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被送医还叮嘱同事帮放电影公益放映员黄珍咏32年放万余场电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09更新:2023-04-25 10:25:04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30日讯 从新洲邾城沿新道公路向东,绕过道观河水库,翻过汉子山,越过徐家沟,跨过潭龙瀑,穿过周家坳林场,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后,黄珍咏指着前面不远处半山腰上的几排房屋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前面就是徐古街长岗山村了,我们今晚放映的目的地。”

7月23日,黄珍咏来到新洲区最边远的山村徐古街长岗山村放映电影,他和同事以及村干部调试安装放映设备花费了1个多小时 。记者杨涛 摄

那天是7月23日,长江日报记者跟随他去山村放了一场电影。“这条路我再熟悉不过,闭着眼睛就能知道车子到了哪里。”今年57岁的黄珍咏,是新洲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的一名放映员。32年前,黄珍咏从部队退役就进了区放映队。

32年,他的足迹遍布全区偏远山村,为村民放映多达万余场。从意气风发的毛头小伙,到两鬓微霜、年近花甲的半老之人,黄珍咏年复一年为偏远山区村民送去欢乐,也用双腿将自己简单而枯燥的放映生活奏成一首首动人的歌。

7月23日,黄珍咏调试放映设备花费了1个多小时,顾不上和大家一起吃饭,调试完放映设备后他拿着盒饭坐在放映车里吃 。记者杨涛 摄

“山区条件艰苦,我是党员,我去!”

徐古街处于大别山余脉,是新洲区最偏远山区,山路险峻,是放映员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

32年前,从部队退役,黄珍咏主动要求分配到当时的区电影公司,做一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

上班的第一个月,了解到徐古的公益放映情况时,这位意气风发的年青人像在部队时一样向单位“请战”:“我是党员,我去!”在部队时,黄珍咏敢打敢拼,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虽然他对山区放映工作的艰苦,做足了心理准备,但第一次乘坐公司的放映车到长岗山村放映,他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公司特意选派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司机开车,可在长岗山上一处“回头弯”面前,车辆被迫停下:因为弯道太急,车子不能直接通过,必须倒车一点一点地调整方向,一寸一寸地挪动才能拐过这道弯;而弯道下面就是悬崖峭壁,一脚踏失,后果不堪设想。

退缩不是当过兵人的性格。走过汉子山,走过枇杷垴,走过将军山,“山路十八弯”在黄珍咏眼中也不过是轻描淡写的四个字:弯多,路窄。短短一年多时间,徐古、潘塘、道观一带山路都被他踩在脚下。

从此,新洲偏远地区的公益放映才有保障。

2005年,电影公司改制,农村公益放映队被解散。黄珍咏下岗后找了份工资是放映员2倍的工作。但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眼前总是浮现出白色银幕布一扯,大喇叭一架,十里八乡的村民闻讯赶来的情景,特别是山里的孩子渴望看上电影的眼神。

2008年,区里重新组织农村公益放映队,黄珍咏毫不犹豫地报名回队。

新成立的放映队实行包村制,每名放映员承包若干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每个月至少放映一场。徐古等偏远山区的村庄没人愿意接手,依然是黄珍咏站了出来,依然还是那句话:“我是党员,我去!”

他一口气承包了偏远山区的全部30个行政村,一直干到今天。

7月23日, 黄珍咏为村民放映电影《战狼2》工作中,他十分认真地守在放映机旁直到2个多小时后电影放映结束。记者杨涛 摄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挂好银幕,打扫广场,从村民家里借来几桶自来水,洒在广场上。“帮助降尘,也帮助降温。”然后播放音乐,清清爽爽地迎候村民来看电影。

放电影不是个技术复杂的活儿,但黄珍咏却把每一个细节都替村民考虑好了,只为村民看电影时舒服。

“如果只为放电影那点收入,不可能坚持这么多年。”长岗山村支部书记徐志阳说。他给黄珍咏算了一笔经济账:放一场电影收入180元(最开始一场140元,今年已经涨到200元),一个村一年12场电影,30个村满打满算收入六七万元,刨去放映的成本,只能养家糊口。

