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高地「无名高开低走影片质量争议不断为何却仍抵挡不了它的好」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36更新:2023-04-21 22:22:58

在2023年,无数的电影都选择在春节档走进观众的视野之中。各个类型风格的电影层出不穷,人们对好电影和坏电影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有的电影受到了粉丝和观众的喜爱,有的电影因为没有迎合大众喜好,被网友骂的狗血喷头。今年就有这么一部饱受争议的电影,它就是程耳导演的作品《无名》。

面对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增大,多部电影选择延长放映时间至4月15日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满江红》票房达到45亿左右,《流浪地球2》票房高达40亿左右,而《无名》的票房仅仅达到9亿左右。

在《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等同档期电影的高级宣发、强势IP的竞争中,《无名》显然处于一种略势地位。在程耳一次又一次遭受到网友的质问时,前者的高票房、高收益无疑变成了对《无名》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然而这种相比之下的低票房、风评差的影片,却让小编十分喜爱。被大家所诟病的叙事顺序,在我看来反而是蒙太奇的全新玩法。电影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言语都为接下来的某一个事件埋下伏笔,所发生的事物动因都不悬空。从精致的画面构图、人物语言乃至现场道具来看,我们不难从中看到程耳对待《无名》的态度。

《无名》作为一部悬疑谍战片,时间定位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抗战胜利前夜,展开了一段动荡的上海风云故事。故事讲述了在全面抗战过程中,受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共特科在各个战地周旋。通过复杂的情报机关、危险手段,透过各种蛛丝马迹来建立更加统一的战线。一个个无名的人们在保护国家的前提上与各种人物展开了殊死斗争,为了同一个爱国目标,无数的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1、程耳的作者风格

熟悉导演程耳的人对《无名》的出现并不意外,早在2016年程耳就已拍出了《罗曼蒂克消亡史》这样的艺术佳作。《罗曼蒂克消亡史》同样作为一部历史悬疑剧情片,它的问世早已为的《无名》优秀打下基础,也早已体现出程耳在艺术片创作道路上的独特才华。

《罗曼蒂克消亡史》通过人物群像的刻画,将一个时代的人物完整的展现给大家。通过细枝末节的表现,展现人物总体的结局走向。在程耳的电影里,构图和光线的运用是每一个场景的附加项。细腻的画面甚至能为情感做下铺垫,《无名》更是如此。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这是程耳最惯用的故事着手点。在他的电影里,看似宏大的故事背景下,往往可以梳理出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正如同《无名》,参杂着各种人物的兴衰和死亡。但是总结出来只是中共特科为保护国家完成自己的卧底任务的故事,也只有几个重要的角色会保留在的大众的脑海之中。

2、程耳的大胆

《无名》中最大的争议就是非线性的剪辑方式,将剧情打乱后再重新拼接。采用倒叙的方法,将人物关系逐渐交织在一起。仿佛历史被重新拼凑,但始终更改不了无名人物的鸿毛之轻。

对于日常上映的影片而言,这样的叙述方式并不常见,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问世期间,就遭到了不少褒贬不一的评价。而程耳仍然选择将《无名》送到大家面前,这也是他的大胆尝试。

程耳选用王一博作为《无名》的主演,作为新人演员,王一博在此之前从未主演过电影长片的拍摄。而“流量明星”的头衔会给电影带来极多的不中肯评价,甚至会影响影片本身的传播。

在新人演员和流量明星的加持下,程耳仍然愿意尝试。在春节档这种与资本家博弈的场合,程耳依旧选择大胆冒险,这是一个导演的勇敢尝试。

在春节档这样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剧情类电影都会适当选择“合家欢”题材。而《无名》显然是春节档排片中的一股清流,以谍战悬疑为总体基调。

程耳对此类题材的拍摄已经做到游刃有余,也有勇气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春节档的荧幕之上。拒绝“合家欢”题材的同质化,程耳做出了大胆尝试,也做出了表率。

