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电影,爸,我一定行「首部全国上映的潮汕话电影独家专访爸我一定行的导演」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30更新:2023-04-20 16:52:05

昨天,一则《潮汕方言电影登陆全国,这次要带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电影院!》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据该文介绍,由潮籍青年导演蓝鸿春,郑润奇编剧并主演的本土方言喜剧电影《爸,我一定行的》预计8月末全国上映。

记者获悉,这是首部潮汕方言院线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一对潮汕父子两代间的冲突和羁绊,两人从误解对立到互相支持和解的故事。片子不仅有两代之间真挚感人的父子情,更不乏对各种上千年积淀的潮汕区域特色文化的多面展现。

充满潮汕本土气质的预告片推出后,一时间,许多潮汕籍网友们都纷纷转发,并留言要组团去看电影。南方+记者也在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蓝鸿春导演,了解更多关于影片创作背后的故事。

南方+:请问创作这部影片的动机?

蓝鸿春:我和狗哥(郑润奇)都是潮汕人,拍这部电影是我们一次结缘吧。我们在2016年认识的,那时候狗哥第一次来到深圳发展,我的公司刚好在他的公司附近,就这样认识了。我们一直都想做一部关于潮汕文化的电影,有一次彼此谈到了,就开始思考,如果我们要做这么一部电影,要表达什么?我们俩的第一感觉,就是想要讲一讲我们的潮汕父辈。

我是80后,狗哥是90后,我们都认为现在的潮汕人,其实分为两个梯队。我们80、90后这一梯队,与我们父辈这一梯队是两个很不同的层面,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狗哥爸爸那辈正值青春,他们外出闯荡,身上有那种敢干、坚韧的品质。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没有父辈那么坚韧,但是我们思路跟视野更开阔,两代人有很多价值跟文化上的冲突,我们觉得这一点特别值得去讲。所以很想通过电影去表现我们潮汕父辈这代人身上的精神,这就有了我们电影的初衷。

南方+:影片是否有故事原型?

蓝鸿春:这部电影名叫《爸,我一定行的》,其实就是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人想对我们的父辈说的一句话,一句发自内心的呐喊,这是故事的由来。故事的背景素材很多来源于我们俩很真实的一些经历,包括狗哥在高中时期,不是很爱读书,也很叛逆的这些形象,都植入进电影中去。整部电影的故事其实特别接地气,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是源于我们真实的经历和感受。

南方+:影片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开始拍摄?能够分享一下创作的历程吗?

蓝鸿春:我们在2017年初萌发拍电影的想法,年底就杀青了,但后来为了精益求精,多次补拍,今天3月底才真正杀青,中间经历过很多不容易的事情。我跟狗哥第一稿剧本出来的时候,当时没有人给我们赞助,我们当时就想,哪怕最后没有人给钱,我们就自己筹钱。哪怕只有几十万不到一百万,也要把它拍出来,当初就是秉着这么一个念想去做的。后来,很多在深圳创业的朋友,包括以前的同学,他们知道我们是特别真诚和用心去做这么一部潮汕文化的电影后,慢慢地就开始有在费用上支持我们。

南方+:据说这是首部潮汕方言院线电影,为何选择潮汕话对白?

蓝鸿春:我们之前看过一些以潮汕人为题材的电影,但是觉得特别假。所以我们拍摄前就在考虑,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用一个纯普通话的形式讲出来,就会丢失掉大量潮汕本土很原汁原味的东西,要想保留原汁原味、有潮汕人精神面貌的电影,就一定得本土化。所以潮汕话的部分,是我们还特别坚持的。影片中许多真实生活中会发生的场景,我们都会用潮汕话去还原。台湾那些成熟的电影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当初也是坚持以台湾电影作为我们学习的方向,像《海角七号》这些。

南方+:影片有超过2000名潮汕人参演,素人演员出演,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如何克服?

蓝鸿春:我们一开始是通过狗哥的公众号做网络海选,海选了大概三四百人,在去年7、8月份的时候面试了很多人。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怎么面对镜头,但是挑出来的都是我们要的,底子好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拍,让他们进入状态,拍出他们最真的一面。参与的人都会特别真心地想把这件事情做好,他们也理解我在拍的时候多次NG是为了片子更好,基本上没有怨言。拍摄整个过程真的是“老天爷保佑”,有非常多的困难,但是都顺利拍下来了。

南方+:本片得到著名潮汕艺术家方展荣、李树浩(水鸡兄)、陈锦标、苏细珍等资深老前辈的客串支持,这些潮汕老戏骨的出演,为本片增加了许多潮汕特色。这些老前辈有给予什么支持吗?

