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和不合群的辩论「大赢家一场合群与不合群的对立一次本能与理性之间的碰撞」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35更新:2023-04-23 11:05:34

文丨能量小栈

《大赢家》是继《囧妈》之后,第二部以线上的方式在头条进行首映的电影。

作为喜剧,《囧妈》和《大赢家》都各自具有独特的趣味元素,但相较于前者,《大赢家》似乎正在以一种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在观众中引起了更加热烈的反响和讨论。

其原因便在于,《大赢家》在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还在它别具一格的黑色幽默下为我们呈现出了许多极具讽刺意味的生活真相,更能激发大众的情绪共鸣而为之感同身受。

故事围绕着一场抢劫银行的演习展开,主人公严谨在这次的抢劫演练中充当了“劫匪”的角色。

对于这次演习,不论是参与者或是旁观者,几乎所有的人都带着一种“走过场”的态度,来迎合这个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但令人意外的是,主人公严谨却当起了一个滴水不漏的“劫匪”,与众人相反,他选择认真严谨的对待这场演习,而也恰恰是他这种毫不懈怠、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让他自身处在了绝大多数人立场的对立面。

起初,每个人都对这一场“假戏真做”的荒诞闹剧施加以冷嘲热讽,并对严谨这种“浪费时间”的行为表达出了十分强烈的不满与无法理解。

但随着演习的不断进行,人们渐渐开始认同严谨,从原来漫不经心的态度逐步转变成了投入配合。

而对于严谨来说,他最终也凭借着自身坚持与认真的精神,向人们传递了“轴”的积极能量。

影片中严谨这一形象的刻画,很直观的映射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正处在人际关系边缘的“小人物”。

他们因为自身对于某种信念的坚持和执着,而被贴上了“异类”的标签,被冠予了“孤僻”的字眼,被排挤在了所谓“正常人”的圈子之外。

在这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之下,不经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群体与个体的对立关系中,不合群,真的是一种错吗?如果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态度是正确的,却又为何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反而是遭受到排斥与忽视呢?

01被颠覆的价值观——不合群就是错,这样的思想误区,成了一种“流行病”

影片在一开始便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组十分鲜明的冲突关系,作为银行职员的主人公严谨与银行行长正在为是否应该按流程放款的事情而相持不下。

在银行行长看来,这一次的放款关乎着整个银行的业绩和所有员工的奖金,因此,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认为可以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来逾越规则。

但在严谨看来,不根据标准流程放款就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这不仅仅是在工作上应该表现出来的态度,更是一则贯穿生活始终的“信条”。

最终,严谨未能成功放款,害得全部人的奖金都泡了汤,遭到了行长的误会,也成了众人眼中不懂圆滑、不会变通的“一根筋”。

在生活中,严谨也因为自己对认真的坚守,而常常不受人待见,是一个“不合群”的典型代表。

但从客观的角度上来分析,严谨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有错吗?很显然,这并没有错。可为什么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会备受孤立,被标榜为人群中的“异类”呢?

其实道理十分简单,在一个人群中,如果除你之外的所有人都不认真,唯独你一个人的步调和大家不一致,那么你自然而然的便会成为人群中被挤兑、嘲弄和打击的对象,即使他们在道德高度上并不占理。

在学校,总有这么一群人,会将认真学习的人贴上“书呆子”的标签;在工作中,也总有这么一群人,会把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人嘲弄为不会变通的“傻子”。

不得不承认,这种借以群体的名义,喊着“群众便是正义,便是道德”的口号,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来“排除异己”,认为不合群就是一种错的现象,十分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它就像是一场不可救药的“流行病”一样,无孔不入的肆意席卷,让那些身处在“群体”之内的人陷入难以自拔的思维桎梏,又让那些身处在“群体”之外的人饱受孤立和排挤之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认真严谨反倒被当成了一种“病态”,这是传统价值观的颠覆!

如果每一个人都在群体中逐渐丧失了理性、失去了自我、没有了个性,而不加思索的拿着群体所催化出的意识来裹挟这个社会,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丧失独立判断的能力,沦为乌合之众!

