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年度神剧敢讲一场27万人患癌的悲剧谁在用谎言封锁消息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08更新:2023-04-25 13:19:19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部剧当年问世,都说是神剧。

后来,我们逐渐忘记了它。

一到了某些时候,突然又会想起它。

故事在那个被记入历史的时刻:

1986年,4月26日,星期日。

当地时间凌晨1点23分47秒。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4号核反应堆炉心直接暴露在大气之中。

不远处的一所医院里,一名护士站在窗户前,望着远处着火的切尔诺贝利。

她并不知道远处发生了什么。

医院很安静。

也没有伤员送过来。

那应该,是不严重吧。

可,他们却不知道的是。

在这个不大的小镇里,“安静”,才是最可怕的。

01

2019年,年度最佳美剧《切尔诺贝利》。

总是在Sir的脑子里出现,无法抹去。

这部美剧的第一集,就用“无知”,展开了这场悲剧里,最无奈、也最惨烈的第一场牺牲。

在切尔诺贝利爆炸的那天夜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听到了核电站爆炸后的巨响。

他们只知道是爆炸了。

夜里,远处的火光吸引不少居民在桥上看着这难得的“美景”。

可他们并不知道,前方到底出了什么事了,火灾情况如何。

更不知道的是。

这随着发电站爆发出来,飞扬在空中的灰尘。

是致命的。

落在了女孩的银发上,落在孩子们好奇的脸上。

它们被黑夜伪装,即将成为看不见的死神,侵蚀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命。

普通的市民,是无知的。

而消防员呢?一样。

虽说是专业灭火,可对于核电站的火灾,他们哪里有经验呢?

用水扑,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他们根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

其中一位消防员米沙,无意间捡起地上的“石块”摆弄。

可随后,他刚刚戴着手套的那只手,开始溃烂……

医院,更是无知得可怕。

护士望着着火的核电厂,问医生:

我们医院有碘吗?

得到的回答是:

我们为什么会有碘片?(注:碘片是可以防止放射性碘131辐射的药物)

当一群群受到过度辐射的消防员、核电站的工作人员被送到医院时。

医生却用牛奶为患者清洗面部。

可,总该有人为这件事负责吧。

核电站的厂长布卡诺夫从睡梦中被电话叫了起来,到场之后,最先关心的不是事故的进展与原因。

而是,尽早地推卸责任。

当事故发生后的4个小时,厂长布卡诺夫终于叫齐了当局所有的负责人。

他不慌不忙地说了两句话:

先,让了让座,道了个歉。

接着,是开一个玩笑。

放心 这个地方很安全

这个庇护所是建来抵挡美国核攻击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没事

多么讽刺,这里能抵挡美国核攻击。

但它的溃败,却是由于不攻自破。

不仅因为意外的核事故,更是因为从系统内部开始,集体出演的荒诞戏。

他们在讨论这件事,是否需要如实上报。

但,厂长最先来了一个定调:

事故已经得到控制

其次苏联的核工业方面 属于机密

“我们要确保这起事故,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这件事,它就应该被压下去。

对内,他们相信一个并不准确的数字,辐射只有3.6伦琴。

对外,他们要让所有人相信,这件事并不严重。

那就是拖延时间。

尽可能地封锁消息。

把这件事简单迅速地解决。

甚至,让这件事,就当作没有发生过,最好。

02

是什么导致了“无知”?

这也是今天我们再看《切尔诺贝利》最触目惊心的一点。

毕竟。

相比于灾难本身所带来的恐怖感,这种人为的,对灾难的危害信息隔绝或视而不见的操作更让我们恐惧。

面对灾难我们尚可以挣扎求生,但如果,如果灾难发生在我们面前,却被权威告知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呢?

甚至于,我们看不到这场灾难本身呢?

在《切尔诺贝利》里,致使集体陷入“无知”状态的原因很简单。

一个再直接不过的细节。

在厂长布卡诺夫与旁人因为真相争吵不休的时候,一名最有发言权的能源局局长发话了。

他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真名叫什么。

大家才反应过来,切尔诺贝利只是地名,而核电站的正规叫法应该是:

弗拉迪米尔·I·列宁核电站。

对。

这是一座有纪律性的核电站。

它首先属于中央,其次才坐落在切尔诺贝利。

所以,是周围的人重要,还是“影响”更重要?

他下达命令:

我们封锁城市

谁都不许离开

切断电话线

以防消息误传

我们需要防止人民

破坏自己的劳动成果

但只是如此吗?

