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燃灯者邹碧华心得体会「越剧燃灯者再现邹碧华司法理想」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10更新:2023-04-25 13:04:59

■ 根据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事迹改编

■ 12月10日在沪首演

越剧《燃灯者》是上海越剧院首次把当代人搬上舞台。早报记者 朱伟辉 图

虽然遇上阴冷的雨天,大宁剧院的门口却挤满了等待入场的观众。12月10日是个特别的纪念日,去年的今天,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赶往司法改革座谈的路上突发心脏病去世。而他生前“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精神已成为上海法院的一面旗帜。取材于邹碧华先进事迹的大型越剧《燃灯者》当晚在大宁剧院首演。当晚,邹碧华生前的亲友、同事、同行纷纷前来观摩。演出过程中不时出现观者掩面抽泣的场景。

“聚一团人间暖暖真情意,燃一片碧丽中华竞光明。”越剧《燃灯者》的序幕在一片荧荧烛光中拉开,悠扬的唱词反复吟唱。演出结束后,邹碧华的母亲激动落泪,拉着主演齐春雷的手说:“谢谢你们,我好像真的看到了我的儿子,这就是我的儿子啊!”两人相拥的画面感动了现场的观众。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伟清感慨道:“真心感谢所有参与《燃灯者》的主创人员,感谢你们为一个好法官所做的一切,我相信,这出戏也会鼓舞更多现实中的法官去追求他们的理想。”

剧组: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邹碧华

邹碧华生前既是一个司法改革的先行者,一名优秀的法官,也是一位博学的学者。为了在舞台上还原一个符合原型气质的邹碧华,编剧组查阅了30万字的资料,最终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选取了邹碧华改革举措的两个典型事例,以及他的夫妻情和师徒情,全方位展现邹碧华亲民爱民,恪守原则的司法改革先行者形象。

《燃灯者》由剧作家、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任总编剧,黄嬿、张裕共同创作剧本,导演杨小青执导,上海越剧院一团男女合演阵容演出。上海越剧院建院60多年来,首次把当代人身边事搬上舞台。为了使舞台呈现既有当代感又保留越剧抒情写意的特色,杨小青导演带着主创团队奋战了近两个月,致力于这部现代题材越剧实现“气质转型”。这种“气质转型”并不单指演员,而且是整个剧种从音乐、唱腔、舞美呈现的转变。

舞美设计胡佐巧运用由“燃灯”所引发而来的“光”的意象,通过各种“光”的语汇来营造戏剧情境空间和人物心理空间。戏至末尾高潮,灯光、烛光、星光融为一体,化为舞台正中巨大的国徽,主人公在光影辉煌中走入舞台深处,邹碧华生前同事说:“我已几度流泪,看着‘邹院长’在烛火中走远,又禁不住无限感慨。我们所有在他身边的人,一辈子会以他为骄傲和楷模,追随他的脚步。”

扮演邹碧华的齐春雷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塑造了一个既有原型气质,又有艺术感染力的“越剧舞台上的邹碧华”。剧中邹碧华与妻子以一曲《当你老了》定情,熟悉的音乐响起时,瞬间拉近了人物与观众的距离。而当邹碧华与师父发生争执时,在两难处境之中坚持维护司法改革大局,一番自白引得全场掌声雷动。

观众:丝毫没感到教条

演出的反响颇为热烈。长宁区法院立案二庭庭长张枫是邹碧华的学生,也是他生前的“亲密战友”:“我是浙江人,对越剧的印象是很古典很传统的。我很熟悉碧华院长,曾怀疑越剧能不能把他几乎完美的人格力量表现出来。但看完戏,我觉得非常震撼,当中掉过好几次眼泪。虽然主演(齐春雷)和邹院长长得一点也不像,但他演出了邹碧华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他的那种担当、胸怀、情感投入,通过戏都展现出来了。”

观众中不少法界同仁在谢幕后仍留在现场,一位女士感叹:“我觉得《燃灯者》这个剧在今天上映意义重大,虽然邹院长在去年的今天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和理念永远流传在我们法律界,值得我们每个法律人学习,值得传递,值得永远怀有敬意。”

另一位纯粹带着好奇心走进剧场的观众则坦言:“我是带着看‘样板戏’的心理预期来的,但自始至终都被一种新鲜却感人的情感牢牢吸引着,丝毫不让我感到教条。虽然这部戏讲述的是一个先进人物,一个看上去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人,但我能感受到他对他人生命的关注,对他人困苦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我想这应该是邹碧华迎难而上坚持司法改革的动力吧,这也是真实的人性光辉。”

导演杨小青在演出结束后也十分激动。“今天是邹碧华的一周年祭日,我觉得今天这场演出是很激动人心的。就创作上来讲,我们做得粗糙了些,还可以再加工,但是今天这场演出追思了邹碧华,颂扬了邹碧华,说出了老百姓对司改的期盼,对司改的力挺,这就是这个戏存在的意义了。”

录入编辑:李琪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