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显正街教堂「显正街记忆|老街流影汉阳剧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68更新:2023-04-20 15:23:13

原创 麻建雄

汉阳区文化馆到阳新路是显正街中段,新中国成立后,曾是汉阳的文化娱乐中心。汉阳剧场、汉阳文化馆、显正街小学都坐落在这里。这个中心,1960年代中期移至钟家村。

汉阳剧场前,有一个蛮大的院子,院子大门两边,则有两块两层楼高的大幅电影广告牌,那牌上常常根据所放电影不断更换内容。一般是把设计精美的电影海报,用水粉画的形式画上去,引人入胜、精彩纷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院门外又是一个小广场,是街上伢们娱乐活动的中心。读小学时最热闹,逢礼拜天和节假日,这里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有打克郎球、看西洋镜、用气枪打气球的;有转糖人、拉棉花糖、扯糖稀子、卖蒸糕的;有时也有"玩打"(卖艺)耍猴、变戏法的,师傅腰系板带、赤膊赤脚,舞枪弄棍、弯铁吐火.

过年时,这里更是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舞龙灯、采莲船、玩蚌精的也来助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硫黄味的烟雾充满剧场两边的显正街,有点乡里赶大集的味道。

最吸引我的是租"娃娃书"(小人书)的小摊,它在剧场门口摆的阵式最大。好几个摊子一溜摆开,竹床、门板上都摆满了书,每个摊子准备了很多小板凳、长板凳,供看书的伢们坐。也有"挖地脑壳"(摆摊子)、"撮虾子"(干非正式职业的零活)的,用几张废纸铺在地上,将小人书摆在上面,周边蹲着、站着看的人也不少。

我最喜欢到一位姓傅的爷爷书摊上看书。傅爷爷长得慈眉善目,长长的白胡子挂在胸前,总穿一件灰色的中式对襟上衣。他的书清一色用一张牛皮纸装订成新的封面,又用中国画白描手法涂淡彩画上插图,很吸引小伢们。

傅爷爷有张大白胡子黑白肖像照片,在汉阳青松照相馆橱窗摆了很久。现在武汉知名的漫画家"落子"就是他儿子,在市美术馆、图书馆总能看到"落子"义务帮市民画漫画肖像的身影。"落子"是我三中学长,年轻时在汉阳公园做美工,他叫傅怀康,大家都亲切喊他"落子"老师,把他的真名倒忽视了。

小人书书摊 昌庆旭供图

我在"娃娃书"书摊上,初看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故事》《儒林外史》《杨家将》和《东郭先生和狼》这些古典名著和故事,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智取华山》《铁道游击队》《红日》《风雪大别山》和《苦菜花》这些歌颂英雄打仗的书。也从"娃娃书"上认识了刘旦宅、刘继卤、贺友直、华三川这些著名的连环画家,并开始临摹他们的作品,"娃娃书"是我美术的启蒙老师。

坐在书摊小板凳上看娃娃书,上瘾时爱不释手,头一弯下,就顿时"埋在"书里了。有时偶然抬起头来,竟发现后面还站着个看"香姻"(贪便宜)的伢。毕竟看书是要钱的,所以我们有时租看,有时也看"香姻"。那时,租一本书1分钱,都是过早攒下的钱,一次看几本还是蛮贵的。小人书很有魔力,一页一页翻动,一幅幅画卷就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好像进入了艺术的百花园,姹紫嫣红,增知励志,总看得不思回家。

好多年后,落子告诉我,他父亲原是区防疫站的美术干部,"三年困难时期"时,因身体不好被"动员"回家,这时,他祖父、祖母又相继病逝,落子兄弟姐妹六人,仅靠当医生的母亲拿工资,养不活这一大家人。于是,他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小人书,到汉阳剧场门面出租。这些书都是他父亲历年在新华书店精选的,每次买两本,一本藏在箱子里,一本给伢们看。看的这些本,又把封面小心拆下来收藏,画上新封面,打上桐油,所以特别受小伢们欢迎。

