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之墓「药王孙思邈的墓在禹州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00更新:2023-04-24 02:14:21

【“药王孙思邈在禹州”系列之5】

药王孙思邈的墓在禹州吗?‖老家许昌

文‖铁绍文 王国斌 许敬生

(欲欣赏“药王孙思邈在禹州”系列之4的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链接:药铺山,千年葛花树…神秘的禹州龙门村啥来历?)

老虎洞

老虎洞位于西山顶,海拔高度390多米,洞深约五、六米。

据老人的老人讲,从前有个叫孙思邈的,一天采药归来,忽听门外有惊天动地的叫声,抬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正向这里冲来。孙思邈吓得几乎昏了过去,定了定神,却见那猛虎来到门口不曾进屋,只在门外伏下身来,张着大嘴向屋里发出呻吟声。

孙思邈看了一会儿,明白了,这虎来此没有伤人之意,看它那张着嘴和摇头呻吟的样子,肯定是虎口里有病。孙思邈便不害怕了,他上前向虎嘴里一看,果然有一根长长的骨头卡在了虎的上颚处,他顺手摸起身边一只串乡行医时用的铜铃撑着虎口,手伸进去一使劲,把那骨刺拔了下来,那虎疼得一合嘴,牙齿正好磕在铜铃上,才没有伤着孙思邈的胳膊。所以,后来行医的都把串铃叫做“虎撑”。

老虎为了感恩,孙思邈外出采药就让他骑在身上,孙思邈回来后,老虎就蹲在门口为孙思邈看门。老虎守门,吓得患者不敢来看病了。孙思邈自己知道老虎不会伤人而乡亲们不知道,老虎在,人们就不敢来看病,孙思邈只好让老虎去山上看守杏林,老虎就在山顶找一洞住下,日子久了,大家就叫它老虎洞。这就是虎守杏林的典故。

老虎洞在虎头山上,位于龙门村的右侧。老虎洞洞口若如虎口,老虎洞上面石质斑斓,层层叠叠,宛似虎皮,所到游客惊叹不已,观感如真虎犹在。

下图:虎皮纹。

孙家南谷堆与孙家坟

据龙门村七组组长李国斌、王江海讲述:龙门村四面环山,犹如两条大的巨龙盘旋和若干个小龙衔接相环,且山外有山,层峦叠嶂,望之似莲花瓣瓣,中间有三座大丘从北向南相排,北高南低。龙门村村民世代传说北面那座最高的丘叫孙家南谷堆,北面高丘下面百米外是孙家坟。经过道教界人士及堪舆大师考察,认为孙家南谷堆就是一座古冢,分析孙家南谷堆就是孙家古冢,应为孙思邈之墓冢。原因有四:

1) 北面孙家坟应为孙思邈之后代为孙思邈守墓之人所葬坟茔。

2) 南面之丘是药铺山,山下是孙思邈弟子卢照邻之墓,卢照邻之墓对孙思邈之墓呈仰望之势。

3)墓冢为深层岩化石质,与周围土层完全不一样。

4)符合唐代高处墓葬特点。

孙思邈是道家高人,在唐代自然生态没有破坏,具茨山是中原地带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之地,龙门村亦为中州大地气脉较好的宝地,孙思邈选择此处为墓地,应是早有考虑。

历史资料记载,孙思邈于682年完成《千金翼方》后陡然而逝,根据当时地理状况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要说运尸至外地,即便运送到山下县城也是较为困难的事情。据说当时孙思邈所采挖和收集的药材,都是靠雨季山水顺流运出,山间之路运输应相当困难。

孙思邈在龙门村,卢照邻在龙门村,孙思邈的医药徒弟跟随孙思邈一起在龙门村生活的人还不会少。为此,孙思邈在禹州以嵩山、具茨山为半径行医采药的事迹与历史记载相吻合。

药王与药都

“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进禹州不香。”“医不拜药王不灵,药不过禹州无味。”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药王与药都禹州的赞誉。

1、禹药因“药王”而兴

禹州是中华民族传统中药发祥地之一。从轩辕黄帝在禹长期修炼以草为药开始,禹州就与中医药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尤其是药王孙思邈来禹州后,犹如花木逢春,绽放了中医药之奇葩。

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与同行虚心请教,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他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又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他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也是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第一人。

他第一个创立“阿是穴”,又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他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又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他第一个用胎盘粉治病,又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他第一个用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又是第一个治疗麻风病的专家。

他第一个用羊餍(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又第一个用动物肝治眼病。

他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又第一个治疗脚气病。

他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又是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他是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使用牛奶治病的人,又是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材在家种植。

他第一个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方法,又编撰了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

孙思邈创立的二十四个“第一”,是对中华医药学乃至世界医药学的重大贡献。大禹之州这片沃土成就了一代药王,药王的成就奠定了禹州在中医药界不可动摇的“药都”地位。

孙思邈在禹州编写《千金方》,使最先受益的禹州人体会到了医药价值,认识到了医药与健康的人生密不可分,行医做药有利于己,有益于人,因此,自唐宋始,禹州之药业已有店、铺、堂、馆,亦开始小面积种植药材。

到明朝,禹州种植药材已形成区域化规模。从明太祖朱元璋诏令药商云集禹州建立全国性中药材集散地,周定王朱橚《救荒本草》问世,到清乾隆时期形成春、秋、冬三季定期药材交易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以致“内而全国十二省,外越西洋、南洋,东及高丽,北际库伦,皆舟车节转而至。”

药材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明清之际禹州涌现出三名太医和14位名医闻名全国。历经四百余年时间,禹州已从区域医药地发展到世界范围的交流与融汇。

(未完待续)

下图:老虎洞。

【作者简介】铁绍文,男,1955年出生,禹州市民族宗教局原局长,禹州市孙思邈医药研究院总监,中医药文化学者,著有《中华药王孙思邈》一书。

王国斌,男,曾用名王斌,禹州市人,中共党员,生于 1965 年 3 月,系禹州市孙思邈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为禹州市中药加工炮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任执行主编出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多部中医药论文集;参与编写《禹州市中药志》《美丽乡村志》《中国钧瓷年鉴》《禹州年鉴》《褚河镇志》《禹州老药工》等多部著作。

许敬生,安徽萧县人,1945年3月生,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会长,全国“医古文资深名师”,全国“中医典籍与语言文化研究专家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首批专家。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医药文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南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从事医古文、中医古代文献及中医药文化的教学和研究近50年。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部分由作者提供,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