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阿里电影「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电影回顾展|七部经典作品放映」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08更新:2023-01-14 19:19:08

为纪念阿巴斯,同时回顾其创作生涯,电影资料馆将于本月为大家带来阿巴斯纪念影展,一共七场放映,再次品尝那令人难忘的“樱桃之味”。

2016年07月05日,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因癌症于巴黎去世,享年76岁。世界影坛又一位大师消陨,令无数影迷哀婉叹息。

阿巴斯绘画出身,看来跨界的艺术思维或许真的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观察艺术本身。他身上具有东方的魅力,风景的乡愁,却更多的是一种普适的艺术精神。他的镜头始终对准最平凡的人和最朴素的事,却能够于细腻之中表达出人类最真实与最深刻的情感,真切动人。

本次纪念展将为大家带来他的七部经典作品: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随风而逝》、《十段生命的律动》、《原样复制》及《如沐爱河》。

阿巴斯资料馆放映排片表

● 所有场次均可于格瓦拉在线购票。

格瓦拉购票请戳

阿巴斯百老汇放映排片表

百老汇电影中心的放映目前仅在影院票台可购▼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于1940年6月22日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毕业于市立美术学院。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走美术道路,为了生活,便暂且为交警局设计交通海报,同时给儿童读物画插图,后来开始拍摄广告和短片。对各种工作的尝试为他日后从影积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二十余年的从影生涯早已使阿巴斯在本国成为支柱型导演,但他真正登上世界影坛、确定了其国际大导演的地位,还是在进入八十年代末期以后。1987年,朴素的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让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认,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大奖。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继续》成为阿巴斯首次携与参展纽约电影节之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思索生死问题的哲理影片《樱桃的滋味》为阿巴斯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于戛纳影展上夺得金棕榈大奖。阿巴斯成为伊朗首位获此殊荣的导演。1999年他推出了《随风而去》,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堪称当今世界影坛少有的大师,他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类最深的情感。包括戈达尔在内的众多的著名电影导演对他都推崇倍至。黑泽明称基阿罗斯塔米的作品“无与伦比”, 同时库亚斯塔米也被与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艾里克·罗默尔(Eric Rohmer)等前辈电影大师相提并论,因为他的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简约的语言与深刻的观念并存。”

《何处是我朋友家》

时长:83'

阿巴斯在此之前拍过将近16部长短不一的片子,直到《哪里是我朋友的家》的推出,才让他在国际电影界初露头角。此片获1987年德黑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8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奖等。故事没有惊世骇俗的情节,却让人难以忘怀。孩童世界第一次如此引人注目地展现在成人面前,伊朗儿童片由此发轫。孩子的纯真,过滤着每一位观众的心。这不是一时取巧,在伊朗森严的电影审查制度以及宗教管制下,政治以及妇女都是属于敏感话题,许多导演纷纷转向比较不容易“触规”的儿童片领域。可以说,这是阿巴斯“带着镣铐跳舞”、探寻儿童世界多年产生的结晶。非职业演员,质朴记录片式的朴质,成功的表述,预示着阿巴斯个人的电影风格开始成型。

剧情简介:

伊朗的偏僻山村小学里,一群孩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讲课。在检查作业的时候,老师发现穆罕德屡次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于是严厉地批评了他,说如若再犯立马开除。老师对学生强调这是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规矩。当天放学后,小男孩阿穆德却赫然发现自己把同桌穆罕德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听懂了老师的谆谆善诱,所以阿穆德明白这作业本就是穆罕德继续听讲的凭证。为了把作业本还给同桌,阿穆德曾希望母亲和祖父可以施以援手,但是均告失败。所以,他只能孤身前行,到对面大山里的村落去寻找同桌,归还作业本。然而,由于不认识同桌的家,所以他处处碰壁,遭遇到了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

● 本片获得第42届戛纳电影节艺术电影奖。

《随风而逝》

时长:118'

