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大桥「有机会也去黑山看看那座桥这就是二战电影桥的永恒魔力」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80更新:2023-04-24 04:27:49

《桥》是前南斯拉夫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著名二战电影,1969年拍摄放映,在中国译制过来已经是1977年,这类带谍战的战争电影,可谓国际影坛一道独特魅力的风景线。七十年代的中国观众对台词一般都能熟背下来,称得上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但在我的儿童年代,却从来没有看过一次,村子里的露天电影也没有看过它。昨天刚刚看完——当然这是无法弥补的,这样的片子应该是在夏日的露天广场来看才是最有感觉的。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个由6个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的故事。

2006年,年仅88岁的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的名字消散而去,但真正的南斯拉夫并未消失,它留下了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桥》便是其中之一。

电影中,拍摄游击队为阻止德军所要炸毁的桥,位于南斯拉夫黑山河谷地区。建于1937年至1940年间,是一座混凝土拱桥,长365米,桥距河面172米,有5个拱。在其完工之时,为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1942年被游击队炸毁,1946年修复,至今仍在使用。

必须说,南斯拉夫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拍的二战题材电影是我个人情有独钟的系列,《桥》也是南斯拉夫在中国公映的第一部电影,接着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两部电影连着看就像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故事延伸。

观看本片时,那种熟悉的情绪在一看到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面孔时便被唤醒,比如这个霍夫曼上校。

战争是发挥一个人的好机会,

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那腔调语气,完全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翻版,刚刚从里边走出来。

主线剧情说白了就是个炸桥和阻止炸桥的过程,但其中推动故事走向的永远是人,意志坚定且神勇无比的“老虎”,是电影塑造的英雄人物,看的时候总觉得他还是瓦尔特。

“老虎”去司令部接受任务时,不是公式化地“坚决完成任务”,而是提出不少反问。然后才是接受上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邀请各路英豪加入这个任务,

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出发点。比如这对好朋友,班比诺,萨瓦多尼,这两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立体的。

年轻鲁莽的灵动少年班比诺,身着修身版型的橄榄色套头毛衣 枣红围脖 藏青邮差帽,非常时尚。

战争中的角色绝不是他们生活的唯一,班比诺梦想着去意大利,开朗乐观的爆破手萨瓦多尼对自己的爆炸技术引以为荣……从一出场就在炸东西的扎瓦多尼,说不了几句话就会聊到他最自豪的爆炸技术——整部片子在战争的大背景下面,充满了对人性的描摹。

原抵抗运动领导人狄希,开场不久,就向我们展示了他精湛的格斗和飞刀技巧,让我们不得不遐想他曾经的抵抗运动是多么英勇。全片中他说话不超过十句,其沉默和冷淡,让他成为一个很酷的男人。

狄希擅长飞刀,一柄匕首准确穿过手指缝,插在面饼上,简直就是小李飞刀!

电影里每个角色都分享了大大小小的聚光时刻,也展示了他们因为不同的经历和经济条件所养成的性格。

比如班比诺来到酒馆这一幕,他对酒馆老板说:“你这里苍蝇不少。”老板回答:“是的,到冬天就该死了!”

——寓意深刻啊!

还有设计和建造该桥的工程师,他呆板木讷,但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他知道大桥最重要的部位在哪里。如果不说出桥的心脏在哪,德军就有苟延残喘的机会;但如果他说出来了,毁掉的是桥,拯救的却是五千多人。

工程师与影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分割不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工程师,他是全片唯一一个在性格和战斗立场上做了重大转变的人物,从中立甚至对游击队的厌恶,转变到真心支持游击队反法西斯立场。

在20世纪的那段抗战岁月里,有着许多向工程师这样被迫加入战争的人。

电影围绕着炸桥任务的正反两派的斗智斗勇,首先就是对任务的关键人——这位工程师的争夺,先是工程师被盖世太保胁迫带走,然后游击队以武力从盖世太保手里又将他抢回。一明一暗两步,节奏鲜明。

在这样一部有血性和人性的影片里,绝少不了一首匹配的主题曲和背景音乐。我们能听见的并不是多么恢宏磅礴的交响乐曲,而仅仅只是一首用口琴演奏的《啊!朋友再见》。

当影片刚开始18分钟,班比诺,萨瓦多尼,两个游击队员轻声吟唱的意大利民歌《啊朋友,再见》响起时,整部电影都亮了!

我也是又惊又喜——原来我从小学时所学的《啊朋友再见》的歌是出自这里!

这是一曲欢快的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很有节奏感的音乐!歌词简单且充满情感:

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侵略者闯进我家乡;啊游击队呀,快带我走吧,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游击队呀,快带我走吧,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

——展现的正是小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战争环境下也有非同寻常的乐观精神。

歌曲不朽,也点了题。每当主题曲响起,我就永远忘不了它的旋律——放到五十年后,仍然如此优秀。主题曲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具备革命浪漫情怀的年轻人。想到伴随轻快口哨声的一系列战士们的牺牲,如今想起依旧催泪。

革命情怀的电影,也会侧重于战士的牺牲。电影演到第39分钟,出现了游击队第一个重大牺牲。

还是孩子的班比诺由于恋战和没经验,和德国兵交火,逞一时之快,非把子弹打光才罢休。

班比诺被德军包围,深陷泥泞中的场景是全片印象最深刻的一幕。稚气未脱的班比诺因为没有子弹而被射倒在泥水里,一次次挣扎着想站起来又一次次跌倒,看得太揪心了!队员离他太远,来不及去营救,只能最后和他说一声:朋友再见。

好强恋战体现了班比诺的少年心性,也因此而被牵制住无法脱身而最终牺牲,这应该也是军人不执行命令的代价。

南斯拉夫电影对于壮烈场面的刻画总是那么有深意。

饰演班比诺的演员演绎出那样一双那么有表现力,铭刻着恐惧绝望不甘渴求无助的眼睛。他的脸上挂满了泥水、汗水、泪水和血水,眼睛里却仍然闪烁着光芒,那眼中饱含的绝对不是视死如归的决心,仅仅只是一个“大孩子”对死亡的惧怕和对生存下去的渴望。

那是真真切切地在说着:我还年轻,我不想就这样死,救救我,我不甘心,救救我救救我.....

