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这部电影「裁缝豆瓣79再华丽的衣服也难以掩饰人性内心的丑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03更新:2023-04-27 10:30:13

前言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无论从故事本身,还是演员的表演、华丽的服装、场景的布置及出彩的配乐来看,都让人特别地喜欢,即使再看几遍,仍然能找到观赏的乐趣。

《裁缝》在豆瓣上评分为7.9分,该影片改编自女作家罗萨莱·哈姆的同名畅销小说。女导演乔斯林·穆尔豪斯、男主泰迪的扮演者利亚姆·海姆斯沃斯、茉莉的扮演者朱迪·戴维斯及小镇警察的扮演者雨果·维文皆来自澳大利亚,这可谓是一部极具本土特色的电影。而女主的扮演者是奥斯卡影后凯特·温斯莱特,所以说演员的强大阵容及演技的精湛也是这部影片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小镇唐哥达,十岁的缇莉因为被指控谋杀而被放逐他乡。25年后精通时装定制的她从巴黎归来,她要找回真相,破除自己身上的诅咒,而当年那个小男孩死亡的疑案,到底谁才是杀人凶手?这部电影最终获得了2016年澳利亚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以及最佳剧本四项大奖。

《裁缝》是一部出色的时装大戏,不仅服装华丽,每个人还穿的很有特色。时装在本片中既烘托了主题内容,又引导了剧情的走向,剧情的每一次起承转合,都与时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在我看来,华丽的衣服或许可以修饰一个人的外在美,但是却无法改变一个人内心的丑恶。

那么今天,我就从女主缇莉通过“初次自我救赎的失败、爱情救赎的升华和亲情救赎的鼓舞这三次救赎,最终才真正完成了的自我救赎之路”来对该部影片进行解读。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会基于这部影片中女主曲折的自我救赎过程,谈谈我对于人性的几点现实思考和启示。

剧照

01、初次自我救赎的失败:缇莉从巴黎回到故乡小镇, 靠着她的巧手帮小镇的女人们变成了时髦女郎,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众人对她的偏见

深夜,一辆巴士停靠在陈旧简陋的唐哥达小镇的街边。

昏暗的灯光下,衣着光鲜亮丽的女主缇莉,提着行李箱从车上走了下来,吸了一口烟,骂道:我又回来了,你们这群杂种。戏剧以此拉开了帷幕。

缇莉的回归引来了小镇人们的议论,童年的缇莉,被她的老师指控谋杀同学斯图尔特而被驱逐出小镇,二十五年后,她又回来了。

现在的缇莉明显不是当年那个小女孩了,她是从时尚巴黎归来的时髦女郎,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御姐的气质,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她无与伦比的裁缝技艺。她现在似乎很自信,觉得自己已经变得强大,足以面对曾经责罚过她的老师、羞辱过她的药店老板及骂她杂种和杀人犯的小镇居民们,同时现在的她,也觉得有足够的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母亲。

在影片开头的一场足球赛中,性感优雅的缇莉,在上半场的比赛中,一袭红裙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而在下半场,缇莉换了一件黑色长裙,神秘而性感,酥胸和美腿同时吸引了对手的球员,导致他们频频失误,最终输掉了比赛,而由泰迪带领的本镇球队赢了比赛的胜利。

比赛之后,缇莉成为小镇的焦点人物,她的时尚吸引了小镇人们的目光,她带回来的美丽服饰及她精湛的手艺颇受小镇女人们的欢迎,纷纷过来找缇莉帮他们定制服装。在缇莉的改装打扮下,小镇上的女人们从乡野村妇摇身一变,变成了时髦女郎。

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缇莉的小学同学格特。在影片中初见格特,很土很丑,她喜欢上了小镇上帅气多金的威廉,而威廉和他的母亲对她爱理不理,熟视无睹。

当她找到缇莉,并请求缇莉帮她做一件参加宴会的礼服时,缇莉用定制一条裙子的酬金向她求证,当年是不是她出卖的缇莉,格特居然毫无歉意的说,是的,要不然被斯图尔特撞的就是她了。