英文片名为《The Wind Will Carry Us》,来自一首探索生与死的诗词,这又是阿巴斯提出问题的一部作品。生死有命,远非人力所能控制。影片以一位外乡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原始的村落,带着一种猎奇与偷窥的感觉。极其单纯的影像,仿佛只是实打实地记录工程师在村庄的衣食住行,实际上,影片遍布象征符号,比如在山上艰难爬行的山龟,必须到山上接听的电话,在坑低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村民,都暗示了一种交流的艰难。在艰难的状态里,生命依然美好,其中工程师到黑暗的地窖买牛奶这一段落简直就是一首诗:穿着红色衣服不肯露面的女孩在微弱的灯光下宛如油画,工程师有感而发为其念诗,淡淡的温馨在地窖里弥漫,堪称最不着痕迹的华彩段落。看似简约的纪录式画面暗藏心机,可以说,是“刻意”地保持记录风格,所以,镜头多采用中远景拍摄,观众们被强制成纯旁观者的身份,也扮演了一回偷窥的角色。

剧情简介:

伊朗库尔德斯坦省的一个小村子里来了一群工程师。村民们对这群突然来到的外来人议论纷纷,好奇他们来此地的目的。虽然感到陌生,但是村民对客人还是表现出友好的欢迎。其中一个工程师,对村里的一切都饶有兴趣。他每天跟随着村里的小孩到处查看,注意到有个生病的老太太,于是不停地打听老太太的病情。因为需要用无线电话和总部联络,而村里的信号不好,所以工程师每次都要跑到山上的墓地去接听。在山上,他发现有个村民总是在独自挖着坑,觉得好奇的他经常上前与这个村民聊天。突然有一天,如风般顺畅的日子发生了变化。山上村民挖的坑塌陷了,活埋了村民,医生前去奋力抢救村民,顺道发现那个老太太也在病危中。面对生命的逝去,工程师惆怅万分。

● 本片荣获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

《原样复制》

时长:106'

此外颇为让人费解的是女主角在后期暴露出的一些神经质特性,感觉影片的基调在不知不觉中被拉到了另一个方向上,一场邂逅让一个有些自命清高,缺乏目标的人重新认识了自己,让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单身母亲释放了心中的压抑,镜头美妙的感觉让人忽略了看电影的感受,让画面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表达张力。

剧情简介:

英国作家詹姆斯·米勒(威廉·施梅尔 William Shimell 饰)来到意大利城市托斯卡纳为新作《合法副本》举办讲座。他与读者讨论书中的观点:关于艺术创作真实性的议论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复制品本身即是原作,原作也是由其他作品复制而来。一个做古董买卖的法国女人(朱丽叶· 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带着11岁的儿子参与了讨论会,想为刚买的书索要签名。中途因为儿子饿了她提前离开,临走时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

米勒和女人在她的古董店再次相遇,他们驱车去郊外看一样东西。她开着车载着米勒无目的游荡,谈论书的主题,参观博物馆,谈论她叛逆的儿子,两人一路上争吵不休。在一个咖啡馆,女老板以为米勒是女人的丈夫,就开始和她围绕米勒讨论起婚姻。于是他们将错就错,米勒开始扮演女人的丈夫,两人约会,去宾馆。但是副本只是复制,而非原作,米勒结束复制身份,独自离开了郊外。

● 比诺什凭借此片获得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胶片】《十段生命的律动》

时长:91'

剧情简介:

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在这部作品中,将轻便摄像机安放于出租车前的固定位置,记录下了一位女出租车司机(Mania Akbari 饰)同五名乘客的十段对话:女司机的十岁儿子亚明(Amin Maher 饰)始终不能坦然面对父母的离异,女司机试图和儿子解释,但得到的是强烈的排斥,儿子一再要求与父亲生活;女司机的好友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照顾,不久又为失恋而神伤;一名老妇在失去了丈夫与儿子后,变成了虔诚的信徒,她时常朝圣、祷告,以换取内心的平静;一名醉酒的妓女在车上同女司机谈论男人,但是她们对生活和男人的看法,都有太大的出入;一名即将结婚的女子却发现一切幸福的前景都只是自己的幻想,她伤心欲绝,剃掉了头发……

