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位演员零片酬出演「百余位明星零片酬星爷力求客串被拒这片时隔十三年仍无人超越」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87更新:2023-01-17 13:20:03

3000万人民币投入,4.5亿票房,放眼影视圈,都是了不起的成绩。

2009年的国庆档,冲出了一匹黑马。

那就是如今听来,依旧耳熟能详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建国大业》。

影片讲述了1949年建国前,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和谈,毛主席及众多革命伟人从容调度,组织各界爱国人士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历史故事。

看过的人,最大的感受除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应该就是电影里豪华的明星阵容,成龙、刘德华、张国立、许晴、陈坤……

(部分演员表)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出演的明星阵容强大,观众用进影院“数星星”的玩笑来比拟电影里明星之多。

传统题材的电影为何能请得动这么多的明星大腕?3000万的低成本的制作,为何能冲出4.5亿的票房?

《建国大业》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超强制作班底,打磨声势浩大的爱国大片

曾担任过三届全国政治委员的王兴东,是著名的一级编剧,在此之前也写出过《共和国之旗》的优秀剧本。

因对政协会议较为熟悉,他向上级领导提议这份“贺礼”就写第一届政协会议,紧紧围绕毛泽东和众多革命先辈如何艰难的召开第一届政协会议展开,这个提议得到了国家领导的大力支持,影片的剧本就从这里开始启航了。

既要还原历史,又要兼顾电影商业化的看点。这种纪实类的剧本并不好写,尤其是还涉及到重大题材,半点差错都不能有,因此,王兴东特别慎重。

他邀请了他的好朋友陈宝光一起创作,陈宝光历来就研究毛泽东,而且陈宝光的父亲曾经是北京档案局的局长,考证资料也最为方便。

事实证明,他俩搭档是个明智之举。一个是影视编剧专家,一个是党史专家,各自深耕,而又互相补充。

即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非常有建树,可面对这部剧本,还是不敢有半点马虎。

据说,两人翻阅了近百本党史资料、遇到名人的后代就深挖素材、还实地考察了像西柏坡、南京等革命遗址,就是为了在众多资料中,不断聚焦出最终想表达的影片主题。

王兴东在采访时,还透露过一个创作小插曲,他提到几次开政协会议的时候,和徐悲鸿的儿子住一个房间,就挖出了不少关于徐悲鸿参与国旗颜色讨论的私密故事。

就这样,边收集资料边考证真伪,边书写历史边修改内容,《建国大业》的剧本在两位编剧的努力下形成。

好的影片不仅依赖于编剧的潜心创作,更离不开导演的生动诠释。

2007年,导演吴宇森接到拍摄邀约,因拍摄《赤壁》而分身乏术。这项重大的拍摄任务辗转到了中影集团掌门人、著名导演韩三平的肩上。

说起韩三平,影视圈无人不知。担任中影集团董事长前,他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从基层做起,历练了二十多年,是个敢想敢干的“狠人”,更提携了像冯小刚、宁浩这样如今红遍大江南北的大导演。

韩三平非常擅长拍摄历史革命题材,当年的《毛泽东的故事》就是他亲手操刀拍摄的,拿了不少大奖。《建国大业》交给他拍摄,再合适不过了。

接到邀约后,韩三平立马找到了当年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室友黄建新一起执掌拍摄任务,黄建新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许多大片的制作上都有他的名字,如果论资排辈的话,他也算得上中国电影国家队的排头导演了。

他俩一拍即合,决定要干就“干个大的”。

要把献礼片拍的人人称好,不仅要高度还原历史,还不能照搬硬套。

虽然剧本已经在一流的编剧笔下栩栩生辉,但如何拍?请谁拍?这些都需要靠导演花心思。

百位明星零片酬争演,双向奔赴串起献礼大戏

都说,一场好戏,好台本、好导演、好演员缺一不可。

在演员这个问题上,陈凯歌给韩三平出了个主意,搞全明星阵容。

主意虽是不错,但全部请明星,片酬就得是个天文数字了。

犯难的时候,出演蒋介石的张国立第一个提出了不要片酬,前辈的一句承诺,立刻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许多明星也开始纷纷承诺可以零片酬出演。

大导演制作,大明星零片酬出演,一时间,这成了《建国大业》剧组人人相传的话题。

于是乎,众多明星都打来电话,哪怕没有台词,露个脸都愿意。周星驰就是其中一个,他当时给黄建新打电话就为了求一个客串的角色,直接放话说:“跳悬崖我都愿意演”,可惜因为长相不符,最后导演还是拒绝了他。

零片酬争演且不说,许多大明星为了一句台词、一个露脸,对角色再三打磨的精神,也同样令人感佩。

姜文出演毛人凤,整个影片中其实只有三段戏。但他为了真实还原毛人凤的着装和说话走路特点,在开演前找资料都快成了历史专家,就连毛人凤的墨镜要选蛤蟆镜这种细节都被他一一拿捏,到最后导演都以他的考证为准了,也正因如此,他饰演的毛人凤在影片中特别的出彩,让人过目难忘。

