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饥荒电影「一段真实的饥荒史1942还原未曾目睹的画面冯小刚高分作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38更新:2023-04-25 15:13:42

纷纷扬扬的雪花,佛如“冰清玉洁”的棉被盖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黄土地。干瘪的土地里夹杂着晃​人眼睛的雪片,使得灾民的饥饿感更加的强烈。冬天即将过去,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温暖还未到来。

电影《一九四二》为我们还原了1942年中国遭遇的一场自然灾害旱灾。据史料记载,1941年至1943年河南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困扰,尤其在1942年间,农民在夏秋两季因为旱灾还有接踵而至的蝗灾,导致粮食无所收成。民以食为天,土地就是养育人的母亲,我们母亲被无情的摧残,我们只能嗷嗷待哺。

生活在衣食无忧年代里的我们,不曾体会到当年那个残酷的现实,也就体会不到人在绝境中与命运作斗争的困苦。

不能忘怀的是,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也正在面临外国势力的侵略,天灾人祸共同侵扰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当下的我们生活在甜蜜的温柔乡里,有的孩子甚至将不喜欢吃的食物随手一丢,殊不知​一米一粥当来之不易,也许我们丢弃的食物,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挽救一个人的性命。

所以,忆苦思甜,只有让我们真正感触到苦难对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之后,我们或许才能明白现如今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当然,并不是让我们在经历一场伤痛。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学会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不再弃之坦然。

我想冯小刚导演之所以以这场真实历史事件为拍摄背景,其用意一是将当时的社会现象呈现给未曾感受的观众,二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国家历史上的伤痛来激烈我们现代的人们为了社会的繁荣富强而要努力奋斗。

拍摄这样的纪实题材的人文电影,冯小刚导演善于将社会现实以写实的电影风格来将人群内心的处境想法与当下环境契合。选择历史发生的真实事件转化为电影艺术形式,在这一方面冯小刚导演是非常有造诣的,片子评分很高,是冯导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拍摄《一九四二》,以历史为背景题材的电影还有《唐山大地震》。显然这两部都非常成功,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将未曾亲临事件的人们,以另一种方式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电影《一九四二》围绕地主一家由富到贫为主线。以点到面,从个人的遭遇展现出在这场灾难中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点。人民在天灾人祸面前呈现出来的社会百态以及和残酷的现实所做的抗争。

一夜之间家境殷厚,不愁温饱的地主沦为家破人亡的处境。和其他灾民涌入逃难大军之中。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多么的恶劣,大灾当头,人人都可能是一把武器,为了干瘪的肚子,人与人之间相互觊觎,两季粮食颗粒无收,别说粗茶粗粮,就连道路两旁的树木都被灾民剥下树皮。

整个逃荒路上,不知一天要倒下多少人。面对残酷的旱灾威胁,人间饿殍满地。当局领导官员之间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为己谋私,不想直面现实,甚至向上隐瞒灾情,置​人民于水火。上层社会依然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可笑的是日军为了早日占领河南,竟向灾民发送救济粮,这是多么大的嘲讽啊!

一场灾难下来妻离子散哭泣的人们,一面要忍受饥荒带来的痛苦,一面还要面临侵略者的摧残。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人间的温情早已被摧枯拉朽般蹂躏。

冯小刚导演为了更加展现艺术效果,整部电影的色调均以黑白为主。这样的色彩处理更加能够将当时的悲惨情景刻画的深入人心。从观影感受上来讲,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直抨心灵。

本部电影的参演阵容也是十分的强大,张国立携儿子张默倾情演绎,范伟、李雪健、徐帆老师等众多老戏骨,向我们展现了感动人心的经典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张默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可谓是令人刮目相看。将一个给地主家做长工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为了孩子的玩具誓死与日本侵略者做抗争的镜头。那种歇斯底里的表现方式,无一不令人为之动容。

整部电影中给观众的情感基调一直是无比深沉的。天灾人祸面前,人究竟有多大的坚韧。每一个阶层的​人民都在做着不同的命运抗争。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冷冰冰的残酷现实。在这些苦难面前,人心涣散的局面彻底断送了人们希冀美好未来的幻想。

想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现在我们国家即将战胜的新冠肺炎,像这样全球性质的疾病灾害侵扰。我们并没有向病痛所屈服,社会各界都在万众一心向疾病宣战。

小到基层群众大到社会国家无一不在为战胜新冠肺炎付出自己的努力。最终我们也迎来了决定性的胜利。

所以回顾电影《1942》,回忆1942年那个举国悲痛的年代。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心中要始终铭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痛定思痛,居安思危。要时刻为祖国伟大复兴之路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