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丁在孤独的写作中自由地活着「阿丁在孤独的写作中自由地活着」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91更新:2023-01-14 22:39:58

如今,他住在通州宋庄艺术区租来的房子里,写作,画画。房子有几扇不小的向阳窗,天气好时,阳光就铺洒进来,映亮满墙油画。常来往的几个朋友相聚时,他会指着墙上新添的一幅,说说创作想法,问问观后感,随后喝酒聊天,尽欢才散。得空了,他会回保定几天,看望父母。他喜欢这样的日子,尽管有时感到窘迫,但满足。

阿丁,1972年生,小说家、画家。著有长篇小说《无尾狗》《我要在你坟前跳舞唱歌》,短篇小说集《厌作人间语》《寻欢者不知所终》《胎心、异物及其他》,随笔集《职业撒谎者的供述》等。

不适合当医生

寻找相对自由的行当

十七岁,阿丁到保定一家医院当了住院医师。随后的近十年,他的职业表现很受认可,具体说就是手法精准,可将麻醉剂毫厘不差地送到患者身上的任一确切位置。后来有人用这点来形容他的小说,很精当。不过在那时,他还没想过写作这回事。得到认可的好处,是让他成为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即便做最保守的想象,也可说前途平坦。但出人意料,他最终决定离开。

理由很简单:不适合。整日坐在那里给人看病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有趣,更不自由,而这两点是他天性里的东西,他说,天性里有些东西是职业限制不住的。于是,1999年,阿丁辞去医院的工作,琢磨找份“相对自由的行当”。写东西正符合这一要求。

作为甲A联赛的球迷,阿丁在和父亲开诊所的同时写起球评,感到快乐。“在电脑上敲字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快感,把脑子里的所思所想敲出来,快感就加倍了”,就这样,阿丁慢慢迷上写东西。

2003年左右,开始写小说。

当你年齿渐增,当你阅世日久,当绝望不断打扮成希望,将更多更重的生而为人的屈辱与刺痛注入你的血脉与髓腔之时,会有一朵善恶杂交的花在你心里滋生,而此时我正在做的,就是拼力超越道德伦常善恶生死,心如止水地端坐在花之前,来一次不动声色的写生。

———《厌作人间语》

在新书《厌作人间语》的跋中,阿丁说到外婆。老人虽过世多年,他“还能轻易地从芜杂的记忆中辨析出她的声音、腔调和讲故事时的神态”。老人讲述的“农村老太太的故事”让他与文学初次相遇,并扎根在他的记忆中,成为文字烙印,无法摆脱。“这是一个成年人讲的睡前故事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一直可以延伸到你真正成为一个作家。”因此,外婆和小时候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一同成为他文学的启蒙老师。后来,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像一道亮光,让小说真正进入他的视野。

共情、真实、客观

写小说的三个重要准则

“作为医生,你对生死的概念应该比一般人更强烈。那些生死虽然不是你亲人的生和死,但他是你认识的人,而且跟你建立了医患关系这一神秘联系。这些人的死亡尤其能刺激你,让你不得不思考。这些东西最终施加了影响到你的写作上。”

说到这儿,他讲了一个“哥哥哭弟弟”的故事。兄弟两人开着拖拉机,后面拉了一车直径半米多的圆木。弟弟下车检查绳子捆没捆紧,一根圆木正巧滚下,“脑袋被砸成了勺子”。哥哥跑进医院,疯狂给医生磕头。任谁瞧上一眼都清楚,人没救了,不过,哥哥乞求的举动引起了阿丁的共情。“那一瞬间我就置换了,我把那个哥哥置换成我哥哥,而死的那个是我自己,当你想到这一点的时候,那种悲伤是没法用语言来说的。”回忆结束后他说,现在哥哥脸上悲痛的样子,甚至哥哥当时给主任医师磕头时脊背的那种耸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东西你是一辈子忘不了的”。

《厌作人间语》

版本:作家出版社 2017年11月

强烈的共情是作家的必备“技能”,上述经历无疑让阿丁更敏感。2014年出版的第二部长篇《我要在你坟前跳舞唱歌》中,阿丁用第一人称胜任了五个角色的叙述,由此构成一个庞大家族绵延八十年的历史。实现这种高难度叙述很不易,但在“置换成他人”这件事上,阿丁在年轻时已有多次经验,他善于此道。

此外,“医生”也常出现在阿丁的小说中,让他的小说不时飘出福尔马林的味道。“疾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自然可被看做对社会的隐喻,“医生”也不单单只是职业上的称谓,但读后的第一直觉,还是那股福尔马林味儿,合上书仍久久不散。

世界会为你停止运转吗?不会,世界也不会为了正义和非正义停止运转。所以,不存在永恒的正义,也不存在永恒的非正义。即使是你,也镶嵌其中,只不过你这一环有些不安分,想做个异端,想卡住链条,想以正义之名让整个世界为你停下,你说你这不是幼稚是什么?

