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灭花剌子模是第几集(成吉思汗灭亡花剌子模过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28更新:2023-04-21 05:01:20

因为骄傲大意,摩诃末苏丹给自已以及自己的国家招来了无妄之灾。成吉思汗对蒙古帝国商队被杀一事耿耿于怀,立誓要摩柯末苏丹以血还血。他对部下说:“他逃到哪里,我就追到哪里。不管他逃到哪里,凡是他落过脚的地方,我一定要把它摧毁。”

摩诃末苏丹一度以为敌人不堪一击,可是前线失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时,他的自信心一落千丈,迅速窜向南方的呼罗珊地区。呼罗珊主要分为四部分,即巴里黑(在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大城附近)、马鲁(今土库曼斯坦的马里)、也鲁(今阿富汗的菇拉特)和你沙不儿(今伊朗东北马什哈德以西的尼沙布尔)。摩诃末苏丹最先来到巴里黑,继而又逃到你沙不尔。即使离敌军如此遥远,他依然寝食难安,没有在这里待多久,又马不停蹄地逃到了位于里海之滨的雷什特城(伊朗西北部的一座城市)。

其实,就在他刚刚出逃不久,成吉思汗就派者别、速不台和脱忽察儿率2万轻骑尾随而来。军队开拨之前,成吉思汗一再告诫:此次行动的目标是追杀摩柯末苏丹,不可因为其他事耽误行军。

追兵来到阿姆河北岸时,碰到了一个棘手难题,那就是渡河。让习惯了轻骑突进的他们全部渡过阿姆河的确是一件难事。阿姆河北岸有一座名叫迦里夫的城市,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河道比较窄,但是没有渡河船只,也没有桥梁。

根据《普朗加宾行纪》记载,蒙古军将随身携带的辎重,放在外面蒙着兽皮的木筐里,把木筐系在马尾上,紧紧抓着木筐,以这种很特别的方式渡过了水流湍急的阿姆河。

驻扎阿姆河南岸巴里黑城的守军不战而降,敌人还没有到达,他们就派出了求和使者。者别和速不台接受了投降请求,没有在这里耽搁片刻。行军途中,者别和速不台一直遵照指示,成吉思汗的女婿脱忽察儿却仗着身份特殊,不顾劝阻,屡次纵军劫掠。军队班师回营后,成古思汗勃然大怒,要将其斩首示众,经过众将劝阻,他才得以保全性命,但是撤职却在所难免。当然,这是后话,接下来继续讲述者别一行的行动。

离开巴里黑以后,蒙古军星夜兼程地行军,短短几天就到了你沙不儿。者别试探着向当地居民发出了一封带有明显恐吓意味的公告,以成吉思汗的口吻说道:“各地守将、领主、百姓,受上苍之托,今后天下将由我掌管。凡是愿意投靠的,都能安居乐业;凡是与我蒙古大军作对的,都要成为刀下之鬼。”你沙不儿的军民愿意投降,献出粮草以示投诚之意。

根据目击者提供的线索,离开你沙不儿之后的蒙古军兵分两路,继续追击已经成为丧家之犬的摩诃末苏丹。者别率部向西北方进发,速不台则率部奔向西南。速不台率军先后经过徒思(今阿富汗塔巴兰县)、西模娘(伊朗德黑兰东部)等地,最后来到了著名的剌夷城(在伊朗德黑兰以南)。

经过徒思时,那里的军民对招降公告嗤之以鼻。一怒之下,速不台向他们展示了蒙古军令人骇然的威力。这座弹丸小城被轻而易举地攻克,全城居民惨遭屠杀。

栖身于雷什特城的摩诃末苏丹,听说恐怖的蒙古大军越来越近,寝食难安。赶来与他会合的部将表示,可以集结10万军队,以这里作为据点,阻止蒙古军长驱直入。摩柯末苏丹被蒙古军吓得失魂落魄,不愿过问与战争相关的任何事情,头也不回地逃到了花刺子模帝国边陲的可疾云(今伊明的加兹温)。他的儿子和部将在那里准备了3万大军,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带领大军击退强敌。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前线传来了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消息——繁华的剌夷城也被敌人攻克了。蒙古军到达那里时,剌夷城的领主一再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他们能大发慈悲,但是劝说无效,积累多年的财富被洗劫一空,安居乐业的百姓被屠戮殆尽。

