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电影鉴赏「宠爱多角度分析这部宠物题材的电影成为爆款的原因及思考」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05更新:2023-04-21 20:33:03

《宠爱》作为一部少有的宠物题材的国产片,原本不被看好的它,成为了跨年档的第一部“爆款”作品。破5亿的票房对于一部宠物电影来说已经实属不易。而《宠爱》的成功无疑告诉了我们未来国产宠物题材电影的一种正确“打开方式”。@薛定谔的猹

在欧美、日本等宠物产业已经相当发达的国家,以宠物为主题的经典电影,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导盲犬小Q》、《流浪猫鲍勃》等已经出现过不少。但对于中国来说,宠物电影目前基本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而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宠爱》的适时上映,可以说为2020年代国产宠物电影的蓝海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管《宠爱》这部电影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比如剧情老套,故事被打碎,靠萌宠在撑场面等,种种因素也都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制作还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宠爱》对于国产宠物电影的开创性意义。

关于从故事内容对这部影片的解读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换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部影片的成功因素,通过契合市场环境、深刻情感表达、精准营销策划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影片的成功因素,与此同时,我也会谈谈自己思考和启发。

01、天时地利人和的市场环境,契合当下主流年轻观众的喜好。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外因”。

① 宠物消费市场的崛起,带动电影等文创产业的发展

如今,养宠物人群的数量越来越庞大,朋友圈里晒宠物的人也越来越多,哪怕自己不养宠物,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身边亲朋好友的影响。

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就突破了1700亿,且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再过5~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宠物消费市场。”

宠物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与宠物相关的各项产业:包括宠物食品、宠物服务、宠物医疗,而以宠物电影为代表的文创产业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但纵观近五年在国内上映过的宠物题材电影,仅有22部,且几乎都是国外电影。从票房看,目前也只有《一条狗的使命》《九条命》这两部好莱坞电影票房过亿,另外大部分都在千万或百万级别。可以说,《宠爱》的爆红是一个新起点,为国产宠物题材电影填补上了这一块市场空白。

②契合当下主流年轻观影人群的需求

宠物电影在以往因为题材比较冷门,所以往往会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可以从相关数据看出,宠物电影无疑也有着很大的市场红利。

首先,从养宠人群组成来看:2017年,淘宝发布了一份《中国空巢青年图鉴》,调查显示,在全网5000万符合特征的空巢青年中,80、90后占据了90%以上(空巢青年,多指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而这部分人群加上那些情侣档、以及拖家带口的年轻父母,构成了养宠的主力人群。

而对国内电影市场来说,当下观影主力群体无疑也是80、90后,乃至逐渐开始踏入社会的00后。看可以说养宠人群和主流观影人群是高度契合的。

其次,从养宠人群地域分布来看:同样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养宠人群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二三线城市。这部分地区也是消费水平更高,宠物相关产业更为发达的地区。同样,也占据了国内票房的大部分市场。

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也不难感知到,养宠群体正在逐步扩大,宠物一方面成为了“空巢青年”对抗孤独,对抗社交的“疗愈圣物”。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年轻情侣之间的生活“调味剂”。

这也证实了宠物行业助推宠物电影的巨大市场前景。

02、独特的主题呈现及情感表达方式,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内因”。

《宠爱》成为“爆款”宠物电影,可以说恰逢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市场的需求是明显的。当下社会,“吸猫撸狗”的风潮正盛,饲养宠物群体恰是这类电影的主流消费群体。而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影片本身独特的主体呈现及情感表达方式。

主题就是一部影片的灵魂,独到的主题构思能够增加影片的亮点,并且能够契合当下的社会环境与主流受众人群的观影需求。而巧妙地叙事结构设置不仅能够使人眼前一亮还能够增强与观众的互动。

