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人际「总是害怕成为局外人互联网社交时代下的集体心理病」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17更新:2023-04-22 14:58:34

赶紧看看朋友圈有没有人给我点赞?

不行,得看看有没有错过微信群里什么不得了的信息!

其他人都买了,我不买,万一有用那岂不是吃亏了?

别人都去参加,我不去参加,岂不是会错过很有趣的东西?

如果你中招,说明你可能掉入错失恐惧的陷阱了,这个也叫“局外人困境”。

局外人困境是什么?

当代社交网络基于人性的设计,它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对象的喜爱程度等,设置了一个反馈机制,通过这个反馈机制,内容创作者可以即时点赞、评论...人们开始担心,是否错了最佳的获取反馈时间,是否迟到了一步以至于和幸福擦肩而过,这大大地激发了焦虑的产生。

这种源于渴望获取奖赏的心理需求,总是害怕错失了什么的心理,叫做“错失恐惧症”,也叫“局外人困境”。要说清楚“局外人困境”的根源,得从焦虑症开始说起。

1、焦虑的主要诱因是恐惧,恐惧根植于人的基因序列中

在远古时代开始,人猿作为食物链的中端,总是免不了面对食物链上游的威胁,于是人猿在采摘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以免被猛兽捕食。就像今天大家看到的小鸟,它们在捕捉虫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一受到恐吓便马上逃跑。但和人不一样的是,小鸟是没有意识的,它们的反应完全是出于生物的自保的本能,是一种基因序列编码的结果。随着猿类进化为人,人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开始能够观察自己,于是情感便产生了,能感觉到害怕。而人类站上万物之灵才短短一千多万年的时间,不足以进化到如食物链顶端的狮子那么自信从容,所以这种源自于自保的本能便留存下来,成为恐惧的情绪。

2、过度认知,过度放大对损失的恐惧,是焦虑症的第一大原因

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的思维方式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总是觉得模棱两可、无法确定的事件一定是有危险的,认为坏事情肯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感到恐惧。即使是一件很小的过失,恐惧也会被放大,觉得是个很严重的事情。正是这种过度认知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总是感到焦虑,害怕损失。

3、环境的变化,激发人的恐惧损失的心理,引发焦虑症

环境也会诱发焦虑症。生活中环境的变化、应激事件的刺激、生活的压力及失落感都会引发焦虑症,比如离婚、失业、丧偶、财务危机、患病等。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对损失的恐惧的放大导致的。人是不喜欢变化的生物,变化会让我们失去一些经过努力积累到的东西,从而感到焦虑。托马斯·霍姆斯和理查德·拉赫在“社会适应评价”量表中得出的结论:太多的变化会击垮一个人,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濒临崩溃的边缘。

除此之外遗传因素、疾病因素、性格因素、不良嗜好等有可能引发焦虑症。

其实没必要!

了解了焦虑症产生的根源,也就能更平和地看待“错失恐惧症”了,错失恐惧症,本质上就是一种焦虑症,是我们的基因序列决定了我们总是倾向于获得,而害怕失去。

人们对于精神奖赏的渴求,底层逻辑与人猿采食需求别无二致,都是基于某种对现状的不满足而产生的,这种不满足必定推动人们去思考什么才是满足的,当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之后,心理落差便形成了,这就是对奖赏的渴求心理。比如我那么辛苦发表了这篇文章,肯定是期望获得大量的阅读和良好的反馈,这样才能回报我的劳动付出。而“错失恐惧症”患者就会将这种对得不到奖赏的害怕心理放大,以至于变成万一获得了奖赏我没有看到呢,于是他们便疯狂的去刷新状态,以填补心理落差。

要解决这个问题,本质上我们要承认,恐惧心理和害怕损失,是人的特质,我们要尊重并坦然接受客观存在。而我们更应该拥抱适当的焦虑,因为焦虑产生的心理势能,只要正确对待,可以转化成推动人们进步的动能。

对于过度反应的人们,则要构建完善的自我认可、自我价值体系,认识到客观规律是:

1、所有丰硕的成果是一定要经历漫长的积累和艰辛的劳动的,不要急于获得回报;

2、除了给你资源的少数几个人,任何其他人的评价与点赞,对你个人的奋斗结果都没有太多影响;

3、人是一个优缺点并存的矛盾体,优缺点的评价其实来源于社会关系的价值取向。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一定是一个拥有对立面的群体,有人理性、有人感性,有人对事不对人、有人对人不对事。只要想清楚这点,其实你就可以理解你是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的,因为你的优点在某些人看来,一定不是同一路人。

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要笃定一个想法:“其实没必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