8、程耳的退步

《无名》透露出了程耳独特的艺术审美,但是比起他的前作《罗曼蒂克消亡史》来讲,还是略显逊色。也许是吸取了《罗曼蒂克消亡史》带给他的经验,在《无名》中的叙事方式虽然还是采用了非线性剪辑,但是比起罗曼蒂克更加通俗易懂,剧情在浓缩之后也更为简单和凝练。

但是在如此注重形式的艺术片之中,对剧情的凝练从另一方面讲也不是一件好事。故事上的差距让程耳在《无名》中仅仅依靠剪辑来推动叙事,而不是通过事件的发展来推动。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情节的推动作用在削弱,但是影片的故事性在变强。也许这也是程耳为商业片做的准备,才让他在原来的基础上看似“退步”。

换个角度想,这一点也许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一部作品其商业性与艺术性必有一方倾斜,《罗曼蒂克》的天平完全偏向艺术。而《无名》是试图取得平衡,但最终商业属性更强,对观众也更友好。

4、演员的演技可圈可点

《无名》作为一部更像是艺术电影的作品,相比我们在荧幕上看到的商业片而言,配乐和全景镜头都比较少。在这部电影中,情节的推动往往都是靠人物的“内心戏”。数不胜数的特写、不间断的长镜头、没有配乐的对白,对每个人的演技都是严肃的考验。

梁朝伟的打戏也让观众觉得酣畅淋漓,宝刀未老,仍然魅力十足。

周迅那双永远看不透的大眼睛,眼神里藏着无尽的秘密。当与丈夫久别重逢,含情脉脉的对视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从《罗曼蒂克消亡史》到《无名》,王传君的演技也在一步步蜕变。眼神里的轻蔑和无视,将侵略者的无耻表现的淋漓尽致。

备受争议的王一博演技虽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作为新人演员也算是有一些天赋。也许是沉默寡言的性格,让他深入了这个角色。结尾在车上的最后一个对视,深深的刻在了每个人脑海中。

这些演员精湛的演技,对电影的推动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这场宏大的电影中,每个人都锁住了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性格,每一个微表情都能够传情达意。也是每个演员的付出,才让《无名》完美叙事,让这部作品走上银幕。

5、《无名》中的细节

总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放到《无名》里也绝不例外。这些细节在当时看来不值一提,但是在后文找到伏笔的时候,会觉得回味无穷。

在电影开头,有一场梁朝伟饰演的何主任和黄磊饰演的张先生在室内的对手戏。 张先生在向何主任诉说信息的时候,导演给了在纸上记录的一个空镜头。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对方没有说完的时候,何主任就已经把陈小姐的名字写在了纸上。在最后陈小姐的身份被揭露之后,我们才明白其中的所指。

在进行最激烈那场打戏的时候,王一博所饰演的角色叶先生在此之前做了领带的选择。在打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从楼上掉到楼下时领带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在最后两者的身份揭露,我们突然这是一场局。之所以有挑选领带的画面,原来想选择一条韧性比较好的,必要时更易于保命。

“我是一个软弱的人,不适应动荡的年代”,这句台词大家应该不陌生。这段台词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张先生向陈小姐表白的时候,第二次是何主任让他填表格的时候。这段话很有意思,它基本上说出了张的人物性格以及最终结局,他是软弱的人所以回背叛党,他不适应动荡的年代所以注定会被这个年代所杀死。

除此之外的细节还有很多,都被程耳浓缩在了这部小小的电影之中。好的电影是值得去推敲的,《无名》也一样值得。正是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细节,构成了精密的一环扣一环。才会让大家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6、《无名》为什么饱受争议

作为春节档中争议最大的电影,《无名》的票房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让它陷入争议之中的原因,也不是仅仅只有一两个,而是各方面因素使然。

春节档电影恶性竞争,每年少不了的都是在宣发上的,相互拉拉踩。《无名》背后的资本力量显然不够强大,难免成为其他的电影上位的垫脚石。在这样的状况下仍获得将近10亿的票房,也算是小有成绩。

