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直视这部电影的主题恰恰证明它存在的意义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90更新:2023-04-24 23:25:03

电影《春潮》是关于母女间相互敌视的关系,这不是大众愿意面对的现实。如果有更多选择,很多人还是会去选择一部让他们感到快乐的电影。

之前就有朋友曾亲自对我说:“生活已经够苦的了,还让我去影院里直视自己的痛苦,我不干。”

虽然我愿意支持这样一部呈现真实生活的作品,但它的表现方式并不是那么出众,阅片越多的人,越会发现这部电影的局限与缺陷。

它唯一值得赞美的地方,就是演员的表演,和主题所触动的那份深入人心的绝望,如果你不敢直视,不愿推荐,证明它刺到了你的伤处。

1 郝蕾

主演郝蕾,是文艺片爱好者不会陌生的名字,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会记得1997年电视剧《十七岁不哭》里的她。

更多的,脑中闪现的,是她在娄烨导演的影片《颐和园》中的大胆演出,让人惊艳。

那一年,我在《看电影|午夜场》做文字编辑,有几位同事抢着想写写这部片子,但主编很无奈地告诉大家,“上面“已经说了,这部电影不能碰,电影的名字和导演的名字都不能提。

就这样错失一个好选题,郝蕾的赤裸以及她唱的电影主题曲《氧气》成为影迷们私下交流的话题。

近距离看到郝蕾,是2011年,在北大的一间阶梯教室里。她和电影人程青松为了宣传《青年电影手册》第四辑(程青松主编的电影类图书,他也是电影《春潮》的出品人和制片人之一)与学生们对谈交流。

程青松和郝蕾在北大某阶梯教室

而我,是这本书的责编。

在《春潮》这部电影里,除了台湾演员金燕玲外,全片的看点之一,恐怕就是郝蕾,很多影评,也是以“文艺片女王”和“影后”作为标题。

这也不奇怪,影片中她有一段很长的内心独白,是在母亲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说的。

这个片段将故事的情绪推向高潮,也是全片最关键的一个情节点、发泄点,是之前让人愤懑的母女对撞的总结式陈词。

如果说故事中的伤痛与你经历的相似,在这个段落,你会因为郝蕾的爆发而被点燃,无论是泪水还是沉默。

在你的伤痛代言里,恐怕会将这段文字记录在案。

2 似曾相识的质感

你能从那份画面的气质中认出很多其他创作者的影子,比如郝蕾扮演的记者郭建波和做音乐的恋人之间那种激情暧昧的感觉,那昏暗灯光下的舞动,似曾相识。

以及这种激进的文人艺术家的聚会,也好像在哪里见过。

是的,这些场景和画面会让人想到第六代电影人的影像基调,以上两个场景真的像是娄烨电影里的某个片段,更因为郝蕾的存在,而更加让人产生错觉。

而这种对现实生活人物悲情的刻画,不也是导演王小帅电影里常出现的某种质感吗?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导演杨荔钠,与这些人是同类。

她曾是贾樟柯电影《站台》里的钟萍,是1999年纪录片《老头》的导演。

电影《站台》剧照

纪录片《老头》剧照

个人认为,《老头》的质朴和原始感,恰恰更适合杨荔钠的方向。在虚构题材中,她很容易重复别人的视角和创作形态,这倒不是特意模仿,而是下意识当中的那份姿态,很容易走向某种创作层面的单调。

比如母亲被医生拉走,用一只黑羊成就虚幻的想象,或者是在公交车及湖中,看到同一个女子的形象,先不说电影大师或者其他导演的作品,就连韩杰的《hello!树先生》里,都有类似的表现方式。

