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当年洋徒弟「姜昆的洋徒弟大山曾上过4次春晚如今选择回归家庭转幕后」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99更新:2023-04-23 05:29:33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有一位外国友人经常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他是姜昆的“洋徒弟”,其火爆程度相信现在只要提及他的名字,还会有人记得这位“明星”。

他就是大山,曾经上过我国4次春晚的加拿大友人!

当时的他因为操着一口正宗熟练的中国话,在舞台上诙谐幽默的表演获得了大众的喜爱。

这样一位有名气的人物,如今早已消失在了大众的眼中,选择回归家庭转幕后。

那么,大山和中国有何渊源呢?他又是怎么接触相声的?

外国留学生上春晚意外爆火,拜师姜昆

大山的名字第一次被人熟知,是在1988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

他在老师王文泉的推荐下参加了小品《夜归》的演出,在其中扮演的正是“许大山”一角。

身着军绿色大氅的许大山一出场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紧接着操着一口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开门呐,我是大山”,一下就逗乐了全场的观众。

之后也因为小品的爆红,他也被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在那个国内还很少见外国人的时代里,大山也火了。

当时走在路边街头都有轻易能认出他的“粉丝”来,大家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大山”。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大山其实并不叫“大山”,他的名字叫做马克·亨利·罗斯韦尔。

来到中国留学后,老师王文泉便为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路士伟。

这个名字也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简单的音译,所以在大山向他老爸炫耀“路士伟”这个名字时还遭到了来自加拿大人的疑惑:为什么这个名字里面还有一个正负号呢?

但是路士伟这个名字也没有用了多久,因为“大山”这个角色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止偶遇的路人,即便是身边熟识的老师同学叫他的时候也总是将“大山”挂在嘴边。

之后便是自然而然地,路士伟就“被迫”改名为“许大山”了。

后来的大山也是由于这个机缘,他找到了他的人生之路——学相声!

相声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曲艺艺术,其最大的艺术特点便是能在三言两语之间给观众带来欢乐,引人发笑。

它以“说、学、逗、唱”为艺术手段,是大众娱乐的一种方式,自然也就蕴含着很多丰厚的、书本上没有的文化魅力。

本来便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大山碰到相声更是挪不动脚步了,他想要学习相声,借此接触和熟知中国更多的文化。

他的老师对此也很是支持,甚至还特地为他引荐了当时极有名气的曲艺大师姜昆。

因为大山上过春晚的缘故,姜昆自然也对这个年轻又有朝气的小伙子有印象,就答应了收下这个弟子。

虽然结局是美好的,但是最初姜昆也是有些犹豫的。倒不是对大山有什么偏见,而是在此之前大山就早已跟着当时相声界的大能丁广泉老师学习相声了。

虽然并未拜师,但学了人的手艺自然也算是丁广泉门下半个弟子了。

要知道一个弟子不事二师,姜昆即便有意收大山为弟子,也不得不顾忌丁广泉。

尤其是按照“圈儿里”的辈分,丁广泉比姜昆还高一辈,这一拜师辈分可就乱了。

不过姜昆等人也是低估了大山拜师的决心,他认定了一件事那是一定要去完成的。

大山也是在确认了丁广泉并不会在意此事后才去拜师的,最后姜昆也在几番“纠缠”之下认可了这个年轻人,决定收下大山。

大山这下本以为可以好好安心学习了,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姜昆收徒的消息很快被业内的人们知晓了,这一下子就传来了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该交给一个洋人,其中甚至还有姜昆的师爷侯宝林的声音。

其实在相声这个圈子里很多人还是很“传统”的,甚至说是“排外”。

他们不管是收徒还是教徒都自有一套“规矩”,古往今来就没有说招个洋人来的,侯宝林也劝姜昆再考虑考虑,没必要给自己招揽这个压力。

姜昆虽然敬重他的师爷,但在收大山为徒这件事情上还是异常的坚持。

这其中有大山恩师王文泉的引荐作用,但更多的是姜昆觉得大山合他的眼缘。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结识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看的都是合不合自己的眼缘,若是看不惯这个人,哪怕他是个百年不遇的天才也是不会多看的。

所以无论外界充斥着什么声音,姜昆还是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收下了大山,二人正式成了师徒。

大山是外国人,却不是外人

不过略有遗憾的是因为当时的姜昆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了,平常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很难腾出时间专门教导大山,后来大山大部分时间还是继续跟着丁广泉进行学习。

经过几年苦学,师承两位高师的大山也没有辜负姜昆和丁广泉两位相声师傅的期望,很快就摸索到了说相声的关窍,甚至还亲自登台参演过几次相声演出。

后来大山再跟着姜昆去拜访师爷侯宝林时,侯宝林也终于承认了大山徒孙的身份。

之后的大山更是以一种极高的频率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当中,电视剧、话剧、小品相声、做主持人,各种舞台上都能看到大山的身影。

他彻底融入进了中国,甚至先后参加了四次春晚演出,在那个信息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大山这个名字却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了。