———《厌作人间语》

至于媒体生涯,带给他的东西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他说,这个行业给我的最大财富就是真实。做新闻行业训练了我对真实的观察力,让我意识到真实的力量。这一点在小说中表现得很清晰。同样在201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胎心、异物及其他》中,《死党》《高考》《口吃的人》等篇目都有真实事件的影子。这是他用文学处理现实的一种手段,简单、直接,把世间的某一角落完全揭露给你,真实得让你很容易想到自己身边的人,想到自己。

这些关于写作的看法,从一开始就在他的写作实践中显露出来。2012年出版的首部小说《无尾狗》成书于2007年,由于所谓的“内容灰暗”,遭到几家出版社退稿,五年后终于出版。面对书中的主人公丁冬,就像看到赤条条的一个人,正毫不掩饰地回看你,像在彼此照镜子。他有时市侩、贪婪、无耻,有时天真、害羞、正义,这个看似由一堆悖论构成的人,满足不了你的英雄幻想,也无法带你去乌托邦,他把现实烙下的肮脏印记再为你展示一次,让你愤怒,让你脸红,却无法反驳。

离开人群拥挤之处

对现实不妥协

至今,朋友间仍流传着六年前他和人大打出手的故事。两个年轻小伙在小区里贴小广告,一位老大爷前去制止,年轻人便骂骂咧咧着,推搡老人,被阿丁看到。那是在夏天,天很热,阿丁穿着拖鞋,疾步上去,将那两个年轻人拉开。两人仗着人多,开始动手。最终两人一个被抱摔,一个被侧踹一脚,跑掉了。那时,阿丁不到四十岁,还经常踢人形沙袋。

《往事》

鸟睡着

巢先醒来

倾听未知孵化的

声音

绞痛在孕育

而记忆

羽翼渐丰

喙嫩黄,啄壳

钙质的

新鲜疼痛

平生第一口空气芳冽,清冷

往事的嘴角

流着涎

白头宫女似的

一呼吸

一吸

———《厌作人间语》

后来的几年,生活和工作上都不顺利,踢沙袋的习惯也渐渐被搁置。期间,他曾短时间接触过剧本,但这种要跟众人妥协的事显然不适合他,对他来说也毫无乐趣。唯一可喜的,是几本小说陆续得到出版。但稿费有限。

2015年春,阿丁开始画画。

阿丁画作《圣胡安·鲁尔福在科马拉》

他在其中找到了类似写作的乐趣,而且更松弛。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文学带来的收入不能糊口,画画或许可以。他画自己喜欢的作家,画小说中的经典情景,也画脑子里突然一闪的奇思妙想。2016年8月,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名为“画布上的小说”。现在,他的画挂在Artand平台上,还得了“2016年度跨界艺术家奖”。

从未学过一天,仅靠自己摸索,他把想画的都画了出来。画不精致,没规则,有稚拙之气,从中可窥见自由。作家徐星评论说,美是自由催生的,而非其他。

写小说,画画,用自由的方式,并因此得到乐趣,这是阿丁的法则。对那些不自由又无趣的人和事,他避之不及。

点击下方海报,玩游戏,赢礼物

提示2:≥3个字

你认为中国作家阿丁如何?