程耳选取的是当红明星,明星效应一方面会促进粉丝对于票房的支持。但另一方面,黑粉也会对其产生阻碍作用,甚至会在相关评论处发布不中肯评价。很容易将电影本身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之中,影响到方方面面。

且无名中采用的“老戏骨”较多,加之上面所说的明星效应。很多人会通过新老演员的演技对比来做文章,找到舆论的切入口。对剧情作出反驳和批判,甚至对主演进行人身攻击。

程耳更专注于拍摄艺术电影,他于1999年拍摄的毕业短片《犯罪分子》的首届独立影像展上惊艳四座,后来的电影也较为偏向独立电影的制作。《无名》选择在春节档上映,受众人群较为复杂。艺术电影难与观众们的商业理念自洽,而让一部分人产生花冤枉钱的想法。

7、好坏电影的界定

也是这样一场根据一个电影引发的腥风血雨,让人们在“好”和“坏”电影的界限之中摇摆不定。到底一部怎样的电影才能算作好电影?在电影艺术之中真的有公平的衡量标准吗?小编认为是没有的。

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来到影院,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影片。对同一个影片会引发不同的感受,就如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电影触发到内心深处,引起共情,我们会觉得他是一部佳作,而有的电影与我们的生活脱离太多,我们会觉得它浮于表面。

就如同《无名》,人们无法接受非线性剪辑的艺术特色,所以对电影也产生不公正的评价;有的人觉得这样的剪辑方式给电影增添光彩,于是十分喜爱这部电影。

电影向来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是他有没有走入你的内心深处,和你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所以外界对《无名》的评价,并不影响它是一部好的作品。也许随着岁月的发展,同类型的电影占据了院线的一席之地。我们回头才发现,《无名》正独自散发着他的光芒。

艺术片的“零市场”

在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发展中,显然有更多的导演选择了前者。高票房的红利,让每个人都想投入商业电影的制作之中。但仍有一群人保持着艺术的初心,希望在艺术片的道路上有着长足的发展。

程耳导演在经历了《罗曼蒂克消亡史》攻击与谩骂之后,仍然选择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创作。尽管他将天平偏向了更具有商业化的《无名》,但能看出来,他想争取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娱乐产业恢复生机之后,也有多数的老电影进行了影院的复映。《放牛班的春天》《大话西游》尽管家喻户晓,但真正愿意去影院欣赏的人寥寥无几。

更何况一些影展获奖的艺术片的上映,一天仅有一场的排片,便足以说明它们的惨淡状况。找到艺术片和商业片之间的平衡,成了现如今每个艺术片导演需要经手的问题。

9、《无名》给影视圈的启示

《无名》的上映给无数的影视从业者以借鉴意义。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学习程耳导演的大胆尝试,是他们后来需要抉择的问题。

而成而将《无名》推向荧幕,仿佛为当下的导演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如何将商业片变得更为艺术,或者是如何在艺术片中参杂商业元素。使艺术不再无人问津,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重出江湖。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也是一个好的引领,对于后辈们来说也是一个勇敢的尝试。

另一方面,《无名》的票房也给从业者们一个警示。究竟同类型的片子应该以怎样合适的档期进行上映,或者是怎样才能实现票房收益最大化。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流量明星和演员,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投入影片的宣发。这些问题,都留给影视从业者们去解决和探索。

同时也对演员们进行鞭策,好的电影依托于演员的演技。好的剧本固然重要。但是优秀的演技和优秀的剧本合二为一,才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

《无名》的成功值得人们的借鉴,《无名》的失败之处更值得我们去吸取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后来的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果。

当看到程耳导演那句:“尊重观众,观众不应该被低估。”这是他对观众的尊重,也是对电影的尊重。好的电影在每观看一遍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而不是模式固定的流水线作品。

艺术作品的问世总是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每个人不同的欣赏角度下,艺术也变得不同。《无名》经历着好坏两种声音的左右辩驳,但这部作品却永远留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中。夸赞和批判都来源于价值,也许争议才是给予这部作品最好的评价。

“隧道尽头终有光”是《无名》这部电影最好的注释。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