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苏军被丑化「兵临城下美制苏联英雄黑不是你以为的黑白也没有那么的白」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22更新:2023-04-27 06:18:21

《兵临城下》一部古早的片子,2001年上映据今近20年了。我看的时候也有十多年了,遥记当年是冲了大帅哥裘德·洛的美名去看的,少年不识其中味,只是看了个热闹。前几天写《美国狙击手》的时候,看到片头幼年男主被爸爸教授枪法时突然想起这个情节怎么这么熟悉。就搜出《兵临城下》一看,果然有个类似的开头,算得上比较传统的起兴修辞,交待瓦西里猎户孩子出身的段落。

本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跟《美国狙击手》的自传体小说一样真人真事的。神枪手也是真的有,瓦西里-扎伊采夫确是实打实的苏维埃英雄,他用过的那把狙击枪迄今仍保存在伏尔加格勒的战争博物馆。

如今再看这部电影真是感触良多,故事从一场决定苏德两国命运的最为惨烈血腥的战役开始,那是1942年7月份开始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是苏联粮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产区。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重要资源,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瓦西里作为一名成年男子,在国家危难之时当然要义不容辞的被派往第一线,当新兵们从军列上下来就惊呆了, 视线所及尸横遍野,苏军伤亡惨重,他们在抢渡河滩,指挥官在渡轮上高呼:“斯大林命令我们一步都不许后退”,敌机扫射接踵而来,惊慌失措的新兵们纷纷跳河逃生,军官们毫不迟疑的掏枪一个个击毙。幸存者艰难登陆后,喇叭里又不断传来警告:“不是死亡就是胜利,后退的逃兵将被击毙,对懦夫和叛徒将没有任何怜悯。”

因为弹药的紧缺,只有一半的战士能拿到枪,另一半拿着备用弹夹跟着跑,前面的人被打死,后面的就接枪继续冲锋。刚刚叫嚷起来的“乌拉”阵势,立即被德军先进的坦克大炮打到哀嚎一片,士兵们绝望的想要回撤,又被后边督战人员以冲锋枪的一梭梭子弹了结性命。当我看到这个情节时立马就怒了,能跟熊战斗的民族会临阵而逃?普京大帝的民族会如此没有血性?我为这段明显的“黑”感到怀疑和愤怒,认为这是长期对立的西方意识形态在刻意抹黑苏联红军。

随后,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找资料,很遗憾的发现,解体后随着苏联历史的一步步揭秘, 某些自己人杀自己人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它的复杂性又绝非片中“机枪横扫”那么简单。这个处决逃兵的举措,来源于斯大林本人签发的著名的第227号令,“一步也不许后退!”号令中指示:“在每个集团军的范围内,成立3到5个装备精良的护卫队,把分队投入到惩戒部队的后面,命令他们处决恐慌制造者和懦夫,以防部队出现恐慌性撤退,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部队里忠诚的战士为祖国尽忠。”

在战争期间以及战后苏联建设期间,这道命令被简单理解成不屈的苏维埃抵抗精神。而命令产生的背景残酷而无奈。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的巴巴罗萨行动,以其擅长的闪电战速度,迅速占领苏联大片领土。可是由于1937年的大清洗,让红军损失大批颇具作战经验的高级将领,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有良将的领导,从波罗的海到乌克兰东部的整条西线,苏军竟然毫无抵抗能力,官兵们逃的逃、降的降,完全丧失了部队应有的纪律和勇气。

在此窘迫局势下,227号令让红军采取严酷举措,内务部人民委员会有权进入军营逮捕一切“意志薄弱分子”,并在战场上对逃兵甚至怯战者格杀勿论。

227号令的颁布,让红军不得不提起勇气,勉强抵挡住了纳粹疯狂进攻。根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的斯大林格勒行动报告,从1942年8月1日至1942年10月15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护卫队一共拦截了140775名从前线撤退的士兵,其中3890人被捕,有1189人被执行枪决,2961人被送往苏联红军惩戒营 。

所以说,电影片段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但是,这并不表示可以随心所欲的“黑”啊,据说电影情节是根据美国学者的自由发挥,哦不,是研究得来的,整场会战中苏联约处决了13500名苏联士兵,相当于一个师的数量。这个研究就让人无语了, 正是用人的时候,让这些人顶上去,哪怕当炮灰也能抵挡一阵子的,全部枪决不浪费子弹么?