他满含希望地用尽全力呼喊着好友的名字“扎瓦多尼”,似乎一直呼喊下去他的心声就能被仁慈的上帝听见,从而活下去!

而他的朋友就在不远处眼睁睁地看着,表情是心如刀绞的痛苦。

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想到,班宾诺呼喊扎瓦多尼的时候,不知道是在呼救还是在请朋友了结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扎瓦多尼手中的炸药向着班宾诺和他身后的德军扔去时,一个梦想着去弗洛伦萨的小伙子就此结束了他短暂的人生。

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年纪轻轻就结束了自己生命的人又何止班比诺一个。

影片只讲了一件事——炸桥,战争场面不少,但到了后半部分,战争场面不是重点表现的方面,更多的将情节中心放到谍战上,游击队和纳粹还展开了精彩的谍战。

影片中有一个反派“猫头鹰”科斯,一个夹在双方力量之间的双面间谍——这是个狡猾阴险的角色,一出场就不像好人,在电影里也不演好人。

他先是假装枪毙被捕的游击队众人,借机杀掉行刑队,从而赢得游击队信任。

一阵激烈持久的枪响之后,猫头鹰向“老虎”敬礼,观众跃起鼓掌。这“双重间谍”身份的反复横跳,属实打了我个措手不及。

可危难时向你伸出援手的,可能是朋友,可能是潜伏的敌人。

——已经捕获了炸桥小分队,却又行苦肉计打入其中,结果使德军一败涂地。再想想他一个人毫无困难地处决掉整个持枪的行刑小组,这个地方总想不通。

“老虎”应该是看穿了所有的布局,但是不动声色地将计就计。

经过艰苦跋涉,游击队终于接近了目的地。在巴尔干喀斯特荒原、沼泽与峡谷以及优美的大桥背景中,我们和游击队员一起注视着大桥,这也是电影带给人们对战争的思考,这场矛盾的战争:毁灭与建设——有些桥梁不是用来建设,而是用来销毁。

炸桥的战争即将打响。相比于前苏联,美国那种钢铁洪流般的战斗,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争更容易获得中国观众的共鸣。

游击队员们在崇山峻岭之间与党卫军山地师展开残酷搏杀,算得上是二战史“被遗忘的角落”吧。

战争到最后都是双方意志力的较量,而意志力的源泉则来自于信仰的坚定——游击队员们对任务的重要性是永远置于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之上的,这种坚定的毅力和信仰,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爆破手扎瓦多尼在桥墩安置好炸药,原路返回桥面的途中被德军子弹击中,让观众的心揪紧。

身中数枪,依然坚持着爬上桥面,把炸弹的触发器送上去,以完成任务。

这就是英勇的游击队员扎瓦多尼!

当赴死成为责任,也就是人生极大的升华。

扎瓦多尼这个角色当时看的时候就猜到可能会牺牲,但是还是不忍心看到这个结果,当这个角色惨叫着从铁桥上摔下,风格正如本片的主题曲——豪迈悲壮,深情洒脱。

电影惊人地抓住了工程师的观念转变跃迁过程——他内心固有的情感(炸掉自己的桥就像作为一个父亲杀了自己的儿子),而在电影最后,游击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化了工程师,赢得了他的真心支持。

不愿意炸桥的工程师,最终还是亲手按下炸弹的按钮,也让自己的生命与桥一起结束——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最终还是完成了!

结尾工程师那准备赴死的眼神和姿态成为世界名画般的存在,这个角色立得住。

他决定要炸桥的时候,我想他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当炸弹引线被桥缝卡住,纳粹军队从桥面直冲过来那一刻,他最终决定与自己的作品同生死——这就是战争!

电影在表现战争的暴力美学上很成功,但是《桥》的美妙更在珍惜美,它不吝惜镜头地表现桥的漂亮,并在结尾两次强调(德军上校和“老虎”都说了这句话),“可惜了,一座好桥!”——怎么忍心炸掉呢?!使战争成为了美的破坏者,很意味深长。

我甚至觉得爆炸的那一刻也很美,当火焰腾起,色彩如此艳丽,气势宏大,而满面苍穹的画面,更唤起对和平的来之不易。

为了完成任务,游击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仅剩下3名游击队员,在崎岖的山路上继续前行。

“可惜,真是一座好桥。”影片的结尾其中饱含着无奈与沉重,一座好桥让这么多的人为了它而丧失了性命……在观影过程中,也不时慨叹那么强大的南斯拉夫竟然解体了,让这些为国捐躯的热血青年情何以堪?!

结局有些仓促的《桥》,让我感觉似乎不如《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更让我心动,在世界电影史上,《桥》也许不是多么重要。但是在南斯拉夫电影史和更多中国观众心中,《桥》绝对是不可遗忘的作品!

当今天写到“前南斯拉夫”时,心中总不是滋味,也许真的不存在永恒的东西吧。历史的滚轮过去后,除了电影,还有哪种形式可以触摸到那个已不存在于世的桥呢?还有哪种形式可以去怀念和敬仰那些当年的英雄,包括那个曾经特立独行,神奇存在的国家呢?“有机会,一定要去黑山看看那座桥!”当电影唤起你的这种感觉和冲动,你才会意识到,这就是这部前南斯拉夫电影的意义和魔力。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