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 徐峥「黄渤徐峥笑喷了国产喜剧出息了我太快乐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63更新:2023-04-23 21:40:41

卷了一整季的《脱口秀大会4》,上周落下帷幕。

周奇墨满血通关,成为新任大王。

老妹儿一路追过来,看杨蒙恩求婚比杨笠、庞博哭得还惨,收官也不忘去嗑孟川写的“广岛志恋”CP文。

好看吗?好看啊。

可是,聚散有时。

这一季笑过哭过真情实感过,也只能这么着了。

接下来,咱还得追点可以无缝衔接的——

瞧见马东,老妹儿第一反应是,节目大概率不会差。

毕竟,无论《奇葩说》还是《乐夏》,它们所呈现的内容在国内综艺领域都是具有独创精神的。

别人敲锣打鼓吆喝的态度,这些节目不屑于多说。

一些反套路玩法挺新鲜,其中不乏冲撞普罗大众观念的新思潮,堪称广义版赛博朋克。

这一次,马东不搞辩论和乐队,开始向喜剧下手了。

啥喜剧?小品大赛吗?

传统认知让我们深信,能拿到舞台上呈现且可以逗得人捧腹大笑的节目形式,多半和咱在春晚看的小品是一回事儿。

早年间,央视也做过几届相声、小品大赛。

贾玲力压郭德纲获得相声冠军的故事,偶尔也会被拿来调侃一番。

不过时至今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所追求的喜剧形式会更新,也更全面。

节目组请来的嘉宾对喜剧拥有一定发言权,比如黄渤和徐峥。

他们的代表作《泰囧》《心花路放》《疯狂的石头》,或爆笑或荒诞,都可以被包罗到喜剧这一大的范畴中。

而观众呢,对喜剧的浅层要求就是好笑。

再往深挖,扒一扒结构和立意,敢于反讽的文本总招人多玩味一些。

第一部被搬上赛场的喜剧作品,是《互联网体检》。

它以体检作为载体,吐槽了“人人经历过且人人有话可讲”的网络弊端。

广告冗长、登录验证鸡肋、下载app引导强买强卖,弹窗广告关不掉,等等。

每一个槽点精准踩中观众的痛点,连自家平台爱奇艺的“超前点播服务”都囊括其中。

不得不说,这种“自我调侃”是以娱乐自我的方式娱乐大众,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格局的拓宽。

从内容形式上来看,《互联网体检》的笑料是一以贯之的。

表演者抓住“令人困扰的互联网弊病”一路演绎下去,而观众对大致方向已心知肚明,只看它深究的每个细节能否反复掀起水花。

虽说此类选题并非首创,但因其共情能力十足,所以观众很愿意买账。

看罢第一个作品,sketch(素描喜剧)的形态已在舞台上拥有具象表征。

它不依赖于过多前期铺垫去引出包袱,而是找准一个“观众已达成共识或易于快速了解”的基本设定作为着力点,然后反复撞击,叠加升级。

第二部《一心不二用》,同理。

该作品凭借一个“声画不同步”的新奇人物设定抓住观众的眼球,然后嵌套于不同的故事场景刷新笑点。

细究下去,每一次触发喜剧开关的关键,是人物的专注。

一如放之戏剧作品中,主人公轴、拧巴、老实等性格特点都可能成为贯穿整部作品的题眼。

尽管,这里的呈现方式不如类似影视作品更深化人物形象、升华内容主旨、富有戏剧张力。

但,它很好地诠释了喜剧素描的定义——

用较为快速且精简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喜剧的魅力。

除单纯的sketch之外,也有参赛者将音乐融入其中,效果差强人意。

包括李诞反复cue到的“三狗直播间”,较为低端另类的小众形式,收获评价也褒贬不一。

后者几乎无喜剧结构,表演者靠拼命耍宝逗乐观众。

确实,不高级。

但考虑到这是一个竞赛舞台,多元化作品更能激发创作者思考,内容良莠不齐也是赛场存在的必然结果。

所以,仅因部分作品暴露短板而以偏概全地批判它,其结论是有失公允的。

我们依然可以在赛场上看到像宗俊涛这样出演赖声川编剧作品、唱跳演俱佳的高阶选手。

全场得票数最高。

他们team的作品《三毛保卫战》,取材自网络段子最偏爱的脱发话题。

比如,秃顶、秃头、头发珍贵到每一根都有名字。

这一次,他们作为三根头发将这种日常困扰实实在在地表演出来,凭借强大的信念感呼应剧作起承转合。

正是这部完成度极高的作品,让观众轻易走进一个假定的虚拟世界、聆听三根头发的内心声音。

从而,专业和非专业的人不再一较高下,在“优秀的喜剧作品没有门槛”这件事上达成共识。

扎实的剧作文本是成功的基础,而演员恰如其分的表达可以为从业者与观众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

全场80个观众 5位明星嘉宾,每人一票。

节目组不向任何人提供特权,不以可量化的投票权去标榜从业者的资历。

他们尊重每位观众发笑的原因,以及使用投票器的权利。

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平等,明星嘉宾发言只为观众提供一个新角度和新思考,接纳权在每个独立的个体,在你。

诚如马东开始所说,一个节目如果被定义为喜剧比赛,必然会提高观众的预期。

网络时代发展迅速,我们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听过?

俗套的内容一眼见底,喜剧演员想玩出新花活,难。

2015年,第一季《欢乐喜剧人》把沈腾和贾玲推到更庞大的观众群体面前。

隔年《喜剧总动员》还是这帮人,贾玲的舞台喜剧《你好,李焕英》应运而生。

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竞技类节目却越做越烂。

最为观众所熟知的,依旧是开心麻花和大碗娱乐两大阵营(说传统相声的德云社姑且不算)。

再往前倒许多年。

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周星驰,曾做出自成一脉的无厘头电影,笑泪兼有。

英式喜剧《憨豆先生》能在欢笑之余,多角度解构出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所拥有的孤独。

他们所阐释的内容强关联于每个活生生的人,让观众在一瞬间与剧中人通了悲欢。

是的,悲欢,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啊。

所以你愿意承认,它是能窥见生活一隅、放大世界万千的佳作。

常有人慨叹,为什么某某年月产出的精品,时至今日再也没有了?

老妹儿想,是因为大部分人心浮躁。

短平快的东西易于接受,省时省力,注定成为打通创作者与观众沟通脉络的重要渠道。

但高级而深刻的、值得反复打磨的作品也还有人在做,它们并不构成我们回避新喜剧模式的原因。

Sketch、漫才、物件剧、独角戏等等,也有可能像脱口秀一样找到抓手,找到自己大施拳脚的一片天地。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目前,节目刚刚播出一期。

不合胃口的朋友也不必急于唱衰。

它正处于摸索和试探的阶段,有瑕疵,不成熟,或者可以再观望一番。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

庞博在《脱口秀大会4》说过,感谢自己拥有这样一份工作,不然只会讲几个笑话,肯定连要饭都要不到,因为太乐观了。

如今,脱口秀在等待机遇的过程中厚积薄发。

老妹儿也乐于看到喜剧在当下碰撞出更多可能性。

哪怕是试错,也有试错的意义。

这种艺术门类在养活一帮优秀从业者的同时,又能为你我带来快乐,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吗?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