1.
这是一篇不正式的书评。
写给我最为敬爱的活着的中国作家,阿丁。他的新书《职业撒谎者的供述》发布会,我去了,阿丁老师给我的寄语是:一起写吧。感动良久。书分四个模块,“发呆日记”、“已阅”、“下蛋的鸡”、“敲回车”。
”发呆日记“,多为处理日常生活经验和阅读观影体验的呓语和谵妄。语言密度大,甚多“圣经体”的笔法。其中渗透着一位独立知识分子的思考和拒绝合流及被收买的绝望姿态。其中多个篇章,在其公众号“阿丁”上,都有。我以为,保持智者的清醒和对世俗的距离,是一名有良心的作家所应有的品质。阿丁显然是我辈之楷模。
“已阅”,多是阿丁在写作或是读书进行不下去时,写的随笔文章。谈及了诸多他师承的文学大师。“帕慕克把写小说的人称为职业撒谎者,这个群体的共同嗜好之一是对笔下人物的设置。这也是我爱干的事。”阿丁如是说。他认为,写作是唯一能超越生死、别离,以及名利的救赎之道。
“下蛋的鸡”,这一模块下的文章,暴露的都是阿丁所欣赏的大师,也就是他自称的师父们。巴别尔、卡夫卡、舍伍德·安德森、布尔加科夫、福克纳、博尔赫斯、略萨、布鲁诺·舒尔茨、理查德·耶茨、冯内古特、奥康纳、麦卡勒斯、约瑟夫·海嘞。这个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单,足以撑住半壁文学的江山,也足以教会一切写作者想要窥之的写作秘诀。
“敲回车”,阿丁的诗。阿丁以小说为生,但写诗也不逊色。让我想起了雷蒙德·卡佛。卡佛一生专于短篇小说和诗歌。最为我感动和喜欢的是他写自己父亲的那首,《我父亲二十二岁时的照片》:
他要为子孙后代摆出勇敢而健壮的姿态。
我父亲一辈子都想变得勇敢。
但他的眼睛将他出卖,还有那双
疲软的手,提着一串死鲈鱼
以及那瓶啤酒。
在阿丁所选取的十五首诗歌中,我最喜欢的同样是他写自己父亲的那首。我把这首诗贴出来。老土拨鼠我在阳台上看书、抽烟、玩手机
门吱扭开了,又轻掩上
每次门一开一关
就有一只白了头发的老土拨鼠
静悄悄地进来
静悄悄地出去
我右手边就依次出现了——
一小包青豆
一小袋海苔饼干
一小堆开心果
以及
放在手里是一小把的花生米
这些吃食
以老兽为幼兽叼来的吃食的光泽
静卧
我说爸你知道我多大了吗
他笑得像个羞答答的核桃
“你老是不好好吃饭”
老土拨鼠说
诗读毕,思绪万千,关于父母。现在誊抄一遍,依然想哭。好诗,莫过如是。
2.
阿丁在书中一篇《火的睡》中提到,“在他的写作生涯中,余华是大师兄一般的存在,代师传徒,授业解惑。”余华的文论《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帮阿丁读出了读不出或是忽略的东西,使阿丁从此成为了一个合格的读者。
承袭阿丁的观点,余华亦为我的大师兄;阿丁在这本新书中尊巴别尔、耶茨、福克纳等人是师父,代师授徒,为我的二师兄;比目鱼在其书评集《刻小说的人》提到波拉尼奥、卡佛、厄普代克等作家,其中,中国作家只有三位“上榜”,阿乙、阿丁和朱岳,也是我目前为止,最为欣赏和怀有期盼的中国作家。我庆幸自己在大学时代读到了这本书评集,从那以后,对文学的涉猎和学习就多遵其品味,来介入文学。故将比目鱼引为我的三师兄。
通过比目鱼,我知道了阿丁;通过阿丁,我重读了余华。三位师兄,本身就足有可取之处;然,他们孜孜不倦地带你品读大师和文学的沟壑与重峦叠嶂,于后辈写作者而言,实乃功德。
至少,他们可以让你少走弯路,让你明白真正的文学大概有什么样的轮廓和内核。
3.比目鱼第一次把阿丁推到我跟前。凤凰读书推出的文学青年专栏上,再次认识了阿丁。而后读他的小说,读他的公众号文章。庆幸的是,我在自己二十出头的年纪,读到了阿丁开具的“阿丁书单”。之后我的文学路,就基本上循着这份书单来警醒自己,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在阅读上首先要足够亲近大师,还要有足够的练习,和对某些事物基本的抗拒和清醒。
在新书发布会上,我问阿丁,对文学后辈有什么建议或是忠告?
阿丁说:读经典,反复读经典。你在写作中想要寻求的一切技巧、叙事难题、经验等,都可以在经典作品中寻得。
我要感谢《职业撒谎者的供述》和阿丁的公众号,始终提醒我要对体制、崇高、宏大和权威保持距离;始终提醒我,想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底线要求就是对经典的阅读和反复阅读。
最后的结语,就借用新书里18页的一个标题:
像猪一样地活着,就会像猪一样地死去。
THE END.
尹沽城,青年编剧,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微博|简书 ID:尹沽城。

求一篇《爱的选择》作文

爱的选择
阿丁与阿美是班里的高材生,而且是本校的优等生。阿丁与阿美常常形影不离,被同学们誉为“鸳鸯仙队”。这样的传言引起了教导主任的重视。  
一次,阿丁与阿美在墙根下互相交流学习体会,不料被教导主任逮个正着,这让阿丁与阿美无言以对。  
又是一个优美的黄昏,阿丁与阿美到学校边的小树林里探讨文学名著,当回来时,他们发现教导主任正和看门的老大爷聊天,只好一直等到11点。可是,这时校门也锁上了。阿丁建议爬树进去,可阿美不敢。没办法,他们只得重新回到小树林。  
到深夜,阿美实在太困,睡着了。阿丁想叫醒阿美,别着凉了。就拍了她一下,这一拍不要紧,可阿丁的手刚一碰到阿美柔美清爽的脸时,情意触发,头脑发热,扑到了阿美的身上,  
半睡半醒的阿美不知怎的,也将阿丁紧紧抱住……  
第二天,东窗事发,阿丁和阿美被学校开除了,阿美回了老家,阿丁去了一个小工厂打工。但是,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渐渐的他俩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直到有一天,阿丁收到阿美的一份信,信写得很简单,分手,因为阿丁没钱。可阿丁怎么也想不相信,他知道阿美的为人,她不是为钱活着的人,可是事实摆在眼前,阿丁只好认命。  
后来,阿丁去了一个大城市,到那里发展。五年后,他回来了,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可这五年,他一刻也没忘记阿美,时常想起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他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去看看阿美。  
当他来到阿美的家时,母亲告诉他,阿美已经死了。原来当阿美得知自己得了白血病之后,她不想耽误了阿丁,很痛苦得做出了爱的选择——放弃。  
阿丁默默地流着泪,将一串风铃挂在阿美的坟前。微风中,风铃清脆的叮铃声飘得很远,很远,一直飘到了阿美的耳畔……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