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雕塑作品地狱之门「雕塑之美01[逝去的爱]罗丹地狱之门最具吸引力的雕塑之一」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61更新:2023-04-24 09:14:01

2021/11/11

《逝去的爱》 1887年前

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 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魅力。 ---罗丹

《逝去的爱》是《地狱之门》中最具吸引力的雕塑之一。罗丹放置了两件《逝去的爱》于《地狱之门》,一件位于门板的右下方,另外在面板右侧中央显著的位置。(别名:《梦》、《夜》、《黎明》、《到达》等等。《逝去的爱》最为人们所熟知,逐字译为《逃走的爱》)1887年第一次展出。两个极具张力的身体十分流畅地融合在一起。男人和女人在此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诱惑者的美丽和情欲将男人引向堕落,表现了稍纵即逝的爱,令人难以抓牢,表现出空虚、寂寥的氛围。女子双手抓着自己的头发,面容和表情被隐藏,强烈夸张的躯体线条却表现出痛苦和想要逃离的绝决姿态,身体柔软而精力充沛,充盈着力量。男子的雕像倒转着,突出于平面之外,头部向后仰,手臂也伸向后方,似乎想要极力挽留和抓牢,身躯僵直如死亡般失去活力,。两个躯体交缠, 观者的视线在躯干上流动,男人和女人在纠缠,撕扯,抗拒着,仿佛有喘息的声音,痛苦的呐喊传来,两个躯体的组合,同时象征了生与死,令人印象深刻,陷入深深思索中。

作者: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

职业:雕塑家

生卒: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

代表作品:《思想者》《加莱义民》《青铜时代》《手》《雨果》《吻》 《巴尔扎克》 等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

弗朗索瓦·奥古斯特·罗丹1840年出生在法国巴黎市圣马赛尔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完成小学教育后,罗丹进入皇家绘画与数学专门学校随严谨的学院派画家勒科克·德·布瓦博德朗学画,同时期第一次接触到雕塑并深深地爱上这门艺术。他以绘画比赛第一名的成绩离开学校后,连续3年报考巴黎美术学院失败,遂放弃继续求学的梦想,走上自由职业雕塑家之路,因此他不像当时的其他艺术家那样保守,顽固,而是力求真实,创新。

1860年,年仅20岁的罗丹完成了第一件雕塑作品-为父亲创作的半身像。1864年,罗丹获得参加动物雕塑家安东尼·路易斯·巴里在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开设的动物解剖课的学习机会,使他在表现精确的解剖细节和动态张力等方面的雕刻技艺有所长进,开阔了视野。随后的几年间,罗丹与雕塑家加里埃·贝勒斯合作,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了一些具有装饰风格的雕塑,这段经历让他了解了工作坊的运营模式。 1875年,罗丹前往意大利考察学习,《伤鼻的男子》完整版在巴黎沙龙展上展出,其雕塑艺术第一次得到肯定。1876年展出《青铜时代》,随着罗丹在艺术界得到越来越多的赞誉,他的雕塑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这期间《雨果》(1883年)《加莱义民》(1884年)、《维库纳·马克纳》和《林奇将军》(1886年)、《吻》(1888年)、《巴尔扎克》(1891年)等重要的作品相继面世,使罗丹一鸣惊人。。《地狱之门》是其最著名的作品,耗费了罗丹毕生的精力,从1880年接受委托直至1917年去世,这件雕塑没有来得及铸成完整的青铜作品。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创作了《思想者》《达娜艾》《亚当》《夏娃》《永恒的春天》《逝去的爱》等众多佳作。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召开之际,罗丹举办了首次个人展览。展览轰动一时,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和记者纷纷前来参观学习。此后,罗丹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雕塑家。他创作颇丰,青铜作品将近200件,大理石、石膏、赤陶等作品约百件。1917年11月罗丹在将自己的全部作品捐赠给国家后溘然长逝。

罗丹的雕塑艺术很难用一种流派来定义,古典主义的扎实功力、现实主义的创作题材、浪漫主义的激情表现、甚至印象主义的视觉感悟,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