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史「关于北京的讲述北京文学编辑手记/师力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37更新:2023-04-26 23:17:58

​来源:文艺报

​关于北京的讲述

​——《北京文学》编辑手记

​师力斌

​好作者好作品一定包含这样的因素:抵触似曾相识的操作,呈现某种新鲜样貌。

编辑的幸福就是发现好作者,编发好文章。好作者好文章,一方面延续了过去的文学传统和文学经验,比如,不断让人体会类似于汉赋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以及西方古典现代经典带来的阅读快感,另一方面又会提供对既有经验的超越,产生新的启发。好作者好作品一定包含这样的因素:抵触似曾相识的操作,呈现某种新鲜样貌。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唯有超越新创,才是文艺的不二法门。正如文学史上鲁迅杂文奇峰突起,小说突然杀出了金庸和刘慈欣,文学的意外总有一种新奇力量;也如目前,小说界发现了范雨素,散文中看到了张颂文。

名家新作如阆园仙葩,一直是《北京文学》园地中的珍品。开年第一期,我们一次性推出冯骥才先生《俗世奇人新篇》18个短篇,再现冯先生描绘津门传奇的不凡笔力,为其名篇《俗世奇人》再添新光,配以冯先生的18幅亲笔插图,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使《北京文学》新设立的“名家开篇”栏目的亮相非常漂亮。该栏目计划年内推出一系列名家新作,以飨亲爱的读者朋友。

“新北京作家群”是《北京文学》的全新栏目,聚焦近年来活跃在北京的作家。他们或写北京,或有新京味,或以北京为精神背景,风格多样,来路不同,但都致力于北京经验、北京故事的呈现和讲述,正在为北京的文学书写注入新生机,在原来的京味作家园地之外开拓了新版图。对他们的创作进行及时跟踪和系统梳理,观察他们在文学史中的位置,适逢其时。目前已推出孙睿的中篇《发明家》、古宇的中篇《人间世》、杜梨的长篇散文《香看两不厌》。第4期将发表张天翼的中篇新作《雕像》。开年第一期,刘恒先生应邀为该栏目撰写了精彩导言《缓慢而必要的进步》。导言以谨慎、严格而不乏信心的语调,向中国小说界的各路勇士们发出了竞赛邀请。这个栏目既是擂台舞台,也是试验场。不急于结论,多提供实验。从已经发表的作品来看,都有出人意料之处,饱含对时代和社会观察的勇气、睿智和深度。他们的力度尚待被感知,他们的价值还在发酵。孙睿《发明家》涉足人们早有耳闻却又不明就里的狗仔队题材,于揭秘阴暗中发现明亮的底色。古宇《人间世》瞄准就业市场颇为风行的“断子绝孙”式招聘计划,深度关怀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杜梨《香看两不厌》以园林工作人员而非游客的视角,从内向外展现不一样的颐和园。几部作品都讲述了不一样的北京,初现新北京作家群新鲜而活泼的样貌。此前,他们都是各自为政,相安无事,此后,也依然是各自为政,相安无事,但这一群体的整体面貌或可稍稍清晰起来,与老北京作家的联系和分野或可稍稍清晰起来,新北京文学书写的轮廓或可稍稍清晰起来。文学史上不乏知名的群体,像竹林七贤、江西诗派、桐城派、创造社、白洋淀诗群、京派作家等,为人熟知,我们无意攀附,也不追求标新立异举旗树帜,只想从一个比私人化写作稍宽阔的视角来观察北京文学写作的样貌,提供单人独篇无法呈现的图景。为此,编辑部同仁做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我们深知,文学说到底是作家自己的事业,是一项孤独的事业。电影越热闹越好,文学越孤独越好。精品电影可以打造,好的文学却无须折腾。渴望优秀的北京作家朋友们参与支持这个新生栏目。

“现实中国”栏目是《北京文学》的重镇,始终关注现实,追踪时代,体察民生。依循“文章合为时而著”,业已编发了陈启文、长江、李燕燕等以物种保护、国民减肥、疾病心理为关注点、重报告亦重文学的3部力作。

跨界写作或许是保持活力的一条路径。《北京文学》2023年第3期姜明关于明代书法家王铎的散文《悲欣交集》,和将要推出的快递小哥王二冬的诗歌,都显示了跨界的活力。面对越来越“卷”的专业化写作,出圈、跨界、不纯的文字,是我所心仪的。就像嫁接过的水果、花朵,转基因的文字,色泽或许更鲜艳,口味可能更新奇,既陌生又熟悉,那感觉真是妙极。设想一下,经济学家写游记,老板写诗,数学达人舞文弄墨,文学焉能不生动活泼?而目下,律师、医生的散文很难看到,莫非法律条文和医药处方限制了想象力和语言才华?我不信,恐怕是稿费太低的缘故,或是其他莫名的原因所致。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郭沫若等医生弄文是尽人皆知的事。当下像冯唐这样的医生作家可以多些,再多些。建筑师的文字也很期待。舞者的诗歌会是什么样子?神往。反正理工男唱歌,如李健,理工男脱口秀,如高晓松,似乎比文科生还文艺。书法家林岫的散文《汪曾祺的书与画》写得妙极了。考古学家李零的散文,在我看来就是国宝。最美的春天就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纷繁里见秩序,无边中感到亲近。潇洒的文字也是,类似李渔《闲情偶记》,词曲、演习、声容、器玩、饮馔、居室、种植、颐养,凡人生所及,不拘专业,尽情打包。总之,欢迎优秀的跨界文字多多在《北京文学》亮相。

《北京文学》的“星群”栏目是为年轻人搭建的舞台。一首即见才华、视野、境界。短平快推出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令人开心。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年轻人总是文学的生力军。今年,我们想加快这个步伐。编辑部同仁正在努力,扩大作者范围,缩短发表周期,加大年轻诗人发表的力度。诗歌是一个广阔天地,有活力,携带着革命性因素。热切期待全国的优秀年轻诗人向我们赐稿。

加大评论力度。今年,《北京文学》除了为名家新作、实力派作家力作、新人处女作配发评论外,专为“新北京作家群”发表的作品组织了较大规模的评论,除每期在本刊发表一篇评论外,还邀请撰写另两篇评论,分别在各大重要媒体进行推介。文学需要读者,更需要知音读者和专业鉴赏。截至目前,先后邀请肖克凡、张莉、石一枫、刘复生、李浩、房伟、顾建平、敬文东、孙郁、刘大先、苏童、李唐、黄德海、岳雯、西川、何平等一批知名作家、批评家为我们的重点作品撰写了评论。

《北京文学》作为首都的文学重镇,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大力关注新时代新北京,努力聚焦新事物新经验,探索讲好新北京故事的方式。

【关于我们】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