蓝鸿春:我们从小看着这些前辈老师的小品长大,所以这次拍摄潮汕文化电影,慕名请他们出马,他们真的是非常真心地支持我们。你们可能都没看出来,饰演老校长的标叔,今年都80岁了,还为了我们推了别的演出,我们都非常感动。而且他们都非常信任我们,放开手支持我们拍摄。

南方+:这部影片拍摄场地主要在哪里?

蓝鸿春:我们在去年特别是6月到8月的时候,去了潮汕大部分地方踩点取景,最后选择了潮阳金灶作为主场景,因为那里比较纯朴,保留着许多潮汕乡土的东西。此外我们在潮南峡山、陈店,还有汕头很多地方都有取景,部分场景在深圳拍摄。

南方+:你们对影片寄予了怎样的期待?

蓝鸿春:我们一开始的目标非常简单,就想去说潮汕的故事。因为我们真的是在这个地方长大,对老家特别特别有感情,又因为在外面奋斗,对老家有更多的眷恋,特别想把老家的东西说给外面的人听。

之前有个朋友看完这个片子,他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很爱潮汕,就应该去看这部电影,如果你不是潮汕人,想了解潮汕更应该去看这个电影。”外面很多对潮汕的评价都不太真实,我们作为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人,觉得其实潮汕文化传承得特别完整,没有很大的文化的断层,本身也很淳朴,是一个文化厚实的地方,它不是其他人理解的那样,说潮汕人只会做生意赚钱。

我们觉得只要把潮汕真实的一面做成一个本真的故事,那可能对外面人来说,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故事和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我们不只是想让潮汕人看到这部电影,我们想让更多对潮汕文化有好奇心的人,能通过这部电影,看到真正的潮汕。

南方+:拍摄过程中,最让你们感动的是什么?

蓝鸿春:我们在金灶那边拍的主场戏比较多,然后有一个家庭的场景,是一对六七十岁的退休夫妇借给我们拍摄的。我们经常要拍夜戏,拍到晚上10点多11点,而乡下地方一般晚上8点多就休息了。我们觉得十分打扰老夫妇,但他们一直宽慰地告诉我们没关系,让我们慢慢拍,最紧要是拍好这部片子。有一晚村里突然停电了,老夫妇还赶紧想着怎么帮我们解决问题,担心拖延了拍摄进度,真的非常真心,让我们十分感动。

南方+:预告片里的音乐很有特色,很洗脑,这些音乐是谁或哪个团队创作的?

蓝鸿春:我们电影里的音乐——主题曲、插曲、片尾曲都是玩具船长创作的,原声配乐的部分是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吴泽华创作的,他们都是南澳人,是南澳知名的音乐鬼才。我们第一稿剧本出来后就给他们看了,后来在边拍摄过程中就有边沟通,包括里面涉及到一些场景,比如说拍“我校有个好校长”这个场景,是要把歌写好才能开始拍的,所以都是边创作边拍。这两位音乐人特别有艺术感,音乐感觉特别棒,基本上我告诉他们我这个故事桥段大概怎么样,然后他们出来的音乐感觉都是对的,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体会影片的音乐。

南方+:后期进行字幕处理时,如何去表达潮汕话独有的味道?是否会担心听不懂潮汕话的人去看电影?

蓝鸿春:我们在字幕上做了很多处理,定了第一稿字幕之后,我们第一时间也是找了省政府参事、知名潮籍学者林伦伦教授指导。林伦伦教授看完片子后,也给了我们非常多的修改建议。我们最初拍摄这部影片,并没有很顾虑说外地人看不懂这个电影。我们的故事是属于生命的本源主题,传达的都是比较质朴的亲情,我相信观影的人是会有共鸣的。

南方+:您和编剧都是专业出身吗?

蓝鸿春:我跟狗哥两个人其实都是属于外行跨入这一行吧,我做这行应该有十年,但是我做的不是电影。以前在学校开始做DV短剧,后来大学毕业去了凤凰卫视做纪录片导演,做了六七年,然后出来自己做。狗哥是一个做公众号起家的90后,他真的是超级努力的一个人。他在这个做公众号配音的过程中,反复地学习了大量电影的一些基本功,所以他虽然完全是外行,但是他在拍电影的时候,已经很内行了。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拍这个电影的时候,同时也在一边摸索着电影要怎么拍。最后拍出来的效果还可以吧,算是对得起我目前给大家看到这个片的样子,我觉得还算是一个OK的电影。

南方+:有想过那篇文章刷屏朋友圈吗?对票房有什么期待?

蓝鸿春:我们之前有期待,但也没想到这个文章的流量会有这么大的一个爆发力,截至目前都要接近300万阅读量了。票房看缘分吧,我们片子是真的好,希望院线经理良心给排片,同时我们也希望做完这部电影,能继续往下做,拍更多的潮汕故事,走得更远吧!

【全媒体记者】余丹

【实习生】王娉秀 吴旋娜

【校对】冯志坚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