得闻噩耗,懦弱的摩诃末苏丹立刻痛下决心,决定维续逃窜,带着儿子和部将逃到可疾云南面的哈伦堡去避难。好不容易才集结起来的3万大军不战而溃,蒙古军到来之前便作鸟兽散。逃亡的路上,惊弓之鸟般的摩柯末苏丹忽然碰到了蒙古军,坐骑被流矢射中,若不是有从马替换,他本人就成了敌人的俘虏。

仅仅在哈伦堡住了一天,摩柯末苏丹又打算逃往巴黑塔惕(即巴格达)。逃亡途中,他忽然改变主意,调转马头,奔到了里海之滨。不明白他究竟要做什么的蒙古军一头雾水。他们不知道,这正是摩柯末苏丹在战争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出彩的一笔。利用敌人晕头转向的当口,他顺利逃到马拶答儿地区(位于里海南部)。

摩柯末苏丹来到这里的用意,是打算暂时逃到孤悬海外的一座名叫额别思宽(里海中的一个小岛,现已沉没)的小岛上,嗅到猎物气息的蒙古军尾随而至时,敌人乘坐的小船已经消失在了海天相接处,他们只能悻悻射出几箭,算作对敌人的赠礼,警告他永远不要回来。

公元1221年元月,在战争中饱受磨难的摩诃末苏丹,因为疾病缠身,在额别思宽岛上离开了这个让他焦头烂额的世界。他曾经因为鲁莽的举动激起了成吉思汗的怒火,但是再也没有机会道歉了。

者别和速不台虽然未能将其活捉,但是逼迫敌人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万里大逃亡。双方同样跨越了千山万水,只是摩诃末苏丹到达目的地时已气息奄奄,而蒙古军却始终生龙活虎。

立下大功的者别和速不台,很快就接到了新任务。成吉思汗命令他们在里海前部地区、波斯西北地区以及高加索地区,展开地毯式搜索,全力追击摩柯末苏丹的儿子札兰丁。有一点必须向读者说明,讲述成吉思汗西征战事时,引用的资料多数来自于《多桑蒙古史》《世界征服者史》。

而讲述他在蒙古高原上的活动时,主要参考的资料是《蒙古秘史》。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西征前后的成吉思汗似乎判若两人。蒙古高原上的成吉思汗英勇果决,赏罚严明,有人道主义精神,即使做出了惩罚花剌子模帝国的决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是摩诃末苏丹挑衅在先。

总而言之,《蒙古秘史》中的成吉思汗是一个接近于天神的人物。然而,西征行动中的成吉思汗的形象则是冷酷专断,嗜血成性。《多桑蒙古史》和《世界征服者史》当中的他,与曾经给伊斯兰世界带来过毁灭性灾难的匈奴帝国国王阿拉提极为相似。

其实,西征前后的成吉思汗始终是同一个人。之所以会表现出前后不同的两面,是因为资料来源不同,而史学家最初著书时,是抱着个人的既定看法筛选资料入书的。中亚各国固然遭受到了蒙古骑兵的践踏。但是成吉思汗发动战争的理由却是正当的。

当时的蒙古帝国尚未开化,与17世纪美国西部荒原上的印第安人几平处于同样的文化水平。讨伐文明程度较高的中亚地区时,蒙古军依然保持着草原部落的作战方式,所以才会出现惨不忍睹的血腥杀戮。这不完全是成吉思汗的错,是客观因素使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多桑蒙古史》和《世界征服者史》的可信度,只是为了能在此基础上,更加严格地还原历史、忠于历史,不能将过错全让成吉思汗一人承担。但是当先进的文化被肆无忌惮地践踏时,对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行为予以谴责也是理所应当。

本文源于法国勒内·格鲁塞所著之《成吉思汗传》。勒内·格鲁塞生于1885年,死于1952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亚洲史研究界的泰斗,以研究中亚和远东史闻名于世界。代表作有《成吉思汗》、《草原帝国》等。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