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机长 奥斯卡「萨利机长若拿不下明年的奥斯卡我直播吞翔」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77更新:2023-01-14 02:56:17

距离过年,还有不到一百天了。

毒药君的意思是,过完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冲奥季”。

尽管奥斯卡从来不缺黑马,但每届最最最最重磅的“最佳影片”,一定不会让人大跌眼镜。

例如,今年《疯狂麦克斯》再怎么横扫技术奖,《聚焦》的宝座还是抢不走;

前年《爆裂鼓手》剪辑再凌厉,面对《鸟人》也是螳臂当车。

有学者研究分析了21世纪历届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共性:

奥斯卡最佳影片有两种表现主题的方式:一是通过对真善美等人类共有情感的描绘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共鸣,从而渗透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二是表面上吸收多元文化,通过表现被设计过的民族文化打开海外市场,实际上是在多元文化的包装下传达美国文化价值。这两种方式使得影片的主题内涵中都显示出了美国的文化价值,客观上呈现出了带有文化霸权意识的特征。

听得云里雾里的,其实简单的很:美国主流价值观。

你问美国主流价值观是什么?知乎网友来回答:

尽管目前冲奥名单还未完全公布,但如果按照“美国主流价值观”这个套路捋下来,明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非它莫属——

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海报

▲烂番茄83%新鲜度

▲豆瓣8.3的评分也不含糊

毒药君的男神汤姆汉克斯主演,导演则是集演员、制片、前卡梅尔市长于一身的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看到满头白发的阿甘和即将耄耋的牛仔青春不再,毒药君不禁心生凄凉。

正如《萨利机长》的名字,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空难的故事,取材于2009年真实事件,史称“哈德逊河奇迹”。

事件并不离奇,度娘用一句话做了凝练概括:

真实版的萨利机长,也是满头白发;

而新闻图片与影片剧照里的迫降飞机,也并无二致;

毒友们只需记住两个数字即可:6分钟、155人全部生还。

所以,抱着看灾难片和大场面、寻求视觉体验的影迷,此时可以绕道了。

正如毒药君所说,配得上“奥斯卡最佳影片”称号的,绝不仅仅是感官享受这么简单。

接下来,毒药君就为你剖析,这个简单故事中的美国主流价值观。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对故事还原和节奏把握有着极高的要求。原因很简单,电影结局对观众来说已经毫无悬念,155人全部获救,否则称不上“奇迹”二字。

伊斯特伍德深谙“传记片”在好莱坞的处境,不能剑走偏锋,只有落入俗套。所以,他把电影的重点放在了营救结束后,萨利机长和生还者的反映。

于是,影片才用了少有的“倒叙”,一开始就坦诚相待,空难确实发生了:

尽管是个噩梦,萨利机长还是想尽量摆脱它,从满面愁容可以看出,他正在经历巨大的苦痛:

镜头一转,电视画面正在播放“全美航空1549号迫降”新闻,萨利机长并没有劫后余生的轻松:

之后,萨利开始向政府还原事件,而与他对谈的几位官员用质疑的口气步步紧逼,显然没有把他当成英雄:

到此,脉络就已经明晰了:

萨利机长驾驶空中客车1549号,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前往西雅图,飞机爬升中却遭遇一群飞雁冲进双边的发动机,导致飞机失去动力。萨利机长在评估无法降落附近机场后,成功迫降在哈德逊河,并保住了机上155人性命,而事后审查委员(NTSB: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通过计算机评测则认为他可以选择返回机场而不是高风险迫降。

此处强行科普:

飞机如果发生事故,能迫降在地面绝对不会选择迫降在水里。迫降水里一定是下下策。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有轮子的飞机降落在专门铺好的跑道好还是落在软软的水面好。而且飞机迫降在水面以后,飞机会在数分钟内迅速沉没。更重要的是,迫降在地面是为了更方便后期的救援。而救援的时间,就是决定生还者的黄金时间。

所以,这是一个“软着陆”与“硬着陆”的抉择问题;影片的核心也就是在讨论,萨利机长的举动,是英雄,还是骗子。

接下来,就是考验演技的时刻,萨利机长在媒体面前,是英雄——

在审查委员会面前,却遭受着阴险的责难——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萨利机长游走在崩溃的边缘,他不断的质问自己,万一是自己搞砸了呢,失败的后果会怎么样?

究竟是骗子还是英雄?这时,导演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用倒叙形式还原了空难的原委。

准备起飞的老机长,前一秒还在跟副机长逗闷子;

下一秒就遭了“千里堤坝溃于蚁穴”的劫难;

在确认飞机“双发失效”(失去动力)后,萨利选择了迫降在哈德逊河。

需要说明的是,从确认事故、到发出命令、到最终执行,萨利机长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镜头干净利落,萨利机长沉着冷静。

平稳降落后,救援行动即使平稳,155人全部幸存。

事件历时6分钟。

毒药君找到了这6分钟发生的一切,时间精确到秒,小伙伴们自行感受电影节奏:

15:24:54,机组接受到起飞指令,开始起飞滑跑。

15:27:10,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观察到鸟群。1秒钟后,机载语音记录器记录到撞击声和飞机抖振的声音。飞行记录仪显示此时飞机高度在2818英尺,距离起飞跑道近端7.2公里(4.5miles)。

