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走入新世纪「港剧回春获新生融合将成主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92更新:2023-01-02 02:10:24

1983年,由香港丽的电视制作的古装剧《大侠霍元甲》由广东电视台引进内地,掀起一股万人空巷的观看热潮。此后,周润发代表作《上海滩》在1985年被上海电视台引进,全国人民都学会了“浪奔,浪流……”

上世纪90年代,《壹号皇庭》《妙手仁心》展现了职业剧的过人魅力;2004年的《金枝欲孽》开创了古装剧的全新打开方式,2007年的《溏心风暴》打造了港式豪门家族剧的又一巅峰;2014年的《使徒行者》在警匪类型剧里挖掘出“找卧底”的细分赛道……这些年,港剧深刻影响了内地剧集的制作方式。而随着内地剧集市场的崛起,港剧又一度陷入市场过小、制作粗糙等困境和争议。

但近年来,港剧的题材、制作方式和播出平台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多样的题材、更精致的制作不断涌现,观众们惊喜地发现,港剧又有了回春的迹象。

影响力仍在

2021年,内地观众看了40亿小时的港剧

与上世纪80年代“万人空巷看港剧”相比,港剧的影响力似乎大不如前。如今的港剧,是否真如有些人以为的那么“小众”?

港剧观众从大湾区遍及大东北

每年总有一两部港剧突围引热议

除了“量”之外,港剧的“质”得到了内地观众的肯定。在豆瓣,港剧是华语口碑剧集榜的常客。过去三年里,《香港爱情故事》《星空下的仁医》《白色强人》《金宵大厦》《叹息桥》等剧集在豆瓣上均取得了超过8分的好成绩。

每年总有一两部港剧能够突出重围,激起更广泛的讨论,成为“××剧就该这样拍”的正面例子。

医疗职业剧是近年港剧中最有“爆款相”的剧种:2021年播出的《星空下的仁医》在豆瓣取得8.8分的高分,除了钟嘉欣时隔六年再度主演剧集这一噱头之外,该剧的剧本也颇为扎实——剧集选取儿科作为故事背景,对医患关系的刻画充满了人文关怀;《白色强人》系列则另辟蹊径,监制罗永贤把医疗与权力博弈结合在一起,做出一部“港版《白色巨塔》”。

同时,《香港爱情故事》《金宵大厦》等立足本土的港剧以新鲜的切口呈现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同样受到内地观众的青睐。

在《2022港剧观看报告》中,观众爱看港剧的理由包括“好奇香港的各种行业和生活气息”“港剧节奏紧密不拖沓”“港剧有独特的味道”,等等。

另一方面,香港作为一座在多元文化熏陶下发展起来的大都市,其独特的城市景观和市民生活同样为港剧带来别样的味道。比如《香港爱情故事》里,青年监制林肯就着力展现了一个更“贴地”的香港:他刻意避开了维多利亚港、中环商业区等香港的“A面”,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香港的“B面”——天水围、华富邨等普通阶层聚居的屋邨。

北上破困局

内地市场倒逼港剧改变观念提升质量

港剧曾是内地电视台争抢的“香饽饽”,《金枝欲孽》《溏心风暴》等剧集在内地创下高收视记录。但在2010年以后,新的港剧在内地市场逐渐“失声”。而在2017年以后,多个内地视频平台的参与,聚光灯终于又被吸引到了港剧身上。

传统厂景拍摄无法满足观众

从上世纪60年代成立之初起,TVB便沿袭了其前身邵氏影业的片场制,自身拥有一个庞大的创作和制作团队以及能长时间供剧组拍摄的电视城,这种方式能够保证TVB以较低的成本稳定产出巨大的剧集数量。但当观众对剧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传统厂景拍摄自然无法满足观众愈发挑剔的眼睛。

曾志伟介绍:“TVB剧集由以往厂景为主转为实景拍摄,拍摄器材也由电视摄像机改变为电影级别的摄像器材,同时邀请富有电影制作经验的幕后精英参与制作,加强节目在内地和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制作和排播方式更灵活、剧集类型得到创新、剧集质量有了提升,成为港剧近年肉眼可见的改变。

比如,《香港爱情故事》全剧都在香港著名的大型屋邨——华富邨实拍,在荧幕上真实还原香港公屋的居住环境。去年在香港和内地的网络平台首播的《清洁师》则采用了外判剧的形式:该剧由金牌监制卢思麟和“农夫”组合成员C君共同成立的“劳诗动众”工作室制作,艺人洪永城担任监制兼主演。

直面演员流失问题起用年轻艺人

曾志伟不讳言TVB所面临的人才紧缺困境:“演员流失是TVB长期面对的问题,一个演员要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靠出色演技,也需要时间浸淫。因此这几年TVB制作了一批走年轻人路线的剧集,大胆起用年轻艺人担纲重要角色,《青春不要脸》《香港爱情故事》都颇为成功。”