放映30多年,黄珍咏甚至连在邾城买房的钱都没攒上,至今仍居住在廉租房里。

“这么多年,就没想过换个好点的工作?”面对长江日报记者的询问,黄珍咏淡淡一笑:“我热爱这份工作。”“山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需要精神扶贫”。

黄珍咏觉得自己就是为放映而生。在农村长大的黄珍咏,小时候难得看一场电影。听说哪个村湾放电影,要兴奋好几天,吃完晚饭,呼朋唤友,早早地奔向放电影的村落。看完电影,有时伸手不见五指,路不好走,跌跌撞撞走回家,心里仍然充满喜乐。小时候一个村赶一个村看电影的喜悦,让他对放映充满了憧憬。退伍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映员工作,结识了漂亮的妻子,这让他更加认定,放映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同事熊腊宝说:“黄珍咏把放映看得比他生命还重要。”

2017年10月,黄珍咏搭乘熊腊宝的“顺风车”,去辛冲东城村放映。半路上,熊腊宝突然发现黄珍咏说话吐词不清,意识到黄珍咏可能是中风的前兆,劝黄珍咏赶快去医院,取消放映。黄珍咏不同意。

熊腊宝看到情况不对,强行调转车头,将黄珍咏送到医院。黄珍咏明白,这场电影他是放不成了,他只好交待熊腊宝:“我答应了村民去放映的,可我去不了,你无论如何要去帮我放这场电影,莫让村民空等一场。”

东城村的电影正常放映,黄珍咏却在医院里紧急抢救。

手术很顺利。但黄珍咏知道,放电影还是个力气活儿,如果身体恢复不好,他就可能永远告别了放映事业。康复的那段日子,黄珍咏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坚持锻炼身体。第二年开春,他重新回到放映场。

7月23日晚,黄珍咏放映电影《战狼2》,吸引村里大部分村民前来观看 。记者杨涛 摄

“村民开心,就是我最开心的事”

如今虽然家家有电视,娱乐节目应接不暇。但每次放电影,依然是最受村民欢迎的“文化大餐”。40多岁的徐在喜从2.5公里外山那边骑摩托车赶来;远嫁襄阳回到娘家探亲的徐秀文,拿起手机拍下放映现场,在朋友圈里“炫耀”家乡的文化生活;一名8岁的小女孩把家里的板凳全部搬到广场,方便村民就座……

“村民开心,就是我最开心的事。”黄珍咏说。让他意外的是,他一名普普通通的放映员,村民们却关照有加。

在一次骑摩托车去长岗山村放映的路上,后轮车胎不慎被扎破,四下找不到修理店,黄珍咏硬是骑着瘪了气的摩托车,骑一程、推一程。村民们看见,赶忙过来搭把手,推车,搬运放映设备。看到浑身被汗水湿透的黄珍咏,以及严重变形的摩托车后轮,一位村民特意端来了一碗鸡蛋面“犒劳”他。

近两年,政府将农村公益放映纳入乡村振兴的内容,黄珍咏更深感肩头的责任:农村公益放映绝非可有可无!

“用心用情放好每一场电影。”黄珍咏有心,每次放映都对影片精挑细选:贴近农村生活的《金秋喜盈门》,反映新时期村干部为民服务的《小锅盖当官》,振我国威的《战狼2》……

徐古街沙河村村支部书记曹国春称赞说:“黄珍咏送来的每一部电影不仅有趣味,而且有教育意义。农村就需要黄珍咏这样的放映员。”

30多年的放映生涯,黄珍咏从来没给村民落下过一场电影。送文化下乡,“文化扶贫”,他是真真切切地做到了,因此他年年被评为单位里的先进个人。这么多年,村民们哪家办喜事,或是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想放场电影庆贺一下,招待一下乡亲,只需打一个电话,黄珍咏必定答应。

有一次,道观河风景区管理处油麻岭村一位陶姓居民家里办婚事,想放场电影热闹热闹,一个电话打到黄珍咏这里,当时正是隆冬,天空中飘着小雪,黄珍咏全年的放映任务也早已完成,但黄珍咏二话没说,一口答应。放映完,主人家十分开心,拿出500元酬金感谢黄珍咏,黄珍咏分文不收。

这些年,黄珍咏给村民们免费加放的电影不下百场。(记者李亦中 通讯员郭明 王林军)

【编辑:付豪】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