02本能与理性的碰撞——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勒庞曾说:

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人在群体中,一旦被扭曲的价值观所感染而陷入误区,理性便将会被压倒,本能就将被释放,这在大众心理学中被称为“群体无意识”现象。

而我们想知道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何有那么多的人都对追随群体(合群)抱有强烈的偏执与狂热,却对所谓的“不合群”嗤之以鼻呢?

从众心理,来自“少数服从多数”的思维定势

一方面,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集体主义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当我们还处在孩童阶段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诸如此类的话语。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早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演变成了难以动摇的惯性思维。

另一方面,个体的力量相较于群体来说是十分渺小的,因此个体对“人多势众”存在着本能上的恐惧,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也不只是说说而已。

而绝大多数人秉承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态度,又对群体产生了很强的崇拜和依赖。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这样一段话: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情愿放弃自己的观念而去迎合众人,认为“众人”不仅代表了力量,而且代表了真理。作为“真理”的意识形态如掌控群体心灵的魔法一样,使个人如同波浪里的水滴,失去了自我控制力,只能随着群体的波涛肆意汹涌。

当一个人对某个信息的认识过于狭隘和片面,以至于无法做出深入的思考时,他通常会选择从众,让自己的意见和群体的意见达成一致,这便是从众心理的体现。

其实,重视集体的概念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是盲目从众,我们便不得不去思考,自己是否已经被淹没在了追随群体(合群)的浪潮之下。

对权威的服从与妥协

勒庞说:

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善行感动,在他们看来,仁慈善良只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

群体中,个体信念对权威的服从与妥协,在影片中被赤裸裸的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银行行长因为这场演习的闹剧而受到了上级的训斥和苛责,受了气的银行行长在这场模拟演习的后程用权利来胁迫严谨结束演练,否则第二天便要将所有的银行职员全部开除。

这让大家不得不屈从,如果后续小男孩没有说出行长威逼利诱的真相,那么这场坚持了半天的演练也就只能草草收场了。

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质疑群体中的权威,因为反抗所要承受的代价远远大于妥协的代价。

因此,绝大多数人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而选择了被迫“合群”。

寻求认同感的本能需要

为什么受到孤立的人更容易抑郁?因为当一个人独自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常常会产生十分强烈的焦虑感。

这种由于缺失归属感而产生的焦虑,会驱使一个人急切的想要寻求认同。

这时如果组织或加入一个群体,群体人数上的优势和意识上的一致便会使人们获得一种集体安全感,从而达到缓解焦虑的目的。

正如勒庞所说: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便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因此,寻求认同感的本能需要就变成了对追随群体(合群)的极度热衷。

03对生活的呐喊——坚守世间的美好与正义,你我皆是“大赢家”

我特别喜欢影片最后严谨的那段独白,他说:

其实我经历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经历着,被家人冷落,被领导误会,被同事排挤,但我依然选择做一个好人。努力没有成果,那我们就更努力一点。

严谨的这段话,让我产生了很强烈的触动。

在生活中,我们也总是不可避免的会陷入群体与个体的对立关系里,但我们却常常在“合群”与“不合群”的纠结中迷失了初心,忘记了当初那些我们拼了命都要坚守的信念究竟有什么意义。

而通过《大赢家》,严谨帮我们每个人都找回了答案——

正因为我们所坚守的那些信念,都是组成世间美好与正义的一部分,所以它们才值得我们的万般执着。

我也始终相信着,每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会被生活温柔以待。

就像严谨那样,把对认真的坚守融入到了生命里,他就会遇到一个像警察局局长一样,对凡事都抱有认真态度的志同道合之士,他就会收获一个像于海娇一样,能够欣赏他的“笨”和“轴”的人生伴侣,最终他也会获得每个人的尊重和认同。

当我们有了对信念的执着,有了守护美好与正义的决心,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那时我们便会意识到,讨论所谓的“合群”或“不合群”仿佛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我们早已找到了介于本能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点,也能够很好的在群体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挣脱了枷锁,成了一名“大赢家”!

总结

《大赢家》是一部既能带来欢声笑语,又能引发深省沉思的电影。它通过塑造一个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映射出了许多正处在生活边缘的“小人物”,用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诠释了一场精神价值观的蜕变。《大赢家》不仅仅为观众揭开了那些令人愤世嫉俗的生活真相,更重要的,是为正在迷茫的我们传递了热爱生活的积极能量!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