除了幕前之外,TVB也加紧培养幕后人才:“近年行业低潮,工作机会减少。看不到前景,新入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除了召回流失的人才,我们还迫切地需要培养新人才。最近我们办了一个电视技术制作培训班,吸引对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工作有兴趣的年轻人加入。年轻人培养起来需要一定时间,但好处是他们没有太多旧习惯,更容易接受新的理念和创意,所以我们也为新入职的员工提供两年轮岗时间,让他们在不同部门和职位体验,直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所在。”

参与“新合拍”

从仰仗知名演员和经典IP到发挥各自所长

定制剧成功适应两地观众口味

早期的合拍剧大多偏重开发经典港剧IP。经典IP认受度高,在内地更有情怀加成,无论对香港制作方还是内地视频平台,都是一种保险的选择。但是,合拍剧一度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过分仰仗知名演员和IP的力量,剧本却趋向保守。资金和制作提升了,反而丢掉香港影视人最擅长的“小天地里创天地”的优势。

经过数年的磨合,合拍剧的口碑逐渐得到扭转,两地影视人逐渐摸索出一条可以发挥各自所长的路子。

去年,由优酷与TVB联合拍摄制作的《刑侦日记》获得了不俗的评价。这部剧在港剧擅长的题材上玩出新花样,将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悬疑惊悚等众多元素融合在一起,加上内地剧集市场悬疑剧起飞的东风,《刑侦日记》成功吸引了不少观众。优酷方的项目负责人表示,题材特别、风格特别、演员有新鲜感,是《刑侦日记》吸引优酷入局的重要原因,“优酷一直都很支持港剧,我们都希望可以作一些新尝试,而这部剧走出了港剧的固有框架,所以促成了这次合作”。

内地视频平台从单纯注资转为深度参与

内地广阔的市场,也给予香港电视人更多尝试不同风格的机会。比如2020年由优酷投资、在优酷上线的港剧《叹息桥》,每一集均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展开,呈现恋爱中的男女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这部极具实验性的剧集在豆瓣上获得8.7分的高分,共有超过5.6万人评分。

融合成趋势

TVB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内地

“融合”将是未来港剧的一大趋势。港剧或许将如港片一样,在资金、选题和制作上与内地逐渐不分彼此。

从7月4日起,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剧集《回归光影颂》在TVB播出。该剧从香港人的视角看回归,包括5个题材各异的单元剧《究竟天有多高》《母亲的乒乓球》《我的骄傲》《神奇的灯泡》《曙光》及15集剧集《回归》。

曾志伟说:“内地很多人都想知道香港回归25年后变得怎样?香港国安法自去年6月30日实施以来,香港的变化很大,今年是很重要的年份,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现机会,全国都会看到香港的改变。”

其中,15集剧集《回归》及其单元剧前传《曙光》颇有代表性:该剧通过区耀祖(郭晋安饰)和邓丽娟(陈炜饰)这对夫妇的故事,从小家中展现回归的意义。

监制林志华介绍:“这部剧很强调‘一家人’的概念。这个家庭因为一些原因分开,经过25年后,他们终于解除误会、互相理解,最终重新走到一起,这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你会看到,这家人在分开的时间里其实心里都有对方,但因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而分分合合。透过这家人的经历,我们把很多真实的社会大事都串联起来,勾起观众的共鸣。”

在林志华看来,区耀祖和邓丽娟正是数百万香港人的缩影:“区耀祖身上体现出香港人的人情味,你可以说他没有大志,但他非常珍视与伙计、街坊、客人所建立的细水长流的感情。邓丽娟身上则流淌着香港人的冒险精神,她敢于孤身回到内地,从零开始拼搏出一番事业。但无论性格如何不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遇到任何困难,他们都不会离弃自己的家,他们始终爱香港、爱国家。”

2022年既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TVB成立55周年。TVB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内地,不少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最近,陈展鹏、吴若希、戴祖仪等艺人已经来到内地,参与TVB新剧《香港人在北京》的拍摄,“我们拍这样的剧集,是为了让香港人了解内地生活,有利于香港的年青一代了解国家的发展。就像早前播出的纪录片《无穷之路》一样,希望这样的节目和剧集可以打开香港年青人的眼界,也令他们可以想一想,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将香港变成一个怎样的城市。”曾志伟说。

此外,今年5月中旬开始招募的2022年TVB艺人训练班,则是首次与内地同步招生,吸引香港和内地有意投身演艺事业的年轻人加入。此次艺训班请来了金像奖导演陈德森主理,并邀请多位影视界星级导师参与培训工作。课程分两地展开,香港学员在电视广播城上课,内地学员则在广州教室远程上课。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