即使她这么回答,缇莉仍旧答应帮她量体裁衣,做了件华美的衣服。当格特穿着缇莉做的衣服现身舞会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格特的华丽变身,也吸引了她的男神威廉的目光,两人顿时坠入爱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缇莉其实并没有她看上去的那么强大,童年被人诬陷的阴影一直都在,她这次回来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小镇的人们:你们错了,我并不是杀人犯。其实她内心真正渴望的是所有人的认可,是想改变人们对她的偏见。

但是格特并没有因此而感激缇莉,小时候的格特没有为小缇莉保守秘密,反而告密斯图尔特缇莉的位置。长大后的格特仍旧是这样,在缇莉深陷困难时,她不但没有站出来为她说话,反而首当其冲的加入了迫害缇莉的行列。

她帮助过的丑女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而丑女变美之后,内心却更加黑暗和恶毒。在我看来,即使再美的衣服都难以遮掩人丑恶的嘴脸,从格特身上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缇莉本以为凭自己高超的手艺能得到小镇人们的欢迎和接纳,奈何她还是想错了。19世纪50年代,闭塞的乡村迂腐未开化,即使为那些人披上了华丽的服饰,但是根植于内心的本性,却是你无法改变的。

剧照

02、爱情救赎的升华:小镇青年泰迪对缇莉一见倾心,为了证明缇莉不是“被诅咒的人”,他跳下了数米高的谷仓,却意外身亡

小镇青年泰迪对优雅性感的缇莉一见倾心,威廉和格特即将结婚时,威廉邀请了泰迪当他的伴郎,泰迪来找缇莉定制礼服时,向缇莉表明了心意,缇莉因为自己是"受诅咒的人”,迟迟不肯接受泰迪的示爱。

缇莉和泰迪一起参加了威廉和格特的婚礼,这场婚礼既是一场时装盛宴,同时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婚礼上,在恶毒老师的挑唆下,已死小男孩的母亲得知是缇莉杀害了儿子斯图尔特,立刻发了疯似的指着缇莉喊杀人犯。

在这个婚礼上,更加让缇莉难以接受的是,她得知卑鄙恶毒的镇长竟然是她的父亲,而被诬陷她杀死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

同时在这场婚礼中,有人还原了当年的案发现场,就是泰迪的残疾哥哥,他无法忍受缇莉再次受到大家的冤枉和羞辱,他说出子斯图尔特死亡的真正原因,其实斯图尔特是自己撞死的。

泰迪为了帮缇莉认清自己,看清真相,试着让她回顾当年发生的一幕幕,于是真相渐渐被拼凑出来,那就是当年并不是她杀的害斯图尔特,而是斯特尔特在格特的告密下,找到了缇莉,他如一头小野牛一样撞向了缇莉,缇莉躲开了,于是那头“小野牛”自己一头撞上了墙,死了。

缇莉看清了事情的真相,她没有错,她也不是杀人凶手。

真相大白了又能怎么样,又有谁在乎真相是什么,在那样一个封闭迂腐的地方,谣言仍旧满天飞,在这些人的心中,缇莉还是一个杀人凶手,她就是一个被诅咒的人。

唯有泰迪相信他,想要带她离开这里,但是缺乏自信、内心仍旧自卑的缇莉,深陷“被诅咒的人”这句魔咒里出不来,泰迪为了证明缇莉不是被诅咒的人,从数米高的谷仓跳了下去,意外身亡。

泰迪死后,刚刚收获爱情的缇莉一蹶不振,而格特家的杂货店仍旧是流言蜚语的发源地,谣言迅速传播,那些穿着缇莉制作的华美衣服的女人们,依然聚在一起恶毒的嘲笑她、诅咒她。

事实上,没有人在乎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谣言可以四处播散,而且演变成各种版本。当年缇莉被诬陷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她的老师做了伪证污蔑她是杀人凶手,得知真相并求证后,这个恶毒的老师再一次成为刽子手,她的父亲为了名利抛弃了她的母亲,多年前的势力小人现如今内心依然丑陋无比,年轻的缇莉还是低估了人性的复杂程度。泰迪的离开带走了缇莉刚看见的曙光和希望,让缇莉愈加的心灰意冷,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缇莉找回自我,完成自我救赎过程中的一次升华。