在这些“有那么点意思”的镜头中,杨荔钠和她的同类们握手言欢。

3 其他参与者

那份熟悉的质感和同类里,还有着另外的亚洲文化的协作之声。

扮演郭建波母亲的金燕玲,其主要业绩,就是出演了享誉世界的电影导演杨德昌几乎所有主要的电影作品。

作为中国台湾演员,她在这部电影中,还是带着一点奇怪的普通话,但这不影响她把那份怨恨送到更多像郭建波一样的女儿面前,或者说,这一点也不影响台词对观众的杀伤力。

在监制的名单里,我们看到了廖庆松的名字,这位与台湾电影并肩作战几十载的电影剪辑第一人,以监制的身份出现在《春潮》,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手捧金马奖的廖庆松

同样作为监制的,与廖庆松并列出现的名字的是日本电影人市山尚三。这位与导演侯孝贤合作多年的老搭档,后来也成为贾樟柯四部电影的制片人。

这些同类创作者汇聚到一起,可以说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

而这些人的名字,对大多普通观众来说的意义,又非常小,只有故事本身才能抓住人心,但这刺痛感,却又丧失了大部分躲避悲伤的囚徒。

4 到底刺痛了什么?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掌握了一些词语,经常看到的是这样的描述:伟大的母亲,慈祥的母亲,善良的母亲,把祖国比做母亲。

但现实是什么呢,唠叨的母亲,骂人的母亲,贬低你的母亲,不讲理的母亲,甚至是家暴的母亲。

比起给予孩子们的正向教育,后者那些负面的词语才是更贴近生活的。

《春潮》从最开始的家庭晚餐,就明显地表现出母女间的隔阂,女儿郭建波一直沉默无语,听着自己的女儿和自己母亲纪明岚斗嘴。

母亲身边唯一的男人,是母亲的新欢。可以说她和母亲唯一同病相怜的就是身边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丈夫,但目前又都有一个在交往的情人。

所以,她们那么地互相敌视,互相排斥,可也不是一点相似之处没有,基因引起的战争,往往都两败俱伤,难以收场。

纪明岚经常翻旧账,对女儿抛出最恶毒的话。郭建波习惯用沉默回应,但总少不了要面对面地针锋相对,一会儿是母亲占上风,一会儿是女儿掌握了主动权。

女儿的女儿也成为她们之间争夺的游戏,小女孩在两个“母亲”互斗的戏码中左右摇摆。同时小外孙女也成为妈妈和姥姥情感争夺的玩偶和道具。

这对成年母女对男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在特殊年代,父亲是母亲眼里的流氓,但在女儿眼里却是温柔体贴之人。

在大的价值观里,她们也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恐怕也是现实中的我们,与父母之间难以逃避的分歧。

还是在饭桌上,母亲表达了自己体制内的态度,她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女儿报道社会负面新闻。

恐怕除了骨子里的倔强,使得郭建波也在用另一种方式作出抵抗,抵抗代表着母亲的虚伪和腐朽。

影片的遗憾之处,还是各种片段的情绪组合,本来理应有一条线性的故事脉络,却又在分裂的叙述中与文艺片的调性保持着暧昧的关系。

在饭桌上的讨论、生活中同一件事的不同观点、因为不理解发生的争吵、价值观不同带来的冲撞,相信很多人都有共鸣。

代际间的隔阂,原生家庭里的阴影和特殊年代扭曲的人性,构成亲人间的相互折磨,你我皆有可能是其中的一员,这种刺痛感,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它促使人沉沦,因为无法改变。

虽然大段独白值得称道,但却是靠郝蕾的表演在支撑,而这讲述前,母亲的住院情节是一种败笔,故事的戏剧张力完全依仗另一方的突然被动的沉默而形成某种对比。

最后流动的“春潮”,让我想起去日本丰岛美术馆看到的水珠汇聚到一起的画面,母亲卧床不起,女儿就能真正自由吗?恐怕伤痛还会藏在心灵深处,只是如她台词中说的那样,拥有片刻的安宁。

流水能冲走心中的怨恨吗?绝望之处是我们与亲人的斗争将伴随一生而无解,这疑问带来的思考才是影片最值得探讨的地方。

至少让我们记住下面的这段话: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