人民日报曾对大山有过这样一句评价:大山是外国人,却不是外人。

这句话肯定了大山在我国的影响力,同时也体现出我们对外国友人大山的喜爱和重视。

人民日报能对其给出如此高评价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大山的影响力,二是大山娶了一个中国媳妇,成为了我们的“女婿”。

早在1991年时,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大山就已担任了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公共事务助理,初步成为了中加两国加固友好关系的“粘合剂”。

而后的几年中,因为大山自身的影响力,他先后被中加两国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甚至多次登上两国的媒体。

在2008年奥运会时他还作为加拿大奥委会特使,为其做中国文化顾问。

2010年冬奥会期间又作为中国媒体代表团前往温哥华进行报道;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又担任加拿大总代表。

在2012年时加拿大总理宣布任命大山为“加中文化大使”。可见大山在中加两国的影响力是多大。

这样一位酷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甚至还在中国邂逅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1990年,大山曾到辽宁进行演出,当时是一个名叫甘霖的重庆女孩作为接待员负责接待和调解工作。

本来除了这短暂的工作关系毫无牵扯的两个人却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走到了一起。

起因是其中一个乡村乐队内部出现了矛盾,甘霖身为调解员前去调解,但因为是女孩子的缘故,在僵持紧张的氛围里并没有听从她一个小姑娘的话。

眼看可能会因此影响演出,甘霖却无可奈何,好在关键时刻大山挺身而出并耐心劝导了产生矛盾的两人,这才使得演出顺利进行。

事后的甘霖对大山很是感激,所以即便是演出结束很长一段时间后两人还一直保持着联系。

渐渐地两人互生情愫确定了恋爱关系,没多久就结婚了。

婚后的二人也很是甜蜜,还生了一儿一女,大山成了中国的“女婿”,成为了“自己人”。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2011年的春晚,大山与孔子学院的留学生一起表演了群口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之后就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往后大概有四年的时间大山都很少出现在舞台和荧幕之上,等到2015年大山再次亮相,却抛开了他所熟悉的相声表演,带着脱口秀节目《大山侃大山》出现了。

从相声到脱口秀,虽说都是语言类的节目,但跨度也是很大。

是什么令大山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转而去学习脱口秀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大山发现了他表演相声的局限——他缺乏国内的生活经验。

众所周知,相声是一种“人气儿”很足的曲艺艺术,其中的内容大俗又大雅,还包含了很多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听懂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歇后语、俗话之类。

所以即便大山在中国生活了不短的时间,但他依旧缺乏这种“土生土长”的经验。

再加上相声本身的严谨性,创作相声的难度就更大了。

因此他在作家梁左和艺术家冯巩的建议下果断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找到了脱口秀这个“伯乐”。

脱口秀比起相声来说它并没有太多的限制,这对于大山来说是个发挥自己能力的好去处。

他在舞台上侃侃而谈游刃有余的样子也再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比起说相声,大家显然也更喜欢大山的脱口秀。

大山继续活跃在了中加两国,为两国建立友好的友谊搭建了桥梁。

同时他也并未放弃自己的相声,在2019年时还出席了海外的春晚,表演了单口相声《巧说中国话》;

同年10月9日又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向中法160多名观众即兴表演了单口相声,讲述他在中国的求学之路。

身为外国人的大山,不仅向他的母国传递中国文化,更是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带着他的相声和脱口秀,将中国文化的魅力带出了国门。

不慕名利,转投幕后

大山对中国的“另眼相待”打从他的爷爷开始就在他的脑海里埋下了种子。

在最初来中国求学时,年轻稚嫩的大山就想要在中国找到抗战行医爷爷的踪迹。

直到2001年时,大山在节目上偶然提起了他这个遗憾,说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商丘的一位记者在看到大山的那档节目之后便开始着手调查寻找。

通过多地走访和查找各地历史资料,还真叫那位记者找到了大山爷爷曾经待过的诊所,如今已经更名成了商丘第一人民医院。

在走访过程中一些老人还表示对这位洋人大夫很有印象,是个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大山得知这个消息是激动的,脚下踩着爷爷曾经居住过的这片土地,他好像也看到了当年那个穿着白大褂治病救人的洋人医生。

当地的人民政府听说这件事之后,也是十分有诚意地聘请大山作为他们古城的形象大使,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大山爷爷的光荣事迹。

身为一个外国人,大山的家庭、事业都在中国站稳了脚跟,这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变得更加快的同时,大山反而又在大家眼前消失了。

这次消失和上一次的沉淀不一样,是真的消失在镜头之外了。

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的原因,因为大山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他经常是中加两个国家来回跑,家庭和事业很难兼顾,所以在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大山的重心就放在了家人身上。

碰上时间充裕的话也会回来中国继续进行喜爱的工作,但是他的工作内容也从台上转移到了台下。

但大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一直存在,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他还在为自己热爱的工作奋斗着、拼搏着。

他在相声表演最受欢迎时跳下高台去学习脱口秀,不怕从零开始;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出了他的人生选择。

他不仅在事业上是成功的,在弘扬中国文化上也有功劳,为中国与加拿大友好交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仍在努力将我国的相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某一种角度来看,如今的大山虽然回归了家庭转到了幕后,但或许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