大明星出演如此,大导演出演也不例外。

陈凯歌演的冯玉祥,冯小刚演的杜月笙,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常年指导演员拍戏就只是走走过场,照样研究人物形象,一开场都是霸气全开,名导的实力名不虚传,也给演员做足了榜样。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比如冯巩饰演的政协代表,虽然只有一句台词,但是喜剧演员出身的他愣是用自己精彩的面部表情征服了观众。

比如李连杰饰演的陈绍宽,正常戏份不超过五秒,但一个标准的军礼,就足以见得他对这个角色地重视。

比如黎明饰演地蔡廷锴,只有三十个字台词,他为了找到最佳状态,主动重拍了四次。

即便如此,还有演员倾心打磨了角色后,最后戏份被删掉的也有,比如侯勇,但他说能出演就已荣幸至极。

这部影片里的国家一级演员,实力派、演技派、天王巨星齐聚,他们不仅贡献自己的时间,档期,还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演技。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强阵容,或许也只能在《建国大业》中见到了。

也正是因为这么庞大的演员阵容,那些历史经典的场景和片段才能被生动的演绎,一场大戏也就由此串起了。

这里有编剧的字斟酌句,有导演的运筹帷幄,有演员的全情投入。

大家双向奔赴为艺术增彩,为祖国献礼的情义,于影片之外,意义更为深远。

诸多历史事件首次揭秘,多角度创作拍摄筑起诚意大礼

因为素材多,演员多,这部片子曾一度拍到了四个小时的时长。

后期再三精简后,才调整到了135分钟。

为了把纪实片拍得有血有肉,把大人物拍的生活化。影片还加入了许多煽情的艺术表现形式,俗称二次创作。

剧中有一段戏是毛主席在西郊阅兵,刘烨饰演的老兵代表前去观礼。当时正值全国解放,自己能代表着死去和活着的兄弟向主席敬礼,高兴和激动之余,喝醉了。阅兵当天被士兵拦下,借着酒劲,刘烨冲到主席车前,要求主席评理。

这段戏就是编剧和导演虚构的煽情画面,体现了胜利的来之不易,也体现了主席和一起共患难的战士们的深情,将影片推入了催泪的高潮。

另外,许晴饰演的宋庆龄在清晨的街头,抬头望去,一排排战士和衣而睡,不愿惊扰上海市民的那场戏,据编剧陈宝光讲也是虚构的,但也正因为这一场戏,加快了宋庆龄北上的步伐,再次印证了非中共人士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更渲染了军民一家亲的深刻情怀,影片的立意和格局一下子拉大了。

艺术手法增加了影片的共情,第一遍看明星,第二遍看情节的层层递进下,《建国大业》还搬出了诸多从未揭秘的历史事件,让观众看第三遍也能过瘾。

影片中有一段戏是“毛泽东遇袭”,这个历史事件之前就从未展现过。

1948年五一前夕,在河北城南庄,毛主席刚刚宣布“五一口号”的第十八天就遇到了蒋介石政权的飞机轰炸。当时,毛主席因为前一天晚上办公太晚,白天在睡觉,聂荣臻司令发现敌机后立马组织主席撤离,当时毛主席还开玩笑说:“子弹没长眼睛,炸不到我”,但聂司令还是派人用担架把还穿着睡衣的主席抬到了山洞,才避过凶险。

这段故事搬上荧屏,也让更多的普通百姓知道了伟人的不易。

还有一段关于国旗的设计者的揭秘,也令人感动。

影片本身就围绕着政协会议展开,在会上关于确立国旗方案和国歌的那一段尤其的振奋人心,只是大家谁都没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最初的设计竟然出自上海市的一名普通职员。

当时全国发起了征集国旗国歌的热潮,这名叫曾联松(音)的市民设计的国旗被放在两千多个方案中一起评选,是田汉从地上捡起来后组织大家复议修改成为了最终的国旗形象。

国家给设计者发了证书和五百元的奖金,这段历史放出来,很多国际友人都不敢相信,一位普通市民也能参与到这种重大事件中。也正如此,才体现了我大中国的人才辈出。

正是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再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加持,让整部影片大气恢弘,于祖国60年之际,浇筑出了一份大礼。

全国上下在一片震撼和感动中,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

《建国大业》之后又有了《建军大业》和《建党大业》,并称为建国三部曲。也正是因为先有了《建国大业》史诗般的呈现,后两部才得以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制作和演绎。

如果你看过,这些故事值得你再次回味。

如果你没看,相信这部影片会让你激情澎湃,热泪盈眶。

-END-

【文 | 匣子 】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