03、亲情救赎的鼓舞:母亲茉莉虽然疯疯癫癫,但是她却看的很透彻,最后意外中风,小镇医生见死不救还出言讥讽

母亲茉莉在这部影片中也是一个很出彩的角色。她疯疯癫癫,却是最能看清人性本质的人。她曾跟缇莉说:你回来认为是我需要你,其实是你需要我,而我却希望你被送走而不要回来。

在母亲茉莉的眼里,这个地方的病态不是缇莉所能改变的,小时候被送走的缇莉反而能健康的成长,但是留下来,却未必,可能会演变成两种类型的人,要么是如同小镇居民们一样的病态心理,要么如她自己一样的装疯卖傻。

在得知泰迪和缇莉相爱时,她一直鼓励两个年轻人去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在泰迪死后,缇莉又成了小镇居民们的谈资,流言是满天飞,他们说缇莉谋杀了泰迪,缇莉是被诅咒的,这些都是从她妈妈身上遗传的。

爱人的离开,流言的轰击之下,缇莉也随之倒下了。为照顾病倒的缇莉,茉莉跑到杂货铺把所有人骂了个遍,她对小镇居民们说:他的死是要证明,他对她的爱远远超过了你们的恨。

茉莉为了帮缇莉重新站起来,她开始想方设法直面反击。她得知夏季诗歌音乐节需要定制比赛礼服,于是试图说服缇莉答应小镇居民的请求,而居民们再次展现出那副令人生厌的嘴脸,他们说,小镇不会忘了你做过什么,但是要是帮我们赢得了比赛,我们还有可能原谅你。在这里我们看到,人性的丑陋到底是有多丑!

聪明的茉莉,她同时还写信邀请了另一组参赛选手来定制礼服。

就在茉莉想帮缇莉再做点什么的时候,却意外中风在路上,小镇上的庸医不但见死不救,还出言讥讽。

母亲的死,让缇莉彻底醒悟,她明白了在这里根本证明不了自己,这里多年的迂腐是凭她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正如母亲茉莉曾对缇莉说:你有用衣装改变他人的能力,使用这份力量,对抗他们,也是对抗自己的命运。

在我看来,故事的角度是批判的,但是更多的是采用了嘲讽的手法,母亲茉莉发自内心的爱在鼓舞着缇莉:你改变不了这个地方,唯有对抗,去和世俗的偏见与愚昧顽强的斗争,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重新找回自我,出走这里。

当缇莉深爱的人都一个接着一个离她而去的时候,她便失去了对善良的所有希望。没了牵挂的缇莉也终于明白,最后的救赎仍旧是要靠自己。在夏季诗歌音乐节来临的时候,缇莉为小镇居民们制作了参加比赛的服装,同时她还接受了另一组参赛人员的定制,显然,小镇居民们比赛完美落败。

与此同时,缇莉头戴黑帽身穿华服,铺上红毯,点着,引向村庄的方向,一把火把这个卑劣的小镇烧的干干净净。缇莉终于不再隐忍和退让,爱情和亲情让她从诅咒中脱离,在悲伤中重生,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结束了自己和这个村子的一切瓜葛,再一次重新踏上了人生轨道,重返巴黎。

剧照

04、基于《裁缝》中女主缇莉通过复仇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谈谈我对于人性的几点现实思考

影片最后,在开往墨尔本的火车上,售票员看到燃烧着的大火说:大概他们在烧垃圾,但是他们做的太过了点。缇莉说:你没见过真正的垃圾。

缇莉最终意识到不是自己被诅咒,而是在这样一个垃圾重生的环境里,没有什么可以再改变了,一把火烧掉,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纵观整部影片,轻松荒诞的语调却在讲一个残酷的故事,一个荒凉偏僻的小镇上,邪恶的镇长,软弱的警察,恶毒的老师,无用的药剂师,一众刁钻的群众,形形色色的小镇居民,各自代表一种闭塞社会里人们的偏见态度和病态的心理。女主缇莉在重新回归小镇时,经历了初次自我救赎的失败、爱人、亲人的离去,由此坚定了她的复仇计划,完成了自我救赎,最后潇洒的离开这么一个过程。基于此,该影片给我带来如下几点思考:

①流言蜚语可以是杀人不见血的凶器,面对流言我们不加理睬,当然也不做流言的制造者和帮凶。

小镇的残酷就是杀人不见血的流言,无论是19世纪50年代,还是此时此刻的现在,流言蜚语就一直存在。

流言蜚语极具杀伤力,人们很容易因为它而受到委屈。但是嘴巴和手都长在别人身上,我们又能怎样,我们即使能堵住一个人的嘴,能堵住成千上万人的嘴吗?尤其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流言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倘若我们去对骂、去反驳,反而到最后让自己受的伤害更大。

20世纪30年代,红遍全国的影星阮玲玉就因受不了报刊对她的诽谤和攻击而服毒自杀。那时,她年仅25岁,留下的遗言是“人言可畏”。

通常,人越有名气,流言蜚语就会越多。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不属实描述时,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就会因此而耿耿于怀、寝食难安,甚至还有人得了抑郁症,最后选择了自杀。

鲁迅从青年时期开始就一直遭受流言的伤害,但不管流言蜚语多么猛烈、多么花样百出,鲁迅始终挺立不倒,表现出了坚忍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他在杂文集《华盖集》中的《并非闲话》一篇中写道:“‘流言’本是畜类的武器、鬼蜮的手段,实在应该不信它。”

鲁迅在给好友的信中还说过这样的话:“对于谣言,我是不会懊恼的,如果懊恼,每月都得懊恼几回,也未必能活到现在了。”“倘有谣言,自己就懊恼,那就中了造谣者的计了。”“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也正如西班牙17世纪思想家、哲学家格拉西安说的那样:对流言蜚语最好的谴责就是不加理睬。

所谓“流言止于智者”,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被没有根据的话所蒙骗的。面对流言,我们不要惧怕,直接无视它,它便会自动消失,也不至于伤害到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些无凭无据的话,如果真的很计较,被流言蜚语给左右,那就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另外我们自己本身也绝不成为流言的制造者和帮凶。

剧照

②人性的丑恶是华丽的衣服无法遮掩的,我们要勇于发现恶、了解恶,并战胜恶。

陈丹青说:现代人看不透人性的丑陋,这是可悲的。但若不愿意去看人性的丑恶,不是更可悲吗!

任何一个时代都少不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即使我们现在生活富足,国家兴盛,但是在阳光的背后,仍旧会有阴暗的一面。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就被保护的很好,只有到了社会才会看清这个充满竞争和人性之恶的真实世界。

华丽的表外、伪装的善意可能会让人蒙蔽了双眼,只愿看到人美好的一面,但是殊不知突出起来的大意会就被恶人得逞,从此便让自己处于万劫不复之中。所以,恶从古至今它就不会消失,我们要做的便是承认恶、了解恶,战胜恶。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③不臣服于被诅咒的命运,要勇于抗争。

命运既定,贵在抗争 。

正如贝多芬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

一个人的命运主要还是掌握自己的手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敢于与命运做斗争的人,举不胜举,无论是名人、伟人,还是普通人都有着许许多多与命运做斗争的例子。

前一阵子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刷爆朋友圈,小哪吒的故事让很多人为之动容,哪吒的反抗也真的很爆、很燃。

他说:人生在世,就要勇于做自己,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的,不要过度在意旁人的看法,要活出自己,为自己而活,可能时代创造了我们,亦可能毁灭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活出自己的角色,为自己绽放。

他说: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

他说:若命运不公,就和它对抗到底

活鱼定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孔子逆境成才,贝多芬、霍金、张海迪不像命运屈服,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就,与命运抗争的人, 定会成就精彩的人生,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结语:《裁缝》给人的感觉是荒诞中带有喜感,但是却又暗藏着残酷的一面,女主缇莉没有被流言和偏见所打败,在失去爱人和亲人之后,让复仇的火焰燃尽整个村庄,最终找回自己,完成自我救赎。人唯有不屈服于命运,勇于与命运抗争,才是摆脱诅咒枷锁的最佳方法。影片让人回味无穷,以上就是我对于该影片的几点现实思考和启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