落子父亲租书的收入贴补他一大家,熬过了那个艰难的岁月。没想到,"文革"中,有人揭发他家藏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小人书,一帮人半夜三更闯入家中全抄去,并一把火烧为灰烬。

小学毕业后,初中三年,又读高中。我和几个同学用零用钱到钟家村的新华书店,买了马列著作《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和《哥达纲领批判》。在汉阳剧场正对面的晴川巷,离那个娃娃书摊不到百米的陈杰生同学家,组织了个"马列学习小组"。每周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一人读一段,大家慢慢领会。

我从一个看娃娃书的伢,一下变成了一个看马列书的"积极分子"。但我们只是一个积极的分子,并领会不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那些深奥的理论,还总觉得马克思不应该把共产主义比喻成幽灵,共产主义怎么能说是幽灵呢?心里这样想,但口里不敢说,知道说了会"掉得大"(结局很悲惨)。直到后来参加工作,在党校学习后,才"搞清白"(搞清楚)一点点。

"文革"前,汉阳剧场上映新片,我是每部必看。特别是逢年过节,母亲会把新上映的所有电影的票买全,我在票上用铅笔注明哪天看的日期。大一点也和同学、邻居站在剧场门口"飞票"(买有票不看的人手中的票),那也有一种乐趣,有做一件事从努力到成功的快感。《野火春风斗古城》《渡江侦察记》《早春二月》《青春之歌》《刘三姐》《五朵金花》《小兵张嘎》《洪湖赤卫队》《红旗谱》《红珊瑚》《回民支队》《南征北战》和外国电影《流浪者之歌》《雾都还儿王子复仇记》《冰海沉船》都是那时上演的电影,这些电影里传达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街上的伢们。

这些电影的插曲,都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流行歌曲,我都喜欢听,也基本都会唱。不知道怎么原因,一直到现在,我只要一听到电影《红珊瑚》那首插曲《珊瑚颂》,"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就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当年穿着那件枣红色呢大衣的倩影英姿。

男演员王心刚、女演员王晓棠是我的偶像。1960年代初,他们与中国 22 电影明星的大照片,赫然醒目地挂在每家电影院的前厅或回廊,包括我也喜爱的赵丹、于洋、孙道临、陈强、崔嵬、谢芳、田华、秦怡等演员。

不知道是谁的好点子,把明星的照片、电影剧照和主题歌印成香烟盒大的小照片,相互传送。让街上卖"洋画"(一种火柴盒大的小纸图片)的小摊多了一个品种。有的同学把黑白照片,用一种水性颜料涂成彩色,在反面写上赠言。这些小照片如明信片一样,成为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赠的礼物。母亲凡收到学生赠送的这些小照片礼物,都会小心翼翼地珍藏在一个小盒内,她一直保存到她离开这个世界,又转交给了我们手里,让我珍藏到了如今,它让我产生了一种十分特殊的情感,那不仅是包蕴了母亲与她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深藏着母子情丝,更是那个时代的印痕。

那时,小伢们心中也有偶像,也追星。但除了电影明星外,他们更追电影里和书本中的英雄人物。当代的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古代的岳飞、花木兰、杨家将,国外的保尔·柯察金、卓娅和舒拉等。追星不仅仅是一种时髦,更多的是要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动力。那些有着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忠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的英雄们,成为伢们的榜样,他们也深深感染着我们,一想起他们,就会让我想起那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想起无边旷野战马嘶鸣的场景,想起挥舞长剑、冲锋陷阵的时代先驱,他们让我们这一代青年热血沸腾,永远向前,勇敢地去追逐时代的光辉。

当然,一代代的人终得过去,但不管时代怎么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一个民族崇尚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观念。一个伟大的民族,要有伟大的民族英雄,也要有多数民众敬慕崇拜英雄,当今,我们应该让"英雄崇拜"重新成为新时代的流行色。

