把一部分改造成公寓,供大学生租用,但茶馆依然无人问津,为什么?因为老百姓们喝不起茶了。

这时候老百姓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是在炮火连天中夹缝生存:军阀在街上随意抓人,贫苦大众流离失所,四处逃亡。昔日被卖到庞太监的丫头康顺子因为被家人赶出家门,转而投奔到茶馆里当洗碗工;出狱后常二爷被迫自力更生,靠卖菜为生;丑恶的刘麻子称得上恶有恶报,最终被军阀误抓去杀了。

茶馆的衰落,反映了此时底层人民生活愈加困苦。

王利发的妻子王淑芬

时代三: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

“裕泰茶馆”迎来的第三个时代是在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此时的社会,虽然军阀混战结束,抗日战争结束,但北京依然笼罩在国民党政府统治的阴霾下,历经20多年动乱的茶馆,已十分萧条败落。

就算家里吃不起白面,王利发为了维持生计,依然厚着脸皮从刘麻子那里招了个女招待,为的就是吸引客人,传承祖业。但年迈的王利发却不知道这其实是小刘麻子伙同特务的计谋——等女招待一来,便借机把茶馆改造成妓院。

电影最后,是三个主人公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齐聚茶馆回顾一生,在这场最后的交流中,唯唯诺诺一生的王利发第一次发出了内心的控诉:

我想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没干过缺德的事哎,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哎,我得罪了谁了!就那帮狗男女们,他们可都活得有滋有味,干嘛就不许我吃窝窝头啊,谁出的主意?!

三个平凡却悲惨的老好人互诉衷肠,各自告别前,三个老人围着桌子为自己凄苦、也即将了结的一生提前撒上了纸钱。这纸钱,也是撒给茶馆的。茶馆就此消亡。它的消亡,不仅暗示了芸芸众生在黑暗社会的大背景下终难获善果的命运,同时也埋葬了三个旧时代,暗示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王利发与常四爷的最后一面

可以说,影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以茶馆的兴衰作为暗线,反映了三个不同的时代——从思想封闭的晚清时期,到烽烟四起的军阀混战时代,又再到暂时还被压制的国民党统治阶段,老百姓们的命运却是大同小异,都是一样的不安稳,一样的困苦悲惨。通过这样的叙事手法,表达了影片的主题:对过往三个黑暗时期的不满和痛斥,对贫苦大众的同情和悲悯。这其实也是老舍原著中所想表达的。

04、总结

电影《茶馆》是一部让人动容的经典作品,尤其看到最后三个老人一起在茶馆里撒纸钱的一幕,更是让人潸然泪下。影片之所以经典,离不开老戏骨们演绎的丰富而极具个人特色的人物,也离不开独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台词给人的代入感,更离不开这部作品所带领我们回顾的三段悲惨国史。

这些历史,影片中所痛斥的,这些一去不复返的吃老百姓血的苦命年代,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永恒的主题:只有国家安定,只有社会光明,老百姓们才能迎来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往期推荐>>>

如果半年都不刷朋友圈,你会怎么样?

读夏目漱石《我是猫》,解析小说中“讽刺手法”的运用

读《社会性动物》,从攻击性心理分析“V字仇杀队”的复仇行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