① 巧妙的叙事结构模式

相比于以往国外的宠物电影,虽然不乏《忠犬八公》、《流浪猫鲍勃》这样的经典之作,但都有着较强的故事套路:往往都是对生活感到迷茫、颓废的主角意外遭遇流浪猫狗或者流浪狗,在和宠物产生感情的过程中,温暖了内心,重新感知到了对生活的热情。这样的套路固然温情,但如果国产宠物片仅仅停留在照搬和模仿的阶段,显然无法给予时下的观众带来足够的新意。而且过于浪漫和理想化却不够接地气的故事,未必就符合很多非影迷群体的口味。

但《宠爱》很好的将故事变得“接地气”。利用了著名的“六度空间理论”(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来设置叙事结构,将6组人物、6只宠物,6段小故事进行巧妙串联。

无论是只能借助宠物来表达爱意的父女、又或是依靠宠物来增进感情的小情侣,还是单身汉与流浪狗之间的故事。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身份的群体,在同一个生活空间下,因为宠物,将原本不相干的生活串联在了一起。而“爱”是共同的主题。

为了让6个故事自成一体又互相交织,导演杨子首先利用巧妙地串场方式,比如不同故事的主角通过打电话、在小区或者宠物医院偶遇,尽可能地让每个故事空间场景上保持联系,让观众感觉到这6个故事是发生在同一个小区里,但又不会设计地过于刻意而影响观众进入情绪。

另一方面,导演也在采访中透露尽可能地让演员们保持表演风格上的一致,以放松的状态表演,与动物一起在自然相处过程中展示出真情流露的一面。

而郭麒麟饰演的外卖小哥与流浪狗巴顿这条故事线,是《宠爱》中拍摄时间相对最长的戏,最后有一场众人挽救巴顿的群戏,所有人同框出现,给6段故事形成了最强连结。

虽然这样的拼盘式叙事模式有显得有些过于刻意且想面面俱到。但是考虑到这部电影的开创性以及缺乏成功经验来借鉴,为了保证票房而打“安全牌”的操作显然也可以理解。对于一部主打温情治愈系,刚突破市场空白的国产宠物电影来说,还是非常有效的。

②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除了巧妙地主题呈现方式,这部电影在情感表达上地独特之处,也是其成功地一大原因。

而这可以体现在人对动物的爱、动物对人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三个层面。

首先是人对动物的爱:

在现代社会,都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疏离。以猫狗为代表的宠物弱化了早期为人类看家护院、捕捉有害之物等功能。如今的宠物带给人类更多的是陪伴与治愈,甚至猪也照样可以被当作宠物。在电影中,无论是罗威纳犬“豪七”、还是小猪“小叮当”,从小陪伴主人成长的它们,被赋予了更多家庭属性和情感寄托。我们会在乎宠物的喜怒哀乐,为它们的高兴而感同身受,为它们生老病死而伤心难过。在主人眼中,它们不仅仅是宠物,更是家庭的一份子。

其次是动物对人的爱:

《宠爱》之所以如此受到观众的喜爱胜在富有创意且温暖的剧情。以往的宠物电影通常颂扬猫、狗对主人的忠诚与陪伴。虽然感人,但有的时候可能会显得过于理想化。

宠物和人的情感某种程度上是共通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宠物和人一样,同样渴望被理解,被接受,被温暖。“豪七”、“小叮当”在面对主人有新伴侣到来时,一样会有怀疑、不信任,或者害怕自己被冷落,到最后接纳主人伴侣的过程。在宠物性格以及对人的情感上,《宠爱》处理得丰富而有内涵。

而电影最后,流浪狗巴顿在郭麒麟饰演的外卖小哥身上,同样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真诚、关爱。它看到了离去的前主人的影子,放下了曾经因为被坏人伤害过,从而引起的对人类的恐惧与不信任,主动放弃逃跑,扑到了外卖小哥怀里。

那一刹那,人与动物已经不在局限于物种的讨论,而是扩大到了普遍的情感价值上来。这也是这部电影在情感上进行升华的地方。

最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爱:

不同于以往很多宠物电影,更多从宠物的视角出发,人往往被退化了到了绿叶的位置,这部电影别具匠心的在每段故事最后又将情感落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从而让观众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

而本质上,这部电影正是通过宠物,展现了都市生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竟然不知道如何正确去表达爱、感受爱了。