不。

那个年代,还有一套很简单粗暴的问责体系。

举例来说。

剧集的男主角,是个物理科学家,按道理说,涉及核泄漏,他最该有发言权,但你看他刚加入调查的时候,被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做好你该做的事。

每个人都只会看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每个人也只被允许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超出这个范围的话,可能就像男主角的前同事一样,早早地发现了核电站可能存在的问题,但也早早地被开除了。

于是你可以看到。

即便是事件已经严重到被全世界知晓。

瑞典的一家核电厂已经检测到了辐射

并且鉴定为我们燃料的副产品

美国人拍到了卫星图像

反应堆建筑 烟 还有火

全世界都知道了

可,住在这里的人,还是浑然不知。

顶着漫天的辐射,依旧照常上学,逛街。

此时,还能怪人们的无知么。

当政府派来输散城镇居民的大巴,在海边一辆辆路过。

与这些赶着去救命的大巴产生对比的,是在海岸边,悠闲地修车的一对情侣。

即便官方出了“撤离通告”。

可你觉得他们真的了解了此时时刻的情况?

仔细看。

人们带着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大巴旁。

甚至还有人想带着自己的小狗。

对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场短暂地避难,而不是彻底的逃离。

与此时此刻,导演拍摄的画面,与观众迫在眉睫的争分夺秒的焦虑心情完全不同。

人们面无表情。

没有困惑,没有愤怒地被动接受了这件事情。

也被动地接受了他们未来,未知的命运。

03

或许你会觉得:到底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人们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消息传递缓慢而不透明,人们生活在“闭目塞听”的年代。

哪里像现在。

一个短视频、直播,一条微博、一则公众号消息,都能迅速在网上传播开,引爆整个舆论场,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造成27万人患癌的后果。

但真的如此吗?

老实说,Sir这次再看《切尔诺贝利》,发现了一个先前未曾留意的地方,那就是媒体的缺席。

讲述那个年代故事的电影也好剧集也罢,总不免会提及媒体在当年的境遇,说他们的艰难挣扎,或者为了良心而付出惨烈代价,就像《零号病人》,写出来的报道也会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掩盖。

但在《切尔诺贝利》的故事里,我们甚至都没看到什么媒体的影子,自始至终,故事都发生在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之中。

编剧的失误?

不,其实隐隐约约,剧集已经从更深层次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个细节。

副主席鲍里斯约科学家勒加索夫特地晚上出来散散步,看上去是询问辐射病的表征如何。

但,实际。

一个眼神。

有人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深入医院,采访被辐射的消防员的物理学家拉娜·卡尔梅克,就算她是由切尔诺贝利委员会指派的调查员。

也难逃被捕。

如果了解历史。

也就知道此时为何会是万马齐喑的时代,甚至“隔墙有耳”也已经成为控制让人学会沉默的阴暗恐吓。

是自上而下的喉舌缺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奢谈“新闻”这个词呢?

于是你可以看到。

关于此事,当时只出现过一则相关报道。

刊载于《真理报》三版,小标题是:

“危险已经过去。”

“纸”包住了“火”。

但,真的能包住吗?

04

说到底,他们不但低估了灾难,也低估了“人”。

灾难是不讲什么立场的。

不管你是老中青还是左中右,消息可以封锁,但没人能阻挡核同位素侵袭肆虐。

镇上的空气都在发光,那是粒子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达到了光速,产生核辐射效应。

真相不是用纸写的。

而人呢?

那些受害者的家属,当没人告诉他们真相,他们越是等待,便越恐惧。

当因为灭火而受伤的消防员被送往医院时。

家属却被拦在了门外。

当他们如疯子一般,冒险冲破警察防线,闯入医院时,他们最初的动机并非是要引起什么样的祸乱。

而是,就想知道自己的亲人到底怎么样。

可以这么说。

在自然规律和人性面前,对真相的隐瞒,只能带来更大的反弹。

的确,得知真相人们也阻止不了灾难,但至少,公开与透明,会给人们带来许多安慰。

消解掉因为“未知”所带来的恐惧。

以及因为猜测带来的恐慌。

但。

真的阻止不了灾难吗?

剧集里有一个几乎偏离于主线的人物,消防员的妻子。

她不顾劝阻,执意与已经是强烈辐射源的丈夫呆在同一空间内。

是爱么?

是也不是。

她当然希望与丈夫呆在一起。

可,她根本不清楚。

一旦与丈夫接触,自己的身体,与体内的胎儿会经历、承受些什么。

假设早点公开核辐射的危害程度呢?

假设,有人会告诉她,这样的接触,会导致胎儿的死亡呢?

她还会这么做吗?

也正是如此。

男主角到了最后,宁愿放弃自己的事业,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还是把真相说了出来。

因为这会促使其他的十几个核电站进行整改。

会避免悲剧的再一次发生。

时至今日,我们谈切尔诺贝利色变。

因为我们知道,在那,被丛林覆盖成为一座鬼城曾经所带来的痛苦与灾难。

但人们真的发自内心地反省了吗?

有些时候。

谎言与隐瞒,依旧是很多面对灾难时的第一反应。

每每这个时候。

我们希望你能复诵下面这段话。

出自《切尔诺贝利》开头的第一句台词。

也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并不是它会被错当成真相

真正的危险是

如果我们听了太多谎言

会再无法分辨真相

到时我们要怎么办

只能抛弃追求真相的希望

而满足于编造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不关心英雄是谁

只想知道,该责怪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