15:27:13,发动机开始出现异常,两台发动机转速降低(失去大部分推力但没有完全失效)。

15:27:14,实际上已经具备机长资质的副驾驶杰夫里.斯基尔斯,也做出了第一反应,观察到异常。机长在发动机失效后10秒内,连续做出3个动作,发动机点火连续、起动APU、并宣布“我操纵飞机”。这一动作虽然没有列在标准操作程序中,却在事后被证明对于飞机的操控性起到了关键作用(飞机最后都没有进入备用操纵法则)。

15:27:28,萨伦伯格指示斯基尔斯拿出“快速检查单,双发失效程序”,同时向空管宣布了紧急状况。而副驾驶在22秒后(15:27:50)即开始执行了双发失效检查单。笔者有一次在授课中曾经做了一次实验,让跟斯基尔斯差不多经历的同事在快速检查单上定位此程序,大概用时1分钟左右,应该说这代表了受训后的正常表现。但杰夫里.斯基尔斯更为优异的表现让萨伦伯格在此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良好的CRM也需要此类个人能力来支撑。

从15:28:05开始,拉瓜迪亚的离场管制向萨伦伯格机长提供了一些建议,是否可以降落在13号跑道(与起飞跑道交叉),04号跑道(起飞跑道),或者新泽西的泰特伯勒机场,但逐一被萨伦伯格否决,飞机于15:30:43迫降在哈德逊河上。

15:30:58,翼上紧急出口打开,旅客开始撤离。

15:34:40,第一条摆渡船(托马斯.杰斐逊号)赶到现场开始救援——真正的救援系统指派船到现场大概在15:39-15:48分之间。15:54:43,旅客全部登上救援船只,离开事故现场。

其实,这是一个不那么美式的英雄主义电影,萨利机长忙而不乱,纯粹出自本能和42年的工作经验,反倒是接踵而来的责难,更像是一个超级英雄背后的家长里短。

镜头继续转向与调查委员会博弈的萨利机长。

调查委员会为了给萨利盖上“骗子”的章,动用了“场景模拟”技术,也就是说,把6分钟的空难场景还原,利用数据证明,萨利机长完全可以返程而非迫降。

结果可想而知,萨利机长自然是输给了计算机。

但萨利自然不会甘拜下风:

一句话概括:我萨利做这些都是出于本能,情况紧急,没时间瞻前顾后。

正如电影在做前期筹备时,现实中的萨利向导演说明他在飞行时遭遇鸟袭的心路历程:几秒内从最初的不敢置信、抗拒,到最后接受事实,他当时强迫自己冷静,设定优先级,并有限时间内做出一连串能够解决问题的决定。

旁边的副机长一句话点醒所有观众:

这时,听证会上一个电话打来,表示委员会掌握的数字有误,萨利机长的判断和行为,都是最最正确的选择。

ok,影片到此结束,萨利机长成功为自己正名。

作为美国主旋律,导演没忘记大团圆一把。

整部电影沉重内敛,毫不煽情,飘荡着灰暗色调。

这时候有人问了,这部相貌平平的电影,凭什么冲击全球电影最高奖项?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弄明白《萨利机长》到底想表达的内涵?

毒药君的回答是:本能、质疑、人文关怀。

说起本能,毒药君想起了一则梅西的采访,当被问起他为什么轻松做出飘逸的假动作?

一个朋友这样回答:

这项技能套在萨利机长身上,一样一样儿滴!

6分钟,155条性命,1架豪华空中客机,美国航空事业,当这些压力同时压倒一个人身上并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时,三四十年的工作经验会为他做出本能反应,所以,在毒药君这里,萨利机长不是英雄,他只是让乘客安全着陆。

再来说质疑,质疑本身,往往就是进步和发掘真相的动力。影片可能黑化了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姑且不论他们的质疑初衷是否出自善意,单是在一片歌功颂德的媒体声中敢于责难,就足够让人敬重,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已经证明“质疑”的力量。

最后来说人文关怀,是否记得紧急迫降后,各路救援人员行动之迅速高效?

那些自发第一时间赶到的哈德逊河上的渡轮;

从直升机上跳入冰水中的警察;

立即到位的消防员和医务人员。

不管是不是负有职责,所有的人都果断、有力、毫无犹豫的投入营救。当新闻媒体主持人在担心如此冰冷的水温大概几分钟就会要了乘客的命,二十分钟内所有155名机上人员都已经被救援到了安全的地方。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这不再是冷漠的纽约。

导演伊斯特伍德,奥斯卡常客,《硫磺岛来信》、《百万美元宝贝》、《神秘河》、《不可饶恕》等等等等,都曾在奥斯卡有所斩获,在毒药君眼里,从牛仔蜕变成大叔,从演员变成市长后,伊斯特伍德已然被美国政府“诏安”,相信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人人都懂。

汤姆汉克斯,唯一一名连续获得影帝的演员,从1994年开始,就化身美国主流文化代言人,可这个官方形象代言人,却怎么也让人讨厌不起来。

基于以上,毒药君下了这样的赌注。等着瞧吧,不是它拿奖,就是我吞翔。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