在影片中,无论是通过小猫学会了如何学会爱、表达爱的于和伟、李兰迪饰演的父女,还是檀健次、阚清子饰演的情侣。又或是通过被训练成导盲犬的金毛身上重拾对生活信心和希望的吴磊饰演的失明少年。电影主题仍然是通过宠物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来展现出人们通过萌宠,如何去学会爱人和被爱,从友情、爱情、亲情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不论宠物爱好者还是普通人都能从电影中获得共情与感动。

03、营销策划:影片采用了高效的营销策略,利用跨年小长假档期、市场精准定位、大数据辅助宣发来大导营销目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影片本身质量比较好的情况下,那么观众的反馈也不会太差。不过,如果能够采用高效的营销策略,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宠爱》这部影片采用的营销策略十分高效,利用精准营销实现了推广目的。

① 利用了以往被忽视的跨年档小高潮

相比于贺岁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跨年档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人们重视。但随着这些年,80、90后都市年轻人占据了消费主体,各种跨年活动以及接下来的元旦假期,逐渐带起了“跨年经济”,势必也将带动电影跨年档期的市场。

2018年末,《地球最后的夜晚》率先开起了“跨年档”营销的先河。利用抖音视频等热门平台,针对年轻情侣宣传所谓的颇具仪式感的“一吻跨年”。但是其过于文艺小众的剧情显然和这种商业大众的宣传方式不太符合。

《地球最后的夜晚》毁誉参半的局面,也让人认识到,仅仅有跨年的概念还不够,还需要有和这个仪式感相适应的内容,才能真正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

而以萌宠为题材,主打治愈系、合家欢宣传策略的《宠爱》,避开热门档期,选择在跨年档填补市场空白,可以说正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

②对市场和受众群体的精准定位

《宠爱》的导演杨子虽然还是个名气不大的新锐导演。但纵观近些年一些新人导演执导的成熟商业电影,其背后都离不开大导演在背后做监制,利用自己的经验资源人脉为其“保驾护航”。比如《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背后的徐峥、宁浩。《误杀》导演柯汶利背后的陈思诚。而这部《宠爱》的成功,也离不开背后深谙国产商业喜剧片之道的徐峥的加持作用。

纵观以往的国产宠物电影,要么是题材过于低幼,要么就是偏文艺严肃。而这部主打青春治愈系的宠物电影精准的瞄准了都市的年轻主流观影人群。

影片虽然没有一线大牌明星,但钟汉良、陈伟霆、吴磊、张子枫、郭麒麟等都是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艺人,有足够的号召力。

电影动物演员方面也丝毫不逊色,电影中的动物大多是好莱坞的金牌动物演员,好莱坞训练师的加盟更保障了动物拍摄的专业性。光是这些动物演员跟漫威电影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带来了巨大的话题度。

年轻的创作团队、年轻的演员阵容,《宠爱》知道年轻人跨年需要什么。在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都市寂寞的年轻人需要仪式感、需要认同感。不管是不是养宠物的人,都能从这部电影中得到温暖,得到情感共鸣,这就足够了。

③利用大数据来辅助辅助宣发

如今,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以短平快的方式占据着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网络人群的碎片化时间。

对于当下的电影宣发来说,如何迅速获得用户反馈、评估宣传效果,快速调整发行策略,显得无比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片方借助大数据分析来进行宣发策略制定和动态调整,降低主观判断失误的风险。

比如《宠爱》正是因预售期的各项指标表现较好片方决定上调排片和票房预期,追加更多的宣发投入以冲刺更高的票房目标。

在我看来,独特的叙事模式与情感表达方式加上针对市场与受众精准的营销,结合了这些优点,正是《宠爱》得以成为“爆款”的原因。

总结一下:

可以说,随着养宠群体的增加,宠物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宠物电影市场未来必定有着巨大的市场红利。在辞旧迎新,迈入2020年代之际,《宠爱》无疑给未来的国产宠物电影开了一个好头。

好的内容加上精准的营销无疑将是未来国产宠物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