事实也正是如此,连我都能想到的,苏军领导怎么可能想不到呢,内务部头子贝利亚斗胆向斯大林提议的“惩戒营”,先期把一批从劳改营和教养院提前释放的犯人,充实了部队,并“不再浪费苏维埃粮食,承担了战争责任”。很快,到最前线充当人肉先锋的“释放对象”又扩大到之前畏战且未被枪决的“问题军人”。赎罪性质的惩戒营,战损率超50%,是普通部队的3到6倍,最终解决了兵员荒。

一名在1945年维斯瓦河登陆战后被俘的德国士兵曾颤抖着说,“你们是靠尸体托过这条河的”,那场战役中,第123惩戒营的670名官兵只幸存了47名。2004年,有一部高口碑的俄罗斯电视剧《惩戒营》,反映的正是这段无奈而残酷的历史。

还有那段两人一组,一个拿枪一个拿子弹,缺少武器的情节,“黑”的也不太专业。苏联啊,以工业闻名的啊,你可以说苏联制枪质量不好,可是你决不能说枪的数量会少。更何况,那个时候大运河还在苏军手里,早上缺,下午也该拿到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近卫13师过河时有一个团没有领到武器,但是当晚该团的武器便得到了充足补充。根据录像,苏军当时的确是一人一条莫辛纳甘步枪。

美国人就是有这个毛病,估计揍他都改不过来的,大家明白的,逢“红”必黑,什么苏联啊、中国啊、古巴啊,不“黑”不痛快,根本不在乎“黑”的符合不符合逻辑,关于在赫鲁晓夫到斯大林格勒视察的时候,不让市民逃离该市的情节,事实上苏军的伏尔加河舰队运送了大部分老人、孩子、妇女渡过伏尔加河,安全撤往后方。就算是不怜惜那些生命,总归她们也碍事吧?谁傻到让老弱妇孺去动摇军心呢,毕竟还要指望她们家的男性成员去冲锋陷阵呐!

但是呢,美国有美国的“黑”,苏联有苏联的“白”,谁也不是傻瓜啊,舆论战嘛,谁都会!

关于咱们的男主角,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时势造英雄”,据苏联方面统计,这位神枪手只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就击毙242名敌军,整个二战期间,击杀数更达400人左右。不过,这么骄人的成绩,搁在二战狙击手排行榜中,仅能排到第11位,而且除了第一位在苏芬冬季战争中击毙542名的芬兰神枪手席摩-海赫之外,第2到10位还都是瓦西里的红军同胞。另有一种更夸张的说法是,瓦西里的成绩丢在苏军狙击队伍里,也只能排在第50位。

那为什么其他40位寂寂无名唯有他名垂青史呢,全是因为在斯大林格勒击毙了电影中那位德军狙击学校校长康尼上校,击毙重量级人物当然值得苏俄大力宣传。但是如果要深究的话,现下较为综合的维基百科二战狙击手排名,会发现前46位中,除去第一位的芬兰人和另外三位纳粹官兵外,其余42位竟全是红军神枪手。密集度这么高不免让人生疑,虽说狙击手从来不是左右战局的关键人物,但绝对是作战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狙击手常常是特种战斗行动决定性的关键因素,不但能改变战场格局,有时还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如此凶猛强悍、全能多变的狙击手,苏军竟然拥有40多名,而德军还能直逼莫斯科就值得人思考了。

其实,除去排行榜第六位的费奥多-欧克洛普科夫(击杀429人),包括瓦西里在内的其余红军神枪手数据都严重存疑,难以真正核实。而电影中那位据称真实姓名是海恩兹-托尔法特的康尼校长,更可能是苏联当局为宣传需要而虚构的人物。因为德国严谨的史学记录里并不存在这么一个人,而且从没哪位狙击手能够身居上校(现在的乌克兰据说有,至于为啥有可以百度),也没有任何记录显示有任何党卫军身份的人物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虚构的历史也恰好与电影中的矛盾冲突性相契合。按照电影中政委丹尼诺夫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巴伐利亚猎鹿贵族和一个乌拉尔猎狼牧羊男孩之间的战争,不止是民族之间的,更是阶级斗争。”

已经到了血肉横飞寸土必争的巷战,莫斯科的最后一道防线摇摇欲坠,急需一位民族英雄来带领大家走出困境——搞文宣、树英雄、提士气,让官兵们在这硝烟弥漫尸骸遍野的人间炼狱里,还有着对胜利的期望。于是,小时候打狼、长大后打法西斯的瓦西里,成为了军报的宣传好榜样。

就是这每日更新的小小简报鼓舞着大家,一个“X”代表着一位被消灭的德军。哪怕头顶有呼啸的德军轰炸机,身旁有密集轰鸣的炸弹,血肉横飞的身体,脚踏血流成河的地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横七竖八的尸体旁边,数着一日日增加的“X”,也凭空增长了进击的勇气。影片的最后,红军神枪手瓦西里瞄准镜下的德军阵地,德军阵地里是纳粹狙击教头康尼瞄准镜下的瓦西里,展开王牌与王牌的对决。

不管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什么,这仍是一部令人惊叹的战争电影,它非常精彩,足以留名影史,绝对能跻身十大经典战争影片之列。

影片在当时为英国乃至欧洲影史上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尤其是战争的呈现,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气氛冷峻克制,配乐扣人心弦,把这个惨绝人寰的故事讲得触目惊心。所以,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神枪手与神枪手的较量这个核心故事上,并不必介意那些混乱不靠谱的“黑”,再或者是国与国的舆论关系——那么你会很享受这次光影展现。毕竟这是一部足以与《拯救大兵瑞恩》开篇诺曼底登陆战相提并论的铁血之战。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