《橄榄树下的情人》

时长:103'

该部影片有着复杂的套层结构,阿巴斯有意模糊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在这样一部“戏中戏”里,观众已经在阿巴斯的镜头里深深迷惑,分不清看到的每一幕到底是片中拍摄的电影情节还是真实发生的爱情。令影迷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尾长达4分钟的大远景长镜头,阿巴斯用一种暧昧不清又充满诗意的方式交待了主人公的命运,留下了无尽的意味和悬念。

剧情简介:

地震过后,一支摄制组来到某个山村准备拍摄影片,导演(默罕默德·阿里·科沙瓦兹 Mohamad Ali Keshavarz 饰)决定一如既往启用非职业演员。巧合的是,饰演男主角的侯赛因(Hossein Rezai 饰)暗恋女主角塔赫莉(Tahereh Ladanian 饰 )良久。侯赛因出身贫寒,孑然一身;塔赫莉则家境优渥,受过良好的教育。由于彼此间的巨大差别,侯赛因的爱情始终未能开花结果。不过,地震摧毁了塔赫莉的一切,她的家境和侯赛因相差无几。借着拍戏的机会,侯赛因向爱人展开大胆的追求……

● 本片荣获1994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5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4年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奖。

《樱桃的滋味》

时长:95'

该片一如阿巴斯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近乎纪实。尽管这是一部没有暴力,也与爱情无关的影片,但是却不特别枯燥,因为它有悬念。在自杀者和人们交谈的过程中,一些生活哲学从影片中传达出来,使影片获得了思想深度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的韵味。

剧情简介:

巴迪(Homayoun Ershadi 饰)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在遍布工地的郊外漫无目的的行驶,他搭载了一名入伍不久的新兵,和他讲述当年从军的经历,而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出钱要新兵掩埋自己自杀后的尸体,新兵惊慌失措,跑掉了。巴迪继续寻找埋尸人,可工地上的流浪汉、神学院的学生,全部拒绝了他的请求。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老人巴格里(Abdolrahman Bagheri 饰)登上了巴迪的车,巴格里曾经自杀,但最终为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巴格里为了治疗儿子的病,应承下了巴迪的请托。巴迪在博物馆外踯躅,心中似乎产生了动摇……

● 本片获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8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如沐爱河》

时长:95'

该片滑稽而高雅,演员在其中玩尽爱情的坑蒙拐骗。该片将角色扮演进行到底,少了些浮夸风,多了些文青范儿。整部影片各处散落着小津安二郎作品的痕迹,尽管该片在理性与感情层面都并非完美,但仍给观众带来了一次质朴的观影经历。阿巴斯优雅的镜头与自信的剪辑手法都让影片增色不少。片中主演在车中穿越整个东京的长镜头浮华而美丽,东京街头熟悉的霓虹灯映在人物的脸上显得浓墨重彩。矶见俊裕精心设计的场景布置呈现虚幻的大麦色调,而摄影师柳岛克己更是将黑暗与讽刺轻松融入了轻快而活泼的镜头中 。

剧情简介:

光怪陆离的国际大都会,日本东京。灯影暧昧的酒吧内,人们窃声交谈,笑语欢歌。酒吧一隅,穿着打扮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明子(高梨临 饰)面带焦虑。她是一名女大学生,为了学费而在声色场所出卖笑靥。此时此刻她正与多疑的男友(加濑亮 饰)在电话里纠缠。是日祖母突然来访,但明子犹豫不决是否该去车站看看老人。本就心情烦躁,加上店长(点点 饰)的工作安排更让她情绪失控。夜幕降临,失意的明子最终来至客人的住地。那是一位84岁的退休大学教授(奥野匡 饰),也许因为明子与亡妻容貌相似才让老人将女孩召唤至此。疲惫的女孩无暇享受老教授精心准备的美酒佳肴,简单交谈后便沉沉睡去,一夜无话。

次日,教授驱车送女孩回校,心与心的交流仿佛仍未停止……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北京文艺活动分享平台

微信ID:elvita-v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