"文革"中,剧场把明星的大照片全部拆除,换成了毛主席语录或最新指示。新中国成立后所拍的故事片一律不让放映,听说其中三分之一(约200余部)被定为"大毒草",受到大规模批判,包括《舞台姐妹》《五朵金花》《红日》等等这些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电影行业把当时的"八个样板戏"搬上银幕,我们轮换看这八部电影,里面的主要唱腔、台词、过门、开场音乐都基本上唱念得滚瓜烂熟。

样板戏电影在人物刻画和塑造上严格依循所谓"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不知是哪位"高人",还建立了个"十六字"的银幕修辞规范,即"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只要人物一出场,我们都可根据人物的远近、大小、光线的暗明、镜头的俯仰关系,一眼看出哪个是正面人物、哪个是反面人物。直到"文革"快结束时拍的一部《难忘的战斗》,才出现一位账房先生,观众在电影快结束时才看清是个坏蛋。这段时间的电影,如《艳阳天》《金光大道》《创业》等故事片,尽管还没走出"三突出“的桎梏、已足以让观众一饱眼福,有点街谈巷议的话题。

"文革"中,电影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当时有段顺口溜:中国电影是新闻简报,越南电影是飞机大炮,朝鲜电影是哭哭笑笑,苏联电影是洋枪洋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是莫名其妙。后来又出来罗马尼业电影,大家评论是搂搂抱抱。但罗马尼亚电影很受欢迎,第一轮上演就一票难求,剧场门口出现贩票和飞票的场面。198O 年代开始,电影内容又出现首花争艳的局面。

有趣的是,2003年 11月28日,中国电影金凤凰奖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100 多名电影明星汇聚武汉杂技厅。我有幸与偶像王晓棠一起,向《回民支队》电影中马本斋的主演里坡先生颁发了特别荣誉奖。更早的1988年元旦,还请田华、陈强、程之、刘琼和唐国强等新老电影明星30多人来汉商集团联欢,我与陈强、程之两位老演坏蛋的老艺术家坐在一起,怎么看也是两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汉阳剧场有时也轮番上演戏剧。京、汉、楚、豫、越、评剧和黄梅戏,话剧和歌舞,我"巴不得"(恨不得)场场赶。演戏和放电影不一样,开场后,剧场侧面的出口就开了,我有时与街上的伢们"瞅眼头"(找机会)溜进去看点"香姻"(占便宜)。大家都惧怕碰上一个称为"瘪鸡"的守门人,他用断手甩打得小伢们很痛很痛,碰上他,伢们就像燕子飞。

儿童舞台剧《马兰花》演出数场,街上和区内的中小学都包场观看。"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这首质朴的童谣,是当时学生中的流行曲,大家传唱了好长时间,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如今,每当回想起这首童谣的旋律,仍让我心灵悸动,好像回到了那难忘的童年。

1990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和社会录像放映点增多,新的院线经营形式出现,传统影剧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大部分停放电影。

1983年,由于汉口民众乐园整体开发,武汉市豫剧团合并到汉阳剧场。该团每年在武汉和周边城市演出300场次左右,后也因文化市场变化,由艺术表演为重点转向从事文化多种经营。汉阳剧场先后开办"阿西门"舞厅、歌厅、录像厅,文化经营的十八般武艺都演了遍,后来干脆转型开起了饺子馆和儿童游泳池等,但怎么折腾都难有当年辉煌。现已拆除,改作医疗机构。

汉阳剧场是两代人的记忆,它当年给显正街带来的活力和时尚,给予我们的梦想、知识和快乐,仍然鼓舞、激励和温暖着我们,让我们的人生升华起追求和能量。

售书:卓尔书店 视觉书屋 德芭与彩虹 邗江古籍书店

孔夫子旧书网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阳

编辑:水手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